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棋魂日本動漫,卻守護著一塊起源於中華的文化瑰寶

2020-12-06 喜歡電影和動漫

光,沒事的話,回家跟我下吧,跟爺爺什麼時候都可以下。你在說什麼啊,我跟你才是隨時都可以下啊。光…我…光…我快要消失了。你又來胡思亂想了啊,傻瓜,你在這世上有一千年了,還說什麼嘛。——《棋魂》

「我在年少時有一份對於圍棋的執著感情,它的名字叫做棋魂」。

對於《棋魂》這一部動畫,也許很多人都沒有印象,畢竟它只出了一季,而且現在也有些年頭了。如果真的算起來也是一部冷番動漫。想想當年,小編我第一次接觸《棋魂》這部動漫還是在初二的時候,那時只是被它接近《中華小當家》的畫風所吸引的(當初一開始聽到棋魂這個名字時,還以為是部國產漫畫)。

言歸正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一部關於圍棋的冷番動漫《棋魂》。

首先在《棋魂》 裡我覺得最令人動容的是對圍棋的執著,對技藝更高層次的追求。平安時代的棋士藤原佐為死後未能成離去,靈魂寄托在棋盤上,他渴望再次下圍棋,追求「神之一手」。

在千年之後,藤原佐為在進藤光的心中復活了。在佐為的影響下,阿光開始接觸圍棋。被塔矢亮(終生的朋友和對手)認真的態度所感染,阿光決心自己下棋,視塔矢亮為目標,考院生衝職業,最終成為以圍棋為終身職業的棋手。

棋魂在劇情設定上:

在復盤與塔矢名人的網上對局時,阿光指出更高的一手,讓佐為領悟到他等待千年就是為了讓阿光看到這一局。

在追求神之一手的漫長的道路上,他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就由年輕的一輩繼承前輩們的意志去追尋那可能永遠無法到達的神之一手。

阿光說下圍棋是「為了將遙遠的過去與遙遠的未來連接在一起!為了這個原因,我才會在這裡!」其實,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學的意義。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棋魂》是能令懂圍棋的人驚嘆不已的經典之作。《棋魂》的原著作者是堀田由美。漫畫由小畑健繪製(後來作畫了《死亡筆記》),並由日本棋院梅澤由香裡二段擔當監修。

於1998年至2003年期間連載,單行本23卷,完全版20卷。2001年開始播放動畫,總共75集。

棋魂在角色設定上:

光是這部番的主角,從不會圍棋到懂圍棋,用時兩年就成為職業圍棋選手的他,代表的是未來。

而Sai生為「棋士」,死為「棋魂」,代表的是所有圍棋棋士對「神之一手」的憧憬,是圍棋的傳承。

漫畫中的配角基本上有原型,雜糅了不少現實職業棋手。場景極其逼真,由作者實地採風寫實刻畫。全部譜取自職業比賽。據說每期漫畫完成後,只要有出現棋盤的畫面,作者就會親自去自查一遍棋局擺盤,編輯校對一遍、而且會送往日本棋院最終再審核一遍,務求精確。

(在這裡不是我媚外,對於這種嚴謹的態度,我是真的佩服,因為我覺得,動漫行業更需要嚴謹,因為它所面對的是社會的未來一代,你的嚴謹會直接對他們的知識面和價值觀起引導作用。)

這正是因為這種嚴謹,《棋魂》中描寫了一個接近真實的圍棋世界

阿光衝段的劇情更是讓人反覆品味,展示了渴望成為職業棋士的少年們之間激烈的競爭場面,讓我們看到了規則與棋德的抉擇,付出百倍努力卻還是失敗,輸棋後將自己反鎖在廁所裡反思,實力尚可卻年年定段失敗即將超齡……人物們細膩真實的心理歷程引起懂圍棋的人強烈的共鳴。

