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動物,在農村都是十分常見的保護動物,捕捉可是犯法的!

2021-01-08 新農村的日與夜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前段時間過節,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都回到了家鄉,人一多,各種奇葩的事情也多。春節那會兒,小編就看到有老鄉因為挖掉了兩株蘭花被逮捕了,原來這個農民挖掉的蘭花是國家的重點保護植物。其實不僅僅是蘭花,還有很多動物也是不能隨便捕捉的,否則也有可能觸犯法律。

那麼到底哪些動物不能隨便捕捉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下面這些是農民朋友們平時非常喜歡捉的動物,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不過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大家以後就會注意了。

1、野雞

野雞在我國是二級保護動物,任何個人捕捉都是違法的。小編有時候在集市會看到上賣野雞的人,這些野雞一般都是家養的,因此不違法。如果是個人直接去深山老林中抓了野雞來賣的話,那就是違法了,這個大家一定要注意。

2、野豬

野豬也是一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前在森林裡面野豬還是很多的,但是隨著我國的森林面積減少,野生的野豬的數量也受到了影響。不過這幾年我國注重了環境保護,開始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因此野豬的數量又開始增加。野豬肉和我們一般吃的豬肉相比營養價值更高,也更香,因此很多農民喜歡去山上打野豬,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如果被抓到的話,那是要判刑的。

3、野兔

在農村野兔非常常見,大家在山上走動的時候甚至都會碰到,農民打獵非常喜歡抓野兔。但是大家要明白,野兔也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不要再隨便抓了。

4、麂子

麂子肉的價格很高的,養殖的麂子肉價格也有八十塊一斤,野生的價格更是要翻倍。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想吃一些平時很少見的東西,於是就有人去山上抓麂子,這種行為也是違法的。麂子已經被列入我國的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屬於快要滅絕的動物,因此大家不要再去抓了。

