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家雀,在東北農村的數量驟減,這是為什麼呢?

2021-01-09 碩香

在東北,有一種十分常見的鳥類,那就是家雀。以前,每家每戶都還不是磚瓦結構時,家雀非常多。它們一般會聚集在柴草垛或者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十分熱鬧。秋天,它們還會去偷吃小麥或穀子,農民伯伯經常去驅趕它們,它們便會集體飛走,場面還有點壯觀。後來,家家戶戶開始蓋起了磚瓦結構的房子,鋪起了水泥路,逐漸看不見家雀的身影了。現在,家雀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再也聽不到家雀嘰嘰喳喳開會的聲音。是什麼導致家雀的數量逐漸變少呢?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可能是與人類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係。

1.家雀不適合在人類的房子上造窩

社會經濟發展的迅速,讓在農村的一些土坯房都已經變成了磚瓦房,並且這些磚瓦房的牆上都是抹水泥或者貼瓷磚,這也就讓家雀不能在牆上建巢了。儘管農村中的一些雞舍或者羊圈可以提供給家雀休息睡覺,但是這並不適合讓家雀在此繁殖,這也就導致了家雀佔領燕子的窩的現象的發生。慢慢的家雀數量的減少,有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了,這些年喜鵲的數量的增多,我覺得它們會自己搭窩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大量使用農藥致使家雀中毒

在農民們忙于田地裡的事的日子,與此同時也是家雀繁衍生息的日子,農民們經常要在莊稼旁噴除草劑,這時候家雀就會去田地裡採食蟲子然後導致了中毒,也有一些是在給孩子餵食蟲子時發生中毒的,另外還有一些是家雀在夜晚時採食帶有農藥的種子導致中毒的。

3.幼鳥容易在冬季死亡的數量最多

在冬季,食物匱乏,而幼鳥出去覓食的能力又很低。尤其是在下雪天,很多幼鳥出去覓食就會被凍死。但如果不出去覓食又會被餓死,這使得幼鳥進退兩難,導致幼鳥在冬季死亡的數量非常巨大,家雀的數量當然就逐漸減少了。

4.其他方面的原因

隨著人類的發展,農村的路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很多小汽車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能十分方便地進村,家雀撞車的現象也是經常發生;還有一個原因是人類的非法捕殺,但現在保護力度逐漸增強,這個現象也慢慢得到控制。

家雀的數量逐漸減少,針對這一現象有些地方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如使用人造鳥巢、增加保護家雀的宣傳力度、減少農藥的使用等等。這需要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家雀、保護動物,更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相關焦點

