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看似簡單卻蘊含大道理

2020-12-03 響水大米

農村很多俗語都是從以前傳承下來的,經過一代代人的口口相傳,流傳到今天,確實在農村與人交流的時候,人們為了鼓勵別人度過暫時的困境,總是用一些老話來比喻說明,讓人明白生活的道理,繼續前行和奮鬥,而「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就是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生活在農村,總是會遇到各種生活困難,或是因為天氣不好影響了土地的農作物收穫,或是因為家庭出現了各種疾病導致了生活貧困。但是,即使是有困難,生活還要繼續進行下去,人們還得需要有個奔頭,所以常會用「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的說法來鼓勵自己和別人。

家雀也就是麻雀,在我們北方農村稱它為「家QIAO」,這裡的雀讀成「QIAO巧」是北方滿族人的一個習慣,家雀雖然有個家的名字,但是卻不是家養的動物,之所以有這個稱呼,是因為這種鳥喜歡生活在人類居住的地方,在人類生活的附近環境裡進行覓食和居住,但是警惕性卻非常高。在農村人們常會見到家雀,與其它自己家養的鳥類不同的是,家雀沒有人去餵食,所以家雀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到處覓食,就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是說人們把農村最常見到的動物行為作出比喻,家雀最大特點就是勤快,為了生活總是在不斷地在田間地頭去尋找可以吃飽的糧食;更為主要的是麻雀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挑食」,不嫌少,積少成多,集腋成裘。這樣一來,即使是眼睛瞎了的家雀也不會被餓死。

所以,這句話是倡導人面對生活苦難,努力向上的說法,而不能理解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要是瞎家雀又瞎還不努力尋找食物的話,那連老天爺也保佑不了它,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大家聽說過這句老話麼?你認為「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到底是什麼意思?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千年來很受用
    農村的俗語有意思,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由於祖國河山那麼大,南北方之間的文化差異還是蠻大的,但是這些俗語都是跟農民這成百上千年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仔細揣摩的話,還是能從中尋出其中真諦的。比如在我們北方有「不喝卯時酒, 不罵酉時妻」的說法,要想理解這句俗語的話,就要了解古代的時間計時法。古代沒有現在的阿拉伯數字來表示幾點幾分,在古代只有十二個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漢字來代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其中卯時對應的時間是早晨的5~7點,酉時對應的時間是傍晚的5~7點。
  •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小夥伴相信都應該有聽過一些農村的老話,這些話一般來說都十分的好理解,這些話正是所謂的農村屬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農民老一輩人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涉及到一些地理和氣節的知識,蘊含著一些大道理,直到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農村的俗語還可以受益匪淺。那麼小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道理嗎?一般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農民一般來說都特別忙。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從字面上來看的話,意思是貧窮的時候,你不要去走水面,有錢富貴的時候不要淫亂。表面意思很簡單,但實際上蘊含了大道理:那就是你在沒有錢,貧窮遇到苦難的時候,不要去做危險的事情,不要鋌而走險,保護好生命最重要。而有了錢,發了財,不是去揮霍,去找女人,去虛度青春和時間的。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有的俗語聽起來還比較押韻,若是直觀解讀的話根本就不成立,但是如果加以認真的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比如「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這句俗語,乍一聽根本沒有道理可言,其實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概括。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從多年的經驗之中得來的,將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不但念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方式也更利於將俗語傳承下去。有的俗語確實具有很深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的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家雀,在東北農村的數量驟減,這是為什麼呢?
    後來,家家戶戶開始蓋起了磚瓦結構的房子,鋪起了水泥路,逐漸看不見家雀的身影了。現在,家雀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再也聽不到家雀嘰嘰喳喳開會的聲音。是什麼導致家雀的數量逐漸變少呢?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可能是與人類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係。
  • 「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這句俗語很簡單,但裡面蘊含了大智慧
    「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這句俗語很簡單,但裡面蘊含了大智慧在古時候,農村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他們的說話也是非常的通俗,不會有很深奧的表述方式。不過在這些普通的表述中,很多時候是含有非常深刻哲理的。農村的很多老一輩就是用這些話,來教育小一輩。
  • 家雀兒 _光明日報 _光明網
    好多俗語、諺語都因它的「小」而生,比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形容小而完備);「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形容胸無大志);「老家賊吃不下二兩谷」(形容肚量小)……  家雀兒是個樂天派,就像一群孩子,不論飛到了哪兒,永遠都嘰嘰喳喳、吵吵嚷嚷,一言不合就掐開了架。屋簷下、河畔湖邊的高柳上甚至高壓線上,它們邊掐邊吵、上下翻飛,好不熱鬧。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俗語說白了就是對農村生活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是農民生活中摸索出來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俗語的存在,比如說農民的習俗禁忌,一般都會用俗語的形式保存下來,這樣就能夠起到文化的傳承。
  • 農村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人在社會的發展中一直處於底層的生活狀態,在大家的印象中農村人說話太俗、教育上落後、思想上太保守,但實際上農村人雖然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文化,但是在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卻總結出一系列的規律。
  • 農村俗語「家有出三,妻離子散」,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農村、農民、農業,更多三農資訊盡在「話聊三農事」今天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在茶餘飯後聊天的過程中,經常會講一些俗語,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蘊含著大道理,而農村有這麼一句話「家中有三,妻離子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農說,「五更天鬼呲牙,寒冬臘月人凍煞」,什麼意思?
    在農村,諺語又稱之為俗語,是一種「智慧的小哲理」。其實,農村的俗語又很多的形式。比如說,關乎生產的,如「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有的反映民間百態的,如「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而有得是描繪農村的生活的,是展現當時人們世界觀的一些描繪,如「有志者,事竟成」;其實在我看來,諺語多源於農村,是農民長年累月中積累的經驗,然而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俗語,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則農村有趣的俗語。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 農村有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什麼意思?
    中國俗語文化和民俗文化一直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即俗語之中包含著祖先民俗的智慧,而民俗文化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演變又能夠為俗語寶庫之中增加新的元素。在過去農村老一輩之中一直盛傳說:遇到七十歲或者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不要讓他在家中過夜,遇到八十歲或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吃飯的時候不要給他準備。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七十不留宿的來歷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桌上不擺三盤菜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桌上不擺三盤菜,為什麼不能在桌上擺三盤菜呢?主要因為我國過去有一些非常傳統的封建習俗。我們非常注重祭祀的,在祭祀的時候要遵守各種規章。
  • 莊子的一段至理名言,通俗易懂,卻蘊含人生的大道理
    比如及時行樂,誰不願意整天快樂無憂,誰又願意沒日沒夜地拼命工作。有人因為處於困境,不得不奮鬥;有人因為擔當重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人心中都有難言之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因為經歷過苦難,才會更加珍惜幸福的來之不易;因為習慣了憂愁和悲痛,偶爾遇到快樂的事情,竟然感到是一種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