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是被忽略的「巨星製造機」?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2021-01-12 瀟湘晨報

《宋仁宗:共治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被忽略的「巨星製造機」

今天的中國人遊長城,必會想起秦始皇;遊大運河,必會想起隋煬帝;論及「鄭和下西洋」的盛況,會想起明成祖永樂帝;說起古代的治世,人們腦海中出現的也是漢文帝、漢景帝的「文景之治」,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明皇的「開元盛世」,清前期的「康雍乾盛世」,很少有人想起宋仁宗趙禎和他的時代。

趙禎沒有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沒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正德皇帝那樣的鮮明個性、乾隆下江南那樣的戲劇性經歷。他是一個庸常的君主,居於深宮,生活平淡如水,甚至沒有一個民間文人願意將他平庸的人生演繹成人間傳奇。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歷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例如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韓琦、呂夷簡等等,堪稱「巨星製造機」,歷史上任何一朝帝王都無法與其抗衡。而他和這些能臣巨擘開創的時代,更是中國古典時代最繁華、美好的時代。仁宗朝人才之盛,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可以比肩。

難怪大才子蘇軾都說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

一個庸常君主御宇的時代,為什麼會湧現出如此之多的傑出人物?

在作家吳鉤看來,宋仁宗是被世人嚴重低估的一位盛世之主,通過分析解讀眾多第一手史料,還原最真實的宋仁宗,他既非庸碌無能,也非英明神武。在新書《宋仁宗:共治時代》中,吳鉤用生動的文字,刻畫了趙禎作為兒子、丈夫、父親和君主四重角色的所作所為,既有他作為平凡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慾,所經歷的喜怒哀樂,也描述了他作為宋朝第四代皇帝所面臨的重重考驗,刻畫出生而為帝王者所要經歷的無奈、克制與權衡。

——編者按

第一個悖論

眾多文藝作品中,宋仁宗一直是跑龍套的

最近,有一部以仁宗皇帝為主角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我也剛剛推出了一部仁宗皇帝的傳記《宋仁宗:共治時代》。大家想要了解仁宗皇帝,可以看電視劇,也可以看我的書。電視劇講的是文學化的藝術形象,書講的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最好是兩者結合著一起看。《清平樂》應該是有史來第一部以宋仁宗為主角的影劇作品。在我印象中,以宋仁宗時代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電影,倒是不少。我小時候,有一部電視劇《包青天》,播了幾百集,可謂是風靡一時。如果看過,就暴露你的年齡了。這部《包青天》的背景設定正是宋仁宗朝,但你現在記得宋仁宗是誰扮演的嗎?你只會記得演包公的金超群、演展昭的何家勁,對不對?因為在《包青天》中,仁宗皇帝就是一名跑龍套的嘛,誰會記得他?

前些年,還有《少年包青天》的系列劇,背景也是宋仁宗朝。電影《老鼠愛上貓》根據清代小說《三俠五義》改編的,劉德華演的展昭,裡面也有宋仁宗出現,也是跑龍套的角色。

宋仁宗不僅在現代人製作的影視作品中「打醬油」,在傳統民間文人創作的文藝作品中,他也一直都是「跑龍套」。自元朝至晚清,不管是元雜劇,還是明清傳奇、小說,還是話本、地方戲,都有許多以宋仁宗朝為歷史背景的作品,比如包公故事、楊家將故事、呼家將故事、狄青故事,就連講徽宗朝故事的《水滸傳》,也是從仁宗朝寫起。但是,在這些故事演義中,宋仁宗總是充當「背景板」,出演「路人甲」,從未唱主角。就連講仁宗身世的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仁宗扮演的還是小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包公。

也就是說,我們在宋仁宗身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悖論:以宋仁宗朝為歷史背景的文藝作品是很多的,但宋仁宗本人卻從來不是主角,而是跑龍套、背景板。

第二個悖論

自己默默無聞,但在位期間湧現了眾多傑出人物

宋仁宗身上還有第二個悖論:宋仁宗本人默默無聞,與其他古代帝王相比,存在感是很低的,比如我們提到皇帝中的藝術家、藝術家中的皇帝時,你肯定會想到宋徽宗,而不太可能想到宋仁宗。徽宗確實是天才的藝術家,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但許多人未必知道,仁宗其實也是一名頗有才情的藝術家。他從小就喜歡繪畫,書法造詣不輸宋徽宗。他還通曉音律,會作曲,寫過樂理方面的論文。然而,不管是在宋朝的文藝圈內,還是在長時段的藝術史上,宋仁宗都籍籍無名。