  • 以前麻雀是農村四害之一,現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以前的農村四害反而變成了保護動物。麻雀以小蟲子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在自然界中,麻雀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等,但是造成麻雀數量銳減的還是人類。在自然界中,麻雀同樣會生老病死,對於體弱或者受傷的麻雀,更容易被它的天敵捕食,這也是大自然中的
  • 農村俗語:「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看似簡單卻蘊含大道理
    農村很多俗語都是從以前傳承下來的,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流傳到今天,確實在農村與人交流的時候,人們為了鼓勵別人度過暫時的困境,總是用一些老話來比喻說明,讓人明白生活的道理,繼續前行和奮鬥,而「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就是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 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一時間想不通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麻雀為什麼會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網友:一時間想不通」。
  • 它是曾經的四害之一,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沒錯,這的確是四害,不過這是新四害,大家知道嗎,以前舊四害中是沒有蟑螂的,以前的舊四害分別是老鼠、蒼蠅、蚊子和麻雀。可麻雀今非昔比了,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麻雀頗有點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感覺,它不僅被沉冤昭雪清除出四害行列,而且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 盤點珍稀動物的悲慘命運:剛果黑猩猩數量驟減
    原標題:盤點珍稀動物的悲慘命運:剛果黑猩猩數量驟減 曼谷一家公園裡兩隻被非法走私的黑猩猩獲救,被安置在泰國一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越南河西省的香塔,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和朝聖之地,這裡的餐廳卻在明目張胆地出售野生動物肉。
  • 麻雀為什麼是保護動物?
    許多小夥伴私信問:麻雀為什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首先糾正一下哈,麻雀並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二級」和「二類」的區別還是很大。國家將動物的瀕危等級不同分為了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其中一級比二級要瀕危,比如東北虎、大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而原雞、黑熊等等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它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中的分級。
  • 農高區救助一短耳鴞幼雛 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農高區救助一短耳鴞幼雛 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您當前的位置 :東營新聞>來源:東營網2017-05-24 08:22 關鍵詞:短耳鴞|保護動物
  • 野雞明明已經「泛濫」,農村隨處可見,為何還是國家保護動物?
    經過不斷進化發展,動物也出現了包羅萬象的情況。比如同樣都是雞,但它的種類卻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就有土雞、野雞、生態雞等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雞,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如今經濟發展迅速,野生動物保護意識逐漸增強,而且農民都願意外出打工,不願意留在老家種地,耕地長期荒蕪,野生動物更無需再擔心人類會捕殺它們,這也是為何現在在很多農村地區中,像野雞這種野生動物數量越來越龐大的原因。
  • 這四種動物,在農村都是十分常見的保護動物,捕捉可是犯法的!
    春節那會兒,小編就看到有老鄉因為挖掉了兩株蘭花被逮捕了,原來這個農民挖掉的蘭花是國家的重點保護植物。其實不僅僅是蘭花,還有很多動物也是不能隨便捕捉的,否則也有可能觸犯法律。那麼到底哪些動物不能隨便捕捉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下面這些是農民朋友們平時非常喜歡捉的動物,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不過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大家以後就會注意了。
  • 農村水田裡面的泥蛇,主要是吃什麼呢,泥蛇是保護動物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作為一種我國特有的蛇類泥蛇,也被稱之為中華水蛇,分布面積是極為廣泛的,在有水澤的地方都會有這種叫做泥蛇的存在,尤其是南方的一些稻田之中、池塘和一些水域沼澤,都愛有泥蛇的出沒,泥蛇個頭不是很大,能夠長得二尺多左右,主要的是以捕食魚蝦為食,在過去是池塘養魚的非常討厭的蛇類,經常會不是養殖的魚類,除了魚蝦之外,泥蛇也會捕食一些蛙類和一些小型的嚙齒類小動物為食,泥蛇過去非常的多見,只不過隨著環境的改變,和食物來源的短缺,現在泥蛇數量也是驟減
  • 農村這種隨處可見的動物,曾是四害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今天咱們要來介紹的這種動物,其實很多農民朋友之前都非常痛恨,因為這種動物喜歡偷莊稼吃,經常讓農民朋友感到無可奈何。因此這種動物在很久以前還是「四害」之一,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了,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麻雀竟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你知道原因嗎
    麻雀竟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你知道原因嗎 今日頭條 | 2020-06-19 14:32:27 還記得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沒有那麼多的娛樂項目。對於我們而言,快樂的源泉主要來自於大自然,比如說抓麻雀、抓昆蟲以及捕魚等。
  • 農村常見的幾種鳥,居然是國家保護動物
    近些年,我們很少在城市裡看到鳥類的影子了,甚至在農村都不怎麼常見了。其實很多鳥的減少,都引起了國家的重視,比如以下幾種鳥,就是我們以往常見的幾種鳥,現在都已經受到國家保護了。該物種分布廣泛,不接近物種瀕臨滅絕的標準,但是自21世紀以來,由於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以及環境汙染等因素,導致喜鵲的數量急劇減少,很多地方都已經很少見到喜鵲了,所以該物種也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 受傷娃娃魚西安高新區獲救 系國家二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華商報訊(記者 陳夢揚 通訊員 張曉哲張鑫焱)8月10日晚,高新區洨河生態公園附近水域(灃河段)突然傳來一聲吶喊,「大家快來看這是個什麼東西……」  「這是啥?咋長這樣?」當天,該釣友看到這個「大傢伙」背部色彩斑斕,前肢四指似人手,後肢五趾如人足,形似蜥蜴。接到報警後,公安高新分局西太南路派出所魏警官、蔣警官立即趕赴現場,詢問詳細情況、做好記錄登記,並接收了這個「大傢伙」,同時向上級公安部門和高新區農水局匯報,請求對該動物的身份做進一步確認。接到電話後,高新區農水局及時安排漁政人員處理此事。
  • 如今農村其他動物越來越少,但野雞卻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近些年許多農村地區的野雞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01 人為 早在2000年以前,野雞在農村地區遭到了瘋狂的捕殺,但是從2000年以後,野雞正式被列入了國家保護野生動物之中,有了有效的監管機制以後,人們捕殺野雞的情況大幅度的減少。畢竟在以前的農村集市上,售賣野雞的隨處可見,但是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了。這就是人為獵殺因素的減少。人為獵殺減少以後,給了野雞繁衍的機會。
  • 攀枝花境內曾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
    攀枝花境內曾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有19種,當時佔四川省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貴稀野生動物59種的32.20%,另有猛禽4種,佔四川省猛禽37種的10.81%。 第一類保護動物有1種,即羚牛(扭角羚、山牛、牛羚),屬哺乳綱、牛科。
  • 獐子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了得到麝香以身試法不合算
    我們常說的獐子,其實就是麝,又稱原麝、香獐、、山驢、林獐屬於哺乳動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麝類有林麝、馬麝、原麝、黑麝和喜馬拉雅麝等5種。在中國東北、華北、四川、湖南、湖北、青海、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的波密、察隅、錯那、措美、林芝、米林、工布江達等地均有分布。由於世世代代都在採用殺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類資源越來越少,以至於在海拔較低的山地已很少見到麝的蹤跡,因為野生麝活捕活體取香技術還不成熟,如果不加以保護,麝的數量頻臨滅絕。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
  • 注意這幾種兔子不能再吃了,它們是國家保護動物
    兔子這種動物可沒少被人類剝削,無論是當做餐桌食材還是當做皮草來源,人類在兔子身上都拿走了太多太多。而隨著現代兔子養殖業的逐步發展,許多種野兔也都被列入了國家保護動物的行列,所以今天野兔是不能隨意獵殺食用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三種相貌平平但屬於保護動物的物種。
  • 獅虎獸和虎獅獸數量比老虎還少,為何不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獅虎獸和虎獅獸數量比老虎還少,為何不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獅子和老虎是地球上最大的兩種貓科動物,在自然界中,它們兩者的棲息地一般是沒有重疊的,所以幾乎不能相遇。但是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老虎卻可以和獅子產生「感情」,誕下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