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2021-01-11 澎湃新聞
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2020-07-13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和溫度一樣升高的,是深圳人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讓城市的每扇窗戶都透著閱讀的燈光」——這不僅是深圳人的集體追求,更是一種風尚。

現如今,閱讀已經成為深圳一個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為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潛能注入了活力。

領全民閱讀風氣之先

深圳領全民閱讀風氣之先,自2000年起就開展了以讀書月為代表的全民閱讀活動。20年來,無處不在的閱讀文化活動正改變著深圳,人文氣質充盈著鵬城。

的確,深圳與書的結緣由來已久。1996年,第七屆全國書市在深圳舉辦,這座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城市上演了空前的火熱場景。人們對知識的渴望,為整個城市文化品質的提升帶來了契機。

利用民間學人深厚的學識修養和影響力引領閱讀向更高層次發展,是深圳全民閱讀模式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無論是從一開始「創業初級階段」的知識積澱、文化積累,還是如今建設學習型社會,一批深圳學人和知識分子一直在發揮作用,近20年來一直給予深圳這座城市發展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滋養。

從2012年全國第一個閱讀聯合組織——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成立以來,目前深圳已經發展130多個閱讀組織,包括很多文化精英和有情懷的知識分子,成為閱讀的骨幹力量和帶頭人。

閱讀成為深圳人生活方式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公共圖書館事業確立平等、免費、開放的理念向全體人民敞開大門,獲得快速發展,深圳成為其中優秀的先行者,創造了眾多的全國第一:中國第一個為公共圖書館立法、為全民閱讀立法的城市,第一個舉起「開放、平等、免費」旗幟的城市,第一個研發出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城市等等。

正是理念先行,加上日復一日地努力踐行,使得閱讀成為深圳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追求。

記者從深圳圖書館了解到,如今,遍布全市的各級各類、大大小小的實體圖書館(室)、24小時自助圖書館、365天全天候服務的數字圖書館,雖還不盡完美,但規範化、標準化、一體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已為全體市民構建了一張無邊界智慧化的公益服務網絡。事實證明,上世紀80年代深圳圖書館開館前排隊的長龍,歷經30餘年,而今隊伍更長人流更多,人們到圖書館學習與閱讀的熱情與日俱增。

由深圳圖書情報學會、深圳圖書館聯合市、區圖書館共同發布的《深圳「圖書館之城」2019年度事業發展報告》日前出爐。

《報告》中的數據令人驚喜:深圳「圖書館之城」共有各類公共圖書館959個。其中,公共圖書館(室)673家(包括市級館3家,區級館9家,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661家),合計建築面積38.4萬平方米,閱覽座席4.05萬個;各類自助圖書館286臺(包含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235臺,24小時書香亭51個)。

全市公共圖書館全年進館讀者3535.51萬人次,同比增長19.69%;借還文獻量2757.67萬冊次,同比增長14.40%。人均進館2.65次;人均借還文獻首次超過2冊次,達2.07冊次。全市公共圖書館年度經費總投入8.20億元,同比增長19.92%。

探索閱讀共享全新模式

站在由大巴改裝而成的少兒流動圖書館書架前,來自龍華外國語學校三年級的周疏影同學在借閱臺前刷了一下臉,很快,兩本心儀已久的童書就借閱在手中。而在大巴另一側的閱覽區,幾位高年級同學正手捧著最新童書在安靜閱讀。

這是剛剛啟用的龍華區少兒流動圖書館內的一幕場景。近日,由龍華區婦兒工委、深圳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的龍華區少兒流動圖書館啟用暨少兒「共享圖書」項目啟動儀式在龍華外國語學校舉辦。據介紹,此次少兒流動圖書館的啟用,以及少兒「共享圖書」項目推出,是深圳探索閱讀共享全新模式,提升兒童友好城區體驗又一次創新舉措。

除了「刷臉入館」的便利,310名資深讀者從館外走入館內,成為「自助圖書館」的首批館長、館員。他們來自深圳的各行各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熱愛閱讀。接下來,這些「閱讀志願者」將會接受專業服務培訓和指導,在不久的將來加入到自助圖書館這道獨特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為廣大市民送去便捷智能、觸手可及的服務。

