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巨獸龍 又名南巨龍、巨獸龍,是鯊齒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9千3百萬至8千9百萬年前上白堊紀土侖階,化石是在阿根廷發現的。
它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科: 鯊齒龍科 Carcharodontosauridae
屬: 南方巨獸龍屬 Giganotosaurus
南方巨獸龍的命名
它的學名 Giganotosaurus
是由古希臘文的
「γιγα」(巨大的意思);
「νοτο」(南風的意思);
「σαυρο」(蜥蜴的意思)組合而來。
南方巨獸龍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較棘龍體型小。
模式種復原模型
最大的南方巨獸龍標本(編號MUCPv-95)估計有13.5米長,及9至10噸重。
正模標本(編號MUCPv-Ch1)是約有35%完整的骨骼,當中包括頭顱骨、盆骨、大腿骨及大部分脊骨,身長約12.2到12.5米。
南方巨獸龍具有獸腳類中最大型的頭骨,正模標本的頭骨估計約1.6至1.7米長,最大的標本約1.82米長。
模式種
卡洛琳南方巨獸龍(G. carolinii)
是由業餘化石搜尋者魯本·卡羅利尼於1993年在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的利邁河組中發現。它是由羅多爾夫·科裡亞及利安納度·薩爾加多於1995年在《自然》科學雜誌上描述的,並命名為南方巨獸龍,種小名是以發現者為名。
南方巨獸龍與暴龍的骨架對比
南方巨獸龍與暴龍的爭鬥想像圖
卡洛琳南方巨獸龍的頭部較暴龍為大,但腦部則較小型,形狀及大小像香蕉。
它的嗅覺區發展得很好,可見它有很好的嗅覺。
南方巨獸龍的頭顱骨是異特龍的兩倍大小,牙齒的長度為20釐米。
前爪有3指,上有利爪。大腿的股骨比暴龍的股骨還大,股骨與腰帶相連。
結實的尾椎強化尾巴。
在南方巨獸龍附近發現了泰坦巨龍科化石,令人猜測這些肉食性恐龍是獵食這些巨型草食性恐龍。相關的鯊齒龍科化石在發現時是一群的,所以有認為它們是集體狩獵的,而南方巨獸龍可能有這種習性。
南方巨獸龍與其親屬,如魁紂龍、馬普龍及鯊齒龍,都是鯊齒龍科的成員。
魁紂龍
馬普龍
鯊齒龍
在2006年,科裡亞與柯爾將南方巨獸龍及馬普龍都編入南方巨獸龍亞科,增加它們之間的關係。
感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做得更好 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