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一生中重要的三個選擇,每一個選擇都讓他離天王巨星近一點
文/嗡嗡君
劉德華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天王巨星,甚至是精神圖騰般的存在,的確,娛樂圈中的明星那麼多,很少有人像他一樣在影視歌三方面都成績斐然,更何況他給人的感覺是無論自己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永遠都不會懈怠,依然努力向前,不過,嗡嗡君在這裡並不想強調劉德華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或者努力到什麼程度,而是想要跟大家一起回憶下他一生中重要的三個選擇。
1.報考TVB
如今,我們常常聽到許多年輕人報考藝術院校表演專業的報導,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明星,其實,當年的劉德華跟現在的年輕人也有一樣的想法,不過,在當時的香港,大家更加青睞的是有「明星搖籃」之稱的TVB,而在劉德華的一首粵語歌曲《17歲》開頭的歌詞:「十七歲那日不要臉 參加了挑戰 明星也有訓練班 短短一年太新鮮 記得四哥 發哥都已見過面 後來 榮升主角太突然」,便是真實的寫照。
2.離開TVB
1983,因為《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劉德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而前往影壇發展的想法也與日俱增,當他跟公司說,我可不可以每年拍一部電視劇,其他的時間給我拍戲(電影)?結果換回來否定的答案,之後,劉德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離開TVB。
劉德華曾表示,當他做出這個選擇之後,身邊有不少人跟他說,劉德華,你這個選擇太失敗了,但這個從心出發的選擇幫助他迎來影壇的璀璨。
3.拒絕對嘴
劉德華最初的起點是演員,而歌手的身份同樣讓他俘獲了大眾的心,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歌手對於他的來說並不是那麼順遂的事情。
想當年,劉德華進入歌壇不久,在一次現場演出中,音調沒有那麼準,強撐著唱完,旁邊的藝人跟他說,不會唱,你唱對嘴吧。在得到這樣的「評價」之後,劉德華選擇拒絕,回去繼續練,以真實的聲音迎接未來的演出。
依然是《17歲》的歌詞,我們看到這樣一句話:我的震音假音早已太熟練 然而情歌總是唱不厭。
在嗡嗡君看來,我們從劉德華身上看到的不應該僅僅是選擇本身,更應該強調選擇之後用心實現自己的想法,就像前文提到的:劉德華報考TVB之後,最終是以甲級成績畢業;因為對未來的分歧,雖然劉德華在TVB有一段不太愉快的經歷,甚至被「雪藏」,但他依然沒有失去希望,用各種渠道去充實自己,為了將來的挑戰做最好的準備,之後的《法外請》、《旺角卡門》、《天若有情》讓他紅到發紫;直到今天,縱然有人說劉德華算不上歌壇的實力派,但他依然用自己真實的歌聲在堅持,而正是認準方向之後一點一點的堅持,才會讓劉德華離天王巨星的位置越來越近,最終成為標誌性的人物,在太多人心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