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被禁,看女相撲被罵,義釋出牆妃子;宋仁宗:做好皇帝要忍

2020-12-05 西山詩家國

前言

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

這裡的趙宋,開端就是仁宗盛世。儘管隔了千年,宋仁宗也必然會對陳寅恪此話大表贊同,而後,才會愁眉苦臉地告訴他:「你說的沒錯,可有些文化從我這裡開始就斷了!

作為一國之皇帝,萬世之楷模,宋仁宗到底忍受過哪些委屈,竟讓他如此悵然呢?

愛吃螃蟹被皇后禁絕,他忍了

論起中國人對「口腹文化」的研究,我們稱第二,這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敢稱第一。作為舌尖上的國度,國人對美食的熱愛,就如同對尊嚴的保護,甚至大於對生命的珍惜。

太子趙禎沒即位前就愛吃螃蟹,什麼香辣蟹、清蒸蟹、油炸蟹、蟹黃湯包,只要跟螃蟹有關的河鮮,他一律不放過,一律不節制。

就在他12歲那年,即位前夕,趙禎吃多螃蟹的後遺症出現了:四肢發麻,咳嗽痰多還便秘。

螃蟹性寒,現代人吃多海鮮會得「風痰症」,可那時的太醫只知道給趙禎亂補。

眼看未來的皇帝躺在床上像個病秧子,即將升級太后的劉娥又慌又怒,下懿旨給採辦大臣,「此後蝦蟹海物不得禁御!」

這下子倒好,趙禎不僅吃不到螃蟹,連蝦也吃不到了。

小小年紀已晉級「資深吃貨」的趙禎,在太后面前撒潑打滾絕食,一概沒用。

皇后劉娥出身貧寒,深知做皇帝的必須戒絕嗜好,才能潔身自好,鐵了心不給吃。可是,趙禎一頓不吃螃蟹就無精打採,很快被楊淑妃知道了。

趙禎本是皇后劉娥侍女李宸妃之子,被劉娥抱來撫養,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楊淑妃在照顧趙禎。

楊淑妃和劉娥情同姐妹,牽著趙禎就來找劉娥,指著委屈癟嘴的趙禎就問:「皇后何苦虐我兒如此?」

劉娥無奈,只好說:「妹妹,禎兒體弱,太醫叮囑不宜進河海之寒物。」

楊淑妃一聽就明白了,「不宜」不是堅決杜絕,而是適可而止。此後,她便常常從秘密渠道給趙禎弄來螃蟹,「長藏而食之」。

不過,宋仁宗畢竟還是聽話的孩子,日後漸漸竟戒了螃蟹,忍功初成!

看女子相撲被大臣痛斥,繼續忍

趙禎終於當了皇帝,劉太后也垂簾聽政,但對他的約束卻鬆弛了許多。終於放飛自我的趙禎,在大部分時間還是循規蹈矩的,除非脫了太后劉娥的視線。

在一個日斜西山、春風駘蕩的下午,沐休的官員都沉浸在假日的喜慶,宋仁宗趙禎也像春天裡覓完食的小狗,撒著歡在汴梁城到處遊玩。

至少在程氏兄弟的理學體系沒建立起來之前,北宋的風氣還是很開放的。

仁宗帶著太監妃子,來到久負盛名的市井樂園。這裡人山人海,美食琳琅滿目,遊玩的把戲新鮮多樣,可仁宗卻一直向裡面鑽,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叫 「瓦子」的地方。

趙禎好奇地睜大眼,只見舞臺中央兩位健壯的「女飈」正在向臺下的觀眾秀肌肉、比胳膊粗細,兩人皆輕裝上陣。至於「輕」到什麼程度,反正趙禎看得是目不轉睛。

「女飈」就是女相撲手,在北宋已經職業化、規模化,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吳國。

吳國後主吳皓有嬪妃5000,為了讓這些女子有事可做,吳皓就在後宮裡經常舉辦「角牴」大賽,贏者重獎。唐朝時傳入日本,宋朝時正式命名為「相撲」,是標準的民間行為藝術。

宋仁宗出宮看女子相撲,這一爆炸性消息馬上被朝野都知曉了。結果可想而知,他被皇太后劉娥禁足了,直到太后去世多年,他都沒敢再去。

不過,人的天性是壓制不住的!

