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讓你燒腦的悖論

2021-01-22 騰訊網

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悖論是命題或推理中隱含的思維的不同層次、意義(內容)和表達方式(形式)、主觀和客觀、主體和客體、事實和價值的混淆,是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體與思維客體、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的不對稱,是思維結構、邏輯結構的不對稱。悖論根源於知性認識、知性邏輯(傳統邏輯)、矛盾邏輯的局限性。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傳統邏輯普適性絕對化。

1、我知我無知

概述: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悖論,展現了自我參照的表述(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的複雜性。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先賢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你得問你以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打破砂鍋問到底,越會發現身邊正有一大波悖論呼嘯而過。

2、二分法悖論(dichotomy paradox)

概述:運動是不可能的。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直到19世紀末,數學家們才為無限過程的問題給出了形式化的描述,類似於0.999……等於1的情境。

那麼究竟我們是如何到達目的地的呢?二分法悖論只是空谷傳音般放大了問題。若想妥善解決這個問題,還得靠物質、時間和空間是否無限可分等等這些20世紀的衍生理論。

腦洞:無限二分16寸芝士乳酪蛋糕卻不能吃的快感,你值得擁有。

3、飛矢不動(arrow paradox)

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它都有一個暫時的位置,由此可知一枝動的箭是所有不動的集合。

芝諾又一著名悖論,他認為時間的單位是瞬間。事實上,運動不會發生在任何特定時刻,並不意味著運動不會發生。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飛矢不動」實際上暗示了量子力學的觀點。以狹義相對論為背景,物體在靜止與運動時是不同的。根據相對論,對於以不同速度移動的物體,觀察者會產生不同感受,對周圍的世界也會持有不同看法。

腦洞:看到漂亮妞心動3秒,上去要電話慘遭拒絕。咳咳,飛矢不動,我沒心動。

4、忒修斯之船(Shipof Theseus paradox)

概述: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基於同一性的古希臘著名悖論,引發了赫拉克利特、蘇格拉斯、柏拉圖等的各種討論。近代啟蒙運動中,英國的兩位大哲學家託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約翰·洛克(John Locke)也曾嘗試解答這個問題。答案始終是是非非,難以一錘定音。

腦洞:人體細胞每七年更新一次,七年後,鏡子裡是另一個你。

5、上帝無所不能?

概述:無所不能的上帝,能不能創造出他自己搬不動的石頭?

關於上帝無所不能的邏輯悖論不勝枚舉。教徒們有無數理由證明上帝的神聖,而在他們看來,這些悖論的理由根本無關緊要。

腦洞:裝備此邏輯,與自稱為上帝的自戀狂魔們大戰幾百回合不掉血。

6、託裡拆利小號(Gabriel\\\'s Horn)

概述:體積有限的物體,表面積卻可以無限。

17世紀的幾何悖論。義大利數學家託裡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將y=1/x中x≥1的部分繞著x軸旋轉了一圈,得到了上面的小號狀圖形(註:上圖只顯示了一部分圖形)。然後他得出:這個小號的表面積無窮大,可體積卻是 π。

腦洞:原來也有平胸不一定能為國家省布料的時候。

7、理髮師悖論(Russell\\\'s Paradox的別稱)

概述:小城的理髮師放出豪言:「我只幫城裡所有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那麼問題來了,理髮師給自己刮臉麼?如果他給自己刮臉,就違反了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的承諾;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就必須給自己刮臉,因為他的承諾說他只幫不自己刮臉的人刮臉。兩種假設都說不通。

赫赫有名的羅素悖論,由英國數學家勃蘭特·羅素教授於20世紀初提出。這條悖論證明了19世紀的集合論是有漏洞的,幾乎改變了數學界20世紀的研究方向。

腦洞:對於不刮鬍子的女理髮師不成立。

8、第二十二條軍規(Catch-22)

概述:瘋子才能獲準免於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凡能意識到飛行有危險而提出免飛申請的,屬頭腦清醒者,應繼續執行飛行任務。即「如果你能證明自己發瘋,那就說明你沒瘋」,諸如此類。

《第二十二條軍規》由約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根據自己在二戰中的親身經歷創作。該書的主角為了逃避危險的作戰任務而裝瘋,可逃避的願望本身又證明了他的神志清醒。

