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眾所周知,籽料應該是最貴的和田玉料種,但如果論價值,有一件和田玉作品可能要超越籽料成為「玉器最貴」了……
用金錢置換不來,用價值無法衡量的玉器,可能是傳說中的始皇傳國玉璽,那這塊玉璽至今身在何處,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答案……2000多年之後,秦始皇不會想到,跟自己官居一位的乾隆皇帝,硬生生琢出一件「玉器巨無霸」,成為世界之最。——大禹治水玉山
說到愛玉,話說玉石自古都是有錢人才有資格與經濟實力才能玩得動的,普通平民階層根本沒有機會與身份接觸到玉石,家族勢力顯赫的大戶人家都將僅有的玉鐲或玉瓶,玉如意等當做傳家寶代代傳遞,香火不斷。
乾隆一生愛好廣泛,但論心頭之好,恐怕為玉石無疑。和田玉是最高等級的玉,這是毋庸置疑的,皇帝當然是捷足先登,和田玉的採挖是由政府把控監管的,挖出來的籽料與上等的山料,統統運到京城被收入國庫,再調用全國能人巧匠到造辦處和如意館專門治玉,一件件精工玉雕作品成為現在的鎮國之寶。
這件玉山子,見之者無不為之驚嘆折服,是中國用料最多,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貴,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玉雕、可能沒有之一。
這件國寶級文物玉雕,正是出自乾隆之手,當之無愧為國之瑰寶,中國玉雕藝術的巔峰。
從新疆到京師,這塊巨大的玉石足足在路上走了至少3年的時間,一百多匹馬力,上千名役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歷經千難萬險,磨難重重,才到達京城。這位愛玉至癲的皇帝,決定將這件重達5000多噸的玉山子作為自己的80大壽之禮,他不惜舉國之力,集齊全國玉雕大師,花費6年多的時間,日復一日精雕細琢,才琢磨出他的「親筆巨著」大禹治水。
乾隆還為它寫了一首詩:功垂萬古得萬古,為魚誰弗欽仰視,圖畫歲久或湮滅,重器千秋難敗毀。
是啊,圖畫歲久或湮滅,重器千秋難敗毀。有什麼能說出我這一生的千秋功名並永垂不朽,或許唯有將此生至愛琢刻成山,緣圖鐫刻,以聖賢自勉,冰心玉壺,聊以慰藉。
關於這件玉器,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將給我們聽,朝隆合一直都在......
朝·隆·合
玉石.收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