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為江蘇有名的歷史名城,給人存在感很低的感覺,似乎除了抗日戰爭時期那場徐州會戰,再沒有吸引人的眼球了。正因為太深刻,人們總會忽略徐州的歷史,相對於其他名城,底蘊絕對是不低的!此徐非彼許!
徐州歷史悠久,堯傳楚漢爭。相傳上古堯帝時期,有號稱活了800歲的彭祖,在此建立大彭氏國,使得徐州名聲大震。又經歷春秋戰國,楚漢之爭,牛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再次增添了不少亮點。另外一個的漢朝老祖宗劉邦老家沛縣也在此,兩大王者襯託下,讓其他底蘊不足的城市眼饞啊!
王者之爭,互相成就。正因為楚漢之爭,劉邦勝利,最終建立漢朝,使得漢人之名傳承至今。其實,這場爭鬥算得上是雙贏,一方面,成全了泣血烏騅霸王別姬遺恨千古豪氣;另一方面不用說,也成全了「大風起兮雲飛揚」的漢王劉邦的得意。
兩大光環,何時綻放。按說兩大王牌在手,無論怎麼也打也能不弱於其他城市的。就拿漢文化一條龍旅遊來說吧,怎麼也會吸引眾人才對,結果呢,徐州似乎沒有意識到自身的文化厚重感,愣是沒有絲毫屬於自身的起色。劉邦,項羽自帶光環的特效如同被仍進角落裡,漠視其存在,似乎不屑於這麼點的襯託。對於這種上策不加多評,可能徐州早就思考,只是等待一個時機。
最後,借用一詞來結尾。「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空有黃河如帶,亂山起伏如龍。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鍾。回首荒城斜日,倚欄目送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