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加7T 的售價從劉作虎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我摘下眼鏡擦了擦,確認自己沒有看錯。
2999 元,一加7T 的價格與上半年的一加7 起售價持平。然而前者卻比後者有了多方面的升級,90Hz 流體屏只是升級項其中的一個。手握著一加7T 的我,拿出手機向屏幕那邊的同事發過去現場售價的照片,並配上了一個情緒詞語與三個感嘆號。
相比上半年的一加7 系列,一加7T 系列全系標配 90Hz 流體屏,更成熟,也更全面。
順滑手感,摸得到的那種
或許你的注意力全在 90Hz 屏幕上,但請允許我先上一碟開胃菜:後蓋手感。
一加手機的代名詞之一,是「精緻」。
一加7T 的後蓋工藝已經迭代至第四代 AG 玻璃工藝(Anti—Glare ,抗反射玻璃工藝),它最早在一加6 的後蓋上出現。視覺上,表面為霧面的啞光質感,相對於亮面的設計,啞光的表面不會那麼容易沾指紋,其反射的光線會在高光處呈現一抹柔和的白。而在觸覺上,則是一流的順滑感受。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AG 工藝也被剛發布的 iPhone 11 Pro 所採用,其後蓋玻璃通過 AG 工藝打磨成磨砂的質感,無論是視覺還是觸覺上都有一分高級感。
一加7T 後背兩腰側的 3D 曲面弧度恰好與手掌握持的狀態所貼合,你並不會覺得有什麼突兀的地方。
如果真要說什麼突兀,那要數正面屏幕上的那一張貼膜。為了拍攝一加7T 的正面照,我不得不撕掉貼膜,換來了更清晰的顯示效果。加之其屏幕邊緣與中框的接縫處的圓潤處理,一加7T 提供了前後一致的絲滑觸感。
它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不要再貼膜」,但我不能這麼做,因為在我剛拍完兩張照片之後,便發現屏幕因與砂子摩擦而留下了劃痕,心疼了好一會兒。
能夠提供這種手感,不僅是因為後蓋與屏幕邊緣的處理。一加7T 的機身僅有 8.13mm 厚,重量為 190g。這種設計與一加做手機的理念相呼應,一加7T 沒有升降結構,電池控制在了 3800 mAh,但一加對細節的要求近乎偏執,保留了一加標誌性的三段式按鍵,還讓一加7T 在手機越來越重的今天,仍保持著相對苗條的身材。
一加手機標誌性設計:三段式按鍵再到攝像頭部分,一加選擇了圓盤將攝像頭模組託起。劉作虎稱這是一種對稱的設計,因為當你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個攝像模組,它都是自然且不突兀的,辨識度極高。略遺憾的是,由於機身相對較薄,而圓盤凸起的火山口略咯手。
好在一加提供了三種官方保護殼,套上殼之後,火山口的問題便解決了。個人更喜歡凱夫拉材質的殼,厚度相比普通的手機殼更薄,也更輕。其後蓋細膩的阻尼感與凱夫拉紋理結合,觸感如德芙巧克力般柔滑。
再見,60Hz
此次一加7T 全系標配了 90Hz 流體屏,而劉作虎也表示今後一加不會再推出 60Hz 的手機。
一加7 Pro 可以稱得上是 2019 年最成功的智慧型手機之一,這部在當時看起來還很冒險的手機,帶動了業界 90Hz 屏幕的潮流,一下子打開了智慧型手機的新世界。同時它也得名「旦用難回」——一旦用了,就很難再回去。劉作虎也因此得到了一個計量單位:90Hz=一虎。
我們現在該對手機行業說一聲:「你好,90Hz。」
相比於上一代 90Hz 的曲面屏,一加7T 搭載的是一塊 6.55 英寸的 90Hz AMOLED 水滴硬屏,解析度為 2400*1080,比一加7 的水滴更小,屏幕也更修長。
率先商用 90Hz 為一加積累了起碼半年的優勢。除了硬體的基本素質,一加在 Android 系統底層動了刀。據一加透露,他們重新定製了系統的觸控和繪製優先級,把滑動操作的響應時間降低到了 40ms,相比 60Hz 的安卓手機快 38%。
總會有朋友問我,90Hz 和 60Hz 能用肉眼分辨出來嗎?我的回答是「能」,並且建議他親手滑動一下手機的界面。連貫的畫面以及順滑的感覺能讓人記憶深刻,再回到 60Hz 的屏幕上,甚至有一種觀看動畫片和連環畫的差距。
儘管一加的設置內提供了 90Hz 和 60Hz 的選項,但我通常都默認選擇 90Hz 不會改變。因為當你習慣了高刷新率屏幕之後,就真的很難再適應低刷新率了。
