今天解讀的是《進化》這本書,這是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的一部,主要講述了生物進化理論的相關知識。
好,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進化。
如果拆開一隻機械手錶的後蓋,看見裡面如此複雜的結構,我們一定會冒出來一種感覺:這玩意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嘛,一定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產生這樣的感覺,其實並不奇怪。事實上,200多年前的神學家們,也遇到過類的問題。當時,這些神學家們觀察到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結構,他們不由得發出讚嘆:這麼精細複雜的結構,一定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嘛。
儘管這些神學家的結論錯了,但是他們卻提出了適應性這個概念,為進化論的出現提供了很大幫助。所謂適應性就是,不同生物的身體構造可以讓它們更好地生存下去。
比如,蝴蝶以花蜜為食物,可花蜜藏在鮮花深處,而蝴蝶則有細長的口器,能夠讓自己得到這些花蜜;同樣的,植物用顏色鮮豔的花瓣和濃鬱的香氣吸引蝴蝶,蝴蝶在自己填飽肚子的同時,會幫助植物傳播花粉,這可以幫助植物繁衍。再比如,生活在水裡的魚類,往往有銀光閃閃的鱗片,這讓它們不容易被發現,而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就幾乎沒有這樣的顏色。
簡單地說,各種生物所擁有的結構,對它們都有用,用途就是讓它們在所處的環境裡生存下來,神學家們用了「適應」這個詞,非常準確地描述了這個現象。而一旦提出「適應」的概念,另一個問題自然浮出水面,那就是「適應」是如何產生的?
在神學家的眼中,這個問題當然只有一個答案,上帝創造了一切。這個答案看上去非常合理,因為數量眾多的物種和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能夠相處得這麼和諧,簡直就是奇蹟,而且以當時的科學知識,人們也想不到有別的解釋。簡單地說,在進化論出現之前,神學家認為生物和自然界如此和諧、相互適應,完全是上帝創造的。
其實,神學家們的本意是,生物與環境共同形成的自然系統無比的複雜、無比的精巧,能創造出這麼精巧的一切,上帝實在太偉大了。在歌頌上帝的過程裡,他們使用了「適應」這個概念,但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親手搬起的這塊石頭最終砸了自己的腳。
後來,那個我們都熟悉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認為適應這個概念無可辯駁的正確,但是產生適應的基礎,卻不是上帝。他認為,生物會產生改變,而且這些改變可以遺傳給後代,但並不是所有的改變都可以保留下來,如果這個改變不利於生物適應環境,那麼這個生物就會死掉,保留下來的改變都能讓生物更容易活著。這就是「自然選擇」。翻譯家嚴復的描述最為準確精煉,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也正是進化論的核心內容。這些微小的改變經過積累,讓生物越來越適應自己生存的環境。而因為環境各不相同,生物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種。
換句話說,進化的過程就是適應環境的過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力量指引著它們,一定向著所謂「高級」的方向前進。我們可以說,今天看到的所有物種,在結構上存在複雜和簡單的區別,但是從適應環境的角度講,並沒有什麼「高級」與「低級」的分別,不管是人類也好,細菌也好,都是在適應各自的環境。
但是生物的有些結構並非是自然選擇所能解釋的,比如雄孔雀那個華麗的尾巴,只會降低它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機率。達爾文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他提出了「性選擇」這個概念,像孔雀這種交配競爭非常激烈的物種裡,犧牲掉一部分飛行的能力,但是提高了雄性獲得交配權的機率。從和性選擇有關的例子裡,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到,進化論裡所提到的「適應」,和我們生活裡所用到「適應」這個詞,其實概念上是有所不同的。
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進化論裡所提到的「適應性」,是生物儘可能地把自己的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或者說,是生存和繁殖能力的總和。
在人類出現之前,自然選擇和性選擇就是進化的全部內容了,但是在人類開始馴化動物和植物之後,人工選擇出現了,這也是達爾文的偉大發現之一。當人類想主動得到生物的某種特性的時候,就可以對生物進行有規律的改變,這樣做的結果是,對於這些生物而言,人類代替了自然。比如說,狗就是人類把狼馴化之後得到的新物種。一窩小狗之中,總是毛最厚實、身體最強健的那隻被養大,其餘的則被拋棄,一代代的篩選,自然可以產生最適合拉雪橇的品種。
而今天我們看到狗也有眾多的種類,除了雪橇犬之外,有些狗適合做導盲犬,而吉娃娃這樣的品種除了作為純粹的寵物之外並沒有其他用途。不同的狗有不同的特性,而這些特性完全是因為人類的需求和喜好被選擇得來的。
人工選擇的重要之處,在於證明了剛才提到的一個概念,生物在許多特性上的差異,是可以被遺傳的。通過對雞群和蟑螂的研究,科學家發現,有些動物甚至在種群裡的地位都是可以遺傳的。
以上就是今天說的內容:什麼是進化。進化的最重要內容其實是「適應性」,指的是生物生存和繁殖能力的總和。至於什麼物種可以存活,物種中的哪些個體可以存活,取決於三個方面,分別是自然選擇、性選擇和人工選擇。可以說,進化自從地球上生物剛出現的時候就開始了,而且只要有生物存在就永遠不會停止。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