Catch-22已成為英語詞典中的常用詞彙,用來形容自相矛盾的死循環,或是人們處於荒謬的兩難之中。

腦洞:「一等獎:iPhone6 Plus」,但是「本商場擁有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9、有趣數悖論(Interesting Number Paradox)

概述:1是非零的自然數,2是最小的質數,3是第一個奇質數,4是最小的合數等等;如果你找不到這個數字有趣的特徵,那它就是第一個不有趣的數字,這也很有趣。

於是,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猿納撒尼爾·約翰斯(Nathaniel Johnston)把這些有趣的整數定義為一個整體,並將這些整體排成序列,像是質數、斐波那契數列、畢達哥拉斯數等。基於這個定義,約翰斯在2009年6月的博客裡提出,第一個沒有出現在序列裡的數字是11630。2013年11月序列更新之後,他表示14228是最小的無趣數。

腦洞:n只青蛙n張嘴,2n隻眼睛4n條腿,撲通n聲跳下水……你想起數列是個什麼鬼了嗎?

10、飲酒悖論(drinking paradox)

概述:酒吧裡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在喝酒,那麼每個人都在喝酒。乍看起來是一個人喝酒導致了所有人喝酒。實際上,如果酒吧裡至少有一個人沒在喝酒,那麼按照數學中的實質條件(material conditional),對那些沒喝酒的人來說,有些人在喝酒,這些人中的每個人都在喝酒,情況依然成立。

實質條件的示意圖如下:

「飲酒悖論」由於雷蒙德·斯穆裡安(Raymond Smullyan)的書而出名,這本書的名字就叫《這本書叫什麼名字》(What Is the Name of this Book?)。

11、球與花瓶(Balls and Vase Problem)

概述:假設無限個球和一個花瓶,現在要進行一系列操作,且每次操作都一樣:往花瓶裡放10個球,然後取出1個球。那麼,無窮多次這樣的操作之後,花瓶裡有多少個球呢?

答案千奇百怪。最直接的是無限個,也有數學家認為,每個球都會被取出來。邏輯學家詹姆斯·亨勒(James M. Henle)和託馬斯·泰馬祖科(Thomas Tymoczko)提出花瓶裡的球最終可以是任意數目,甚至有具體的構造方法。

1976 年謝爾登·羅斯(Sheldon Ross)在他的《概率論第一課》(A First Course in Probability)介紹了這個問題,所以它被稱為「羅斯·利特爾伍德悖論」(Ross-Littlewood Paradox)。

腦洞:小學奧林匹克暗袋摸球概率題終極版。

12、土豆悖論(potato paradox)

概述:100克土豆含有99%的水,如果它被榨出了2%,還剩98%的水分,它將只重50克。即100克的土豆含有1克乾物質(dry material),當還剩98%的水分時,1克將對應2%的含量,因此含98%水分的土豆重50克。

腦洞:理科生們笑到內傷。

13、生日悖論(birthday paradox)

概述:隨機挑選一組人,其中就會有兩人同一天生日。

用抽屜原理來計算,只要人群樣本達到367,存在兩人同天生日的可能性就能達到100%(一年雖然只有365天,但是有366個生日,包括2月29日)。然而,如果只是達到99%的概率,只需要57個人;達到50%只需要23個人。這種結論的前提是一年中每天生日的概率相等,可憐的2月29日除外。

腦洞:顫抖吧人類,該方法已應用於常見的黑客密碼攻擊:生日攻擊。

14、朋友悖論(friendship paradox)

概述:你的基友總是比你擁有更多基友。

這都是數學惹的禍,詭異的統計學能證明你的好基友擁有更多朋友,身材更棒,學習更好,工資更高……而你就是個杯具。

腦洞:這類似於,問:長這麼大你遇到過的最優秀的人是?答:別人家的孩子

15、祖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概述:如果你乘坐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你爺爺奶奶相遇之前,殺死你的爺爺會發生什麼?如果殺死了你的爺爺,那麼你就從未誕生;如果你從未誕生,如何回到以前殺死你的爺爺?

