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領先!港媒:中國成功測試2小時到達全球任何地點發動機

2020-12-01 大國銳評

風洞測試

據港媒南華早報12月1日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在風洞中此事了一款新型發動機,並且確認此次測試中發現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取得空前的成果。據中國科學家透露,這款發動機將用於未來一款速度高達16馬赫的飛行器,使之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航空學報》上。

據獲悉,此次中國科學家給新型發動機採用氫燃料,是飛行器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在發動機進氣口產生巨大強度和高溫衝擊波,並且把衝擊波轉換為推進力。媒體在形容時稱,在發動機點火時,燃燒室的入口像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宇宙飛船一樣燃燒。

中國高超音速飛機想像圖


中國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發動機將會用於「高超音速噴氣式飛機」,其速度至少達到音速的五倍,並且它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高超音速商用飛機,這句話中其實透露了很多信息。

我們知道,近年來我國高超音速飛行器異軍突起,比如東風-17飛彈就是全球首款正式列裝的高超音速飛彈。當然我國的超高音速技術也不是靈感一現就來的,此前我國進行了多年的秘密研究。這次新型發動機技術能公開,並且還是轉為商用領域,說明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早已經成熟,軍用領域已經完全沒問題後才轉為商用的。

東風-17飛彈

而且這次我們測試的發動機,要比現有高超音速飛行器所使用的超燃衝壓發動機還要先進。根據介紹,此次中國開發的發動機名為「斜爆轟衝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同樣是美國人最先提出。

上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理察·莫裡森的工程師提出一種將衝擊波轉換為能量來研製發動機的想法。然而這個想法並沒有引起美國人的注意,美國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研製上至今都存在問題,這也是美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領域要落後與中俄的原因,而莫裡森的想法實際上早就被美國人給遺忘了。

衝壓發動機工作原理

中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正是受到莫裡森理念的啟發,開始研究這種發動機。後來中國研究人員發現,斜爆轟衝壓發動機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優於超燃衝壓發動機,相比之下超燃衝壓發動機太弱了,消耗大量燃料,而且不穩定。

換而言之,美國人現在還在為一款穩定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感到發愁,但我國已經成熟掌握了更先進的斜爆轟衝壓發動機,並且正在為商業化發現,這可謂是意外之喜,原來我們已經領先美國這麼多年了。