說起古代的盛世,人們腦海中出現的也是唐明皇的「開元盛世」、清前期的「康雍乾盛世」。很少有人會聯想到宋仁宗以及他的時代。

然而,正是在宋仁宗時代,湧現了非常之多的傑出人物:

先來看文學界,明朝人評選「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為北宋人(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他們全都在仁宗朝登上歷史舞臺;唐詩宋詞為中國古典詩歌並峙之兩大高峰,後人習慣將宋詞分為豪放詞、婉約詞兩大流派,豪放詞的領袖蘇東坡,婉約詞的領袖柳永,都是仁宗時代的一流詩人。

再來看學術界,宋代可謂百家爭鳴,形成關學、朔學、洛學、蜀學、新學等學術流派,而這些學派的創始人或代表人物,都生活在宋仁宗朝;著名的「宋初三先生」(石介、孫復、胡瑗)與「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全是活躍於仁宗時代的大學者。

再來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們也集中出現在宋仁宗的時代,不但主持「慶曆新政」的範仲淹、富弼、韓琦等人是仁宗朝的中堅力量,而且,領導「熙豐變法」的王安石、章惇、呂惠卿等新黨中人,主導「元祐更化」的司馬光、呂公著、範純仁、蘇轍等舊黨中人,也是在仁宗時代的政壇中嶄露頭角的。

最後來看科學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項均出現在仁宗時代(用來製作熱兵器的火藥配方首見於仁宗朝《武經總要》,指南針與活字印刷技術,首見於沈括《夢溪筆談》);宋代最聰明的兩名科學家——蘇頌與沈括(蘇頌發明了世界最早的自動天文鐘「水運儀象臺」,沈括則是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無不涉獵的天才),都成長於仁宗時代。

這就是宋仁宗身上的又一個悖論:仁宗本人默默無聞,存在感很低,但他在位期間,湧現出非常多的著名人物,一直在我們的歷史書中、語文課本中刷存在感。他們的名字與作品不但出現在歷史教科書中,還出現在語文課本上,江湖人稱「背誦默寫天團」。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站著一個女人。那麼一群成功的男人背後呢?站著一個宋仁宗。憑著這一點,我覺得宋仁宗就很不簡單。

第三個悖論

沒有雄才大略,但得到的評價卻非常高

宋仁宗身上還有第三個悖論。我們先來看電視劇《清平樂》裡的仁宗形象,王凱扮演的宋仁宗不但很帥氣,還很英明,很睿智,見識不凡,有謀略,甚至有點心機男孩的感覺,比如他對宰相呂夷簡勸他廢掉郭皇后的花花心腸,心裡是一清二楚的,只是不想說破。放尚美人出宮,也是他自己主動提出來的。但事實上,這是電視劇對男主角的拔高,歷史上的宋仁宗要更庸常一點,是一位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有著普通人的缺點,比如有點迷戀美色,尚美人其實是他在太妃、大臣的壓力下,無可奈何送出宮的。也就是說,真實的宋仁宗其實並沒有那麼英明神武。

但這麼一位缺點明顯、似乎還碌碌無為的君主,歷代士大夫對他的評價卻是很高的。宋朝人自己說:「慶曆、嘉祐之治,為本朝甚盛之時,遠過漢唐,幾有三代之風。」慶曆、嘉祐都是宋仁宗的年號。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在傳統儒家看來,三代也代表了一種完美的理想治理狀態。也就是說,宋朝士大夫認為仁宗皇帝的治理,差不多達到理想中的三代之治。

明朝的士大夫朱國禎縱論千古帝王,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聖君)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在他心目中,千百年間,帝王無數,只有漢文帝、宋仁宗與明孝宗才配得上「賢主」之譽,至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不足道。

今天不少網文還煞有介事地說:「自稱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曆,自視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認,有三個帝王,卻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燁,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趙禎。」其實,網文的話是完全不可信的,乾隆不可能會佩服宋仁宗——因為他們完全是兩類人。我檢索過《乾隆朝實錄》,找不到稱佩服宋仁宗的任何記錄。這才對嘛,如果仁宗皇帝真的受清朝的乾隆佩服,那絕不是一種榮幸。

