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最巨大的陸地動物之一阿根廷龍

2021-01-17 動物世界


阿根廷龍 是蜥腳下目泰坦巨龍類的一個屬,是種草食性恐龍,可能是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體型最巨大的陸地動物。

它們在勞亞古陸侏羅紀的近親(如迷惑龍)滅絕後,才於白堊紀中期的南美洲出現,即距今約1億年前。

勞亞古陸(英文名:Laurasia)  又譯勞亞大陸,為地質史古陸之一,存在於侏羅紀到白堊紀。勞亞大陸包含現今北半球大部分陸地。由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西伯利亞大陸、哈薩克大陸、華北陸塊、華南陸塊構成,在侏羅紀中期由盤古大陸北端分裂而成,然後在白堊紀分裂成今天的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

其名稱是由勞倫大陸(Laurentia)與歐亞大陸(Eurasia)組成。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蜥形綱 Sauropsid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科:南極龍科 Antarctosauridae

屬:阿根廷龍屬 Argentinosaurus

阿根廷龍的模式種是

烏因庫爾阿根廷龍

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


烏因庫爾阿根廷龍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é F. Bonaparte)及羅多爾夫·科裡亞(Rodolfo Coria)於1993年發表及命名的。它是屬於白堊紀阿爾布階至森諾曼階,距今約112.2-93.5百萬年前。發現化石的地點是位於阿根廷內烏肯省的利邁河地層。


沒有太多阿根廷龍的化石被發現。

正模標本(編號PVPH-1)包含:

三節前段背椎、三節後段背椎、有第1到5節薦椎(都只有椎體的腹側)、數個破碎的背肋、一個右側薦肋、右脛骨。第一背椎的高度(神經棘頂端到椎體腹側)是1.59米,而脛骨約為1.55米長。

另外,一根不完整的股骨(編號MLP-DP 46-VIII-21-3)也被歸類於阿根廷龍,是一節不完整的股骨幹,長1.18米。


阿根廷龍與人、非洲象

的比例參考


在1990年代,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T. Appenzeller曾多次提出阿根廷龍的身長、體重估計值,身長估計值約35米、體重估計值多介於90到100噸之間。但當時缺乏較完整的泰坦巨龍類化石可供比較。

近年來,有較為完整的泰坦巨龍類化石發現,例如薩爾塔龍、後凹尾龍、掠食龍,使科學家可以估計出泰坦巨龍類的較準確體型。

在2006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的一份雙腔龍與其他巨型蜥腳類恐龍的研究中,估計阿根廷龍的身長是30米。

在湯瑪斯·霍爾茲的2008年版恐龍列表裡,則將阿根廷龍的身長記為36.6米。

2004年,佩爾·克裡斯坦森等人的南美洲白堊紀恐龍研究裡,參照其他13種蜥腳類恐龍的骨頭密度,計算出阿根廷龍的骨頭密度介於60到88噸,最有可能是73噸。


薩爾塔龍屬 Saltasaurus 生存於晚白堊紀。名字取自於阿根廷西北部的薩爾塔省,也是首次發現它們化石的地點。

在1980年首次敘述、命名,它們被估計身長為12米,體重有7噸。


後凹尾龍屬 Opisthocoelicaudia 身長12米,生存於晚白堊紀。化石是在1965年發現,由一個波蘭與蒙古科學家共組的挖掘團隊在戈壁沙漠中發現。在白堊紀時期,蒙古並非全是沙漠,該地擁有繁盛的叢林與溼地,後凹尾龍可能從中涉水而行。


掠食龍屬 Rapetosaurus 它們的身長被估計可達15米,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迷惑龍 Apatosaurus 生活於侏羅紀的啟莫裡階到提通階之間,約1億5000萬年前。它們是陸地上存在的最大型動物之一,身長約26米,體重介於24到32噸。


組裝上最大的模型

阿根廷龍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羊齒植物自然生態博物館內展出。這個展覽描繪出一個阿根廷龍與肉食性恐龍南方巨獸龍的假想戰鬥。