公元1057年,已經即位36年的宋仁宗終於又瘋狂了一把。他又偷偷出宮了,還是去看女子相撲!

巾幗力士的行為藝術讓第二天上朝的宋仁宗還意猶未盡,卻不料被司馬光上了一道 《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的摺子,並在庭上大聲宣讀。

在摺子中,司馬光老先生對仁宗的 「不檢點」提出公開批評,並強烈建議有司加強環境治理,取締傷風敗俗演出,並嚴令 「今後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

宋仁宗端坐在高高的皇帝位上,陣陣冷風「嗖嗖」吹過,面無表情地「享受」著臣子的體貼。這「忍者」之功,即將無敵!

忍無可忍,為愛情瘋狂一把

唐玄宗早年間英明神武,終於賺來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把唐玄宗也薰陶地文氣十足。你以為我們「仁德澤被天下」的仁宗皇帝就不想嗎?

想當初,柳永扛著仁宗的牌子到處「奉旨填詞」,風流過江南,詞名滿天下。那是沾了誰的光?當然是宋仁宗!可惜,仁宗的文名只在青樓女子口中流傳,登不了大雅之堂。

所以,生平略微有點「好色」的仁宗,也不自覺地步上了唐玄宗的後塵,試圖譜一曲北宋版《長恨歌》。

情竇初開的時候,趙禎喜歡上了小宮女王氏,卻被劉娥太后包辦婚姻。剛把包辦婚姻的郭太后貶逐後,不苟言笑的曹皇后又來了。好不容易和尚、楊兩位美人打得熱乎,曹皇后又把人家給打發了。一生婚姻不自由的宋仁宗在中年之際決定瘋狂一把,終於遇見了張美人!

公元1040年,30歲的趙禎在宮廷宴會上遇到16歲的張妼晗。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續初戀情人王氏之後,宋仁宗趙禎又戀愛了!

張妼晗在入宮前,於齊國長公主府內學習了10年宮廷禮儀、詩詞書畫。

對重美貌和才情的宋仁宗來說,張美人簡直是天賜的「楊貴妃」。再次迎來春天的宋仁宗,把餘生的愛都給了張美人。

宋仁宗對張美人,就像唐玄宗對待楊貴妃一樣,大肆封賞、任用張氏家族,提拔她為貴妃,讓她做皇后的鳳輦,甚至提拔她那個無用的叔叔做「三司使」!

可惜,鐵麵包拯當庭臭罵了宋仁宗一頓,硬生生把皇帝的授命給罵回去了。

除此之外,只要張貴妃想要的,宋仁宗能辦到的,絕對不拒絕,也不捨得拒絕。

可惜,僅僅過了14年琴瑟和合的好日子,張貴妃就因病去世了。宋仁宗悲傷欲絕,想要親自去祭奠她,卻被大臣攔住;想要在她死後封皇后,又被群臣拒絕。

忍無可忍的宋仁宗親自下詔:「近臣宗室皆到皇儀殿憑弔,殯溫成皇后於皇儀殿西階,宰臣梁適奉溫成皇后諡冊於皇儀殿。」 是日,諸宮之親,朝夕聚眾,裳千人,號泣逾月。--《宋史》

張貴妃去世後,宋仁宗大病一場。為了寄託對張貴妃的哀思,他不僅保留了張貴妃的住所—溫成閣,而且每年節日,他都會要求大臣們為溫成閣寫詞

可惜,仁宗朝的臣子詩詞水平都不高,最出色的僅有歐陽修八首流傳於世,即至和元年《溫成皇后閣四首》、嘉祐四年《溫成閣四首》。

未譜成的《長恨歌》,是宋仁宗心中永遠的痛!但為了愛情,終於「自我」了一把!

