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中國移動:合約周期將不超20年,靚號攜轉方案已出臺
新京報訊(記者 許諾 陳維城)11月29日,中國移動召開「攜號轉網媒體溝通會」,回應用戶在「攜號轉網」服務中關切的合約期過長和靚號攜轉難等問題,並公布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營銷管理處經理邢宏濤表示,針對合約期過長的問題,中國移動將規範合約期限,對於無合約期及合約期過長協議進行全面梳理,比照合同法相關條款,合約周期不超過20年。對於合約期超過20年的老客戶,全部調整為不超過20年,對新辦理合約客戶,統一按新協議執行。用戶如果提前進行解約,也可以進行攜轉。中國移動還將推動協議的電子化、可視化,方便客戶和一線服務人員查閱。
對於靚號攜轉難問題,邢宏濤表示,如客戶靚號協議已到期,用戶可自由攜出;如客戶靚號協議未到期,且協議中明確了解約條款,按條款執行;如果客戶協議未到期,且協議未明確解約條款,則根據合同法的相關條款,解除協議後即可辦理攜轉。
11月27日,「攜號轉網」服務已經在全國正式上線。從11月10日至26日,除試點省份外的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攜號轉網」服務進行了試運行。新京報記者從運營商內部多處獨立信源獲悉,試運行期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入用戶分別為36413、25734和16526,淨攜入用戶為6248、6179和-12427,攜出率分別為0.003%、0.007%和0.01%。
需要注意的是,「攜號轉網」過程中,還有部分問題需要全社會的互通改造,尤其是需要第三方平臺同步開展配套改造。第三方平臺如未完成攜轉功能改造,數據不能及時同步,可能會導致下發簡訊請求路徑配置錯誤,影響第三方驗證碼收取。
邢宏濤表示,經過連續5年的「提速降費」,在5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資費水平已經基本趨同。未來,運營商需要不斷提升網絡、業務、服務和品牌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滿足客戶高階的信息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