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新型發動機的飛行器,2小時可飛抵全球,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2021-01-12 烽火望瞭臺

2011年8月11日,「獵鷹」HTV-2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這架飛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快的飛行器。理論上可以以15馬赫的最高速度飛行,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世界。不幸的是,在第一次試飛中,「獵鷹」飛機不僅實際飛行速度未能達到15馬赫,而且在返回地球時發生了事故,最終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美國高超音速飛機的試驗以失敗告終。

此後,飛行試驗接連失敗。2013年,美國軍方不甘失敗,又測試了一架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雖然這架飛機在試飛時安全返回基地,但飛行速度只有5馬赫,而且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高超音速武器研製如此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飛機需要突破熱障區,無論是發動機還是機體材料要求都很高。中國作為這一領域的追逐者,已經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數據顯示,我國自主研發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的靜態射流速度可達12馬赫左右,推力是火箭發動機的4倍,是普通衝壓發動機的3倍以上。目前,中國已經有三款飛行器配備了超燃衝壓發動機,型號是D18-1S、D18-2S和D18-3。這三架飛行器採用乘波體結構,裝備超燃衝壓發動機後可以以高超聲速飛行,僅用2小時即可到達世界任何位置。

高超音速飛機在實際應用中效率很高。從民用領域來說,可以作為天地往返的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進出外太空的效率。如果未來技術進一步發展,星際旅行將成為現實。從軍事領域來看,高超聲速飛行器具有全方位打擊能力,攻擊敵方重要價值目標只需要很短的時間。由於飛行速度快,現有的防空系統很難攔截,使得高超聲速飛行器很容易入侵其他國家的領空。

中國在高超聲速飛行器領域的突破,說明相關技術已經在美國領先。但美國仍在進行相關實驗,對中國的技術突破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和緊張。未來隨著中國研發的加速,中國更成熟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將會問世,我們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將會更大。

