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低調不顯眼的皇帝,後人卻評價他為仁君,他身上的三大悖論

2021-01-12 巴旦看世界

宋仁宗開創了一代盛世,史稱仁宗盛治,他統治時間超過四十年,算是在位時間較長的皇帝。宋仁宗性格寬厚仁慈,不喜奢華之物,生活樸素,作風嚴謹,因此宋仁宗與歷代存在感非常強的皇帝相比,他確實比較低調不顯眼。

回顧中國五千年歷史,封建時代歷經了24個朝代更迭,統一全國的朝代只有11個,能存活100年的朝代更少,只有6個。在經濟文化方面達到全面繁盛的朝代大概有西漢、唐、北宋和清朝,這些朝代在穩定發展期都有一位立下豐功偉績的皇帝,雖然後來都走上沒落,但漢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成就實在太奪目了,至今仍被後人歌頌。

然而,宋仁宗相比上面所說的皇帝並沒有所謂的豐功偉績,反而看起來過於平凡甚至看起來「碌碌無為」,他下面的臣子如韓琦、司馬光、蘇軾、王安石、富弼等名人卻大放異彩,讓人不得不感嘆如此平庸無奇、沒有雄才偉略的皇帝卻擁有如此多文學巨匠和政治家,這是中國其他朝代都難以媲美的地方,北宋的文學之盛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宋仁宗治理的北宋可謂是繁星璀璨,雖然他沒有多大的成就,卻成就了不少偉人。如此看來,表面上宋仁宗資質平庸、無宏圖偉略、性格不鮮明,那為什麼他統治的朝代出現了如此多的偉人?難道真的是他運氣太好了?還是大家根本不了解最真實的宋仁宗,沒有發現他深藏不露的治國之才?

首先除了最近的電視劇《清平樂》詳細刻畫了宋仁宗在生活和朝堂的形象外,其餘很多文學作品、電視影劇對宋仁宗的形象刻畫並沒有很具體詳細,甚至在戲中是個小角色和背景板。例如非常有名的影視作品《包青天》,幾百集的電視劇壓根就沒有出現過宋仁宗,只交代了故事的朝代政治背景,誰會記得北宋有個開創仁宗盛世的仁君?無論在現代的影視作品,還是古代的文學作品,都沒有非常正式提及他本人。例如世人熟知的包青天故事、楊家將故事、司馬光故事、狄青故事等等,在這些故事中,宋仁宗只是他們交代故事背景的「背景板」,好像並不是不值得記載的主角。

其二,大家提到具有才情的皇帝肯定不會有宋仁宗,大都會想到宋徽宗、李煜。毫無疑問,宋徽宗才情橫溢,琴棋書畫皆精通,而李煜的詩詞流通百世,小學生的課本總會收錄他一兩首詞。但大家都沒想到宋仁宗在琴棋書畫上也頗有才華,書法比得上宋徽宗,繪畫也有小有成就,除此外他也通音律,寫詞曲,算是各方面都不差的君王,但相比於有所造詣的文學巨匠,宋仁宗當然比不上,就像參加考試的小學生,就算不是單科狀元,但所有科目的成績都是中等偏上。正是他統治時期出現如此多的文學巨匠和傑出政治家,大家才忽略了宋仁宗身上的亮點。

其三,像之前說為什麼宋仁宗資質平平,後人對他的評價卻如此之高?在《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形象是決斷英明,見解獨到,有謀略盤算,顏值略高,帶有仙氣的君主。例如,重臣勸諫宋仁宗廢郭后,宋仁宗知道他們背後的動機卻不說破,靜觀其變,找準機會後再廢郭氏。

但是現實中的宋仁宗真的自帶光環麼?其實不然,宋仁宗真的只是資質平平的君王,像普通人一樣,他也有優缺點,有喜怒哀樂,有憂愁苦悶,做決定猶豫不決,不夠果斷。但是,如此平凡的君王,大臣子民卻喜歡他,對他比較認可。宋朝的子民認為宋仁宗統治時期經濟之繁盛超過漢唐;明朝的朱國禎認為宋仁宗、漢文帝、明孝宗才有資格被稱為「賢主」,其他所謂有雄才偉略的君主都微不足道;乾隆也曾說過自己只佩服三位皇帝,其中一位便是宋仁宗。

《清平樂》中宋仁宗的扮演者王凱曾經說過宋仁宗的「仁」是對所有人,上至朝堂重臣,下至普通百姓,包括後宮嬪妃,凡事以仁為先,其次就是他特別能容忍,容忍諫官整天逼著他納諫,容忍所有人的監視,他沒有自己的生活,他活著就是為了天下百姓。因此,評價宋仁宗為仁君是挺合適的,他符合士大夫心中克己復禮、實施仁政的君王形象,也符合普通百姓心中憂國憂民,心繫百姓的明君形象。

