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誕生過很多著名的悖論問題,即: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又無法被推翻的問題;其中就有著名的悖論問題,如:電車難題、黃油貓悖論等等,我們今天就列舉其中的三項,供大家思考和討論。
悖論一:便是著名的上帝悖論,上帝悖論意為「上帝不是萬能的」,在幾個世紀以前羅馬的一本書,書中用當時最流行的數學推論導出「上帝是萬能的」,一位智者針鋒相對地問:「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如果教延回答能,那麼上帝就不能搬動他創造的那塊石頭,所以上帝在國量方面不是萬能的,如果教延回答說不能,那麼上帝不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所以上帝在創造力方面也不是萬能的。當然,這個悖論起源被認為是出於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來攻擊天主教的說辭,幾經流轉之後便變成了著名的上帝悖論。

悖論二:是個最為古老的思想實驗之一,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特修斯之船),要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哲學家Thomas Hobbes 後來對此進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呢?

悖論三:「猴子和打字機」實驗,定理的內容是:如果無數多的猴子在無數多的打字機上隨機的打字,並持續無線的時間,那麼在某個時候他們必然會打出莎士比亞的詩集;猴子和打字機的設想在20世紀初被法國數學家Emi Ie Borel 推廣,但其基本思想是無數的人員和無限的時間能產生任何東西;事實上,對於這個實驗科學家已經予以證實,只需要房間裡放一臺打字機,然後關一隻猴子進去,猴子碰巧也會跳到打字機上,碰巧也會打出幾個字母,有人計算過這個過程耗時、假以2000億年;從概率上講,猴子也會打出一首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事實上,除了上述悖論之外,還有眾多耐人尋味的悖論問題。
如費悖論、愛因斯坦的光線、外祖母悖論等等問題,它們出現在我們的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某一節點上,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