X-37B空天飛機


最後說說將為新型發動機而開發的高超音速商業飛機,根據推測這種飛機很有可能是空天飛機,類似於美國的X-37B或者中國的「神龍一號」。而安裝斜爆轟衝壓發動機的這種空天飛機在動力系統要要更加優越,並且能投入商業用途的話,或許這將是未來人類飛行器的又一次革命。(子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測試「超音速發動機」,2小時可到達地球任何地方
    據外媒報導,中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革命性的飛機引擎,由該引擎驅動的飛機可以在兩小時內到達世界任何地方。《聯合早報》 12月1日報導,這款名為「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英文簡稱「sodramjet」)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姜宗林所領導的科研小組設計。這款據稱能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何地點的噴氣發動機,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 中國研發的「2小時全球到達」噴氣發動機開始風洞測試
    由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能讓飛行器2小時內全球到達的噴氣發動機開始在北京附近的風洞進行測試。該發動機在高超音速風洞中模擬的飛行環境是9倍音速。科學家們表示,這臺引擎讓高超音速商業飛行變得十分可能。
  • 搭載新型發動機的飛行器,2小時可飛抵全球,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2011年8月11日,「獵鷹」HTV-2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這架飛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快的飛行器。理論上可以以15馬赫的最高速度飛行,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世界。2013年,美國軍方不甘失敗,又測試了一架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雖然這架飛機在試飛時安全返回基地,但飛行速度只有5馬赫,而且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高超音速武器研製如此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飛機需要突破熱障區,無論是發動機還是機體材料要求都很高。中國作為這一領域的追逐者,已經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 航空領域傳來捷報,發動機點火發出耀眼光芒,2小時飛遍全球各地
    眾所周知,在航空領域來說,同美俄等西方國家來說,我們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近些年來,各種新型戰機的現身,這也讓我們向發達國家靠近。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殲-20隱身戰機的服役,這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之後的又一款新型五代戰機。
  •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任何地方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世界任何地方眾所周知,中方可以發展到現如今的軍事水平實屬不易,從最初的毫無經驗到現如今裝備大量的先進武器,這其中所需要經歷的困難遠非其他國家可以想像的,但是中方不僅成功的克服更是實現了武器自主化
  • 最快速度可達16馬赫,飛抵世界任何地方不到2小時,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理論上,這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團隊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相關專題論文顯示,這款革命性發動機能用在可用在重複使用在太空梭上,讓太空梭從跑道水平起飛,加速飛入地球軌道,接著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降落機場。
  • 最快速度16馬赫,兩小時打擊全球,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近日消息顯示,我國的科學家打造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據稱能夠以16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裝載著這款發動機的太空飛行器,兩小時內可以抵達全球任何地方。根據《華南早報》的報導,在北京的一個高超音速風洞中,一款試飛的航發數據顯示,這款發動機不論是在推力,還是在燃油效率以及操作穩定性上都展現出了異常優秀的性能。
  • 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最快速度16馬赫,2小時內飛抵全球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
  • 我國正測試噴氣發動機,全世界最先進,美國至今未攻克難題
    一旦CR92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那麼全球民用飛機領域的布局,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但是這兩款客機都需要國外發動機,所以我們需要突破。據悉,最近中國又在民用飛機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科研小組研製的「超音速客機」的發動機,已經進入到了測試階段。
  • 姜宗林教授團隊成功測試16倍音速航空發動機
    據外媒報導,中國最近成功地測試了一款16倍音速的航空發動機。「姜宗林」教授帶隊完成了原型機風洞試驗,其成果發表在11月28日出版的《中國航空學報》上。如果裝在飛機上,可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從北京到上海的話,只要4分鐘就夠了。
  • 長安藍鯨NE發動機挑戰200+小時極限測試 「勁」「淨」「靜」再添...
    12月16日-25日,"鯨動世界"長安汽車藍鯨發動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長時間的視頻直播"在重慶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舉行。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對藍鯨NE 1.5T高壓直噴發動機展開不低於200+小時的極限運行測試。測試期間,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5500轉以上,這對於發動機的可靠性、穩定性都提出了嚴苛挑戰。
  • 中國爆轟衝壓發動機誕生,再次領先美國
    曾經,人類的夢想只是想要飛上藍天,但當我們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之後,我們對此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這種能載著我們飛上天空的飛行器可以飛得更快,而飛機的發動機是決定飛行器飛得更快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這款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能讓搭載著它的飛行器2小時內到達全球任何一個地方。
  • 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全球領先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霍爾發動機也叫霍爾推力器,和等離子推力器有些相似,但是研究難度高於等離子推力器。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 中國16倍音速發動機橫空出世,最快五年內完成,2小時飛遍全球
    如果有一款既能在高超音速狀態下持續,穩定工作,同時燃料消耗又和普通渦扇發動機差不多的發動機,那麼人類的飛天夢想將再次邁進一大步。最近,中國公開了一款創新型高超音速發動機,——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外媒高度關注,國外專家認為,如果能達到16倍音速的理論指標的話,這款新式航空發動機將可能改寫人類科技進程,其意義和價值不亞於當年發明噴氣式發動機。
  • 美國「全球1小時到達」計劃擱淺,中國負責實現:空天技術獲突破
    預計到2045年可實現的「全球1小時抵達」航空運輸能力,對國內外的交通運輸方式都有著廣泛影響。從字面上看,不難讓我們聯想到本世紀初,由美國提出的「全球1小時打擊」計劃,此時來看,我國距離「全球1小時」的目標較美國更為接近。「全球1小時到達」,最初源於冷戰時期美國對海外軍事基地功能的維繫需求:「廣撒網」,以迅速回應蘇聯方面發動的襲擊。
  • 國內三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學名寬域飛行器,全球2小時到達或實現
    但這也是只是國內高超音速飛行器研究的成果之一,還有很多之前都沒有出現過的飛行器,而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在天地往返、全球到達和全球打擊上面衍生出很多成果。而根據最近媒體的公開報導,我們就有幸看到之前一些在測試過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些飛行器的學名則是寬域飛行器,也是對這一系列飛行器的統稱。
  • 中國航空發動機獲得突破
    據外媒報導,中國最近成功地測試了一款16倍音速的航空發動機。「姜宗林」教授帶隊完成了原型機風洞試驗,其成果發表在11月28日出版的《中國航空學報》上。圖:中國的16倍音速航空發動機 圖片來自網絡16倍音速意味著每小時12000公裡。如果裝在飛機上,可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
  • 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霍爾發動機也叫霍爾推力器,和等離子推力器有些相似,但是研究難度高於等離子推力器。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 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耗時18小時在中國成功實施
    近日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瓦羅(Sergio Canavero)宣布全球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已經被他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耗時18個小時,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另外據報導,來自中國的任小平教授參與指導了這次手術的進行。據悉,這次手術總共花費了18小時,他們已經成功找到頭顱手術中,重新連接脊柱、神經、血管的方式;雖然這次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實施,但相信頭顱移植已經不在遙遠。
  • 秦嶺曾傳出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又成功了?
    中國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是矚目的,畢竟在短短的時間裡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也是不容易得,這也離不開我們的共同努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實力的展現,秦嶺曾傳出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