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向標|《海市蜃樓》只是故弄玄虛的燒腦?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第一百八十七期

《海市蜃樓》

得分6.7分

1.大奇特9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劇作上比《看不見的客人》複雜多了,寫作難度非常之高,人物、線索繁多,脈絡、動機一直很清晰,在不同時空反覆辯證,對於「蝴蝶效應」有很寫實的描繪。兇案本身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選擇屬於自己維度的人生才是重中之重,畢竟經歷過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這片子屬於編劇費腦子,觀眾不費腦子的。

2.風間隼8分

影評人。

比《看不見的客人》好太多。視角與劇情統一,戲在主角上,而且不是為反轉而反轉,每一次轉折都包含著巨大的情感力量,所以能吸引觀眾關注角色命運。就算猜出了結局,還是能被人物的選擇和情緒所打動,這才是戲劇的力量。

3.胡續冬8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很工整、很精細,經得起槓精反覆挑刺。IMDB的Trivia欄裡有一條說,童年Nico在片中拿著歐元紙幣,1989年的西班牙不可能出現2002年才開始使用的歐元,這是個bug。我在二刷時格外留意了這一幕,就是Nico在隔壁家抽屜裡看見死去的魏斯太太護照邊上有一摞鈔票,因為緊張他把鈔票撒落在地,最後一一拾起那段,畫面足夠清晰,可以毫無困難地辨認出100元、10元和5元的德國馬克,這完全不是bug,高度符合克拉拉即將假冒魏斯太太拿著她的護照去德國刷存活記錄的劇情設定。

4.西帕克7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可能是一個反向的《生活多美好》,首先告訴你,你死了可能對身邊的人更好。然後再說,別追尋真相了,真相跟你沒太大關係。

5.陸支羽7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儘管不如預期燒腦,但結尾那抹意猶未盡的笑,恍如當年看法斯賓德《瑪爾塔》時帶給我的震懾;相比反轉再反轉的劇情,女主的內心更像一座海市蜃樓。2.難得的是,在《看不見的客人》大獲成功後,保羅導演還能進一步刷新腦洞,延拓出更繁複的可能性;蝴蝶效應固然無情,卻還是敵不過善惡難測的人心。3.舊電視與柏林圍牆,帶著點「怪奇物語」式的冷戰氣息;而勾連兩段時空的錄像帶,則與另一位板鴨導演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死亡論文》命脈相連。

6.電子騎士7分

影評人,在《科幻世界》開有科幻電影專欄。

不錯的科幻懸疑片!前三分之一懸疑氣氛和一點點恐怖片的感覺維持得相當好,無論鏡頭、音效還是剪輯都能牢牢抓住觀眾。 中間故事展開後,驚悚感少了,但懸念一直維持得很好。在之前故事已經透露了很多信息基礎上,導演奧裡奧爾·保羅還能把一兩個關鍵懸念保留到結尾,很見功夫!時空穿越改變人生的電影已經有很多了。《海市蜃樓》的獨特之處在於:影片背景僅限於一個小區,卻把幾個角色幾個家庭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再帶上當年冷戰結束的背景,小中見大,不侷促;本片故事相當綿密細緻,三條時間線安排得錯落有致,即使你能猜到大概結局,也會想知道主角是如何選擇的——女主角面臨的雙重困境設計合理,比之導演冷靜理性的前作《看不見的客人》,更富於情感力量。

這種時空穿越題材,想做到邏輯完全嚴謹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海市蜃樓》把女主角自己的時間線做得很合理,基本沒有悖論,結局避開很多雷,而很多此類電影都容易概念先行,導致不管不顧硬著陸。很喜歡西班牙電影的想像力,以及他們處理科幻/魔幻題材的思路,當然還有其風格性!本片的精巧、完整、細緻都讓我很讚嘆。不過導演保羅的野心似乎一直不大,在主題上始終沒有開掘的欲望,似乎有些可惜。最後,本片的女主角很漂亮,演得也很投入很有力;那個小姑娘特別萌特別可愛!