相關焦點

  • 中國16倍音速發動機橫空出世,最快五年內完成,2小時飛遍全球
    飛得更高,更快,更遠,一直都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這就對發動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由於結構,原理和材料等諸多方面的限制,現有的我噴渦噴,渦扇發動機的發展已到極限水平,最大速度在三倍音速左右徘徊,雖然火箭發動機能飛得更快,但燃料消耗巨大,又成為另外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和包袱。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就在前一段時間,中國的航天科技801所進行了一項實驗,一個特殊的傢伙——大功率推力器霍爾發動機進行了點火實驗,最終實驗大獲成功,總計在軌點火時間長達50小時,高達8小時的持續點火,超過30次的點火次數。
  • 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最快速度16馬赫,2小時內飛抵全球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
  • 中國再創霍爾發動機新高!6年實現彎道超車,100千瓦級指日可待
    我國在航天領域造詣有目共睹,包括航天飛行器,航天振動臺等,不久前,一條新聞稱,中國首款霍爾推動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持續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點火次數高達30次,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力器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最快速度可達16馬赫,飛抵世界任何地方不到2小時,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理論上,這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團隊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相關專題論文顯示,這款革命性發動機能用在可用在重複使用在太空梭上,讓太空梭從跑道水平起飛,加速飛入地球軌道,接著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降落機場。
  • 中國研發的「2小時全球到達」噴氣發動機開始風洞測試
    由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能讓飛行器2小時內全球到達的噴氣發動機開始在北京附近的風洞進行測試。該發動機在高超音速風洞中模擬的飛行環境是9倍音速。科學家們表示,這臺引擎讓高超音速商業飛行變得十分可能。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有些人存在這樣的想法,馬斯克就是賺噱頭,先讓他折騰,如果折騰不成就當個笑話,如果折騰成了,我們再「彎道超車」也不遲啊。然而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彎道超車」,SpaceX之所以敢這麼幹,必有它的獨到之處,它的三大法寶:超輕的結構質量,極低的發射價格,和快速迭代技術。首先是超輕的結構質量。
  • 中國量子計算機問世,速度比谷歌快100億倍,再次實現彎道超車!
    推薦語:不斷提速不斷強大,每一個領域都在彎道超車之中,肯定會打出更厲害的天和地下文轉載自作者:小鵬科技世界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中國量子計算機問世,速度比谷歌快100億倍,再次實現彎道超車!眾所周知,從古至今科技都是驅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源動力,一個國家只有科技發展水平獲得了提高,那麼其綜合國力才會得到顯著提升;自從進入21世紀以後,全球科技領域的發展就進行得如火如荼,在移動網際網路和計算機出現以後,我們的生活也開始被這兩大科技產物給徹底地改變了!
  • 中國爆轟衝壓發動機誕生,再次領先美國
    曾經,人類的夢想只是想要飛上藍天,但當我們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之後,我們對此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這種能載著我們飛上天空的飛行器可以飛得更快,而飛機的發動機是決定飛行器飛得更快的一個重要因素。近日,《中國航空學報》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領導團隊所寫,在論文中他們表示,其研製了一款「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對目前高超聲速飛行器衝壓發動機最大的技術革新,在高超音速風洞試飛中,這款發動機在推力,燃油效率和操作穩定性上都展現了空前的性能
  • 港媒:中國成功測試2小時到達全球任何地點發動機
    據中國科學家透露,這款發動機將用於未來一款速度高達16馬赫的飛行器,使之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航空學報》上。 據獲悉,此次中國科學家給新型發動機採用氫燃料,是飛行器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在發動機進氣口產生巨大強度和高溫衝擊波,並且把衝擊波轉換為推進力。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而碳基晶圓、晶片將有可能革新晶片的設計製造等關鍵技術,甚至在材料、設備上也會進行革新,為矽基之後的碳基集成電路等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創新跨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專家評論說,能夠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恰好在此前幾天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在演講中提出「開創新場景新賽道」。兩則新聞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換道超車」。後發者追趕先行者,最終是要超車,而超車就有彎道和換道之別。彎道超車是將別人走過的路重新更快地走一遍,用幾十年走完別人幾百年的路。
  • 全球經濟下行,雷射企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全球經濟大幅下滑不可避免,我國雷射企業也將度過復工復產漫長、交通物流管制、供應鏈停滯、市場需求嚴重萎縮、訂單大幅減少的困難局面。越是危險困難時期,越是有「彎道超車」機會我們知道,在同級別賽車中由於很難在直線賽道上建立起相對於其他車輛的超車優勢,所以很難見到有在直線賽道超車的情況,彎道超車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 中科院這次彎道超車,新型石墨烯晶片讓美優勢不再
    但是媒體再次帶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消息,中科院宣布成功研製出了8英寸石墨烯晶圓片,對於我們晶片來說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創舉,這一偉大成就足以彎道超車美國,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要知道我們在半導體領域一直缺乏核心技術,所以一直依靠外國的晶片,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被別人卡住脖子,所以包括中芯國際、海思等高科技公司都在大力研發晶片,這樣就可以減少對他國的依賴,但是短時間內這種差距依然存在
  • 幹掉房地產的,可能是日本skydrive公司發明的這個飛行器
    目前國家在鼓勵新能源汽車,引進了特斯拉,結果把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殺的屁滾尿流,以前這些大佬老是想彎道超車,想通過新能源汽車打敗燃油車,現在看來很可能是美國的特斯拉打敗燃油車而不是中國的彎道超車。一個是艙內可檢測酒精濃度,一旦檢測空氣酒精濃度含量高就鎖死控制器。此外現行的無人駕駛已經很先進,無人飛行規劃好路線,高度,方向也能得以解決。參考沙烏地阿拉伯的杜拜空中巴士,只是它只能飛半個小時,只需要用戶輸入目的地,餘下的就是坐著或者睡一會就到目的地了,當然,手動駕駛模式肯定也是需要的,只是肯定比駕駛戰鬥機簡單的多,通過AI技術能簡單到和開汽車差不多水平吧,駕駛的難度真不會被汽車來得高。
  • 外媒: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而此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宣布了支持北鬥系統的決定,蒙古是第138個。在2020年7月31日,北鬥系統正式開通,自此之後,北鬥的大名便傳遍了全球每一個角落。相較於其它導航系統而言,新生的北鬥擁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和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服務,而這些只是它的基本功能。
  • 外媒: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公開資料顯示,北鬥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完善的衛星導航體系。在2020年7月31日,北鬥系統正式開通,自此之後,北鬥的大名便傳遍了全球每一個角落。
  • 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中國能彎道超車嗎?美媒:中國擅長後發制人
    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啟動,也讓人好奇全球其他國家的火星探測計劃又進展如何呢?目前除了中國「天問一號」之外, 今年7月份飛向火星的有阿聯借日本H-2A火箭搭載發射的「希望」火星探測器以及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三國火星探測器角力,誰又能更勝一籌呢?分析認為,三國探測器中,「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更多是中東土豪阿聯的炫富行為,畢竟阿聯連發射火箭都要依靠日本的技術,「希望」號能夠帶給人的驚喜少之又少。
  • 淺談國產10倍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專用風洞
    眾所周知,人類目前對於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探索已經登峰造極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另闢蹊徑搞什麼超燃衝壓發動機呢?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此,2到3倍音速已經是當前的技術瓶頸。而超燃衝壓發動機則沒有這個問題,它能夠將燃料點燃並壓縮,最後再噴出以形成推力,整個過程就像打氣筒一般直接且粗暴,由於沒有渦輪以及葉片等構件的制約,搭載著這種發動機的飛行器,其最大速度理論上可以達到10倍音速。在此之前,這個領域有涉獵且有突破的國家無非美國和俄羅斯,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美國X43A以及X51A兩型乘波體飛行器。
  • 中國芯彎道超車的關鍵技術-碳基晶片
    最近國產八英寸石墨烯晶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似乎又給國產晶片換道超車打了一劑興奮劑。因為理論上來說,只要在石墨烯晶圓上繼續進行切片、刻蝕、離子注入等操作,就能夠繞過光刻機做出碳基晶片。 我們國產晶片終於不用再被別人卡脖子了,石墨烯會成為國產晶片換道超車的一張王牌嗎?
  • 新型載人飛船大獲成功,彎道超車玩得很溜,關鍵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日前,關於我們的新型航天載人飛船試驗已經結束,大獲成功。在試驗結束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時自豪地表示:不要老覺得跟別人學,要做就是做自己。可以這麼說,我們防熱材料的設計應該已經超過了美國。這句話聽起來十分提氣,新飛船總師的發話,與殲20總師一樣霸氣,在關鍵的材料學領域,我們已經彎道超車,超過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