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休斯之船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思想實驗(邏輯悖論),就是因為人類始終無法明確「自我」的邊界,而又對這個話題鍥而不捨。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重點只是在於,你相信哪一個回答?
假如你是當年跟隨忒修斯風雨飄搖的船員,你和那艘船在漫長的歲月裡心神相連,那麼當舊船衰老崩壞,人們按照一模一樣的樣式建立起了一艘一模一樣的忒休斯之船2.0,你認嗎?
當然不認。
因為曾經伴隨你無數個日夜的那一艘船,只有那一艘船,對你才有意義。其他冒牌貨不過是一堆粒子組成的符號而已。
但是假如古希臘迎來了一群來自遙遠東方的旅行團呢?遊客們當然毫無疑問認為這艘新建的船就是忒休斯之船,因為他們只需要一個符號,來滿足對這一次旅程的期待。
而忒修斯之船,就是所有認可這一艘船的人所建立起的一個抽象的共識。
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利益訴求,選擇相信不同的身份。身份是基於利益的共同認知體。
而於我而言,我選擇相信身份的流動性。
過去被毀滅的那艘船,是忒休斯之船;未來重建的那艘,也是。
他們只是在不同的時空中,同時被賦予了一個名叫「忒休斯之船」的符號而已。
而全世界的所有人都擁有對「忒休斯之船」的共識,大家了解這艘船的由來,崇敬忒休斯的勇猛,同時也熱衷於普魯塔克的思想實驗,這才是意義。
所以,放棄對「自我意識」的執著,才是超越幻境迷途的唯一方法。
文藝青年們也別老琢磨著,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了。
過度執迷於個體的獨特性,反而可能遮蔽自我認知的雙眼。
過去的你並不是你,現在的你也並不是你,在時空之中的「流動性」才是真正的你。
重要的是,你是不可取代的,無論是你的質料、你的形式、你的時空連續性,你的集合,你的記憶與經驗,它們在這浩渺無垠的世界裡存在過,並且擁有不斷流動向更寬廣世界的可能性。
而其他的任何一切——
Just let it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