妃子出牆,這怎麼忍?

張貴妃逝後,和絕大多數老人一樣,晚年的宋仁宗也迫切需要青春氣息的安慰。他親自挑選了10個女子作為妃子,史稱「十閣娘」。

朝廷大臣每日對著宋仁宗嚷嚷,批評他好色誤國。可是,心如死灰的宋仁宗置之不理,今天被噴了一臉唾沫,擦乾淨,明天大家一起繼續來上班。

縱情聲色,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宋仁宗漸漸老了,身體也不復強盛時期。「十閣娘」中有一個劉姓的妃子,因長期得不到慰籍,竟然偷偷勾搭了一個經常進宮的神秘男子。

宋朝御史的偵探本領絕對不是吹得,特別是在包拯坐鎮御史臺的時候,幾乎無孔不入。

劉妃的秘密被御史韓絳偵知了,宋仁宗也就知道了。那一刻,一向溫柔善良的宋仁宗怒不可遏,這頂「碧帽」戴在頭上,誰能忍得住?!!

他憤筆寫下「休書」,錯了,是判決書!

劉妃不守宮內規矩,驅逐出宮,貶於洞真宮為法正虛妙大師,賜號「道一」。

作為一個男人、一國皇帝,宋仁宗想來想去,還是忍了:劉氏不是喜歡那點兒事兒嗎?那你就在庵裡天天想著那些「虛妙」的事吧,大道三千,給你一條!

這就是北宋朝最早的「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離異文化。

經歷過這次「碧帽」風波,宋仁宗有了賈寶玉一樣的覺悟:這世上並不是每個女子都喜歡自己的!

於是,他送走了「十閣娘」,又把200多個不願意呆在宮中的女子送回家。至此,趙禎更加孤苦伶仃了!

後記

公元1063年,在位42年的宋仁宗與世長辭,留下無數佳話。

宋仁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仁德之君」,他賜柳永「奉旨填詞」,赦蘇轍「誹謗」之罪,面對司馬光和包拯的唾沫星子,也只是輕輕擦過,繼續靜聽。

對宮人,他不忍斥罵;對大臣,他寬容忍讓;對非親生的太后,恭敬有禮;對不愛的皇后,相敬如賓;碧帽幽幽,他繼續忍耐;唯獨在面對愛情的時候,他忍無可忍放縱了一把!

這樣的宋仁宗,還有什麼是他不能忍的?

不過,忍耐是「仁」的基石,宋朝民間的舌尖文化、相撲民粹因他消失,可他又開創了皇帝釋放出軌妃子的先例,一切因「仁」而止,一切又因「仁」而生。

北遼40年不動刀兵,西夏20年不起狼煙,這也是宋仁宗主政的功勞。以至於他駕崩的消息傳到兩國,號泣載道。

這樣的好皇帝,這樣的盛世,怎能不讓人哪怕隔著千古也緬懷嘆息呢?

