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的「延期大業」終於塵埃落定。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發布聯合聲明:同意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舉辦。
作為百年奧運會史上的首次延期,東京奧運會的推遲至少造成了3.2萬億日元的損失,日本政府本來指望舉辦奧運會提振日漸疲軟的經濟,這一下願望徹底破滅了。
延期後的東京奧運會該何去何從?
作為當今全球最重要的體育賽事,奧運會一旦延期,牽一髮而動全身,損失更是難以估量。這是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政府都不願看到的,而促使他們做出態度轉變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當然是疫情不斷升級,二是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會受到全球疫情的嚴重幹擾。
受疫情蔓延影響,全球頂級體育賽事紛紛停擺,一些知名運動員也確診被感染,歐美很多國家體育運動協會紛紛提出奧運會延期要求,加拿大甚至成為新冠疫情肆虐下第一個宣布退出東京奧運會的國家。
面對如此嚴重的全球疫情,奧運會直接取消不是更好嗎?雖然國際奧委會可以在極端情況下叫停奧運會,但這是一個四敗俱傷的決定,國際奧委會喪失大量轉播權和贊助費帶來的收益,日本本土前期投入收不回成本,體育團隊分不到資金,運動員也會錯過運動巔峰而無法實現終極價值,更大的危機是對奧運會品牌的永久傷害。舉辦城市和國家損失慘重。誰還願意接這燙手山芋?
就像1976年的蒙特婁奧運會虧損24億美元,加拿大全民還債30年,導致各國一度對舉辦奧運會畏畏縮縮,所以延期可能是目前看來最好的選擇。
日本舉辦奧運會的時間遠遠早於我國,1964年東京奧運會如同經濟的催化劑,助日本走上騰飛,GDP增速超過10%持續多年。1968年,日本更是超越西德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在安倍上臺後,面對經濟屢屢受挫的情況舉報奧運會就是個不錯的「新故事」,日本民眾也懷念昭和時代日本的榮光,寄託這一次奧運會能複製奇蹟,如今已經延期...
官方數據顯示,日本政府已經給奧運會投入124億美元,如果再算上交通、場館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總支出預計超過270億美元。經濟學家估算,奧運會推遲對日本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
受傷的也不止日本,去年6月東京奧運會已經籤約63家日本企業,拿到31億美元贊助收入,這還不包括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TOP計劃中的13家贊助商,比如阿里巴巴、可口可樂、英特爾等企業,延期勢必會影響這些企業品牌的推廣計劃。
其中阿里巴巴大手一揮贊助了超過50億元,去年底便提前推出了天貓東京2020奧運會營銷計劃並與數百大品牌達成合作,阿里這次也栽了一跤。
話說回來,在戰勝全球疫情之後,遲到的奧運聖火一定會為歷盡劫難的人們點亮希望之光。但是對日本來說,如何度過眼前的黑暗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