每年新誕生的三位職業棋士之外是數不清的被遺忘了姓名的失敗者。

而即使歷盡艱辛闖入職業圈,上面還有各色各樣的強手:

日本圍棋界第一人,被譽為當代最接近神之一手的男人塔矢行洋;年紀雖大,仍頑強捍衛本因坊頭銜的桑原仁

愛圍棋勝於女人,登場九段,後對弈塔矢名人奪得十段頭銜的緒方精次

被稱為年輕棋士No.1的倉田厚

……

這還僅僅只是在日本職業圍棋界。

棋魂的意義和地位

作為一部風靡東亞一時的的體育類動漫(圍棋屬於體育範疇),《棋魂》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就算受眾不懂得圍棋規則,也可以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被人物的遭遇而牽動著情緒。但《棋魂》不僅僅止步於好看,它起到科普圍棋知識的作用,它更讓人燃起對圍棋的興趣甚至熱愛。

《棋魂》之前,日本的圍棋人口出現了年齡斷層,逐漸老齡化

而《棋魂》的問世在日本小學生中掀起了空前的圍棋熱,日本的圍棋人口由三百多萬人迅速回升至四百多萬,2015年創下日本十段戰史上最年少冠軍、入段以來最快奪取頭銜兩項紀錄的伊田篤史八段在採訪中袒露自己是被漫畫《棋魂》吸引而邁入圍棋世界。

總結:

如果說《中華小當家》反應的日本對於中國美食文化的理解,那麼《棋魂》就是對於中國圍棋藝術的崇尚。

雖然它的設定及背景都是以日本為藍本。不過就單單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的——圍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大家,這就應該值得我們的尊重。

「一部棋魂日本動漫,卻守護著一塊起源於中華的文化瑰寶。」這句話用來評價它,我覺得並沒有不對的地方。

我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就那麼難。」拯救傳統中華文化,絕對不只是官方的事情,

國產優秀動漫

我真心希望,會在越來越多的優秀國漫裡看到「正宗」的中華文化(比如大魚、白蛇等),而不只是披一件「外衣」。

最後,我想問下大家假如給你一個機會,你會用中國文化中的哪些瑰寶去主題製作一部動漫?留言告訴我吧。

(圖片摘自相關影視作品截圖,部分內容參考網絡和百度,不喜勿噴)

