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的「2小時全球到達」噴氣發動機開始風洞測試

2021-01-09 騰訊網

由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能讓飛行器2小時內全球到達的噴氣發動機開始在北京附近的風洞進行測試。該發動機在高超音速風洞中模擬的飛行環境是9倍音速。科學家們表示,這臺引擎讓高超音速商業飛行變得十分可能。

上圖:發動機在北京高超音速風洞中進行測試。供圖:姜宗林(音譯)

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研製成功革命性的飛機引擎,可推動飛行器以16馬赫速度飛行,由該引擎提供動力的飛機可2小時內全球到達。在北京高超聲速風洞中進行的試驗中,這臺發動機在推力、燃料效率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優異。

安裝這種發動機的飛機可「再入大氣層」,它從機場跑道上水平起飛加速後進入地球軌道,之後再入大氣層並返航。由姜宗林教授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撰寫的論文發表於上周六的《中國航空學報》上。

上圖:據稱,這臺發動機擁有前所未有的推力、燃油效率和穩定性。供圖:姜宗林

這種風格前衛的發動機設計原理並不複雜,它由三個非運動部件組成:單級進氣口、氫燃料噴口和燃燒室,燃燒室噴口位於進氣口末端上方。

「人們很容易誤以為它是種滑板」,北京一位知曉設計原理但並非該項目參與者的高超音速研究人員如此評價。

姜宗林教授領導的設計團隊將發動機安裝在模擬9倍音速的風洞中進行試驗。當高速氣流衝擊進氣口時會產生高溫和壓力極高的激波,激波在燃燒室內與氫燃料混合爆炸產生推力。研究小組提供的視頻片段顯示,發動機點火時燃燒室的入口發出了類似《星球大戰》電影中星際戰艦尾端噴口發出的耀眼光芒。

理論上這種吸入空氣的引擎產生的推力可推動飛行器以16倍音速飛行,但據上述北京那位從事超音速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介紹,地球上唯一一個能夠模擬這一速度的風洞仍在北京附近某地建設中。

上圖:發動機運轉時發光。供圖:姜宗林

姜宗林教授領導下的設計團隊將這種發動機稱為「直立斜爆轟衝壓發動機(standing oblique detonation ramjet engine)」,簡稱SODRamJet。他們表示,到目前為止,這種引擎最具有商業化前景,安裝這種引擎的飛行器飛行時速可達5倍音速。現有的其他種類的高超音速發動機一般均屬衝壓發動機,都無法達到這一數值,它們動力不夠,過於耗油,工作極不穩定。

姜教授團隊發表的論文提到:「七十年對高超音速動力的研究探索表明,這一革命性概念的實現是建立在高超音速吸氣發動機獲得發展的基礎之上的。SODRamJet是最前途的方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NASA在超燃衝壓發動機研發中遭遇一系列挫折。超燃衝壓發動機沒有運動部件,本以為在高超音速狀態下表現會好於普通噴氣發動機,但在試驗中經常出現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高速氣流產生的衝擊波會瞬間將火焰熄滅。

工程師理察·莫裡森(Richard Morrison)想出了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他想到如果衝擊波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不能作為引燃燃料的點火介質呢,這樣就可以讓燃料持續不斷的點火和燃燒。他在1980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想法。

但美國政府將大部分高超音速研究從NASA轉到波音公司和洛馬公司,在這一過程中這些私人防務公司早把莫裡森的想法拋諸腦後,雖然花費了人力物力進行超燃衝壓發動機研製,但挫折不斷,進度落後。

而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來開始花大力氣研製各種高超音速武器並取得成功,相繼列裝部隊,而美國則預計即使一切按計劃順利進行,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開始接收此類武器。

蔣教授和他的設計團隊同樣發現超燃衝壓發動機存在著致命的設計弱點,當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達到並超過7馬赫時,超音速衝壓發動機無法提供任何動力,且消耗大量燃料,沒有商業航空公司會購買和使用這種發動機,乘客們就更不用說了,如果飛行中不斷重新讓引擎點火啟動,許多人會心臟病發作。

姜教授的團隊認為莫裡森的想法大膽而值得一試,不過莫裡森的論文中只有原理草圖,實踐當中沒有人造出過這樣一臺發動機,不但需要大量的工程設計,還需要有能夠承受高溫高壓的特殊合金以及可以用來進行測試的強大的超音速風洞,而這一切,需要一筆很可能血本無歸的巨額投資。

如今姜教授團隊設計出的這種SODRamJet發動機在所有方面都優於超燃衝壓發動機,它利用原本有害的衝擊波來保證高超音速飛行下引擎燃料進行穩定和連續的燃燒,而且飛行速度越快,氫燃料的燃燒效率就越高,引擎的體積也比之前更小,重量更輕。

