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中的忒修斯之船:那些「愚弄」專家的著名悖論

2020-12-06 讀芯術

全文共3269字,預計學習時長11分鐘

悖論是人類認知的奇蹟之一,它難以用數學和統計學來求解。理論上來說,悖論是一種基於問題的原始前提得出明顯自相矛盾結論的陳述。即便是最著名的且有案可稽的悖論,也會經常愚弄住相關專家,因為悖論從根本上違背了常識。

圖源:unsplash

那麼,當人工智慧遇見悖論會發生什麼?用AI重建人類認知需處理許多數據無法解釋的現象,而悖論則一直被視為違背邏輯和數據規則的異常情況。對於機器學習模型來說,通過悖論進行推理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挑戰。

當AI試圖重建人類認知時,機器學習模型在訓練數據中遇到自相矛盾的模式,並且返回似乎矛盾的結論是很常見的。數據科學家在訓練新模型時應該意識到這些場景。

本文筆者就將介紹一些「臭名昭著」的悖論。

悖論通常是在數學和哲學的交叉點上形成的。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就是最為著名的悖論之一,它質疑一個所有組成部分都被替換的物體是否仍然是同一物體。

圖源:medium

假設英雄忒修斯在一次偉大的戰鬥中所駕駛的著名的船隻被保存在一個港口中作為博物館文物,歲月流逝,木製零件開始腐爛,以新零件取而代之。大約在一百年後,所有的部件都被更換。「修復後」的船還是原來的船嗎?

或者說,假設每一個換下來的部件都被儲存起來,一百年之後,技術已經可以扭轉腐爛的局面,重新組合起來打造出一艘船。那麼這艘被「重建」的船是原來的船嗎?如果是,那麼在港口被「修復」的船還是原來的船嗎?

事實上,悖論充斥了數學和統計學領域。為了使用幾個著名的例子,傳奇數學家和哲學家羅素提出了一個悖論,突出了集合論中一些最強大想法的矛盾,該理論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格奧爾格·康託爾提出。

本質上,羅素悖論質疑的是「所有不包含自己的列表的列表」。這個悖論是在自然集合論中產生的,因為它考慮到了所有不屬於自己集合的集合。若且唯若集合不是自身的成員時,該集合才似乎是其自身的成員。

這就是悖論。有一些集合,比如所有茶杯的集合,不是其自己的一部分。其他的集合,比如所有非茶杯的集合,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將所有不是自身成員的集合稱為「R」。如果R是自身的成員,那麼根據定義,它不能是自身的成員。同樣,如果R不是自身的成員,那麼根據定義,它必須是自身的成員。誒?這是怎麼回事???

機器學習模型中的著名悖論

作為基於數據的任何知識構建形式,機器學習模型都不能排除認知悖論。恰恰相反,當機器學習試圖推斷隱藏在訓練數據集中的模式,並根據特定環境驗證其知識時,它們總是容易受到自相矛盾的結論的影響。

布雷斯悖論()TheBraess’s Paradox

這一悖論由德國數學家迪特裡希·布雷斯(DietrichBraes)於1968年提出。布雷斯解釋說,使用擁擠的交通網絡的例子,與直覺相反,在道路網絡中添加道路可能會阻礙其流動(例如每個司機的行駛時間),同理,關閉道路也有可能改善出行時間。

布雷斯推理的基礎是,在納什均衡博弈中,司機沒有改變路線的動機。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如果其他人堅持使用相同的策略,那麼個體在使用新策略時就不會有任何收益。對司機來說,策略是採取的路線。根據布雷斯悖論,儘管整體性能下降,駕駛員仍將繼續切換,直到達到納什均衡。

因此,與直覺相反,關閉道路可能會緩解擁堵。

布雷斯悖論在自主的多智能體強化學習場景中很常見,其中的模型需要基於未知環境中的特定決策來獎勵代理。

辛普森悖論(TheSimpson’s Paradox)

辛普森悖論以英國數學家愛德華·辛普森的名字命名,它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將趨勢明顯的幾個組組合到一起時,幾組數據的趨勢消失了。

該悖論的現實案例出現於1973年。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院對入學率進行了調查。這所大學因入學時存在性別差異而被女性起訴。調查結果是:對每一所院系(法律、醫學、工程等)單獨調查時,女性的入學率都高於男性!然而,平均數顯示男性的入院率遠高於女性。怎麼可能呢?