資料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韓墨、聶燦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原標題:《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座城市文化基因的生成與綻放——深圳讀書月20屆回眸和展望
    深圳之所以能創造經濟奇蹟和文化奇蹟,與市民們保持著對閱讀的巨大渴求、對知識的巨大熱情息息相關,一個積累了豐富知識的城市,一定能將其轉換成強大的創造力。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一座城市亦然。全民閱讀,讓深圳成為一座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的城市,成為深圳興旺發達、永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 深圳數字閱讀報告發布 懶人聽書獲「技術服務創新獎」
    深圳數字閱讀報告是全國第一份基於用戶細分的全民數字閱讀報告城市樣本,獲得了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基金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來自行業內外的專家、學者和市民讀者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懶人聽書憑藉技術創新、內容優質和用戶服務等優勢獲得數字閱讀技術服務創新獎。
  • 城市書房:讓閱讀成為習慣 讓文化走進生活
    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蘇程)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的發展,人們對公共閱讀的服務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城市書房」是當前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均等化與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一經推出就讓不少市民感受到它的高效和便捷,今年我縣也迎來了第三家城市書房「天空之城」的開放。那麼城市書房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特色?它又在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城市書房的魅力。
  • 文化流動是深圳文化創新的重要原動力
    深圳應先行先試,示範引領,努力創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文化創新是一個國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座城市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40年來,深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城市文明鑄魂,以順應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民生幸福夯基,以「文化+」新模式新業態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實現了幾乎從零起步,到碩果纍纍的歷史性跨越。
  • 【夷陵區圖書館】書香夷陵全民閱讀十二月活動計劃
    72期)活動目的:本次活動旨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和豐富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他們愛讀書、知明禮、重家風,充分發揮家長的價值引導、道德示範、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帶動作用,倡導大家養成好的讀書習慣,號召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活動,讓書香伴成長,讓良好的家風家訓成就精彩人生。
  • 腕錶是一種精神符號,浪琴先行者是先鋒精神的符號
    因為我們玩的是技術文化和傳統的符號。比如,人們津津樂道的計時錶(Chronograph),就是技術文化的一種——雖然電子設備已經勝任,但機械的計時錶有自己的技術文化內涵。再比如,傳統的符號,一枚瑞士手錶戴在手腕上,能傳達一種古老的制表傳統,甚至是優雅的態度。這些符號功能,是手串和電子表無法比擬的。
  • 石景山區探索新型文化空間 打造有活力的全民閱讀樣本
    在石景山區,一批年輕而有活力的新型閱讀空間已經誕生。近日,記者跟隨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的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活動來到了該區。   閱讀空間湧現新面孔   抵達良閱書房時正是上午,270度全玻璃透明落地窗下,圖書和窗外景致融為一體,陽光灑進來,孩子們和老人閱讀的場面顯得很溫馨。
  • 導視標識系統中標識符號元素的運用
    導視標識符號的設計一般要符合國家和國際標準,儘量符合人們已有的概念和認識習慣,標識符號設計包括字體、顏色、圖案圖形符號等。1.字體標識設計的字體分為兩部分:第一、品牌字體識別。前期標識|導視標識系統2.色彩視覺傳達中的重要媒介之一的色彩,能引起人們強烈注意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 有聲閱讀推動全民閱讀不斷深化
    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將423聽書節推向高潮。閱讀與靈魂、經典與思想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碰撞和交融。  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娛樂、製造業受到嚴重打擊,線上新經濟逆勢上升。