阿根廷龍重組的骨骼共有37米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


相關焦點

  • 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 又名南巨龍、巨獸龍,是鯊齒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9千3百萬至8千9百萬年前上白堊紀土侖階,化石是在阿根廷發現的
  • 史前獵殺者馬普龍與阿根廷龍之間的戰鬥是這樣的
    馬普龍的體型大於它們的近親鯊齒龍和南方巨獸龍,一般身長12米,目前發現的最大個體體長14.5米,體重約12噸。    馬普龍可以一口把人給吃掉,如此巨大的食肉動物應該基本無敵了吧,實際上它們面對的獵殺對象是巨大的阿根廷龍,這絕非易事。  阿根廷龍是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身高12米,最大身長42米。
  • 阿根廷又現巨大恐龍化石,比巴塔哥巨龍更大,或是已發掘最大恐龍
    恐龍家族中有很多龐然大物,比較著名的有地震龍、易碎雙腔龍、阿根廷龍、馬門溪龍、山東巨龍等,那麼到底哪一種恐龍最大呢?
  •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都很巨大,而現代動物大多都縮水了?
    當我們提到史前動物,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就是恐龍,而提及現代的動物,第一反應是想到身邊的寵物貓和狗。有人就會發出疑問:為什麼像恐龍這樣的史前動物體型巨大,而現代的動物好像都不是很大?為了更直觀了解史前動物的體型,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史前動物的大小:魚類,在古生物中比較大的軟骨魚是巨齒鯊,據推測長18米,體重可達40-70噸,是生活在2800萬-150萬年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最大的硬骨魚類是利茲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據估算體長可達27米,體重達40噸,這兩種魚都已經滅絕了。
  • 盤點體型最大的五種恐龍,你都認識嗎?
    第四:瑞氏普爾塔龍據美國國家地理報導,最近,阿根廷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型恐龍的脖子、背和尾部骨頭化石,這種恐龍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型的恐龍之一,它的胸腔能裝下一頭大象,堪稱「恐龍之王」。第三:阿根廷龍阿根廷龍是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身高12米,身長42米。在現代所有生物裡,只有易碎雙腔龍比它長,有一些別的恐龍跟阿根廷龍一樣長,也有的身高比它高。儘管如此,阿根廷龍還是要比其他的恐龍都重得多,它有可能重達94噸,相當於20頭大象的總重量。
  • 地球史上體型最大的五種恐龍排行!
    阿拉摩龍是一種出現較晚的巨型恐龍,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陸地生物之一。成年的阿拉摩龍體長可能達到28-30米,身高可達12米,重達80噸 。因為它們身體龐大,所以它們一天可吃下一噸重的樹葉。它們和有史以來最強大、最兇猛的霸王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在一塊阿拉摩龍頸骨化石上還保存有霸王龍的牙齒化石,可以想像當時也只有霸王龍才威脅到體型巨大的阿拉摩龍。
  • 伶盜龍與阿根廷龍,誰更厲害?為什麼?
    阿根廷龍阿根廷龍是已發現的最大的恐龍之一,它生活在距今約1億年前到9300萬年前白堊紀中期的阿根廷。作為泰坦龍類的典型代表,阿根廷龍有著平均30米以上的體長以及平均80噸以上的體重。在當時的阿根廷,阿根廷龍雖然是一種草食性恐龍,但是,它與現在的大象一樣,憑藉著龐大的體型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就目前發現的化石看,僅有成群的馬普龍能對成年的阿根廷龍構成一定的威脅,當然,這種威脅也僅僅是對受傷或者老年的阿根廷龍。阿根廷龍和伶盜龍誰更厲害?
  • 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
    題圖:江泓/知乎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比如巨齒鯊、恐龍、巨異鳥?是基因、食物、環境還是其他因素造就的?為什麼在史前時代出現了這麼多體型巨大的動物,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環境、基因、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巨體龍(學名Bruhathkayosaurus)可能是最巨大的恐龍之一。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阿根廷龍屬於蜥腳類恐龍的泰坦龍類,命名十分簡單,意思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恐龍。
