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你思維認識的悖論,忒修斯之船

2020-08-14 科學探索之路

倘若將一個物件從裡到外都換掉,那麼,它還是原來的那個物品嗎?這輛甲殼蟲還是原來的那輛嗎?這就是著名的忒修斯之船的悖論,悖論通常是在數學和哲學的交叉點上形成的,忒修斯之船就是最為著名的悖論之一,它質疑,一個所有組成部分都被替換的物體是否仍然是同一物體,你知道嗎?悖論是人類認知的奇蹟之一,它難以用數學和統計學來求解。


理論上來說,悖論是一種基於問題的原始前提,從而得出明顯自相矛盾結論的陳述,即便是最著名的且有案可稽的悖論,也會時常愚弄住相關專家,這是因為悖論從根本上違背了常識,畢竟人們認定一個事物是它本身的依據,往往不是組成這一事物的元素,而是這個事物的內部結構,即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一事物的時空連續性,忒修斯之船則是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的希臘歷史學家、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的問題。


具體描述如下,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隻大船在海面上航行,名為忒修斯之船,日復一日的航行導致船體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或者說每塊木板都受到了損壞,於是有人為其換上了新的木板,若干年後,船體的所有零部件都被更換了一遍,從新舊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隻新船,至此,問題來了,此時我們還能稱它為忒修斯之船嗎?當人們將更換下來的零部件,再次組裝成一艘船後,它就是忒修斯之船了嗎?兩隻船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換而言之,假設每一個換下來的部件都被儲存了起來,一百年後,人類的技術已經可以達到扭轉腐爛的局面,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打造出一艘船,屆時,這艘被「重建」的船還是原來的船嗎?倘若是,那麼在港口被「修復」的船又是原來的船嗎?你是否發現,這個思想實驗與諸子百家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如出一轍,似乎通常情況下,一個物品加上形容詞就不再是物品本身了,在現實中,你是否與朋友討論過,等同於「特修斯之船」的話題?例如古蹟到底要不要修復?倘若由現代人、現代工藝、現代耗材修復後重建的古蹟,縱使外觀相同、地點相同,這些是否應該被稱為古蹟?


我們不妨假定有一名絕對理性的男人丹諾,丹諾深愛著他的妻子艾莉,並承諾自己會永遠愛他的妻子,但是有一天,艾莉和丹諾離婚了,後來丹諾迎娶了另一位女士安娜為妻,這時,丹諾愛的人應該是前妻艾莉還是妻子安娜?或許誰都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一答案,即丹諾愛的人是他的現任妻子安娜,為何此刻我們不會陷入兩難選擇的境地?這是因為「聯繫」,要知道夫妻是一種聯繫,當這種聯繫不存在的時候,丹諾對於「妻子」的定義也就發生了變化。


可以說,丹諾依舊愛他的妻子,但他的妻子並不正等於艾莉,忒修斯之船也是如此,當木板被替換的時候,它和船的聯繫就已經被切斷了,與此同時,它不再是特修斯之船的一部分,因此,也就不存在之後所謂的「用特修斯之船的木板重新組裝」的概念了,不少人知道,人體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人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老的細胞會死亡,新的細胞也會出現,那麼,等到全身上下每個角落都更換了一遍,那時,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其實,它包含的道理與忒修斯之船相同,我們甚至可以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釋,在量子力學中,有這樣一個基礎公式,名為全同性原理,事實上,這則原理是科學界普遍認可的基礎事實,全同性原理說的是如果有兩個粒子,它們的性質完全一樣,這意味著它們擁有「全同性」,是不可分辨的,也是完全相等的,人體的細胞也是如此,老的細胞曾經是新細胞,新細胞也會慢慢老去,但是無論如何變化,它們的性質都不會改變,除癌細胞外,它們都是「全同性粒子」,一起組成了人體,所以,我們沒有發生變化,你還是原來的自己。


以英國數學家愛德華辛普森的名字命名的辛普森悖論,它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當我們將趨勢明顯的幾個組組合到一起後,你會發現幾組數據的趨勢消失了,該悖論的現實案例出現於1973年,當時,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院對入學率進行了調查,這所大學因入學時存在性別差異而被女性起訴,調查結果顯示,對每一所院系單獨調查時,女生的入學率均高於男生,然而,平均數卻顯示男生的入院率遠遠高於女生,理論上來說這怎麼可能?


