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脫硫塔事故頻發,但是僅僅發生著火事故,沒有人員傷亡,但是18年開年就發生了一起致1死1失蹤的人身傷亡的脫硫塔爆燃事故。
2018年1月2日上午,河南汝州市瑞翔公司一脫硫塔在維修過程中發生爆燃,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4人受輕傷。周圍村莊部分民房不同程度受損,門窗玻璃被震碎,工廠內部廠房更是破損嚴重。
網友提供的圖片顯示,爆炸現場一施工人員懸掛在鋼構房頂端,地面一片狼藉,兩輛吊車受損嚴重。(以下是網友提供的)
據初步了解,爆炸工廠為陶瓷燒生產企業,目前還未建成投產,事發時,一殘存煤氣罐在焊接過程中發生爆炸。煤氣罐應該不是一個普通的煤氣罐,小小的煤氣罐不可能會有這麼大的威力的,可能是大型的LNG儲罐,因為目前的「煤改氣」,很多使用天然氣的企業都會有一個的儲罐作為緩衝罐。
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還是在於安全措施沒做好,動火作業都有規範的,遵守規範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根據以上事故分析,與大家分享一些防止自燃的措施:
在幹氣脫硫生產過程,常用氧化鋅、氧化鐵等脫硫劑進行預處理,在卸劑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硫化亞鐵的自燃事故。
一般我們採取以下4種措施:
(1)對進塔原料脫硫、脫水,防止生成硫化亞鐵
現在的脫硫工藝可以有效脫除原料中的硫化物,精脫可以脫除99%以上的硫.這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硫腐蝕生成硫化亞鐵。當然在脫硫工藝系統仍存在硫腐蝕的問題。
在塔內形成的硫化氫腐蝕破壞塔體、內件和填料。但碳鋼在250℃以下的無水硫化氫中基本不腐蝕,而當有水共存時將產生明顯的腐蝕。
原料進塔之前採用以電脫鹽脫水為核心的「一脫三注」工藝,及時對脫鹽後的原油含鹽量、含水量及初餾塔、常壓塔、減壓塔頂排水的pH、Cl-、Fe含量進行分析並嚴格控制,會減少原料對塔設備的腐蝕,即設備中形成硫化亞鐵數量大大減少,從而減少了更換填料的次數,也減少了檢修中發生白燃的機會。
(2)控制氧含量,防止硫化亞鐵自燃
硫化亞鐵的氧化必須有氧氣存在,所以在停工檢修之前,用惰性氣體對塔內部可燃氣體置換,使硫化亞鐵粉末不能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發生氧化反應。但這種方法給操作帶來不便。
進塔作業時,不能同時打開上下人孔,只打開需作業處人孔,否則空氣會形成對流,使塔內氧含量大大提高。
(3)嚴格控制溫度
影響硫化亞鐵氧化的主要因素為溫度,所以在停工、蒸汽吹掃後,決不能市即打開人孔進行作業,須在塔內溫度冷卻至室溫以下,且採取防止硫化亞鐵白燃的必要措施後才可打開人孔。
對於填料塔,由於填料體積大,熱容量高,在不通風的情況下,自然冷卻慢,可從塔頂注水冷卻,提高冷卻速度,較為安全。
(4)使用鈍化劑,消除硫化亞鐵活性
硫化亞鐵鈍化劑是一種由對FeS具有較強螯合作用的螫臺劑、緩蝕劑等復配而成的高效化學清洗劑,能有效除去聚結在設備上的FeS、Fe2O3等無機垢,防止FeS自燃燒毀填料或設備。
具有在設備上不沉積、對設備腐蝕性小,對環保無特殊影響.性質穩定,無毒無害,使用安全方便等特點。消除FeS自燃最為安全的方法是進行化學鈍化清洗處理。通過鈍化消除其活性,達到阻止其自燃的目的。
如果自己處理不好的話,建議找對應的專業廠家幫忙解決。無論什麼工程,安全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