相關焦點

  • 棋魂爛尾?佐為離去無棋魂?這才是真正的棋魂!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小編心裡是忐忑的,因為很多90後小夥伴們沒看過《棋魂》甚至聽也沒聽過,圍棋類動漫或許不少人知道國產的《圍棋少年》(確實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動漫)卻沒看過這部《棋魂》。這也使得《棋魂》的境界遠遠高於一般的熱血漫畫,以靜勝動,讓我們產生發自內心的共鳴,人生如此,不知不覺我們也被生活推著長大!
  • 動漫翻拍成真人版,都是反面教材嗎?國產翻拍的《棋魂》倒是不錯
    最近,流行將動漫翻拍成真人版,這也是二次元向三次元轉換的一個過程。可是從翻拍的效果來看,似乎不盡人意。經典動漫《名偵探柯南》、《網球王子》等作品都曾被翻拍成真人版,可是播出後的反向並不是很好,甚至還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吐槽。紙片人變成真人,就「沒內味了」。
  • 動漫《棋魂》,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圍棋|佐為|井山裕太|小畑健...
    就此形成了日本體育題材漫畫(動畫)司空見慣的套路:某個平凡不起眼,又不怎麼努力勤奮的主人公在成長的路途中遇到一大堆異常優秀的配角們,在他們的激勵和幫助下,終於找尋到自我的目標奮發向上的故事。  回過頭來再看《棋魂》,它的故事情節其實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體育題材作品。主人公進藤光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爺爺家的倉庫裡翻出了一個古老的舊棋盤。
  • 網劇《棋魂》大結局口碑翻車爭議不斷,作為老粉來談談真實看法!
    如今追了一月之久的網劇《棋魂》也終於收官了,作為一部改編自日漫的真人劇,對這部劇小編我期待很久了,因為小編我曾經也是《棋魂》這部動畫的粉絲,喜歡這部動畫很久了。如今能看到改編這部動畫真的很高興,但是原本好評如潮的《棋魂》真人劇卻在最後大結局的時候,很多觀眾表示有點爛尾,口碑也好像翻車了?
  • 棋魂:穿越千年的執念,「神之一手」到底是什麼?
    近期上映的漫改網劇《棋魂》得到了觀眾朋友的廣泛好評,如果說《圍棋少年》是我們這一代大部分中國孩子的圍棋文化啟蒙番,那麼《棋魂》應該就是日本孩子最初的圍棋情懷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棋魂》的漫改網劇為何能一樣地圈粉無數。
  • 《京劇貓》:一部以貓為主角;結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動畫
    《京劇貓》是一部以貓為主角的一部動畫作品,並且幽默有趣,搞笑勵志,但最重要的還是,其中融入了中國傳統的許多文化,建築,京劇服裝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良動畫作品,以下是愛奇藝專業影評介紹:"是一部以「京劇」為元素、「貓」為主角的功夫奇幻動畫,以電影般細膩的動畫形象,酣暢的功夫特效渲染,層層相扣的角色成長設定,是一部中國動漫市場上能讓你想起」寵物小精靈」等動畫經典的"超班"大作!化「唱」、「念」、「做」、「打」等京劇絕活為炫酷的功夫技能,演變成京劇貓們的各路神功,他們將邊戰鬥邊進化,展開正邪相鬥的熱血故事。
  • 豆瓣8.4分《棋魂》收官 總製片人回應為何沒有感情戲
    中新網12月3日電 由戴瑩、朱振華、趙文竹擔任總製片人,劉暢執導,胡先煦、張超、郝富申、趙浩閎、韓沐伯、翟冠華、孫燦、吳芊盈、紀李等主演的《棋魂
  • 《棋魂》佐為為什麼會消失 佐為的消失是不是敗筆?
    棋魂是一部漫改劇,由日本同名漫畫《棋魂》改編成真人版的電視劇,目前由胡先煦和張超主演的這部《棋魂》正在熱播之中,看過棋魂漫畫的人都知道佐為最終會消失,因此大家都十分好奇棋魂佐為為什麼會消失,這   原標題:《棋魂》佐為為什麼會消失 佐為的消失是不是敗筆?
  • 劉文嘉:尊重文明多樣性守護文化民族性
    作為民族之根、民族之魂,中華文明是華夏子孫必須繼承、守護、光大的瑰寶;作為具有悠久歷史且從未間斷的獨特文化傳統,中國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文明多樣性、多元化的象徵。在歷史上,尤其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曾發生過多次碰撞和交融。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華文明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鑑,更是成為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課題、世界文明演進的重要推力。
  • 從棒球動漫看日本棒球文化:近乎痴迷不悟的衷情
    大谷翔平,仿佛讓我們再次回到那個充滿熱血的動漫世界。近期上映的號稱「2018年最強電影」的《頭號玩家》中,當大反派穿上機械哥斯拉的機甲時,日本玩家倏然從入定中覺醒,化身高達戰士與反派廝拼,令人不禁莞爾。同時也令人想起,高度發達的日本動漫產業中,體育動漫乃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 因島,這裡有《棋魂》「虎次郎」的傳說