相關焦點

  • 此女本是一個尼姑,因為一場陰謀被皇帝寵幸,最終生下千古一帝
    記得以前在電視劇裡看到過這麼一個情節:皇上最寵愛的妃子懷孕了,在生孩子的那一天,皇上卻有事突然離開,而壞皇后就把寵妃生下的孩子掉包成了狸貓,然後寵妃就失寵了。這是宮鬥戲的一個經典橋段,不過這並不是編劇的空穴來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這個事件的發生在宋朝。
  • 史上最仁慈的皇帝,被口水噴到臉上不敢說話,死後全國哀悼
    在封建社會,皇帝就是國家權力最大的那個,任何人都要對皇帝畢恭畢敬,可以說掌握著一個國家的生殺大權。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敢當面反駁皇上。但是,有一個皇上卻是當之無愧的史上最仁慈的皇上。他就是宋朝的第四個皇帝宋仁宗,甚至於被臣子的口水噴到都不敢說話,而在他死後,全國所有百姓都為他哀悼。
  • 在古代皇帝如何選擇後宮妃子的,她的的美麗標準是怎麼定義
    雖然沒有多少記載,可以確認五千年來中國皇帝的審美標準,但是一些成語或故事可以預測當時的審美狀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先秦時期的皇帝以自然之美為美麗,濃妝豔抹不受歡迎。 「楚國皇帝喜歡苗條的腰,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皇帝以苗條的腰部為美,從那時起,現代的「小蠻腰」的形象就流傳下來了。雙臂大而腰圓的女人是如此美麗,以至於楚王不得不將其淘汰。
  • 皇帝為何不要年過五十的妃子侍寢,年老色衰只是一點,真相太現實
    ——《阿房宮賦》 皇帝的後宮,一直是人們常常提起的話題。三千佳麗歸一人所有,是很多男人的夢想。皇帝有很多的妃子,有很長時間見不上一面的妃子很正常,但是又有這樣一條規定,年過五十的妃子不能侍寢。那麼究竟真相是什麼呢?
  • 重生成末世女炮灰,先搶了女主的空間,狂收盡超市物資,連夜逃跑
    《快穿之最強女炮灰》—作者:娛樂小嬌娘還有更多內容分享哦: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皇帝立馬停住了前進的雙腳,按住了他躁動的內心,站在原地瑟瑟發抖。於是李秋月又在地上躺著對皇上喊了一句「皇上,奴婢冤枉,求皇上給奴婢做主啊」。皇帝:做你麻痺主!沒看見那位姑奶奶在嗎!給我閉嘴啊!
  • 《清平樂》別只關注感情線,宋仁宗身居高位的反思至今仍然適用
    最近很多人看《清平樂》一邊看一邊糾結,因為感情線真的太多了,皇帝宋仁宗就有好幾條感情線,帝後cp虐帝妃cp甜,除此之外,皇后和茂則的隱晦感情線,都感覺挺有意思的,但是放到後宮的大環境下,又讓人感覺無論嗑哪一對cp全都會在結局的時候沒有好下場,感情線亂而且還不敢隨意嗑。
  • 明朝妃子被鎖在宮牆夾道,別被電影誤導了
    很多膽小的宮女與妃子,常常聽到冷宮中傳來的幽怨聲響,驚得渾身發顫。帶有主角光環的妃子被皇帝一怒打入冷宮,只得拾掇衣服,帶著太監和宮女戚戚然地生活。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裡,女主被打入冷宮,裡面全是一些不太正常的女人,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衰老不已,但依舊會有太監等人照顧著她們。其實,歷史與電視劇有所出入,真實的冷宮與影視全然不同。
  • 大臣和皇帝說話,口水濺到皇帝臉上,皇帝手一抹說沒事
    封建社會的時候,處於上層社會的官員和貴族有天生的「特權」,包拯能毫無顧忌對這些「特權」說不,全因有一個後盾,這個人就是北宋仁宗皇帝趙禎。包拯劇照趙禎原本是真宗皇帝和一個妃子所生的,當時皇后和這個妃子同一天生產,皇后生的孩子當時就死了,趙禎就被皇后抱養在宮中,這就是民間「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宋仁宗是被忽略的「巨星製造機」?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一個庸常君主御宇的時代,為什麼會湧現出如此之多的傑出人物?在作家吳鉤看來,宋仁宗是被世人嚴重低估的一位盛世之主,通過分析解讀眾多第一手史料,還原最真實的宋仁宗,他既非庸碌無能,也非英明神武。在新書《宋仁宗:共治時代》中,吳鉤用生動的文字,刻畫了趙禎作為兒子、丈夫、父親和君主四重角色的所作所為,既有他作為平凡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慾,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也描述了他作為宋朝第四代皇帝所面臨的重重考驗,刻畫出生而為帝王者所要經歷的無奈、克制與權衡。