7.小水7分

偶像宅。

比《看不見的客人》更加緊湊刺激,多次轉折做出了過山車般的效果,在同類型電影裡已經可以列入經典行列了。沒有標配的開放式結局,完完整整地講了一個故事,雖不燒腦,但已可以滿意。

8.譚政7分

電影學者,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策展人。

雖然藉助天文氣象與手接觸的閃回兩個假定性條件,但在時空倒轉之下建構了結實的敘事迷宮,而重要的是故事編織得美麗動人,幾處關鍵的轉折頗具匠心。

9.閔思嘉6分

影評人。

多重時空的設定有種《小徑分叉的花園》質感,不同時空之間相互補充才有了未曾看到的部分真相,這其實是種人生的「倖存者效應」,但最後落到愛情上總有點輕飄飄。

10.耳朵6分

「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

可能還是語言的原因,給整個電影一種陌生感的外觀。市面上幾乎所有宣發打著「燒腦」旗號的電影,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剪輯較為複雜。非線性加上多線的敘事方式,再用剪輯的方式打亂,造成了燒腦的假象。其實內在的邏輯非常好釐清,片名就是最大的劇透,一切不過是「海市蜃樓」。

11.賽人4分

影評人。

尼克所要實現的傳奇人生與貝依想要堅持的相夫教子在互相拉扯,影片並沒有在其間建立兩難困境,反而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曖昧。假如說《看不見的客人》是卷復仇記,那麼本片則是追兇記。暫定那場防衛過當的兇案是真相的話,那麼事隔多年後的不依不饒,實際也是高舉正義大旗之餘,一面實現自己不俗的人生,一面在破壞他人家庭的和諧。影片完全可以拍得更具諷刺性,順便帶出荒誕和荒涼來。在這部需拼價值觀的電影裡,還是最終放棄了抵抗。

12.雪梨卡通4分

編劇。

作為一部懸疑片,它的野心和難度係數遠超走經典套路的《看不見的客人》,但完成度也差很多,邏輯尤其成問題,到最後直接崩壞。導演在轉場和部分場景的驚悚氛圍營造上做得不錯,但在故事側重和詳略比例上完全不得章法。大量廢戲一提再提、冗長囉嗦,而關鍵情節卻只是一筆帶過。人物塑造尤其失敗,兩個主要人物的目標極其模糊。至於案子,故弄玄虛了很久,其實簡單得令人髮指,倒不如把案子削弱再削弱,明目張胆做情感。如果只把這部電影當愛情片,觀感或許會好很多,畢竟,愛不需要邏輯。ps.某種意義上,可以把本片當成一部女性覺醒的女尊后宮戲……

