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速度是多少?340米每秒!告訴孩子學習別期望一下就能學會

2020-12-03 家有小寶兒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雖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每次讀到它都會有新的理解。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

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趁著有空給一個初二的學生輔導物理。由於他剛上初二還沒怎麼接觸過物理,對身邊的一些自然現象雖然有點了解,但卻不怎麼深刻。

剛開始按照他學的進度給他出了幾道題,其中有一道非常簡單的填空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如果按照正常考試來說,這道題應該是送分題,可是讓我吃驚的是他剛讀完題目,便卻自信滿滿地說:「這個我知道,340米每秒。」說完便自信地把答案寫在了試卷上。

看到他這樣自信,我卻有點糊塗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如果是340米每秒,那麼聲音的速度應該是多少呢?我忍不住地問他:「這個你確定?」「是啊,我記得很清楚,光在在真空中的速度就是340米每秒!」他看著我又自信地說了一遍。

到了這時候,我知道他把光速和聲速給弄混了,而且還根深蒂固!然而,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記憶力應該是很好的啊,像聲音和光的速度這些基本的概念,稍微用點心都能記住。為什麼他們這麼簡單的東西都記不住呢?這不僅讓我陷入了沉思。

見他真的答不上來,我就給他少做了引導:「聲音的速度是多少呢?」聽到我的問題,他似乎想起了什麼,好像有話要說,可到了嘴邊又說不出來。於是趕緊拿出課本翻了起來,當發現聲音的速度是340米每秒的時候。他趕緊糾正說:「聲音的速度是340米每秒!」

趁著他的話音未落,我接著問:「那光的速度是多少呢?」這時他又陷入了沉思,臉上再沒有了剛才那種自信。他想了一會沒想出來,便又拿出課本,翻了好大一會,才找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0萬公裡每秒。

這時給一個中學生輔導作業時所發生的事情,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給我的印象卻極為深刻。像他這樣的孩子如果上課的時候好好聽講,對於這樣最基礎的問題應該能記住啊,可為什麼還沒過多長時間就把光速和聲速弄混了呢?

孩子這樣問題也不是個案,前段時間就見到一個學生發牢騷:「為什麼上課的時候都能聽懂,可每到做題的時候都做錯呢?」看似這兩個不一樣的問題,但促使它們發生的原因卻是相同的。

看似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都認真聽講,對老師講的基本概念和例子都能聽懂,也都能理解。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便想當然地認為上課聽懂了做作業、考試都自然而然地都能做對。所以他們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聽完課就萬事大吉了,課後不用做題,也不用複習。

他們不知道的是,要想學會並掌握一個概念或者一個原理,不光上課要好好聽講,而且在課下也好好好地去複習鞏固,經常地做練習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孔老夫子說的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是學一遍就能學會的,它需要不斷地去重複不斷地去實踐,才能真正地掌握。而當熟練掌握之後的實踐,應是一個很愉悅的過程。

最近讀了一本叫《大腦整理術》的書,作者是美國的約翰B雅頓,他是一位神經科學和循證療法方面的專家。根據大腦的工作原理,約翰B雅頓提出了重塑大腦的四個步驟:聚精會神,努力練習,輕鬆自如和堅持不懈。

聚精會神的意思就是說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要聚精會神集中注意力,這樣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才能把資源引導到你學習的知識上。努力練習,意思是說將你的注意力從感知轉移到行動上來,盡最大的努力使你的大腦活躍起來,從而產生新的突觸和連結。

輕鬆自如,就是當你學會了一項知識或技能並且通過練習學會掌握了,那在提取知識和做相關的事情的時候就顯得輕鬆自如,就像孔老夫子所說的不亦說乎的境界。然而達到這個地步還不算結束,最後還有一個堅持不懈,意思是說輕鬆自如並不能重塑你的大腦,只有堅持不懈的練習,讓這些知識和技能成為你自然而然的行動,才是重塑大腦。

對於小孩子或者是學生來說,學習知識不僅是學習知識,而是在塑造他們的大腦。對與孩子學習,不僅上課的時候要聚精會神,在課後還要努力地練習,當達到達到輕鬆自如地運用知識的時候,也不是終點。要想把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技能,就必須堅持不懈地練習,直到把這些知識和技能當成自然而然地行動。

當然對於孩子和學生來說打到最後一步還是與困難的,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所說的那樣,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找到和發現學習的樂趣,才能真正地掌握住所學的知識。