  • 《宋仁宗》:庸常君主與巨公輩出的時代
    差不多同步,吳鉤先生第四部釋宋作品《宋仁宗:共治時代》出版。該書《楔子》第一句,作者就給出了新聞導語般抓人的論斷:「中國曆朝帝王之中,宋朝第四位君主——宋仁宗趙禎,可謂是一位在位時間很長、存在感極低的皇帝。」
  • 一夫一妻的皇帝,並非只有明孝宗,還有兩個皇帝,一樣沒有妃嬪
    但是,終其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後宮別無嬪御的皇帝,並非如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有明孝宗一人。中國歷史上還有兩位皇帝,同樣是履行了「一生一世一雙人」。他們是西魏皇帝元欽、宋英宗趙曙。西魏皇帝元欽(525年~554年)&皇后宇文氏(?
  • 古代妃子為何不能在皇帝宮中留夜?看完這2點,盡顯古人大智慧
    古代妃子為何不能在皇帝宮中留夜?看完這2點,盡顯古人大智慧 2020-11-16 17:49:09 史事的驛站
  • 史上最殘忍的皇帝,帶領後宮妃嬪觀看親生兒子被活活燒死簡直是殘忍...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便是父母,卻有這麼一位皇帝親自處死了自己的兒子,斷四肢、挖起眼、斷四肢最後丟盡火堆並帶領後宮妃子觀看其兒子被火火燒死。  在中國歷史出現很多荒淫殘暴的皇帝,朱棣誅十族、厲王苻生將殺人當行為藝術等這些殘忍至極的帝王,但卻都沒此人殘忍,他就是石虎。
  • 兩位妃子的一次閒談,竟然給大漢留下一個好皇帝,世界太奇妙了!
    有一天,劉邦叫這兩位妃子在河南宮陪自己散心,二人就聊起了年少時的一些事情。原來啊,她們倆還有一個共同的小夥伴,三個人小時候非常的要好,曾經在一起約定,將來不管誰尊貴了,不能忘了彼此。劉邦也是閒著無聊,就向她們倆多問了幾句,這一聽才知道,原來那第三個姑娘也在自己的宮中,她姓薄。
  • 神秘獨居女半夜猛敲盆 鄰居勸阻挨臭罵遭吐痰
    3年來,南岸區銅元局塗江村78號到83號的居民一直在和一位獨居的女鄰居「鬥」。在沒日沒夜的「鬥爭」中,大家忍過、罵過也吵過,找過社區,找過街道,還撥打110報過警,情況不僅沒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  鬱悶  電費翻了一番  塗江村78號到83號是一棟老居民房,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 宮中妃子每天衣食無憂、錦衣玉食,但為何身體經常都病殃殃的呢?
    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也不必天天為吃穿煩惱,所以說我們很多人在休閒的時候都會去看古裝劇,而我們也可以通過看古裝劇來了解一些歷史的事情,同時也可以了解住在王宮裡的妃子和宮女是多麼的快樂。
  • 皇帝為何要娶此醜女回去,其原因竟是這樣,實在可惡,不是賈南風
    今天要說的女主人公也是位醜女,但是和賈南風是不同,她雖然長的醜。但是個很有才氣的人,一首《離思賦》穿成千古,不過已經失傳了。她就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貴人,左棻(fēn)。左棻自幼好學,她的名聲是僅次於哥哥的。但是同樣都很醜。左棻的名聲也漸漸流傳於文學界,有一天就傳到晉武帝司馬炎耳朵裡。
  • 「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話沒毛病,否則讓你好看
    "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的意思是,早上5點至7點起床後,男人千萬不要喝酒;下午5點到7點,也就是吃晚飯的時候,千萬不要罵妻子。這是一句農村老話,後來收錄到了明代兒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書中,原文是:莫吃卯時酒,昏沉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這句話有道理嗎?
  • 《我要一件滿後毛衣》皇帝小說第10集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人
    作家:皇帝(筆名),全球獨家發布於皇帝小說從此後,每天晚上夜深人靜時,昊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無數次的問自己,「如何能與眾不同?如何能改變中國產品這一悲催的宿命呢?」「既然匯率是國貨的一個天生缺陷!那我為什麼不另闢新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