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
近十年來我國航天科技發展之快,令世界為之震驚。尤其在火箭發射領域的成功率,更是在全球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也因此很多國家都希望通過我國研發的火箭將衛星、太空飛行器送上太空。那麼問題來了,我國火箭發射為何成功率這麼高,僅僅是一句中國人聰明、工作嚴謹、科技力量強大就能解釋得通嗎?事實上,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我國的「航天重器」,它就是航天振動臺。
雖然航天振動臺並不是我國首創,但如今我國卻在該領域領先全球。甚至連美國都得低頭向我國購買,不然就真的沒得用。而在賣給美國的同時,美國還要答應我國提出的幾大要求,不然就堅決不賣。對此,美國曾直言第一次感覺如此憋屈。可實際上,這種憋屈的感覺我國曾在美國身上嘗到多次,這才有了在該領域奮發圖強下的反超。
火箭發射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爆炸。其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僅是損失掉一枚火箭,甚至還會將發射架、指揮中心在內一起炸毀。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成功登月後被刺激到的蘇聯開始將重心轉向航天領域,並且急功近利、不計成本的開發重型火箭。結果沒想到在發射過程中因為火箭的劇烈震顫導致發射失敗並發生爆炸,瞬間產生的大火將發射架到指揮所吞沒,事後造成多達150人遇難。這一起事故震懾全球,也深深地震撼了整個蘇聯。事後為了避免再因為震顫原因導致火箭事故,最終研製出了「航天振動臺」。
航天振動臺並不是用於火箭真實的發射,而是可以通過這個振動臺模擬火箭發射時的震動,為發射收集足夠的數據,確保震顫在安全值範圍內,令火箭能成功升空。更簡單地講,航天振動臺就是裝在實驗室裡用來模擬火箭發射時產生震顫的裝置,從而避免火箭因震顫發射失敗。而早期這項技術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封鎖,不得已之下中國航天科研人員只能自力更生。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成功研發出9噸級航天振動臺。本想賣給美國,一來打響我國航天振動臺的「名氣」,二來確實也希望用航天振動臺換回一些收入、彌補開發過程中的巨額投入。結果沒想到遭到美國的拒絕,甚至對我國的9噸航天振動臺不屑一顧。
經此一事,我國強忍屈辱,再次投入到航天振動臺的研發中。經過一代代航天科技人員的努力,航天振動臺的噸位也逐漸追趕上了全球一流技術,最終形成反超。目前外國最強的航天振動臺在推力上只能達到35噸,而我國研製出了50噸和70噸兩個量級的超大型航天振動臺,當時令整個歐美航天同仁們集體失聲。後來美國航天局也不得不求到中國,希望購買一臺50噸級的航天振動臺。不過我國卻提出了幾項要求,令美國航天局聽後大呼憋屈。
第一項要求,航天振動臺的操作人員必須由中國派人完成。第二項要求,航天振動臺的售後維修和零部件更換必須交由中國,同時採用中國配套部件維修更換,不得私自更換部件。第三項要求,航天振動臺只能用於航天事業,不得用於實現軍事目的。第四項要求,航天振動臺的實驗參數需要交由中方科技人員負責保管。第五項要求,航天振動臺需要經中方同意使用,由中方人員全程陪同參與,不得由美方單獨使用。如此條件,才能確保核心技術的安全,難怪美國人會感到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