    近日,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的國產電視劇《棋魂》在網絡平臺熱播,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與原著相比,國產電視劇雖然在劇情和角色形象上做了很大的改動,引起不小的爭議,但作為一部難得一見的以「圍棋」為題材的青春勵志片,導演和編劇的用心可見一斑。演員漫畫式的表演雖顯稚氣,但仍熱血滿滿,不少網友看了之後表示,「真的愛上了圍棋!」
  • 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方?韓國人:傳統文化
    不少學者認為,黃帝時期開始形成的甲子紀年,就是中國十二生肖文化的起源。另外,四川大涼山地區的彝族至今流傳著十二獸紀日曆法,傳說源自夏朝先祖大禹。有學者認為,十二獸紀日曆法反映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彝族和黃帝同樣出自古羌,因此生肖文化應該起源於黃帝之前。
  • 動漫史上公認的8部神作,你都看過哪一部
    「本身素質」指的是作品的品質,世界觀的構建是否合理,劇情邏輯是否嚴謹科學,製作水平如何這些都可以作為衡量一部動畫優劣的標準。不過鑑於神作這個詞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總是牽扯到「鄙視鏈」問題,特別容易被帶節奏,因此一般都用「佳作」「良作」這類的詞代替。
  • 5部永遠消失在電視動漫,葫蘆娃、虹貓藍兔上榜,日本一部很虐心
    說起動漫,想必生活中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看,因為出色的作品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的沉迷其中,也是一種經典的回憶,尤其是童年的時候,大家每天放學都盯著電視上開播,那時候的動漫真的充滿回憶。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是5部永遠消失在電視動漫,葫蘆娃、虹貓藍兔上榜,日本一部很虐心。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動漫《中華小當家》,阿貝師傅廚藝高超,為什麼還會那麼早就離世
    說到《中華小當家》動漫,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動漫作品了。很多人對這部動漫有很大的誤區,小新秀先帶著漫迷們一起揭開那些未知的謎團吧!謎團一:《中華小當家》動漫是一部國產動漫很多人都會認為中華小當家是一部國產動漫,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本部動漫的作者小川悅司實實在在是一個日本漫畫家,他對中國的餐飲美食感到好奇,因而創作了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料理動漫。
  • 《棋魂》大結局——漫改劇的又一個頂峰
    與以往漫改劇不同的是,《棋魂》,也可以稱得上是十一月劇集領域的佼佼者,可以說是今年為數不多的誠意之作,憑著過硬的品質成功打破了大眾對於漫改劇的有色眼鏡。 觀眾們對於《棋魂》的「真香」,應該是從第三集開始發生的。
  • 繼《棋魂》後,愛奇藝將打造高質量漫改劇?男、女主曾是超登對CP
    繼《棋魂》後一說起《棋魂》相信很多人看了這部電視劇了吧?即便是沒看過應該也是有聽說過的吧?畢竟這可是這部劇可以說是國產漫改劇的高光代表作。所以這部劇一開始不被看好,但是大家在看了該劇之後,都紛紛被真香了。
  • 鬼滅之刃已然封神,還有哪些動漫被稱為神作?巨人榜上有名
    也就是在上一年,鬼滅之刃動漫橫空出世,驚豔到了大部分的觀眾,以殺鬼為題材的動漫在日本裡面其實算得上是老套的了,但作者獨特的畫風,以及緊湊的劇情,使得這部作品成功突破重圍,隨著無限列車篇的播出,鬼滅之刃儼然走向了封神之路。
  • 「洛麗塔」玩具動漫系列 剖析深層日本文化
    「洛麗塔」並非日本原創,但如今只要提起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想到日本。因為在日本,幾乎任何題材的文化產品,都有可愛少女的大眼睛在閃動。  洛麗塔,無處不在的影子  早在1966年,日本就誕生了劍持加津夫的羅莉(「洛麗塔」的日語發音)寫真集《NYMPHET·12歲的神話》,和最早的「洛麗塔雜誌」《少女愛麗斯》。
  • 日本動漫中的中國美食元素,中體西用使國漫「走出去」
    在世界動漫領域,經過近百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日本動漫產業以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巧妙的情節構思和出色的後期製作佔據了世界動漫市場的巨大份額,日本也成為當之無愧的動漫強國。然而受文化、地域、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題材缺乏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日本動漫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