目前在絕大部分系統級的界面操作中,我們都能體驗到 90Hz 刷新率。而在手遊方面,一加支持了包括《和平精英》在內的 7 款遊戲的 90Hz,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遊戲開發商加入。
因為要建立一個良好的 90Hz 生態,不僅需要手機廠商提供好的硬體基礎,也需要軟體廠商的適配支持。
一加為此定製了一套 90Hz 應用認證體系,現在已經有超過 500 個常用的軟體完成了測試和認證。越來越多的軟體也會陸續支持 90Hz,我希望未來用的每一個軟體都能支持高刷新率。
到那時,我們真的可以向 60Hz 說再見了。
三攝升級,視頻防抖新思路
一加7T 的後置圓盤攝像模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它的攝影表現沒人不喜歡。
三顆攝像頭分別是 4800 萬主攝,Sony IMX586,支持 OIS 光學防抖和 EIS 電子防抖,1600 萬超廣角鏡頭,117° 可視角度,支持 2.5cm 微距模式,以及 1200 萬的長焦鏡頭,支持 2 倍光學變焦。
主攝的拍攝能力已不必多言,長年的旗艦傳感器,一加應用得已駕輕就熟。我想強調的是三顆攝像頭的協同工作。此次新 iPhone 11 Pro 系列同樣搭載了三攝系統,其三顆攝像頭的白平衡與無縫的切換被視為協同調教的模板。
一加7T 的三攝調教正朝著這方面靠攏,儘管三顆攝像頭的白平衡還是會有一點差異,但這種差距已經變得非常小。同時三顆攝像頭在切換的過程中的跳躍也顯得沒有那麼突兀,一加對三顆攝像頭的融合調教是一加對細節要求的一次復現。
因此這也就不難怪我拿著一加7T Pro,在手持狀態下,也能通過自動模式拍出清晰的月亮來。
ShotOnOnePlus,ISO 100,曝光 1/531值得強調的是,此次一加7T 的夜景模式支持了超廣角,同時視頻支持了主攝、超廣角和長焦三顆攝像頭,充分地利用了三顆攝像頭的能力。
說到超廣角,就不得不說「一加不抖」的視頻超級防抖功能。相比於其它手機通過裁切主攝與算法結合的方式,一加的超級防抖功能調用了超廣角鏡頭來進行拍攝,這也是為什麼它的超廣角達到了 1600 萬像素。
儘管有防抖算法加持,但視頻防抖始終會預留一定的畫面空間進行防抖處理,從而獲得穩定且清晰的畫面。通過裁切超廣角鏡頭的畫面,一加7T 錄製視頻時候可以有一個類似於主攝的視角觀感。
預裝 Android 10
一加7T 是首個出廠便自帶 Android 10 系統的手機,一加也將自家的系統升級為了氫OS 10.0。
由於 Android 10 本身的特性,其全新的手勢操作正在向 iOS 靠攏,個人非常喜歡左右橫滑切換應用的操作。同時一加對 370 個常用的動畫和交互場景進行了深度優化,加上 90Hz 刷新率的逐幀適配,一加7T 的操控有著近乎於 iPhone 的體驗,甚至在某些場景超越了 iOS 的流暢。
一加不僅在外觀,在每一次手指滑動中,也在詮釋著精緻的定義。如果說上一代 90Hz 手機是一加的一次冒險,那麼這一次一加7T 便是你不會出錯的選擇。
一加的傳統是在「T」這一代對上一代進行小且穩定的升級,然而一加7T 相對於一加7 來說卻有著本質上的改變。它外觀上似乎只是多了一個攝影模組圓盤,內在卻有著煥然一新的改變。杜比全景聲雙揚聲器、媲美橫向線性馬達的縱向線性馬達、優化後的 Warp 閃充 30T、90Hz 刷新率屏幕、HDR10/HDR10+等等,它的升級是前幾代「T」系列最大的。
可我們萬不能忽略一加7T 的站位,2999 元的起售價讓它站在了 90Hz 前輩一加7 Pro的前面,會有更多的消費者看得到它,摸得到它,甚至將它揣進口袋,這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體驗到一加的另一個代名詞「Fast&Smooth」。
最後再來回顧一下一加7T 的配置:
6.55英寸屏幕,解析度 2400*1080,PPI 402,90Hz 刷新率支持HDR10/HDR10+,DC調光,峰值亮度 1000nit高通驍龍 855+ 處理器,UFS 3.048MP+12MP+16MP 三攝組合,2 倍光學變焦,支持視頻超級防抖3800mAh 電池,Warp 閃充 30T(5V6A)三圍:160.94×74.44×8.13mm,190g更多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