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學名寬域飛行器,全球2小時到達或實現

2020-12-03 阿五說事

關於高超音速武器,目前最為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DF-17,其滑翔型彈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也是只是國內高超音速飛行器研究的成果之一,還有很多之前都沒有出現過的飛行器,而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在天地往返、全球到達和全球打擊上面衍生出很多成果。

而根據最近媒體的公開報導,我們就有幸看到之前一些在測試過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些飛行器的學名則是寬域飛行器,也是對這一系列飛行器的統稱。

從視頻上我們可以看出,這次出現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分別有三種型號分別是D18-1S和D18-2S,以及D18-3三種。三種飛行器的氣動外形都有明顯區別,而從其主編號都是D-18來看,外界猜測雖然同樣都是利用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彈道遠離,但是依然要測試在具體條件下最優模型,因此才會有多種測試型號。

那麼到底什麼叫做寬域飛行器呢?一般飛行器都是飛行在特定高度或者軌道上,比如近地衛星、洲際武器等,而寬域飛行器其實這是指一種寬飛行包線、寬飛行空域、寬飛行高度的「三寬」飛行器,因此完全有別於目前操常見的任何飛行器。這種飛行器具有很強加速性能、爬升性能,同時可以兼顧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穩定的可控飛行能力,因此氣動外形不僅強調各飛行面融合,而且曲面設計難度很大。設計成品要求最大起飛重量、翼載荷、推重比、燃料係數等參數有重大提升。

而根據媒體曾經的公開報導得到,這三種飛行器在2018年9月曾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浮空裝置搭載,升上預定高度和區域後,將這三種飛行器進行依次的投放,進行氣動布局測試和飛行數據的採集。當然了,這三種飛行器的大小只是等比例縮小後的模型,實際的飛行器是是可以載人或運貨的大傢伙,而採取模型驗證飛行,在氣動布局設計的初期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畢竟這一階段的布局還會根據實驗情況進行很多趕緊,是非常初始的一種設計。外界猜測,在實驗中對飛行器的下落,加速,跨越聲障以及氣動彈起開傘落地回收進行了記錄,這應該也是首次寬域飛行器的投放實驗。

那麼搞寬域飛行器到底有何用處呢?其實我們之前看到高超音速打擊武器只是其中一個應用方向。該飛行器作為天地往返的重要運輸工具,同樣意義重大,可以大幅度提升進出外層空間的效率、成本和控制方式。從民用上來看,低成本的航班式進入太空有望成為可能,軍事來看則可以實現快速窗口期內實現軍事資源的運輸,就像目前的運輸機一樣方便。如果放在戰略投送方面,那麼就可以實現之前的全球2小時達到,堪稱擁有全方位的打擊能力。

而且這種飛行器和洲際武器有本質不同,反射準備時間短響應速度快,而且靈活機動突防能力強,目前無法防禦,是一種全新的戰略威懾武器,遠超於目前任何的現役戰略打擊手段。

而這種所謂全球2小時達到,在美國冷戰時期的星球大戰計劃中就出現過,當時計劃由衛星搭載鎢芯彈(棒),從太空中直接發射,部署多個衛星後即可實現上述打擊。不過隨著冷戰的技術,這種遠超當時的技術,以及完全無法覆蓋的高昂成本,導致美國最終放棄。而目前應用錢學森彈道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可望用較低的成本通過氣動布局的革新應用解決,這就是下一個50年內大國重器,要想不受制於人,就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通過這次公開報導,說明相關技術已經有較大進步,因此這種初步試驗方案才得以露面。換言之,更成熟的型號甚至是下一代方案已經有所突破了,在這個技術上我們毫無疑問是擁有話語權的。

