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面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唐太宗李世民《王羲之傳論》
一、字如其人
古人常常以「字如其人」來描繪一個人的氣質和品格,甚至在書信的開頭往往會以「見信如晤,展信顏歡」這樣的寒暄語展開。可見在古代,一個人漢字的書寫代表的可不僅僅其本身這麼簡單。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這句俗語仍然在我們的日常使用當中。仍然會用一個人書寫漢字的好壞來評判這個人的修養和氣質。看到下筆時蒼勁有力,巍巍而立的美麗漢字,常感嘆這個人也應當是如此,這便是「字如其人」。
其實「字如其人」這一典故其實最早源自於西漢文學家揚雄的名言:「書、心畫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謂的書法不過是反映一個人其本身的心理描繪,是以描述漢字的線條來表達和抒發作者情感心緒變化的。意謂人與字,字與人,合二而一,見字如面。「大衣哥」朱之文所自稱的「醜書」一字可賣四萬。專家評價:這樣的名人效應擾亂了書法市場。
二、解密「大衣哥」
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名人探索。一起來解密,一起走進這一段傳說。還記得2010年的星光大道,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精彩演唱,帶來了家喻戶曉的「大衣哥」,你可能想知道為啥叫他「大衣哥」。這其實是因為朱之文出身貧寒,一身軍大衣登上星光大道的舞臺,這展示了他的身份和對自己的肯定。有自信的人是敢於接受任何情況的自己。不少人都對「大衣哥」感到莫名的親切熟悉,朱之文擁有一個從農民身份轉換為歌唱家的傳奇人生。但是老天給他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給他開了一扇洪亮嗓音的窗。這樣一個有實力有特點的「大衣哥」,讓觀眾們迅速的記住了朱之文。
俗話說得好,「人紅是非多」,「大衣哥」真的開始「火」起來了。當然,開始隨著流量與關注度的不斷攀升,大衣哥的生活也開始逐漸呈現在了螢屏之上。於是顯而易見地網絡上對「大衣哥」其個人的讚揚和吐槽也開始滿天飛。「大衣哥」朱之文自己除了唱歌這個愛好和特長之外,還有一個事情是他的最愛:書法。名人需要別人的吹捧,可以說,在其中沒有掌握好自己的定位,這種捧很有可能變質,成了捧殺。有人欣賞「大衣哥」的歌唱水平,同樣,也有人欣賞「大衣哥」的書法作品。其實放眼整個娛樂圈,明星會書法可算不了什麼大事。那為什麼「大衣哥」的書法作品能受到多人追捧,甚至到重金求字的地步呢?
可以換一種思路來思考這個問題,可以想像如果「大衣哥」的字只是普通的書法優秀作品,自然無法做到很多人追捧這一點。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端詳「大衣哥」的書法作品,你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遠看書法作品時,他的字靈動並且迅捷,字體筆跡瘦而有勁;近看他的書法作品時,你會發現他書寫的線條粗細有致,可見隱約的「瘦金體」。如此這般,這樣的造詣可讓大多數人感到震驚。自然也就帶動了流量對此進行關注。
「大衣哥」骨子裡還是非常自謙,他戲謔的稱自己的書法為「醜字」。但是他的字卻被炒作到一字值4萬,這確實是很耐人尋味。其實作為一名中國人,練習並且提升自己的書寫是非常重要的,流傳了幾千年的漢字,是中國的文化瑰寶,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地融入新鮮的血液。說到中國書法,中國書法是一門獨特的需要具備視覺審美的藝術,其實也和其他形式的藝術相似,中國書法本身也有很多的表現形式:之前提到了「瘦金體」,還有以下的這幾種大類「行書,草書,隸書,篆書,楷書,燕書」。每一大類的書法作品都有其獨自的特徵,這當然也是源自於古人對於書寫的不斷追求。
結語
由此可知,「大衣哥」朱之文在才藝方面還是有所造詣的,作為一名歌唱藝人,他獨特的書法作品也是非常值得推敲和鑑賞的。當然,其實這是建立在「大衣哥」這樣的出名後的效應的基礎之上的。總而言之,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每個人都可以追求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藝術,對自己喜愛的藝術奉獻終身。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