上海一位從事高超音速空氣動力學研究的科學家表示,該實驗的進行已有一段時間了,由於具有潛在的軍事價值,中國的高超音速計劃是保密的,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肯定也經過了仔細審查。比如今年9月中國就試飛了一架返回式無人駕駛太空飛行器,最終降落在西部沙漠腹地的一處軍用機場,該太空飛行器使用了何種發動機至今仍無人知曉。

姜教授的團隊認為,SODRamJet發動機標誌著一次巨大的技術進步,其重要性和標誌作用不亞於1903年萊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和1969年「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的首飛成功。

他們認為這一努力代表著「人類的夢想,飛得更快、更高、更遠」。

不過高超音速飛彈專家、以色列飛彈防禦組織(Israel Missile Defence Organisation)創始人和首任主任尤茲.魯賓(Uzi Rubin)博士表示,這一新型發動機仍處於「試驗性」階段,其優勢仍不確定。

「即使這臺發動機研製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希望,但要投入商業運營還需要大概一代人的時間」,「我相信超音速載人飛行的時代還不會馬上到來,雖然它終將到來」。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微信公眾號:LFYSDDQ

相關焦點

  • 中國測試「超音速發動機」,2小時可到達地球任何地方
    據外媒報導,中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革命性的飛機引擎,由該引擎驅動的飛機可以在兩小時內到達世界任何地方。《聯合早報》 12月1日報導,這款名為「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英文簡稱「sodramjet」)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姜宗林所領導的科研小組設計。這款據稱能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何地點的噴氣發動機,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 港媒:中國成功測試2小時到達全球任何地點發動機
    風洞測試據港媒南華早報12月1日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在風洞中此事了一款新型發動機,並且確認此次測試中發現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取得空前的成果。據中國科學家透露,這款發動機將用於未來一款速度高達16馬赫的飛行器,使之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航空學報》上。 據獲悉,此次中國科學家給新型發動機採用氫燃料,是飛行器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在發動機進氣口產生巨大強度和高溫衝擊波,並且把衝擊波轉換為推進力。
  • 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最快速度16馬赫,2小時內飛抵全球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
  • 最快速度16馬赫,兩小時打擊全球,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近日消息顯示,我國的科學家打造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據稱能夠以16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裝載著這款發動機的太空飛行器,兩小時內可以抵達全球任何地方。根據《華南早報》的報導,在北京的一個高超音速風洞中,一款試飛的航發數據顯示,這款發動機不論是在推力,還是在燃油效率以及操作穩定性上都展現出了異常優秀的性能。
  •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任何地方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世界任何地方眾所周知,中方可以發展到現如今的軍事水平實屬不易,從最初的毫無經驗到現如今裝備大量的先進武器,這其中所需要經歷的困難遠非其他國家可以想像的,但是中方不僅成功的克服更是實現了武器自主化
  • 最快速度可達16馬赫,飛抵世界任何地方不到2小時,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理論上,這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團隊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相關專題論文顯示,這款革命性發動機能用在可用在重複使用在太空梭上,讓太空梭從跑道水平起飛,加速飛入地球軌道,接著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降落機場。
  • 我國正測試噴氣發動機,全世界最先進,美國至今未攻克難題
    近年來,我國開始在民用飛機領域發力了,不僅研製出了C919中型客機,還與俄羅斯聯手研製起了CR929大型客機。一旦CR929大型客機研製成功,那麼全球民用飛機領域的布局,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但是這兩款客機都需要國外發動機,所以我們需要突破。
  • 中國16倍音速發動機橫空出世,最快五年內完成,2小時飛遍全球
    如果有一款既能在高超音速狀態下持續,穩定工作,同時燃料消耗又和普通渦扇發動機差不多的發動機,那麼人類的飛天夢想將再次邁進一大步。最近,中國公開了一款創新型高超音速發動機,——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從官方公布的風洞試驗圖片來看,這款「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簡單的有點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在它的前端有兩個支柱和三個橫杆,緊接著是一個傾斜的坡道,一直延伸到燃燒室,最後面是一個矩形的噴口。
  • 英國噴氣/火箭雙模發動機開建地面測試設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國家開始研發噴氣-火箭雙模式發動機(SABRE)。 美國《航空周刊》5月4日報導,英國噴氣發動機公司(ReactionEngines)開始在英國建造一臺測試設施,將用來進行該公司正在研發中的SABRE發動機的地面測試。