對上述實例,有人解釋道,單一的平均值無法解釋整個數據集中特定組的相關性,在以上具體實例中,女生大量申請入學率低的院系,如法律和醫學,事實是這些院系錄取的學生不足10%,從而導致招收的女生比例很低,另一方面,更多男生會傾向於申請入學率高的院系,如工程學,其入學率達到50%,因此,錄取的男生比例會顯得非常高,至此,忒修斯之船這一悖論,是否也顛覆了你的思維認識?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如何用量子力學解釋科學和哲學的悖論,忒修斯之船原來也有解?
    忒修斯之船悖論,是一種有關身份更替的悖論。假定某物體的構成要素被置換後,但它依舊是原來的物體嗎?忒修斯之船是古希臘的一個經典悖論。關於忒修斯之船的深思事情起源於一艘戰功赫赫的戰船--忒修斯之船。那麼這兩艘船到底哪一艘才是忒修斯之船呢?
  • 忒修斯悖論
    他說:這個不就是忒修斯悖論嘛這個悖論以前聽說過,是說羅馬帝國時期,一個叫普魯塔克的哲學家說,忒修斯有一艘船,可以航行百年,因為維修,不停換船板,最後所有船板都換過了,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嗎?《得到》介紹一本書——《系統之美》,用系統學解釋了這個問題。
  • 機器學習中的忒修斯之船:那些「愚弄」專家的著名悖論
    全文共3269字,預計學習時長11分鐘悖論是人類認知的奇蹟之一,它難以用數學和統計學來求解。理論上來說,悖論是一種基於問題的原始前提得出明顯自相矛盾結論的陳述。即便是最著名的且有案可稽的悖論,也會經常愚弄住相關專家,因為悖論從根本上違背了常識。
  • 瘋狂的思想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就問你怕不怕
    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是接近完美的思想實驗,我們至今都沒找到解決的辦法。尤其是思想實驗,從簡單的世界本質,到伽利略落體實驗,再到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對自然科學造成了衝擊,使得人們一度懷疑起了世界的真實性,有的思想極端的人更是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也否定了世界的存在。今天就來說說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讀懂它們的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 忒修斯之船與最大值函數——何為整體 原創精選
    那麼最後這首船是否還是「忒修斯之船」?有一種答案是這樣:如果我們把這艘船看作是所有部件的集合。這個集合的名字現在叫「忒修斯之船」。當我們換掉一塊木板,這個集合就變成了一個新的集合。它已經不是原來的忒修斯之船,只不過保留了過去的名字而已。然而上面的答案會產生一個問題:如果把船替換成我們自身,我們的身體在不停的進行自我修復。
  • 細思極恐的科學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我們是真實存在的嗎
    忒修斯之船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有隻大船在航行,名字叫忒修斯之船。日復一日的航行,船體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每塊木板損壞了,就有人換上新的木板。若干年後,船體的所有零部件都被更換了一遍,從新舊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隻新船。那問題來了,我們還能叫它忒修斯之船嗎?
  • 世界十大著名悖論之——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這個悖論,它所講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那麼這塊木板就會被替換掉,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艘船的所有零件都被替換掉了,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在我們的印象裡,知識一般都是清晰明了,越證明越正確的,但是這裡就是存在6個至今都無法證明,越想越困惑的悖論!飛矢不動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矢不動是指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也是芝諾悖論的通稱,指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ofElea)提出的,其實是偷換概念,混淆了時間與時刻的概念。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這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你都知道嗎?
    周末的時候,偶然翻到了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也算是個冷知識吧。這些悖論本身是哲學問題或者數學問題的抽象描述,作為興趣愛好者,就不去深究背後的意義,只關注字面上的意思,供君一閱。2、外祖母悖論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 16個讓你燒腦的悖論
    悖論是命題或推理中隱含的思維的不同層次、意義(內容)和表達方式(形式)、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事實和價值的混淆,是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的不對稱,是思維結構、邏輯結構的不對稱。悖論根源於知性認識、知性邏輯(傳統邏輯)、矛盾邏輯的局限性。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傳統邏輯普適性絕對化。
  • 幾個有意思的悖論
    周末的時候,偶然翻到了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也算是個冷知識吧。
  • 雜談|vol.7 從忒休斯之船到草雉素子:當我不再是「我」
    忒休斯之船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思想實驗(邏輯悖論),就是因為人類始終無法明確「自我」的邊界,而又對這個話題鍥而不捨。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重點只是在於,你相信哪一個回答?假如你是當年跟隨忒修斯風雨飄搖的船員,你和那艘船在漫長的歲月裡心神相連,那麼當舊船衰老崩壞,人們按照一模一樣的樣式建立起了一艘一模一樣的忒休斯之船2.0,你認嗎?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在機器學習中有一項眾所周知的小悖論——看上去越簡單的越複雜,這意味著,一個非常簡單的人類行為背後可能是十分複雜的大腦機制。你知道你的神奇大腦有多努力嗎?危險還在於,為了填補理解的鴻溝,機器算法擁有了壓倒性的權重,就好比你輸入法裡看似方便的自動預測填充功能有時會讓你不小心發送出並非本意的文本,外接執行設備接收到錯誤信息時甚至可能會實施一些誤傷使用者或周圍人的行為。
  • 顛覆你對世界認識的悖論—理髮師悖論
    可是有一天,一位顧客看著理髮師長長的鬍子問道,你給不給你自己刮鬍子呢?」這時候理髮師呆住了,如果不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那麼他就要給自己刮鬍子。可是他假如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給自己刮鬍子的人,按照廣告牌,他就不該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理髮師悖論。
  • 10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數學悖論!
    悖論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邏輯遊戲,看完這10個經典悖論,你腦子還轉的過來嗎?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當你看到一個紅蘋果,因為它不是黑色的,所以它是一個「非烏鴉」,你會更相信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
  • 9個「燒腦」且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的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當你看到一個紅蘋果,因為它不是黑色的,所以它是一個「非烏鴉」,你會更相信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
  • 快來看看這些好玩的悖論吧
    2、鱷魚的悖論一天,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過河。但是,卻讓河裡的鱷魚咬住了孩子。媽媽苦苦相求,求鱷魚放了自己的孩子。鱷魚得意得說:「那我出個題你猜猜,猜對了,我就放了他」。「好吧,你說」。「你猜,我會吃掉你的孩子嗎?」 。媽媽想了想說:「我猜你會吃掉我的孩子。」
  • 放下客觀思維:顛覆三觀的感知論,燒不死的布魯諾
    感知主義不但徹底顛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論,還顛覆了所有的宗教觀念,顛覆了現有的所有的哲學思想和倫理邏輯,這也就是說,感知論徹底將概念的世界翻了個底朝天。這讓人如何可以接受?馬上否定是最便捷的辦法,人們已經不屑於用燒死布魯諾的辦法來對待感知論,漠視與嘲諷是最新的辦法,無知與麻木是焚燒感知論的柴薪,積重難返的人類不會輕易掉頭而回。
  • 1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悖論,展現了自我參照的表述(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的複雜性。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先賢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你得問你以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打破砂鍋問到底,越會發現身邊正有一大波悖論呼嘯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