就像一周之後我再問那個學生,光的速度是多少的時候,他脫口而出30萬公裡每秒。這就是集中注意力複習和鞏固的結果。知識只有不斷地練習、應用才能真正成為你的知識。

相關焦點

  • 科普一下,假如光和聲音的速度互換,世界會怎樣?
    到目前為止,光速是整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超越光速。今天我們稍微改變一下,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光速十分緩慢的世界。與此相反,聲音的速度會增加,一直到原來的光速,我們會經歷什麼?光速的傳播速度大約是每秒鐘三十萬千米,假如人類以這個速度旅行,我們可以在一秒鐘之內環繞地球七圈半。光速和聲速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光速是一種常數,對每個觀察者來說都是不變的,不會受到環境影響。聲速就不一樣了,聲音傳播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傳播介質的密度。
  • 西媒:最大速度每秒36公裡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西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條件合適,聲波的傳播速度最高可達每秒36公裡。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8日報導,我們一般說,音速約為每秒340米,而光速要快得多,達到每秒約30萬公裡。
  • 西媒:最大速度每秒36公裡
    西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條件合適,聲波的傳播速度最高可達每秒36公裡。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8日報導,我們一般說,音速約為每秒340米,而光速要快得多,達到每秒約30萬公裡。但是,這兩種速度並非總是如此。光和聲音都是由波組成的,這些波的傳播速度會根據介質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 研究表明:最大速度每秒36公裡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西媒稱,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條件合適,聲波的傳播速度最高可達每秒36公裡。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8日報導,我們一般說,音速約為每秒340米,而光速要快得多,達到每秒約30萬公裡。但是,這兩種速度並非總是如此。光和聲音都是由波組成的,這些波的傳播速度會根據介質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 為什麼飛機飛行速度常用「馬赫」表示?1馬赫等於時速多少公裡?
    ,那款飛彈多少馬赫等敘述。1馬赫即一倍音速,約合每秒340米,每分鐘20千米,每小時1200千米。比我們常見的汽車、高鐵速度都快得多,所以一般用於表示飛機、飛彈、火箭的速度。   首先說明一下,音波可以在固體、液體或是氣體介質中傳播,介質密度愈大,音速愈快,所以馬赫的大小不是固定的,海平面約為 1193 千米/小時;一萬米高空的音速約為 1062 千米/小時。
  • 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多少千米每秒,第一宇宙速度的意義
    所謂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脫離太陽的引力而飛出太陽系,我們也把稱為逃逸速度。這速度一般需要多少呢?謎底是16.7公裡/秒。看過片子《飄流地球》的都知道,人類帶著地球離開太陽系,它的速度就不能小於16.7公裡/秒,這也是能擺脫太陽引力的最低速度。
  • 為何宇宙的「極限速度」,一定是299792458米每秒?
    為何宇宙的「極限速度」,一定是299792458米每秒?比較喜歡天文學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清楚,宇宙的極限速度為299,792,458米每秒,事實上這個速度在宇宙當中,他已經達到了絕對的最高速度,其中引力波就是以這種速度來運動的,物理學家們稱這種速度為宇宙極限速度c。
  • 小隕石以高達每秒16944米的速度撞擊月球!
    西班牙天文學家現在認為,這塊太空巖石以每小時6.1萬公裡(約每秒16944米)的速度與月球相撞,形成了一個直徑10至15米的隕石坑。Huelva大學的Jose Maria Madiedo教授和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Jose L. Ortiz博士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光的速度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來自何處?
    光和光速光本質上就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粒子,又可以看作波。狹義上的光是指可見光,僅佔電磁波譜上很小的一段,而廣義上的光包括紅外光、紫外光、可見光、X光等。阿甲都知道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通過觀察木星的衛星,認識到光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並初步估計了光速。伽利略嘗試精確測量光速,不過以失敗告終。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加入自轉速度加快,會發生什麼事