相關焦點

  • 央視展示三種寬域飛行器,結果振奮民心
    近日央視回顧了2018年9月21日我國首次進行了寬域飛行器臨空投放試驗,首次展示了參與此次試驗的三種寬域飛行器縮比模型,分別是D18-1S、2S和3S。我國此次測試的寬域飛行器從其複雜外形看,應該僅僅是用於驗證高超音速武器氣動布局的自由飛模型,與「上帝之仗」完全無關,只是在投放方式上與後者接近而已。此次試驗獲得的大量飛行數據有助於我國第二代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製,顯然高超音速武器無論在戰術使用還是費用上都遠比「上帝之仗」優越,也不用懼怕遭受反衛星武器的攻擊。
  • 高超音速飛行器——臨近空間飛行領域的霸主
    快——從北京到紐約不超過2小時 高超音(聲)速稱為「hypersonic」,這個詞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1945年首次提出的。高超音(聲)速一般指的是速度超過5倍(5馬赫,即至少每小時6120公裡)音速。 高超音(聲)速飛行器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飛機、飛彈、炮彈等有翼或無翼飛行器。
  • 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獲重大突破,俄眼饞,美很無奈!
    近日,據美國報導,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1所)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一臺聯合循環高超音速發動機樣機的測試,他們希望通過此次測試,為2025年實現整個推進系統的首飛鋪平道路。如果測試成功,這個發動機可能是全球首個該類型中能為高超音速飛行器提供動力的引擎。
  • 搭載新型發動機的飛行器,2小時可飛抵全球,中國再次彎道超車
    2011年8月11日,「獵鷹」HTV-2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這架飛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快的飛行器。理論上可以以15馬赫的最高速度飛行,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世界。不幸的是,在第一次試飛中,「獵鷹」飛機不僅實際飛行速度未能達到15馬赫,而且在返回地球時發生了事故,最終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美國高超音速飛機的試驗以失敗告終。此後,飛行試驗接連失敗。2013年,美國軍方不甘失敗,又測試了一架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雖然這架飛機在試飛時安全返回基地,但飛行速度只有5馬赫,而且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
  • 兩小時內打遍全球!中方新一代飛機風洞測試,白宮內部稱不可思議
    11月22日,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在報導「構建聯合航天任務」的節目中,一次性公開了我國三種「寬域飛行器」縮比模型的高清畫面,它們分別是D18-1S、D18-2S、D18-3S。據了解,所謂的「寬域飛行器」其實就是一種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它的外形是乘波體,飛行軌跡是錢學森彈道,由於飛行期間多次在大氣層邊緣跳躍前進,因此又形象地被稱為「水漂彈」。不過,相比普通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寬域飛行器」的本領更大。它不僅可以在突破大氣層後以6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乘波飛行,也可以減速至較低速度後在飛行末段進行瞄準和機動規避。
  • 五角大樓懷疑這次中國解密的可能真是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
    激波風洞模型西方專家注意到中央電視臺介紹了我國首個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超聲速JF12激波風洞,出現了多款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測試模型。五角大樓懷疑這次中國解密的可能真是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怎麼辦?風洞模型這等於是中國明白告訴世界,咱們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已經領先世界,穩座頭把交椅了。要知道,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是兩碼事,高超音速是指馬赫數5以上的,全球能做到的只有中美,但美國似乎又總不成功,老是出問題,相反,中國一口氣做了七次試驗,打通了任督二脈,已經完成了測試並進行部署。
  • ...地效飛行器|伊朗_軍事|高超音速飛彈|俄羅斯_軍事|阿列克謝耶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22日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軍械庫》雜誌編輯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目前正在積極研發新一代地效飛行器,世界上還沒有一款武器能夠與之有效對抗。裝備有先進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地效飛行器將成為守衛俄羅斯太平洋和北極疆域的強力「盾牌」。
  • 印度高超音速飛行器,3萬米高空飈出6倍音速:僅次於中美俄三強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已經在印度奧裡薩邦巴拉索爾的阿卜杜爾·卡拉姆測試場成功測試了超高音速飛行器,達到了6倍音速要求。因此,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第4個成功測試超高音速飛行器的國家,印度6倍音速的超高音速飛彈研發已經突破最重要環節。