  • 「Hello·閱讀」,讓書香飄萬家!隴南市各級婦聯持續掀起全民閱讀熱潮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家庭閱讀是全民閱讀的重要基礎。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讓我們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精彩活動吧~武都區武都區紮實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把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舉措,引導婦女兒童愛讀書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珠海社會各界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倡導全民閱讀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閱讀,讓閱讀融入習慣、融入行動、融入生活,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一種精神需求,成為一種人生境界,讓「閱讀文化」在「全民閱讀」中得到推廣發揚。可以說,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用無窮。一個民族具有熱愛閱讀的追求與渴望,這個民族就會充滿智慧和希望。  當前,珠海正處在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城鄉共美的民生幸福之城的新徵程中,閱讀不僅是每一個珠海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珠海文化軟實力,增強珠海核心競爭力、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 汽車標識符號大全_汽車儀錶盤上的標識_汽車儀錶盤上的64標識詳解
    打開APP 汽車標識符號大全_汽車儀錶盤上的標識_汽車儀錶盤上的64標識詳解 發表於 2018-01-05 18:15:23
  • 國內首部總結升華全民閱讀的理論著作《閱讀社會學》問世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人民出版社原社長、編審黃書元高度評價該書的出版價值和意義,人民融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勇編審介紹了該書的編輯出版過程。會議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主持。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許正明到會祝賀該書出版,認為該書視野開闊、學術厚重、系統周全、觀點鮮明、內容豐富、融通中外,在黨中央和國務院日益重視全民閱讀的今天,這本書的出版對制定全民閱讀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鑑,也將對各地的閱讀推廣實踐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 「蘭山十大文化符號」新鮮出爐
    據了解,「蘭山十大文化符號」包括羲之故裡、商城蘭山、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鄅國古城遺址、琅琊王陵遺址、王祥臥鯉、金代孔廟、百年天主教堂和特色小吃——糝。這些文化符號,既展現了臨沂城的輝煌歷史,也凝練了蘭山區的紅色文化,還涵蓋了蘭山人的特色飲食,可以說每一個符號都牽動人心,觸發情感。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尹昌龍指出,深圳的目標是成為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就是要讓深圳經濟和文化兩個翅膀一起飛翔,(讓深圳)成為文化中心城市,在文化資源的聚集、文化力量的成長和文化風尚等方面起到引領作用。要培育深圳文化的品牌,品牌是表明認知度,美譽度的重要標誌,「當有足夠品牌支撐的時候,深圳就會成為真正的文化城市」。在深圳人眼中,深圳的文化品牌有哪些?
  • 柯賽分享:主流導向標識中圖案符號的意義和價值
    在導向標識系統中,標識牌上面的內容除了文字就是圖案符號,對文字這塊我無需過多的解讀,因為所見即所得,文字本身就是用來表達相關含義的,所以不需要解釋。但是,圖案符號就不一樣了,標識系統中很多圖案符號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某種形象價值,而是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某種意義,從而實現相關信息要點的傳遞。在公共導向標識領域,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符號應該就是箭頭了,箭頭不是文字,是一種典型的圖案符號,它代表的意思就是一個方位的指向,即使是沒有方向感的人也可以讀懂標識牌上面箭頭的指向,這就是圖案符號所包含的內在價值。
  • 湖南開展文化符號數字工程
    本報長沙5月24日電  (記者侯琳良)湖南省教育學會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推廣研究專業委員會日前在嶽麓書院成立,同時啟動「擊活」湖湘文化符號數字工程。  湖南省教育學會負責人表示,傳統文化專委會將積極吸收和利用全國傳統文化研究機構專家研究成果,共同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與推廣工作,藉助各方力量、融合社會資源,在基礎教育中有序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會上,「擊活」湖湘文化符號數字工程宣布正式啟動。
  • 解讀:深圳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
    原標題: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文化創新發展的深圳模式   創新是一個國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座城市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過40年的建設發展,深圳經濟崛起舉世矚目,科技創新廣受讚譽,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深圳速度」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
  • 傳播媒體--深圳年鑑
    組織申報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個新聞出版項目獲得資助。申辦第二十八屆全國圖書博覽會。舉辦轉型綠色印刷發展項目專家座談會,成立綠色印刷聯盟,推動印刷產業轉型升級。  【全民閱讀活動】2017年,深圳市全民閱讀指導委員會成立,研究制定發布《深圳全民閱讀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