相關焦點

  • 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卻……
    歷史上的皇帝,出身平民階級的不多,最為世人熟知的有兩位,一位是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身還做過乞丐,另一位則是西漢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他是第一個創造農民當上皇帝這個奇蹟的人,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其實好壞參半,這又是為何呢?
  • 他身上有哪三個悖論?
    也就是說,我們在宋仁宗身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悖論:以宋仁宗朝為歷史背景的文藝作品是很多的,但宋仁宗本人卻從來不是主角,而是跑龍套、背景板。第二個悖論自己默默無聞,但在位期間湧現了眾多傑出人物宋仁宗身上還有第二個悖論:宋仁宗本人默默無聞,與其他古代帝王相比,存在感是很低的,比如我們提到皇帝中的藝術家、藝術家中的皇帝時,你肯定會想到宋徽宗,而不太可能想到宋仁宗。徽宗確實是天才的藝術家,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但許多人未必知道,仁宗其實也是一名頗有才情的藝術家。他從小就喜歡繪畫,書法造詣不輸宋徽宗。
  •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
    南宋開國皇帝趙構,歷來對他評價都不高,主要是才能不匹配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宋史》▲趙構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一共有過400多個皇帝,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於清朝和明朝來講,宋朝不知道是因為時代久遠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感覺大眾相比於明清兩代甚至是更遠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將嶽飛,但是對殺了他的皇帝趙構卻不太了解。
  • 他年過70已鬍鬚斑白,但說出身世後,氣得康熙連夜將他處死
    ,崇禎皇帝雖命人將太子朱慈烺送至國丈周奎家中,周奎則認為會危及自身,將朱慈烺獻給了清朝廷,後被處死。 朱慈炯是崇禎皇帝的第三子,李自成敗退後便不知所終,很多人認為朱慈炯是朱三太子的原型,事實上,朱三太子是永王朱慈炤,是崇禎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李自成敗退後,朱慈炤跟著一位姓毛的將領在河南種了一年地。
  • 嶽鍾琪是嶽飛的後人,他敢向雍正承認麼?雍正為何敢讓他手握重兵
    但是不管你承不承認,查一查你的祖上,這是朝廷用人的手段之一。嶽鍾琪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孫,是嶽飛的第三個兒子嶽霖的後人。 雍正百分之百知道嶽鍾琪的身份,但是他還是敢用嶽鍾琪,這就是雍正的特別之處了。畢竟嶽飛和女真族的祖先們,那可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 宋朝最「幸運」的皇帝,本不受人待見,最後成為了宋朝的皇帝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宋朝有這麼一位皇帝,可以說是千古第一仁君,他就是宋仁宗,是讓百姓乃至對手都十分敬仰的一位仁君。但就是這樣的一位仁義之主,上天卻仿佛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樣,讓他一生無子。也正因如此,造就了宋朝登基最幸運的一位皇帝--宋英宗。
  • 他手握80萬大軍,李自成圍京卻不肯去救駕,後人卻還說他是忠臣
    朱由檢的父親明光宗,明光宗雖貴為太子卻不受明神宗的寵愛,而且朱由檢的母妃也並非皇宮妃子中的一員,而是當時明光宗身邊服侍的女婢。而其母妃因為惹怒明光宗,被處死。朱由檢也只能交給其他妃子撫養。朱由檢的幼年可謂是悲慘的。而這些也造成了他之後當上皇帝後,對大臣疑心太重這一致命缺陷。明朝晚期,可謂是千瘡百孔。
  • 他玷汙皇后使其懷孕,皇帝竟然給了他400大洋讓他離開,心胸寬廣
    尤其是在古代,女子的清白是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東西,失去清白的女子會被眾人唾棄,想嫁人也是不可能的了。對於擁有後宮三千佳麗的皇帝來說,嬪妃的清白是直接關係到皇家血脈的,所以一定要嚴加死守,儘可能的不出現妃子出軌的現象,若是出現,株連九族的懲罰都有可能。
  • 可惜朱棣的有備無患,後人不重視,他的方法真的可以保住明朝嗎?
    只不過在後來朱棣上位的時候,發動了一些戰役,在他當上皇帝以後,就拿北邊倭寇為患的理由選擇了將都城搬遷到了北京這裡。其實在這個時候的朱棣也並沒有徹底就是放棄了南京這個都城。但是為了削減敵人的實力,也為不將他自己爹多年打下來的江山就此浪費掉,就在那裡留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行政機構。這樣以來就能夠使建立在南京的皇城不被荒廢掉。
  • 衡量一個人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錢,而在於世人怎樣評價他
