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有一種十分常見的鳥類,那就是家雀。以前,每家每戶都還不是磚瓦結構時,家雀非常多。它們一般會聚集在柴草垛或者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十分熱鬧。秋天,它們還會去偷吃小麥或穀子,農民伯伯經常去驅趕它們,它們便會集體飛走,場面還有點壯觀。後來,家家戶戶開始蓋起了磚瓦結構的房子,鋪起了水泥路,逐漸看不見家雀的身影了。現在,家雀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再也聽不到家雀嘰嘰喳喳開會的聲音。是什麼導致家雀的數量逐漸變少呢?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可能是與人類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係。
1.家雀不適合在人類的房子上造窩
社會經濟發展的迅速,讓在農村的一些土坯房都已經變成了磚瓦房,並且這些磚瓦房的牆上都是抹水泥或者貼瓷磚,這也就讓家雀不能在牆上建巢了。儘管農村中的一些雞舍或者羊圈可以提供給家雀休息睡覺,但是這並不適合讓家雀在此繁殖,這也就導致了家雀佔領燕子的窩的現象的發生。慢慢的家雀數量的減少,有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了,這些年喜鵲的數量的增多,我覺得它們會自己搭窩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大量使用農藥致使家雀中毒
在農民們忙于田地裡的事的日子,與此同時也是家雀繁衍生息的日子,農民們經常要在莊稼旁噴除草劑,這時候家雀就會去田地裡採食蟲子然後導致了中毒,也有一些是在給孩子餵食蟲子時發生中毒的,另外還有一些是家雀在夜晚時採食帶有農藥的種子導致中毒的。
3.幼鳥容易在冬季死亡的數量最多
在冬季,食物匱乏,而幼鳥出去覓食的能力又很低。尤其是在下雪天,很多幼鳥出去覓食就會被凍死。但如果不出去覓食又會被餓死,這使得幼鳥進退兩難,導致幼鳥在冬季死亡的數量非常巨大,家雀的數量當然就逐漸減少了。
4.其他方面的原因
隨著人類的發展,農村的路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很多小汽車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能十分方便地進村,家雀撞車的現象也是經常發生;還有一個原因是人類的非法捕殺,但現在保護力度逐漸增強,這個現象也慢慢得到控制。
家雀的數量逐漸減少,針對這一現象有些地方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如使用人造鳥巢、增加保護家雀的宣傳力度、減少農藥的使用等等。這需要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家雀、保護動物,更是保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