對以上實例的解釋是,單一的平均值不能解釋整個數據集中特定組的相關性。在這個具體實例中,女性大量申請入學率低的院系,如法律和醫學。這些院系錄取的學生不到10%。因而招收的女性比例很低。另一方面,男性更多傾向於申請入學率高的院系:如工程學,其入學率約為50%。因此,錄取的男性比例非常高。

在機器學習的背景下,許多無監督學習算法會從不同的訓練數據集中進行推算,但是結果綜合起來會產生矛盾。

圖源:unsplash

準確性悖論

與機器學習直接相關,準確性悖論指出準確性並不總是對分類預測模型有效性的良好指標,這令人困惑。其根源在於不平衡的訓練數據集。例如,在A類發生率佔主導地位的數據集中,99%的案例中都能被發現,然後就預測每個案例都是A類的準確率為99%,這完全是誤導。

理解準確性悖論的更簡單方法是,在機器學習模型中找到準確率和召回率之間的平衡。在機器學習算法中,準確率常被定義為測量正類的預測的哪個部分是有效的,它由(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確定。此外,召回率指標衡量預測實際捕獲正類的頻率,它由(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表示。

圖源:unsplash

莫拉韋克悖論(TheMoravec’s Paradox)

漢斯·莫拉維克被認為是過去幾十年來最偉大的人工智慧思想家之一。20世紀80年代,莫拉維克對人工智慧模型獲取知識的方式提出了一個反直覺命題。莫拉維克悖論指出,與直覺相反,高級推理需要的計算量低於低級無意識認知。這是一種經驗觀察,與更大的計算能力會使系統更智能這一概念背道而馳。

一種更簡單的構建莫拉維克悖論的方法是,人工智慧模型可以完成非常複雜的統計和數據推理任務,而人類不可能完成這些任務。

然而,許多對人類來說微不足道的任務,例如抓住物體,卻需要昂貴的人工智慧模型。讓計算機在智力測試或玩跳棋時出現成人水平的表現相對容易,但是在感知和行動方面,甚至無法讓其達到兒童的技能水平。

從機器學習的角度來看,莫拉維克的悖論在轉移學習方面非常適用,它可以在不同的機器學習模型中推廣知識。此外,莫拉維克悖論表明了,機器智能的一些最佳應用將是人類和算法的結合。

在許多機器學習模型中,平衡準確率和召回率是對精確度的更好度量。例如,用於欺詐檢測的算法,召回率是重要的度量。檢測出每種可能的欺詐行為顯然很重要,即使這意味著可能需要經歷一些誤報。另一方面,如果為情緒分析創建算法,並且只需在推文中指出高級情感概念,則目標為獲得準確率。

可學習性-哥德爾悖論(TheLearnability-Godel Paradox)

這一悖論最近才被提出,於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一篇研究論文中。它將機器學習模型的能力與最有爭議的數學理論之一聯繫起來:哥德爾的不完備性定理。

作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數學家之一,其前輩庫爾特·哥德爾突破了哲學、物理學和數學的界限。1931年,哥德爾發表了他的兩個不完備性定理,本質上來講,使用標準數學語言無法證明某些陳述的真假。換句話說,數學是一種不足以理解宇宙某些方面的語言。這些定理被稱為哥德爾連續統假設。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將哥德爾的連續統假設與機器學習模型的可學習性聯繫起來。在一個挑戰所有常識的自相矛盾的聲明中,研究人員定義了可學習性極限的概念。

圖源:unsplash

本質上來講,研究人員繼續證明,如果連續統的假設是真的,那麼一個小樣本就足以外推。但如果是假的,那麼任何有限的樣本都是不足的。這種方式證明了,可學習性等同於連續統假設。因此,可學習性問題也處於一種無法通過選擇公理宇宙來解決的狀態。