這就是宋仁宗身上的第三個悖論:仁宗本人的資質比較平庸,沒有什麼雄才大略,也沒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歷代士大夫對他的評價卻非常高。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他是低調不顯眼的皇帝,後人卻評價他為仁君,他身上的三大悖論
    回顧中國五千年歷史,封建時代歷經了24個朝代更迭,統一全國的朝代只有11個,能存活100年的朝代更少,只有6個。在經濟文化方面達到全面繁盛的朝代大概有西漢、唐、北宋和清朝,這些朝代在穩定發展期都有一位立下豐功偉績的皇帝,雖然後來都走上沒落,但漢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成就實在太奪目了,至今仍被後人歌頌。
  • 《清平樂》別只關注感情線,宋仁宗身居高位的反思至今仍然適用
    最近很多人看《清平樂》一邊看一邊糾結,因為感情線真的太多了,皇帝宋仁宗就有好幾條感情線,帝後cp虐帝妃cp甜,除此之外,皇后和茂則的隱晦感情線,都感覺挺有意思的,但是放到後宮的大環境下,又讓人感覺無論嗑哪一對cp全都會在結局的時候沒有好下場,感情線亂而且還不敢隨意嗑。
  • 宋仁宗多次貶黜範仲淹,不是因為糊塗,而是這2個不便明說的原因
    範仲淹精通儒家經典,因此他認為為官就要剛正不阿,敢於直言進諫,但是他的這種想法很容易得罪人。比如說,在宋仁宗成年後,劉太后仍然把持朝政,沒有還政於宋仁宗。於是範仲淹上疏太后,請求還政於宋仁宗,結果沒有任何回復。晏殊知道後,責備範仲淹過於草率。範仲淹卻認為有益於朝廷的事,就要秉公直言,有性命之憂也在所不惜。
  • 哥德爾證明(中)-三個悖論
    1☆難度:理髮師悖論小鎮只有一個理髮師,他聲稱:「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那麼他該不該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那麼他不是(不給自己理髮的人),他不能理髮;如果不理,那麼他是(不給自己理髮的人),他可以給自己理髮。兩個悖論,其實都是自我指涉的問題,它陳述了自己,而且對自我進行了否定。哥德爾證明實際就是上述悖論的變種。
  • 《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寶貝女兒徽柔,名字從哪兒來的?
    追劇的各位應該都知道,《尚書》在《清平樂》這部劇中出鏡率相當高,對宋仁宗的為人、治國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硬要組CP的話,它真跟宋仁宗挺配的。在第三集中,宰相王曾前來為仁宗講經,內容是《尚書》中的《皋陶謨》篇。因《尚書·皋陶謨》講仁君要謹言慎行, 要寬仁敬慎,引發君臣討論要成為眾心所向的君王,最重要的是什麼。
  • 《宋仁宗》:庸常君主與巨公輩出的時代
    作者進而指出,宋仁宗「沒有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沒有唐宗宋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正德皇帝那樣的鮮明個性、乾隆下江南那樣的戲劇性經歷。他是一個庸常的君主」,然而,「正是在這位庸常的君主在位期間,中國歷史湧現了非常之多的傑出人物」。
  • 劉德華一生中重要的三個選擇,每一個選擇都讓他離天王巨星近一點
    劉德華一生中重要的三個選擇,每一個選擇都讓他離天王巨星近一點文/嗡嗡君劉德華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天王巨星,甚至是精神圖騰般的存在,的確,娛樂圈中的明星那麼多,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影視歌三方面都成績斐然,更何況他給人的感覺是無論自己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永遠都不會懈怠,依然努力向前
  • 《缺氧》氧氣製造機怎麼做 氧氣製造機方法介紹
    導 讀 大家知道缺氧氧氣製造機怎麼製作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缺氧氧氣製造機結構圖解,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足球著名的三個悖論,你知道幾個?
    關於足球,有三個著名的坊間悖論,雖然初聽感覺好像有點道理,實質上都是足球悖論,筆者就來一一反駁這3個悖論。 1.足球著名悖論一:如果派11個死刑犯去踢世界盃,拿到冠軍就減刑,可以拿到世界盃。
