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很多俗語都是從以前傳承下來的,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流傳到今天,確實在農村與人交流的時候,人們為了鼓勵別人度過暫時的困境,總是用一些老話來比喻說明,讓人明白生活的道理,繼續前行和奮鬥,而「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就是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生活在農村,總是會遇到各種生活困難,或是因為天氣不好影響了土地的農作物收穫,或是因為家庭出現了各種疾病導致了生活貧困。但是,即使是有困難,生活還要繼續進行下去,人們還得需要有個奔頭,所以常會用「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的說法來鼓勵自己和別人。
家雀也就是麻雀,在我們北方農村稱它為「家QIAO」,這裡的雀讀成「QIAO巧」是北方滿族人的一個習慣,家雀雖然有個家的名字,但是卻不是家養的動物,之所以有這個稱呼,是因為這種鳥喜歡生活在人類居住的地方,在人類生活的附近環境裡進行覓食和居住,但是警惕性卻非常高。在農村人們常會見到家雀,與其它自己家養的鳥類不同的是,家雀沒有人去餵食,所以家雀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到處覓食,就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是說人們把農村最常見到的動物行為作出比喻,家雀最大特點就是勤快,為了生活總是在不斷地在田間地頭去尋找可以吃飽的糧食;更為主要的是麻雀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挑食」,不嫌少,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這樣一來,即使是眼睛瞎了的家雀也不會被餓死。
所以,這句話是倡導人面對生活苦難,努力向上的說法,而不能理解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要是瞎家雀又瞎還不努力尋找食物的話,那連老天爺也保佑不了它,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大家聽說過這句老話麼?你認為「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到底是什麼意思?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