簡單來說,人工智慧問題受到哥德爾連續統假設的影響,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可能無法解決許多問題。雖然目前這一悖論在現實中人工智慧問題的應用還非常少,但對於該領域在將來的發展將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有人認為算法沒有常識概念,可不受統計悖論的影響。但由於大多數機器學習問題需要人工分析和幹預,人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生活在一個充滿悖論的世界中。我們看到的現實是,悖論在現實世界的機器學習問題中無處不在。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顛覆你思維認識的悖論,忒修斯之船
    這就是著名的忒修斯之船的悖論,悖論通常是在數學和哲學的交叉點上形成的,忒修斯之船就是最為著名的悖論之一,它質疑,一個所有組成部分都被替換的物體是否仍然是同一物體,你知道嗎?悖論是人類認知的奇蹟之一,它難以用數學和統計學來求解。
  • 忒修斯悖論
    他說:這個不就是忒修斯悖論嘛這個悖論以前聽說過,是說羅馬帝國時期,一個叫普魯塔克的哲學家說,忒修斯有一艘船,可以航行百年,因為維修,不停換船板,最後所有船板都換過了,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嗎?系統的定義不是一堆事物的簡單集合,而是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構成的、能夠實現某個目標的整體。
  • 如何用量子力學解釋科學和哲學的悖論,忒修斯之船原來也有解?
    忒修斯之船悖論,是一種有關身份更替的悖論。假定某物體的構成要素被置換後,但它依舊是原來的物體嗎?忒修斯之船是古希臘的一個經典悖論。關於忒修斯之船的深思事情起源於一艘戰功赫赫的戰船--忒修斯之船。那麼這兩艘船到底哪一艘才是忒修斯之船呢?
  • 瘋狂的思想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就問你怕不怕
    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是接近完美的思想實驗,我們至今都沒找到解決的辦法。尤其是思想實驗,從簡單的世界本質,到伽利略落體實驗,再到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對自然科學造成了衝擊,使得人們一度懷疑起了世界的真實性,有的思想極端的人更是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也否定了世界的存在。今天就來說說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讀懂它們的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 忒修斯之船與最大值函數——何為整體 原創精選
    >>>問題1:忒修斯之船
  • 細思極恐的科學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我們是真實存在的嗎
    忒修斯之船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隻大船在航行,名字叫忒修斯之船。日復一日的航行,船體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每塊木板損壞了,就有人換上新的木板。若干年後,船體的所有零部件都被更換了一遍,從新舊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隻新船。那問題來了,我們還能叫它忒修斯之船嗎?
  • 世界十大著名悖論之——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這個悖論,它所講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那麼這塊木板就會被替換掉,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艘船的所有零件都被替換掉了,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大量科幻作品描繪了關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瑰麗想像,其中的一些元素在現實技術發展中都有跡可循,科幻某種程度上已成寫實,比如《阿凡達》中無創輕鬆上傳記憶思維,顯然屬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黑客帝國》中通過在大腦中插入電纜以瞬間獲取知識則是一種侵入式腦機接口。
  • 3個世界著名的悖論問題,會挑戰到大家的智商?
    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誕生過很多著名的悖論問題,即: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又無法被推翻的問題;其中就有著名的悖論問題,如:電車難題、黃油貓悖論等等,我們今天就列舉其中的三項,供大家思考和討論。
  • 快來看看這些好玩的悖論吧
    什麼是悖論呢?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paradox)來自於希臘語(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它就像變戲法兒一樣,讓人覺得無可挑剔卻又不合情合理。
  •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飛矢不動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矢不動是指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也是芝諾悖論的通稱,指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ofElea)提出的,其實是偷換概念,混淆了時間與時刻的概念。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3、阿比林悖論 這種社會悖論是傑裡·哈維在他的書《阿比林悖論》和其他關於管理的思考中提出的
  • 9個「燒腦」且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的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033、阿比林悖論這種社會悖論是傑裡·哈維在他的書《阿比林悖論》和其他關於管理的思考中提出的。
  • 雜談|vol.7 從忒休斯之船到草雉素子:當我不再是「我」
    忒休斯之船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思想實驗(邏輯悖論),就是因為人類始終無法明確「自我」的邊界,而又對這個話題鍥而不捨。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重點只是在於,你相信哪一個回答?假如你是當年跟隨忒修斯風雨飄搖的船員,你和那艘船在漫長的歲月裡心神相連,那麼當舊船衰老崩壞,人們按照一模一樣的樣式建立起了一艘一模一樣的忒休斯之船2.0,你認嗎?
  • 忒修斯為什麼會成為雅典的民族英雄
    他命令他的兒子工匠之神赫菲斯託斯(Hephaestus)用斧子劈開他的頭,希望這樣可以減輕痛苦。工匠之神聽從了指示,於是雅典娜從宙斯頭骨的裂縫中跳了出來,體態婀娜,披堅執銳。她永保處女之身,性格像個假小子。作為戰爭女神,她在戰場上多次擊敗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阿瑞斯(Ares,即羅馬神話中的馬爾斯)。阿瑞斯是戰神,以大肆屠殺和攻城略地為樂。
  • 10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數學悖論!
    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它都有一個暫時的位置,由此可知一枝動的箭是所有不動的集合。芝諾又一著名悖論,他認為時間的單位是瞬間。事實上,運動不會發生在任何特定時刻,並不意味著運動不會發生。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論文中的準確率指標靠譜嗎?5個機器學習悖論改變你對數據的看法
    這些反常識的機器學習悖論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悖論是在哲學和數學中常見的一種問題,它是根據假設前提得出了兩種互相矛盾的結果。AI就是重構人類的認知方法,所以機器學習也會產生一些悖論。最近,數據科學家Jesus Rodriguez總結了機器學習解決方案中最著名的5個悖論,或許能幫助你更深刻地理解AI中的數據,避免在處理數據的時候出現一些低級錯誤。
  • 「騙子」很像專家,專家卻很像「騙子」······這個社會,到底是誰愚弄了誰?
    經常看到,很多大幅廣告,刊登在各種著名的雜誌、報紙上,或者在電視臺裡播放著,聲稱可以治療各種疾病,刊登這些廣告的時候,都會找一些著名的專家出來證明,而且,後來很多病人真的也花了很多錢,去醫院治療,幾年下來,病情反反反覆覆,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還引發了其他各種身體問題。
  • 史上著名的8個思想實驗 -書評·天下-新京報電子報
    下面是8個著名的思想實驗,與你分享。  1. 缸中的大腦  這個實驗要求你想像有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你的大腦從你體內取出,放在一個裝有維持生命液體的缸中。大腦連著電極,電極還連到一臺能產生圖像和感官信號的電腦上。因為你獲取的所有關於世界的信息都是經由大腦過濾,這臺電腦就有能力模擬你日常的體驗。
  • 幾個有意思的悖論
    周末的時候,偶然翻到了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也算是個冷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