  • 美國「全球1小時到達」計劃擱淺,中國負責實現:空天技術獲突破
    這麼高的消費水平,即使實現全球1小時升降「送貨」,也只能成為富人的遊玩項目。技術上要實現這一目標,其核心也分為三部分:一,以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配合高超聲速技術;二,升力式可重複使用運載器,搭配高超音速技術;三,最終將結合先進組合動力技術。
  • 中國研發的「2小時全球到達」噴氣發動機開始風洞測試
    由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能讓飛行器2小時內全球到達的噴氣發動機開始在北京附近的風洞進行測試。該發動機在高超音速風洞中模擬的飛行環境是9倍音速。科學家們表示,這臺引擎讓高超音速商業飛行變得十分可能。
  • 央視首次曝光全新高超聲速武器,外形更加科幻
    11月21日,央視展示了兩款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模型。這兩款飛行器與東風17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另一種完全不同高超聲速武器。經過查找,在央視之前的報導中到了這兩種飛行器實驗的相關視頻。2018年9月21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科研人員使用浮空器(高空氣球)搭載著比例各異的飛行器模型上升至預定高度。到達指定高度與相關區域後,按照計算好的時間順序,將D18-1S、D18-2S、D18-3S分別釋放,進行了相關實驗。當時的實驗很成功,科研人員順利回收飛行器以及相關數據。
  • 中國16倍音速發動機橫空出世,最快五年內完成,2小時飛遍全球
    由於結構,原理和材料等諸多方面的限制,現有的我噴渦噴,渦扇發動機的發展已到極限水平,最大速度在三倍音速左右徘徊,雖然火箭發動機能飛得更快,但燃料消耗巨大,又成為另外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和包袱。如果有一款既能在高超音速狀態下持續,穩定工作,同時燃料消耗又和普通渦扇發動機差不多的發動機,那麼人類的飛天夢想將再次邁進一大步。
  • 「星空2號」:第二代高超聲速飛行器的啼聲
    大致來說是這樣:「星空2號」只是我國諸多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中,第一個被大尺度公開的罷了。它的許多性能是不如目前已經接近進入實用階段的飛行器的。而目,前我國也有大量與之類似的新型飛行器陸續要進行試驗。無視這些,把所有和「高超聲速」有關的概念都往「星空2號」上套,這很不實事求是。
  • 世界各國爭相研究的熱點,8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動力系統概述
    近年來高超聲速飛行器因其優越的作戰能力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研究的熱點課題,而研發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最大阻礙之一就是其動力系統的開發,目前的航空航天動力系統難以滿足高超聲速飛行器動力系統的寬範圍、高可控、高可靠的需求。不過世界各國也對此提出了許多的新型高超聲速飛行器動力系統的概念。
  • 港媒:中國成功測試2小時到達全球任何地點發動機
    據中國科學家透露,這款發動機將用於未來一款速度高達16馬赫的飛行器,使之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航空學報》上。 據獲悉,此次中國科學家給新型發動機採用氫燃料,是飛行器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在發動機進氣口產生巨大強度和高溫衝擊波,並且把衝擊波轉換為推進力。
  • 軍事與商業航天中的高超聲速飛行器
    實際的飛行狀態下,X-43A用了幾乎為理論值1.9倍的攻角才終於實現了俯仰通道的平衡。這說明人類工程師對高超聲速狀態下的空氣的脾氣性格還沒能深入了解。現有的已經實現工程化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中,前景較好的大多是在再入滑翔段進行高超聲速飛行的,鮮有靠自身動力從跨聲速階段直奔高超聲速階段的。
  • 外媒驚嘆中國高超音速太空梭計劃:讓乘客離太空更近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正在研發一種高超音速飛行器,能夠將駕駛員(甚至是乘客)帶到太空邊緣。據每日郵報網站8月12日報導稱,中國一家國有航空公司已經開始研製能夠從跑道上起飛、將乘客帶到近地軌道的飛行器了。
  • 高超音速武器比拼 川普有點慌了……
    今年2月,他在一次演講中稱,美國有「數量龐大」的高超音速飛彈,「速度是普通飛彈的4倍、5倍、6倍甚至7倍。」  普京自信稱「領先全球」  不過,美國媒體「商業內幕」認為,川普所稱的「比現有最快飛彈還要快17倍」的描述可能是誇張或誤解。例如美國「民兵-3」洲際飛彈可以達到23馬赫的速度,如果新型飛彈能以17倍於此的速度飛行,那就快的讓人難以置信了。
  • 時速2.8萬公裡,軌道飛機有望在我國率先誕生
    飛行器在軌道空間飛行可以實現巴黎至紐約1小時內快速到達,該方案至今看來依然是震古爍今,因為人類至今尚沒有實現錢老的天才構想,火箭客機方案後來衍生出了美國的太空梭計劃。,需要將渦扇發動機、高超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整合在一起;再就是要突破臨近空間的氣動設計瓶頸。
  • 軍事與商業航天中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虎嗅網
    實際的飛行狀態下,X-43A用了幾乎為理論值1.9倍的攻角才終於實現了俯仰通道的平衡。這說明人類工程師對高超聲速狀態下的空氣的脾氣性格還沒能深入了解。現有的已經實現工程化的高超聲速飛行器中,前景較好的大多是在再入滑翔段進行高超聲速飛行的,鮮有靠自身動力從跨聲速階段直奔高超聲速階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