  • 辛普森悖論與「人生的三條路」
    這裡的確會有一個令人「疑惑」之處。讓我們簡單算一下:500個用戶,按照最新市場份額,iPhone用戶有195人,Android用戶有305人;Android用戶的忠誠度(用戶留存率)為92%,而iOS則是89%。
  • 吃螃蟹被禁,看女相撲被罵,義釋出牆妃子;宋仁宗:做好皇帝要忍
    吳國後主吳皓有嬪妃5000,為了讓這些女子有事可做,吳皓就在後宮裡經常舉辦「角牴」大賽,贏者重獎。唐朝時傳入日本,宋朝時正式命名為「相撲」,是標準的民間行為藝術。宋仁宗出宮看女子相撲,這一爆炸性消息馬上被朝野都知曉了。結果可想而知,他被皇太后劉娥禁足了,直到太后去世多年,他都沒敢再去。
  • 精選一組值得深思的悖論,越思考越有意思
    悖論指邏輯學和數學中的矛盾命題;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這個小號有一個性質;它的表面積無窮大,可它的體積卻是 π。)填滿整個託裡拆利小號只需要有限的油漆,但把託裡拆利小號的表面刷一遍,卻需要無限多的油漆!
  • 輻射4製造機使用方法介紹
    輻射4製造機如何使用?
  • 什麼是必朽悖論?人類想要解開這個悖論,究竟有多麼「自欺欺人」
    英國哲學家,史蒂芬*凱夫曾在自己的作品《不朽:對永生的追求及其對文明的推動》一書中曾發表過一個觀點,這個觀點被稱之為「必朽悖論」,什麼意思呢?在他看來,死亡對人類而言是必經之路,人類既無可奈何,又覺得這件事不可思議,我們經常會看到,但並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最核心的觀點是:死亡代表著你意識地消失,但擁有意識的我們是無法模擬出意識消失的畫面以及情感的。
  • 3個世界著名的悖論問題,會挑戰到大家的智商?
    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誕生過很多著名的悖論問題,即: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又無法被推翻的問題;其中就有著名的悖論問題,如:電車難題、黃油貓悖論等等,我們今天就列舉其中的三項,供大家思考和討論。
  • 世界巨星!亞洲一哥!他就是孫興慜!
    是他是他就是他是我們亞洲的天王孫興慜!誰說亞洲足球不能出巨星,孫興慜用大四喜狠狠的證明了亞洲足球同樣可以湧現出媲美歐美巨星的球員,在今晚熱刺與南安普頓的比賽中,亞洲一哥左右開弓上演了驚天的大四喜,這也是首位亞洲球員在英超聯賽一場比賽中打進四個球,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曠世之作!
  • 在數學中,有哪些非常有趣的悖論?
    貝克萊悖論、羅素悖論、意料不到悖論、鱷魚悖論、分球悖論等等。悖論:指自相矛盾的命題,這個命題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混亂,相衝突;論:言論,言語。)歷史上出現過的數學悖論很多,數理邏輯是數學的研究方法,於是很多邏輯上的悖論,也歸在數學門下,以下就是幾個有趣的數學悖論:貝克萊悖論在17世紀,牛頓和萊布尼茲各自都獨立創立了微積分
  • 王凱和3個女人的故事裡,只有她贏了。如何找對你的星盤角色
    雖然劇作本身主打還原歷史,但談及仁宗便不能不牽扯出他身邊那些重要的女人們。他最鍾愛的張貴妃,雖封帝後卻讓人多是心疼的曹皇后,以及仁宗親政後第一個被廢的郭皇后……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同是「皇后」,為什麼關係和糾葛卻如此不同?為什麼同是伴侶我們卻有著不同的相處方式?
  • 紅杏尚書路遇宮女,愛而不得寫了首詞,宋仁宗看後:賜給你了
    宋祁才學非常高,26歲的時候,他與哥哥宋庠同時進士及第,而宋祁本來被擬定為狀元。但是劉皇后卻認為弟弟排名在哥哥前面,不太好,於是定了宋庠為狀元。方志遠教授曾經說過,宋真宗一朝到宋仁宗執政前期,很多官員都是得過且過。宋祁一生為官,在政治上也沒很大的成就,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寫了一篇關於「三冗三費」的奏疏,以及《御戎論》七篇。
  • 費米悖論:外星人,你們到底在哪?
    而物理學家費米對此的感受是:外星人,你們在哪?它們在哪?這就是費米悖論(初級版)。銀河系有10萬個智能文明,假設只有1%進化為II級文明,這1%裡只有1%進化為III級文明,還有10個。它們到底在哪?這就是費米悖論(進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