  • GE航空尋求替代燃油用於噴氣發動機測試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鄧瑾 報導:近日,GE航空集團與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The D』Arcinoff 集團公司(DG)籤署了採購纖維合成生物燃油的協議,用於GE噴氣發動機的生產和研發測試。根據這項為期10年的協議,GE承諾每年至少購買50萬加侖的低排放航空燃油,用於在美國俄亥俄州Peebles的發動機測試中心。
  • 中國超級風洞完成測試,空氣動力技術突破,六代機問世指日可待
    ,據媒體報導,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研發的FL-62風洞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完成了主壓縮機最大轉速測試。FL-62風洞是中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它的成功測試意味著中國在大型風洞上實現了跨越。有消息稱,該風洞容積約17000立方米,重達6620噸,研發難度不亞於研發飛機。在技術特點上,其可以更換多個試驗段。該風洞未來將服務於新機測試等領域,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未來在第六代戰機上,會多一個強力幫手。
  • 淺談國產10倍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專用風洞
    眾所周知,人類目前對於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探索已經登峰造極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另闢蹊徑搞什麼超燃衝壓發動機呢?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此,2到3倍音速已經是當前的技術瓶頸。美軍欲將其開發成速度達5倍音速,能隨時發射,並在1小時內打擊全球任一地點的武器系統。
  • 航空領域傳來捷報,發動機點火發出耀眼光芒,2小時飛遍全球各地
    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殲-20隱身戰機的服役,這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之後的又一款新型五代戰機。這對於很多西方國家都沒有想到,中國會取得這樣的成績,而過去我們一直依靠著俄羅斯的戰機進行仿製,現如今我們在隱身戰機發展上已遠遠的將俄羅斯甩下。
  • 為什麼中國汽車行業需要獨立第三方汽車風洞測試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車企自身建設的風洞試驗室,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作為汽車行業獨立第三方風洞測試和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將為國內外車企的研發提供技術工程支撐,也將為眾多「中國製造」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自主研發提供重要基礎服務。據了解,目前長安汽車、泛亞汽車、東南汽車、江鈴汽車、江淮汽車等10家車企已為此成立「風洞聯盟」,將未來的諸多研發項目落地至此。
  • 中國JF12激波風洞試驗時間100毫秒 三倍於國外
    相對於後期的飛行實驗,風洞提供了飛行器研發前期一個高效、方便、經濟的試驗手段。一架先進飛行器在上天之前,需要在風洞裡做上幾千上萬次的吹風試驗。JF12則是首個具有中國人獨立智慧財產權,其技術指標目前在國際上也是最先進的高超聲速風洞。
  • 渦輪噴氣發動機領域的「雙子星」
    (原標題:渦輪發動機雙雄)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法國期間與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見證了兩國合作研發、生產新一代渦輪發動機項目的啟動。根據協議,中方將從法國首批購入120臺渦輪發動機以提升自己的直升機性能。
  • 搭載新型發動機的飛行器,2小時可飛抵全球,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2011年8月11日,「獵鷹」HTV-2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這架飛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快的飛行器。理論上可以以15馬赫的最高速度飛行,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世界。2013年,美國軍方不甘失敗,又測試了一架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雖然這架飛機在試飛時安全返回基地,但飛行速度只有5馬赫,而且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高超音速武器研製如此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飛機需要突破熱障區,無論是發動機還是機體材料要求都很高。中國作為這一領域的追逐者,已經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 兩小時內打遍全球!中方新一代飛機風洞測試,白宮內部稱不可思議
    目前,國產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正在北京的JF12激波風洞裡測試9馬赫的噴射發動機。事實上,這款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可以進行最高16馬赫的高超音速乘波飛行,簡單來說就是在兩個小時內抵達世界的任何地方。當然,除了國產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引發外界關注外,JF12激波風洞也不得不提。
  • 美媒:噴氣/火箭雙模發動機迎來重要節點
    單級入軌太空飛行器(SSTO)如果分別安裝大氣層內使用的噴氣式發動機和大氣層外使用的火箭發動機,在使用其中一種發動機時,另外一種就會變成死重,浪費寶貴的載荷搭載能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國家開始研發噴氣-火箭雙模式發動機(SABRE)。
  • 時速8千公裡數小時繞地球1周 極速飛機試飛成功
    將開創新太空運輸工具   這種飛行器的試驗成功,意味著人類開始可以使用火箭和太空梭以外的工具將物資運抵太空,而成本卻大為降低。同時,使在2個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的飛行夢想成為可能。在大約1.2萬米的高空,B-52轟炸機與X-43A分離。接下來,與X-43A捆綁在一起的「飛馬」火箭點火,將X-43A推至大約3萬米的高空。此時,X-43A啟動自身噴氣式發動機與火箭分離,以約8000公裡的時速開始獨立飛行,X-43A的獨立飛行全程都達到了7倍音速。約6分鐘後,飛機按預定程序墜入加州附近的太平洋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