祖父悖論看似杜絕了人為操縱命運的可能,過去無法改變,爺爺一定會在孫子的謀殺中倖存下來;還有種可能是,你進入了另一個平行宇宙,這是你從未生活過的世界,但你的爺爺奶奶卻也在這裡。

這個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源自羅伯特·海因萊因的短篇小說,近來又出現在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中。

腦洞:如果你重返二戰前,殺死希特勒,成功阻止了二戰的爆發。然而,如果沒有發生二戰,回去刺殺希特勒的理由是什麼?時間旅行本身就消除了旅行的目的,本身就在質疑本身。

16、外星文明

概述:天文學的基本假設是,蒼茫宇宙間,地球是一顆在平常不過的星球。NASA(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衛星發現,銀河系內很可能存在著110億個類似地球的星球。

我們的文明是有聲的,廣播電視和無線電信號都是人為的。如果確實存在與地球相像的文明,我們應該有能力找到證據。

目前,因為錯綜複雜的原因,我們無法切實證明宇宙有其他文明。龐大的宇宙空間使溝通變得困難。儘管我們使用電磁波和外星聯繫,但由於電磁頻譜極寬,我們無法確定外星人使用哪種頻譜。再加上那些星球的文明發展度可能過高、過低,抑或是生活著與人類不同的生命形式,又大大降低了準確交流的可能。