    很多現代人認為古人所提倡的那些價值觀是遷腐的、不現實的、過時的。實際上,是狹隘地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義。很多現代人不愁吃不愁穿卻不開心,天天喝酒唱歌卻不快樂,為什麼?就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精神上的追求。
  • 杜月笙被稱為「上海皇帝」,他的勢力有多大?說出來讓人很難相信
    人們對於上海灘三大流氓有著不同的評價,「黃金榮貪財,杜月笙會做人,張嘯林能打」如今,我們從他們的一生過往中不難看出,這個評價對於三人是相當的形象,在這三人中,人們普遍認同的一個人正是杜月笙,有的人甚至將他稱為「上海皇帝」「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可以說是評價至高
  • 被人稱作碌碌無為,其實他是忍辱負重,為明朝國運多延續好幾年
    明朝萬曆皇帝特別喜歡換內閣首輔。他一生共在位48年,一共任命了12個內閣首輔,平均每四年就換一位。其中申時行執政時間最長,是毫無疑問的內閣首輔在為冠軍。但歷史上對這個冠軍評價不高,很多人說他首鼠兩端,碌碌無為。這當真是冤枉了申時行大人。
  • 愛因斯坦智商那麼高,他的後人表現如何,也和他一樣厲害嗎
    沒有任一個人說他做錯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指責他,因為實現這樣的計劃並不是他所設定的,他只是美國政府的工具。他曾經被德國的總統懸賞,德國的總統認為他不愛自己的國家,認為愛因斯坦背叛了他們的祖國,其實全世界的人們都不理解他做法後面的原因,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和平。
  • 一個帶著孩子的二婚女人,居然能嫁給皇帝,還為他產下千古一帝
    為什麼後人都說王娡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因為她的一生很好的教會人們一個道理,一個人無論出身怎麼樣?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後來這個王爺雖然歸順了漢朝,但是他依然是項羽的手下。所以劉邦做了皇帝之後,覺得留著他始終是個禍患,於是就說他想要造反,就把他殺掉了。 所以到了她母親那一代的時候,她家裡的條件就不好了,於是她母親就嫁給了一個老百姓,後來她生了兩個女兒,其中一個就是王娡。
  • 他陰差陽錯當上皇帝,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最後被當成叛國賊殺死
    張邦昌是一個心懷家國但是卻也毫無魄力的人,他從小受孔孟之道的薰陶,為臣忠君為子孝親。總體上說是個以善於中庸之道的官員。說白了就是交給他一件事情,肯定能盡力去幹,不會忤逆領導,但是也沒有人任何隨機應變的能力,屬於逆來順受的人。
  • 中國十大傑出皇帝排行,毛主席對朱元璋評價頗高
    從貧民到敵人,都捨不得他死——皇帝做到了這份上,大有「偶像巨星」之勢。直到700年後,看誰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這段話可視為毛澤東對明史的整體印象和基本評價,朱元璋與朱棣評價最佳,其他次之甚至不屑一顧。
  • 河南老人自稱皇帝後人,相貌神似朱元璋,家中還有明朝聖旨和冰盤
    不論真假與否,他倆的出現的確加深了民眾對皇帝後人的印象。一提及這個話題,大眾聯想到清朝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每一個封建王朝隕落時,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前帝王家族勢必會遭到新王朝皇帝的加害,血脈能保存延續下來的機率也並不高。 話雖如此,還是有人站出來的。曾經在2006年那會,我國河南就有一位81歲的老農自稱是皇帝後人。和前文中提到的州迪和恆紹都不一樣,這個老人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人。
  • 遇蛇:沈珏不跟他的皇帝玩了,至少還有沈清軒和伊墨在等著他
    但至少,伊墨和沈清軒在最後殊途同歸了,雖然三世情緣之後,他們要各自飲下孟婆湯轉世,也許再也不記得對方,但也許有一天,伊墨會再次遇見了沈清軒,兩人會再次相愛。而小狼沈珏其實也是讓人很心疼的,雙親被殺,後來被沈清軒養了,至此之後他就有了爹爹和父親,可後來他跟著伊墨找了沈清軒那麼多年,遇到了那個皇帝,和他在一起那麼多年,最後也答應了皇帝會去尋他,可結果,卻被那個南衡帝君推開了。沈珏說,「早來說一句,我也不會糾纏。」
  • 為什麼乾隆帝不殺和珅?嘉慶用事實說明,殺了他是巨大的損失!
    對於和珅卻討厭至極,他就是一個拍馬屁的奴才,此外還特別黑心貪財,奇怪為什麼乾隆帝不殺掉和珅呢?長大以後再看這部劇,發現內有大智慧。你知道為什麼乾隆帝不殺和珅嗎?原因有很多,先說最主要的原因吧!乾隆之所以不殺和珅,在於和珅能力非凡。大清時期,他擔任了很多重要官職,這些官職不能交給其他大臣幹,因為那些大臣們幹不了。此外,和珅還精通多種語言,是個非常優秀的外交官。
  • 為什麼後人讓他來解夢?他真的能預知未來嗎
    周公在周武王繼位第二年,輔助他在孟津舉行會師演習,以此了解周國在國際上的號召力和軍事實力。當時積極響應的諸侯達到800多人,許多諸侯不斷勸說周武王,攻打殘暴無道的商紂王。但周公見大諸侯遲遲不來,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於是果斷地建議周武王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