  • 稱霸世界之南,咬合力僅次霸王龍,唯一能挑戰白堊紀的獸龍
    目光回到當年的恐龍時代,可以說那是一個群雄並起的年代,地球上出現了很多肉食性的霸王,他們在這個世界成長為陸地的霸主,在電影當中不斷重複的,顯然霸王龍算是第一個,也被很多人熟知的物種。事實上,也有很多不亞於霸王龍的巨型肉食恐龍,比如說,曾經稱霸世界之南,被譽為巨大的南部爬行動物的南方巨獸龍。南方巨獸龍體型碩大,最大的可以達到14米左右,而體重更是有11噸,因為他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南美洲阿根廷,因此才被譽為是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
  • 曾經統治地球的十種體型最大的恐龍,其中一種竟來自我國山東
    9.三角龍(Eotriceratops Xerinsularis)其身長近30英尺(9米),是一種體型巨大的動物,它擁有陸生恐龍最大的頭骨之一。除了它的大小之外,三角龍頭骨的顯著特徵是三個極其危險的角,這些3英尺(1米)長的角不僅僅是用來防禦的,更是它們用於顯示物種優勢的一個重要手段。
  • 法索拉鱷——這種長得像恐龍一樣的巨大猛獸,竟然是食腐動物
    並不是每一種體型巨大的動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有時候過於巨大的體型反而會成為一種累贅。
  • 比藍鯨更巨大的動物有哪些?
    藍鯨的捕食系統在海洋中效率最高,它們體型龐大,遊泳速度快,巨大的嘴巴可以每天過濾食用高達4噸的磷蝦。最大的藍鯨可能接近其生理學的理論上限尺寸,這種尺寸的演變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捕食系統。   陸地上也不會有比藍鯨更大的動物。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陸地上動物們的體型大小,會發現在恐龍時期,體型最大的是地震龍,體重可達31噸-40噸。然而最大的食肉恐龍棘龍,體重可達到26噸,要比地震龍體重少很多。今天地球陸地上生活著最大的生物是大象,體重最重可達8噸。
  • 新命名的泰坦巨龍是我們所見過的最大的陸地動物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在阿根廷發現6個標本後的4年裡,科學家們終於給現在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命名了一個名字。請向泰坦巨龍打聲招呼——這是一種白堊紀時期的恐龍,重達15.2萬磅。在AMNH的新描述的泰坦龍的複製品。
  • 永駿酷樂泥小課堂侏羅時代——阿根廷龍
    它們統治著海洋、陸地和天空,它們個個本領非凡,它們都有各自的長相特徵,各自的本事。恐龍你們最喜歡那一隻呢?你能否說出它的名字呢?那我們一起穿越到侏羅紀世界。讓我們一起暢遊侏羅時代,一起探險,一起去了解更多關於恐龍的奧秘吧。阿根廷龍,顧名思義,它是在阿根廷發現的,所以命名為阿根廷龍,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陸地恐龍之一。阿根廷龍生存在白堊紀,體長40米,體重達100噸,它有個長長的脖子,身體非常龐大 。
  • 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
    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交替的時候 由於這種恐龍仍然不完整, 我們所知的非常有限, 相信只有突破性的發現才能夠使我們對這種恐龍有更深入的了解,阿根廷龍是種大型食草恐龍,體長30-40米,在當地只有馬普龍敢惹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
  • 十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恐龍!梁龍僅排名第五!
    9.鯊齒龍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名字含義是「像噬人鯊的蜥蜴」。生活於1億到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到白堊紀晚期。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也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僅次於棘龍,成年的估計可達14米,體重6噸到15噸。它的主要特點是牙冠有整齊的鋸齒,非常適合切割皮膚和肌肉組織。8.掠食者X是種海生爬行動物生存與侏羅紀與白堊紀。
  • 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是什麼呢?我認為是阿根廷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食肉恐龍的「霸主」恐龍是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從現在對恐龍的定義看,它們泛指在陸地上生活的蜥臀目和鳥臀目動物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