上面提到的這四種動物都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保護動物,也是禁止捕捉的,大家記住了嗎?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見的五種保護動物,隨便捕捉要被罰款
    在農村有許多野生動物和人相處,因為時常的見到所以並不覺得特別珍貴。曾經農村的動物多,時常能抓到一些也算改善生活。現在農村的各種野生動物越來越少,那些常見的動物許多都成了保護動物,隨便捕捉的話可是會觸犯法律。
  • 在農村這幾種常見的野生動物都是受保護的,很多人現在卻還不知道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們對於很多野生動物都不會陌生。因為經常能見到所以也不覺得很稀有。之前農村的動物多,父輩們經常下地或者上山抓到一些來增添夥食。但是現在農村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那些之前經常隨處可見的許多動物都已成了保護動物,如果再捕捉就會違法。
  • 鄉下的這6種鳥,現在都成了保護動物,你見過幾種
    麻雀但是現在隨著環境的變化,很多的鳥類都面臨滅絕了,就算有也是很少了,有很多都被國家列為了保護動物,人們是不能隨意的抓了,要不然就是犯法,有可能要面臨罰款甚至是坐牢的後果,所以現在也沒什麼人敢去捕捉了。
  • 農村常見的幾種鳥,居然是國家保護動物
    近些年,我們很少在城市裡看到鳥類的影子了,甚至在農村都不怎麼常見了。其實很多鳥的減少,都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比如以下幾種鳥,就是我們以往常見的幾種鳥,現在都已經受到國家保護了。所以常見的麻雀已然成為了稀有鳥類,更是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就是為了限制人們對它的傷害行為。2、 喜鵲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食物以昆蟲為主,據某省調查顯示,80%以上的危害農作物的昆蟲,比如蝗蟲、金龜子、松毛蟲都是喜鵲的食物,所以喜鵲是對人類有很大益處的鳥類。
  • 農村的小動物越來越少,可是有一種動物泛濫成災
    如此美麗的農村在現代化進程中,人類從事各種工農業生產活動,給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的破壞很多小動物們都減少了甚至消失。即使是很多人感到恐懼的蛇類也很少見了。可是有一種動物,以前不經常見到,現在卻要泛濫成災了。這種動物就是山雞,山雞俗稱野雞,又稱雉雞,毛色七彩斑斕,又稱為七彩山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農村常見的秧雞,過去都是怎麼捕捉的,你還記得嗎?
    提要:農村過去常見的秧雞,現在可不能隨意捕捉了秧雞這個很多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呆呆笨笨的,在蘆葦邊上或者稻田裡找吃的。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小時候還經常會有小朋友結伴去捉它。秧雞是什麼雞?並且秧雞的分布非常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夠見到,在以前只要你那裡有水田,一般都能夠見到它的身影。秧雞很小,大概就有一個小雞仔那麼大,並且兩條腿細長。經常見它們都是獨自在水中找吃的,並且看到人的時候,跑起來非常可愛,因為飛不了多遠,兩條纖細的腿就快速的奔跑。
  • 四川常見的野生動物名單,野雞是二級保護動物,豬獾不能抓
    四川盆地,有秦嶺擋住北方的寒流,降水充沛,故有獨特的盆地氣候,其多山林,丘陵,野生動物繁多。 我們知道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非法捕獵將受到最高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懲罰。
  • 捕野兔犯不犯法?看看老農是怎麼說的
    捕野兔犯不犯法?看看老農是怎麼說的已經過了大雪的節氣了,這幾天北方降溫比較厲害,很多地方都下起了雪,雖然我們豫北地區也有下雪但是不大,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都知道,只要天氣一下大雪就是捕捉野兔的好機會,因為平時兔子跑的非常快,根本就很難捉得到,而大雪覆蓋的話,兔子在雪地裡劉變得笨拙了許多,有時候後徒手都是可以逮到兔子的。
  • 農村這種常見物,曾被當藥材大量捕捉,如今瀕臨滅絕很難見到!
    農村這種牆上常見物,曾被大量捕捉,如今瀕臨滅絕很難見到!相信對於一些經常生活在農村裡的小夥伴來說,對於壁虎這種動物並不陌生,因為農村地區樹木比較多,而這種壁虎也經常會爬到我們房間裡的牆上。當然壁虎這種小動物爬行速度是非常快的,可是它們總是黑乎乎的一條,讓人看上去非常害怕,而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種別具一格的壁虎種類。和普通的壁虎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外形非常奇特,就連體型也要比一般的壁虎要大了很多。而對於這樣的壁虎,人們一般都稱作他們為大壁虎。
  • 農村「越來越少」的4種野味,虎頭呆上榜,圖3已成保護動物!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農村美食大雜燴講堂,今天我要和大家繼續說幾種以前農村人常吃的野味,可能現在有的在農村根本都找不到了,但是這些野味的美味,是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沒有忘卻的家鄉味道!農村「越來越少」的4種野味,虎頭呆上榜,圖3已成保護動物!
  • 以前麻雀是農村四害之一,現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麻雀的種類很多,以農村常見的樹麻雀來說,壽命在10年左右,但是麻雀的天敵也很多那時候我們還會用棕樹須和馬尾,來編制一種綁腳套,放在麻雀經常出沒的地方,就很容易把麻雀套住,後來市場上有了專門捕捉麻雀的大網,而且捕捉麻雀的人也多了,近幾年農村上麻雀就少了很多
  • 農村幾種以前常見的動物,現在很少見了,你見過幾個?
    隨著農村高樓的建起,城市不斷向農村土地擴展,農村的山與田都變得越來越少。加上人們把森林變高樓變農田,把野生動物當成進補的美食,很多曾經在農村經常見到的動物,,在現在要麼很少見,要麼已經快走向滅絕的名單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以前農村成群,現在卻越來越少見的動物。
  • 被列入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受到法律保護的鳥,你見過嗎?
    珠頸斑鳩是中國一種比較常見的留鳥。初次見到它,你可能會覺得它長得像鴿子。確實,從分類學上看,珠頸斑鳩和從野生原鴿馴化而成的家鴿都屬於鴿形目、鴿鳩科。它們二者是近親,在體貌、行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相似之處。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不計其數形態各異的生物,為了適應生態環境的發展,這些生物一直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不斷進化發展,動物也出現了包羅萬象的情況。比如同樣都是雞,但它的種類卻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就有土雞、野雞、生態雞等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雞,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湘鄂農村有人用粘網捕捉斑鳩,貓頭鷹被纏住,好心人將其解救放生
    湘鄂農村有些家庭會自己買一張粘網,布置在山間地頭捕一些斑鳩來食用以改善夥食,這些農民大多不懂法律,認為自己捕捉斑鳩和釣魚差不多,或者隱隱約約懂一些法律,但覺得自己這不違法犯罪……捕捉工具一般是一張長約12米,高約5米的大網
  • 下面這四種魚吃錯可能要「坐牢」,想吃就吃養殖的,第四種難養活
    下面這四種魚吃錯可能要「坐牢」,想吃就吃養殖的,第四種難養活!魚在我們的飲食生活當中也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了,一些注重生活品質的人會經常買一些魚,實現自己的飲食合理搭配,但是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幾種魚,如果吃錯了,後果很嚴重,有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
  • 四川瀘州,男子抓45隻癩蛤蟆被判刑,網友奇葩發問:吃牛蛙犯法嗎
    視頻內容為,四川瀘州一名男子,非法捕捉45隻癩蛤蟆,結果被判刑了。從視頻內容得知,當事男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6個月;作案工具,手電筒一把予以沒收……此段視頻上傳之後,引來部分網友的爭論,有人說什麼:「以後飯都不要吃了」,還有人說:「牛蛙還能吃嗎?吃牛蛙犯法嗎?」
  • 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家雀,在東北農村的數量驟減,這是為什麼呢?
    在東北,有一種十分常見的鳥類,那就是家雀。以前,每家每戶都還不是磚瓦結構時,家雀非常多。它們一般會聚集在柴草垛或者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十分熱鬧。秋天,它們還會去偷吃小麥或穀子,農民伯伯經常去驅趕它們,它們便會集體飛走,場面還有點壯觀。
  • 獐子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得到麝香以身試法不合算
    我們常說的獐子,其實就是麝,又稱原麝、香獐、、山驢、林獐屬於哺乳動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麝類有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等5種。由於世世代代都在採用殺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類資源越來越少,以至於在海拔較低的山地已很少見到麝的蹤跡,因為野生麝活捕活體取香技術還不成熟,如果不加以保護,麝的數量頻臨滅絕。麝香是四大動物香料之首,我國生產的麝香質量居世界之首,產量也佔世界的70%以上。
  • 農村這種隨處可見的動物,曾是四害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今天咱們要來介紹的這種動物,其實很多農民朋友之前都非常痛恨,因為這種動物喜歡偷莊稼吃,經常讓農民朋友感到無可奈何。因此這種動物在很久以前還是「四害」之一,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了,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