THE END

精選熱文

相關焦點

  • 1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這個說法本身就是悖論,展現了自我參照的表述(self-referential statement)的複雜性。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先賢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你得問你以為你知道的一切。越是問東問西問長問短打破砂鍋問到底,越會發現身邊正有一大波悖論呼嘯而過。
  •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人類對穿越時空這一話題討論甚多,其中最著名的理論就是祖父悖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關於祖父悖論這一觀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祖父悖論講述的是,現在的你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你回到你祖父年前的時候,設定你的目的是殺死自己年輕時的祖父,當年輕的祖父被殺死時,你的父親自然而然不會出生,沒有父親,現在的你自然也不會出生,更不可能存在如今的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祖父的場景。
  •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
    不要點開,這裡是6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悖論!在我們的印象裡,知識一般都是清晰明了,越證明越正確的,但是這裡就是存在6個至今都無法證明,越想越困惑的悖論!飛矢不動概述: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動的飛矢不動是指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也是芝諾悖論的通稱,指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ofElea)提出的,其實是偷換概念,混淆了時間與時刻的概念。戰國時期的詭辯學代表人物惠施也曾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 10個讓你燒腦讓你暈的數學悖論!
    悖論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邏輯遊戲,看完這10個經典悖論,你腦子還轉的過來嗎?你要到達終點,必須先到達全程的1/2處;要到達1/2處,必須先到1/4處……每當你想到達一個點,總有一個中點需要先到,因此你是永遠也到不了終點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運動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二分法悖論就是其中之一。
  • 燒腦!「顏色悖論」是怎麼回事?你確定你看到的顏色和大家一樣嗎
    顏色悖論大家都知道,天空是藍色的,雲朵是白色的,這一點,我想全世界的認識都是相同的。但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你問他天空是什麼顏色的?他回答藍色;雲朵是什麼顏色的?他回答白色。但實際上,他所看到的天空卻是綠色的,雲朵是紅色的。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改編並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可以說是非常燒腦的,堪稱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深奧難懂的一部。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他電影的難懂燒腦,從來不是刻意為難觀眾,而是他自我對時間的思考。在網友們看來:其他導演的電影看不懂:是部垃圾。諾蘭導演的電影看不懂:你是垃圾。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烏龜對阿基裡斯說:「別看你跑得快,你永遠也追不上我。」 阿基裡斯不相信的問:「為什麼呢?」烏龜向他解釋道:開始比賽時,阿基裡斯在後方A處,烏龜在前方B處,二者同時起跑。阿基裡斯要追上烏龜,首先要追上烏龜先跑的一段路程AB,但是在這段時間烏龜也在向前跑,當阿基裡斯到達B處時,烏龜已經跑到了C處,還沒有追上。雖然此時BC的距離小於AB的距離。
  • 9個「燒腦」且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的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當你看到一個紅蘋果,因為它不是黑色的,所以它是一個「非烏鴉」,你會更相信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
  • 霍金黑洞悖論,真是燒腦的科學!
    而沒有什麼能比一個悖論更加具有不確定性和啟發性。縱觀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悖論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它們重塑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如今,一個宇宙中最有名的悖論揚言要闡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就是黑洞信息悖論。要理解這個悖論,我們首先需要給「信息」下一個定義。一般來說,我們所談論的信息都是肉眼可見的。比如,蘋果是紅色的,圓的,閃閃發亮的這樣的信息。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此次上映的《信條》聚焦時間逆轉與多重平行宇宙,將諾蘭的燒腦系列再次拓展。擦拳抹掌的觀影者帶著對大師新作的期待興奮的進入影院,又帶著無限的迷惘走出影廳。
  • 一生必看的16部燒腦電影|懸疑高能反轉劇
    一生必看的16部燒腦電影《消失的愛人》一個從頭到尾都猜不中接下來要發生什麼情節的故事,賊帶勁!你有看過以上幾部呢?歡迎留言~
  • 四個有趣的悖論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科學肯定是枯燥無味的,但是事實上,在科學界有著幾個非常有趣的悖論,茶餘飯後我們也可以來討論一番,今天小編就帶給大家四個比較有名的悖論,不知道大家對於這些有趣的悖論有什麼觀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 邏輯悖論燒腦問題,看完不暈算我輸
    在前幾天複習了邏輯謬誤後,我決定翻出以前困擾自己良久的各大悖論。畢竟大家都是從新手期過來的,不能只有我一個人瘋,我決定把曾經差點折磨死我的悖論貼出來,大家閒來無事一起瘋一瘋啊。上帝是萬能的嗎?他能創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來的大石頭嗎?
  • 尬聊+冷場,《腦大洞開》和《腦力男人時代》這樣的燒腦綜藝「燒...
    尬聊+冷場,話題度不高,《腦大洞開》和《腦力男人時代》這樣的燒腦綜藝「燒」的有點扎心了作者:陳慕蓉燒腦≠尬腦,娛樂與燒腦的結合才是綜藝致勝法寶。尬聊pk冷場,這樣的燒腦節目看的著實有點扎心優酷獨播的《腦大洞開》和騰訊的《腦力男人時代》同屬於燒腦綜藝,又都是5月開播,難免會讓人進行一番對比,但是不比不知道,一比發現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
  • 影向標|《海市蜃樓》只是故弄玄虛的燒腦?
    可能是一個反向的《生活多美好》,首先告訴你,你死了可能對身邊的人更好。然後再說,別追尋真相了,真相跟你沒太大關係。5.陸支羽7分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1.儘管不如預期燒腦,但結尾那抹意猶未盡的笑,恍如當年看法斯賓德《瑪爾塔》時帶給我的震懾;相比反轉再反轉的劇情,女主的內心更像一座海市蜃樓。
  • 「你去電影院考試了嗎?」《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
    「你去電影院考試了嗎?」《信條》的「燒腦科學」看懵!南大教授表示...片尾高潮部分的「時間鉗形大戰」堪稱精彩,紅色代表正向,藍色代表逆向,這部分呈現了大量的逆時間奇觀——看著大銀幕上,大樓從爆破回歸完好,一部分戰士是倒著走,一部分車是倒著開的……3、祖父悖論電影中還探討了著名的「祖父悖論」,這是法國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札維勒在1943年的作品《不小心的旅遊者》中提出的理論:「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
  • 五個燒腦益智小遊戲,玩了這麼多年遊戲,你可能連連連看都不會
    大家好,這裡是「燒腦試煉營」,我是燒腦大師。每天玩點燒腦益智小遊戲,提升知己、休閒娛樂的不二之選,快來燒腦吧!遊戲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給我們帶來諸多益處。我們總說「適當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益智遊戲無疑是將前半部分做到了最大化。
  • 看了《信條》,你懂什麼叫做祖父悖論了嘛?
    最近諾導新電影《信條》上線院線,作為諾導忠實粉絲的我自然也得去燒燒腦。
  • Excel技巧:5個極度燒腦,但極其實用的Excel函數公式!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幾條函數公式,一個比一個燒腦,但又非常實用。因為燒腦,所以計算原理和過程我們就不解釋了。因為實用,所以建議大家收藏,用到的時候可以直接拿去套用。具體操作如下:1、文本格式的時間轉換,燒腦指數★如下圖所示,將A列的文本時間轉換成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