    在物理課上,我們就知道了地球的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那麼,地球自轉的速度那麼快,我們人類為什麼不會被甩出去了?可能會有人說,我們在地球上會相對靜止或出現相對運動的情況,地球在運動,我們卻沒動,那這種說法顯然就說不過去了。但物理學上還有一句話就是,任何物質都不可能是絕對靜止的。想到太空中的隕石,大到宇宙中的星系等。我們要清楚了解到,這些物質都是不斷的運動的。
  • 到底有沒有辦法真的去測量一下光的速度呢?
    網易科技訊1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 科學家如何測量光的速度?日前牛津大學物理系學生傑克·弗雷澤(Jack Fraser)在在線問答網站Quora上作出回答:科學家們壓根就沒測量過光的速度,但他們非常清楚光速是多少:不多不少正好是299792458米/秒。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測量過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光的速度呢?因為這個數值壓根就是由科學家們定義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定義了秒,接著又定義了米,而科學家們需要做的就是測量米的長度。
  • 光的最慢速度是多少?
    而光是原子受到激勵,外圍電子向更高的能級軌道躍遷時釋放出來的光子輻射,這種輻射本質上是電磁波的一種,具備波粒二象性。但是光子又沒有靜止質量,換句話說,光子本身能不能算一種物質,是一直有爭論的。既然光子算不算實體物質不能確定,那麼光整體上算不算物質也讓人迷惑。波粒二象性本身就很難理解,而光是如何定向傳播,為什麼光速有一個極限值,都是不好回答的問題。
  • 光的速度為什麼是每秒30萬千米,而不是更快一點或慢一點?
    光的速度為什麼是每秒30萬千米而不是更快一點或慢一點?一種新理論使我們離答案曙光更進了一步。塞納河左岸的巴黎天文臺,牆上有一塊展板,上面說光速是在1676年首次被測得的。其實,這一結果實屬無心之得。今天,我們已經確定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每秒299792.458千米。但光速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數據,而不是其他呢?換句話說,光速是如何產生的呢?150年前的電磁理論給了我們第一個重要的啟示。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指出,電和磁場的交變產生了一種可以運動的電磁波。
  • 物理學的長度、質量、時間和速度!告訴你身體內有多少個原子核!
    這種效應,稱為時間膨脹,但這是很難覺察到的,除非你跑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可以和光速比擬。質量的含義質量是對物質多少的度量。我們習慣於把質量等同於重量,但這是不對的。重量源自引力的拉拽。到了外太空,你就說不上重量了,但你的質量可沒變。大部分日常物體的質量來自質子和中子,一小部分來自電子。
  • 光速最快可以達到每秒30萬公裡,那麼音速呢?它有上限嗎?
    在這個宇宙中,沒有什麼可以比光的速度更快,這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的。我們都很熟悉這種說法,以至於說的時候經常忽略一個前提:真空。在不同的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只有在沒有介質的真空之中,光才可以達到這個極限。如果是在水中,光的速度無法達到這麼快,在不透明固體中甚至無法傳播。
  • 全球速度最快的電梯:每秒上升20.5米,上升100層都不用半分鐘
    大家應該都坐過電梯,畢竟現在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高樓的數量越來越多,如果沒有電梯光靠人力爬上百層樓顯然是不現實的。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坐的電梯速度一般都是每秒1.5米,這樣的速度和我們走樓梯比起來要快上不少,同時也還省力。
  • 原來光也有節日!那麼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原來光也有節日!那麼電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音速為例,你對著100米外的人吼一聲,對方三分之一秒後就能聽到你的聲音,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吼出的氣體以每秒340米的速度噴到了他面前。電可以跑得比光快嗎?
  • 以每秒1米的速度一直向上飛,能不能飛出地球?
    火箭是人類製造的速度最快的運載工具,我們所見到的火箭,總是轟然啟動,然後不斷地加速,最終以很高的速度飛出地球。要加速到什麼程度呢?這要主要看具體要求,如果只是圍著地球轉,就只需要每秒7.9公裡,如果要掙脫地球的引力,則需要每秒11.2公裡,而如果速度達到了每秒16.7公裡,就可以和太陽系說拜拜了。
  • 速度可達900米每秒,這是什麼原理?
    透明膠帶是我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日常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貼很多東西但是你們知道嗎有些人就能將我們生活中普通的膠帶撕出別樣的感覺來我們都知道是用膠帶的時候撕下來會產生一種摩擦的聲音有些人根本聽不了這種聲音覺得特別刺耳但是你們知道為什麼撕膠帶會產生這樣的聲音嗎這是一個來自國外的科學家他認為人在撕膠帶的過程中居然可以產生音爆這是因為膠帶在撕裂前所傳遞的波能速度可以達到900
  • 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數字為何這麼奇怪?就不能是整數嗎
    大家都知道光是宇宙中傳播速度最快的。光的速度是多少呢?相信大家都能一口說出來,每秒鐘30萬公裡啊!是的,光速是每秒鐘30萬公裡,但這只是為了方便簡化的一個大約數值。實際上光速的準確數值是299792458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