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特別熱愛自然的國家。櫻花飄落,津輕海峽冬天的景色,北國之春,轉瞬即逝的自然風光,都是文學作品裡歌頌的對象。佐為出現的場景裡,春天的櫻花,秋天的落葉,冬日的第一場雪,小亮與王座戰後,那紛紛飄落的雪花,佐為千年的喟嘆,是劇裡最令人心動的一幕,如歌德在《浮士德》裡說的那樣:「太美了,請停一下!」可是佐為無法停歇。他嫉妒小光有更多的時間,可是小光也無法停歇。每個個體的人,在亙古流轉的時間裡,都是失敗者。可是把他們連結在一起的東西,在這裡是圍棋,是永恆的。佐為下不完的棋,小光可以接著下;名人下不完的棋,他的兒子亮可以接著下;伊角、和谷、越智…許許多多的圍棋少年從前輩的手裡接過了時間,也接過了永恆。有些東西是變化的;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我們無法挽留瞬間的東西,可是我們可以創造永恆。《棋魂》對時間的在意,使這部劇拍到了學多人的心裡。
劇裡的場景轉換很頻繁,從現代的東京都市到北海道札幌的夜景,從日本到北京,從因島到廣島,從平安時代的皇宮到充滿煙味的棋會所…但只要一把棋譜擺出來,我們就立即可以回到佐為、秀策的世界裡面去。就像小光徹夜在棋院看到秀策的棋譜,其實他已經在和佐為對話了;最後伊角回來找小光下的一局棋,讓小光頓悟佐為就在身邊的那一局,用意其實也是如此。有時候,你看不見一個人,不代表他不在身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文字,可以聽到他們的詩篇,可以擺出他們的棋譜,「見字如晤」。這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進藤光是我看過的動漫中,主角性格塑造得最豐滿、最招人喜歡的一個。他有主張(媽媽從來管不了),意志堅定,抗造,有正義感,有責任和擔當,為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努力。更重要的是,讀者看到了他成長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不止 是從大眼睛的萌娃成長為一個翩翩少年的成長。:開頭的時候,小光是貪玩的、成績不好,沒有什麼進取心的小學生;然後他在佐為那裡看到了一個新世界,有圍棋,有很有意思的東西;然後他碰到了命定的對手,對手的強大把他的羞恥心和榮譽感激發起來了,他開始變得努力,照著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當然還有主角光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運氣)。然後佐為的消失給了他致命的打擊,讓他明白了珍惜、責任,和妥協。當他從打擊中站起來的時候,就是這個人物形象徹底升華的時候:實際上他不再需要佐為了,他自己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獨立人格。每次看到《棋魂》這樣每個細節都不放過的作品,我都不由得感嘆日本人對工作的細緻、一絲不苟,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細節成就了這個彈丸之國的經濟奇蹟。
覺田由美說她的每張棋譜都要日本棋院仔細對過,包括那些沒有畫完整的、甚至是斜著畫的棋譜。作品中描寫伊角到中國受訓的情節,中國特色的計程車、酒店、宿舍,甚至連飲水機和大鍋飯的細緻描寫都讓我這個中國人都佩服不已。有哪一部中國動畫片能把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描寫得那麼好?日本自己的生活細節就不用說了。我個人看動漫的愛好是喜歡看現實向的,從宮崎駿的魔法街少女到新海誠的言葉之庭都是。所以我特別喜歡棋魂裡的現實細節,日本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綠綠的抹茶,東京街頭喧囂的人群,爺爺庭院上空電線桿上停著的麻雀…還有堪比照片的棋院正面。年少時紙頁裡讀的故事,到而今都成了不可名狀的悵惘,而那個時候的夢想,曾經是什麼樣子。冠蓋京華,風流側帽,指尖翻雲覆雨,風骨翩然,對那些整天想著怎麼裝病蹺課打發時間的小孩子來說,這便是所謂的夢想了。
那個時候,驚異於故事裡主人公的出彩,於是也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亦可鮮衣怒馬,笑傲江湖。為此,還特地央了父母買了棋子和棋盤,裝模作樣地拈了把摺扇,自以為此刻神情清華高貴,目無下塵。「啪」的一子落下,驚天動地,卻怎麼也學不出其優雅從容。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那份氣度是歷經千年的磨礪後才渾然顯現的。真正的理想和信念,說來都是太高深的字眼。不是每個人進入故事,就是主人公。這個世界,主人公永遠只有一個,而我們,最多也只是做個不起眼的路人A而已。年少時看這個故事,滿心都是不知悲苦與隔岸觀火的幼稚。所以當時不理解,為什麼明明背負著最強稱號的他,還要流浪千年苦苦追尋所謂飄渺的神之一手,不明白為什麼下了這麼多棋的靈魂,僅僅是聽到棋子挪移的聲音就可以為此感動的淚光盈盈,不明白為什麼對於每一個對手,也始終保持尊重而謙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