相關焦點

  • 考驗智商的時候到了,一份燒腦影單敬上
    大溼奉上一份燒腦影單,考驗智商的時候到了!! 彗星來的那一夜 燒腦迷影:小格局中細節的編排夠認真,還是很難得的。讓我想起那篇關於複製人的科幻小說。只是平行空間的多個自我為何不能友好相處呢,真是個問題。
  • 《海市蜃樓》:毒舌影評人為它打出9分
    影向標第一百八十七期 1.儘管不如預期燒腦,但結尾那抹意猶未盡的笑,恍如當年看法斯賓德《瑪爾塔》時帶給我的震懾;相比反轉再反轉的劇情,女主的內心更像一座海市蜃樓。2.難得的是,在《看不見的客人》大獲成功後,保羅導演還能進一步刷新腦洞,延拓出更繁複的可能性;蝴蝶效應固然無情,卻還是敵不過善惡難測的人心。
  • 持續72小時的風雨雷電理應驚悚極了,竟原來只是海市蜃樓
    背景介紹這麼多,就是想說,驚悚懸疑作為一種類型片,只要劇情燒腦(絕妙的點子)、氛圍營造不出戲(嚴謹的邏輯),在市場上還是很有賣相的。《看不見的客人》上映時,西班牙導演奧裡奧爾·保羅親自來華宣傳(而且開了豆瓣帳戶)。
  • 《海市蜃樓》無劇透影評,燒腦懸念更勝導演前作《看不見的客人》
    也許你還記得,前年的西班牙燒腦懸念片《看不見的客人》在引進上映之前,不少影迷已經通過網絡資源看片後,給出了上佳的口碑。你也許不會記住《看不見的客人》的編劇兼導演奧裡奧爾·保羅的名字,但是如果告訴你,本周上映的這部西班牙新片《海市蜃樓》,跟《看不見的客人》是同一個導演,也同樣是一部燒腦懸念片,恐怕許多人就會肅然起敬,並產生強烈的興趣了吧?
  • 繼看不見的客人後西班牙懸疑燒腦劇《海市蜃樓》女主成最後的贏家
    看了《看不見的客人》之後,小編近期又發現了這部同樣是奧裡奧爾.保羅拍攝的另一部電影《海市蜃樓》,有人說保羅從當導演開始,就想拍攝懸疑三部曲,2012年拍攝第一部《女屍謎案》,緊接著2017年的《看不見的客人》,再來就是2019年的《海市蜃樓》了。
  • 《海市蜃樓》男主陽剛帥,女主沉靜美,硬把燒腦懸疑變母愛驚悚片
    文/小女吳看了《海市蜃樓》,本來說好的是一部懸疑片,卻感覺像是看了一部愛情片,最後覺得男主萊拉也太慘了吧 ,女主維拉以死相逼威脅他改回原來的時間線,為了女兒,抹掉他所做一切,不過可能自己沒有孩子吧,體會不了,當然女主維拉夠硬核
  • 《海市蜃樓》:年度最燒腦的懸疑片,百看不厭
    大家好,這裡是小白影視劇場,不知道大家最近在家有沒有閒的發慌的,不要著急,今天小白就帶大家來了解一部燒腦神劇《海市蜃樓》,保證你看完之後不會再抱怨在家無聊,甚至會再去看一遍,下面就跟著小白一起了解一下吧。
  • 《海市蜃樓》不過癮?看這7部平行時空燒腦神作!黑暗引人深思!
    近期上映的《海市蜃樓》,講的是小男孩尼克看到鄰居殺妻(這個類型的電影很多都會有「童年陰影」的橋段),結果潛入鄰居家,出門卻遭遇車禍身亡。而女主卻在一個雷暴天氣,通過一部老電視機,竟然能夠穿越時間障礙,和二十幾年前的小男孩交流... ...她能夠讓小男孩避免喪命,還是讓他命運更悲慘?
  • 今年最燒腦的片子來了!
    (本文由電影鋪子原創:movpuzi)如果粗略地將諾蘭式的「燒腦」視為理科生式的,那理查·考夫曼的「燒腦」便自然而然要被劃歸到文科生的範疇了。考夫曼曾作為編劇,憑藉《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暖暖內含光》和《改編劇本》被大家所熟知。
  • 當我們談論電影「燒腦」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燒腦」是一種文化 《恐怖遊輪》《盜夢空間》《原始碼》《催眠大師》《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調音師》……打開任何一個以推薦「燒腦電影」為名的片單,通常都能看到這些電影的名字。這一強化行為,有一個由不自覺向自覺的過程。 指向複雜人心、人性的案件,反派精密的布局,在快速推進中分離、迴環又匯合的故事線條,奇異而又通常根基於物理學概念或假說的時空觀,這些要素特徵提升了燒腦電影的劇情理解難度,很容易在喜歡它們的人群與另一部分人群中間形成壁壘分界。 前者得以因此暫時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性。
  • 影向標:舊瓶裝新酒《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
    影向標周末版 · 第一百九十六期1.耳朵8分「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阿拉丁丨 過昭關 丨 真愛百分百 丨 雲端之上 丨 柔情史 丨 海蒂和爺爺 丨 企鵝公路 丨 丨 羅馬 丨 丨 丨 丨 進京城 丨 何以為家 丨 丨 天上再見 丨 雪暴 丨 丨 丨 如影隨心 丨 狗眼看人心 丨 祈禱落幕時 丨 在乎你 丨 難以置信 丨 丨調音師 丨 雷霆沙贊 丨 反貪風暴4 丨 海市蜃樓
  • 《盜夢空間》《信條》背後,燒腦電影風靡全球的秘訣
    《盜夢空間》《原始碼》《催眠大師》《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調音師》……打開任何一個以推薦「燒腦電影」為名的片單,通常都能看到這些電影的名字。這一強化行為,有一個由不自覺向自覺的過程。 具有文化屬性,同時又更多作為區分人群的標籤而存在的「燒腦」一詞,成為一部影片的營銷點,也就成為一件理所應當之事。 諸如主打故事情節的《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調音師》,雖然成片質量不俗,然而它們既屬於內地市場上票房天花板原本不高的小語種電影,其從導演到主演的創作團隊又缺少能在內地觀眾中間帶動觀影熱情的面孔。
  • 盤點影史上十大燒腦懸疑片
    這是絕大多數人看懸疑燒腦片的感覺,仿佛看完一部電影,腦細胞要全部死亡。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電影歷史上十大燒腦片!!!請保護好你們的小腦袋!!!可以說這部電影代入感很是強烈,它不僅是懸疑,而且很燒腦,看到電影中間時會覺得之前所有的猜想都是錯誤的。整體邏輯思維是非常強烈。裡面的大部分都是使用回憶以及現實來回切換的手法,看起來十分燒腦。
  • 集美海域出現海市蜃樓?可能只是類似的光學現象海滋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集美海域又出現了海市蜃樓。記者發現,廈門春夏季節,有不少市民曾拍到過「仙山」「海樓」的畫面。這些奇特景象真的就是海市蜃樓嗎?記者為此聯繫了氣象臺專家一探究竟。熱傳的仙山海樓 大多只是「海滋」  本月2日,微博上一則集美海域出現海市蜃樓的視頻獲得上萬人次觀看。
  • 《動物世界》《金蟬脫殼2》《暹羅決》|影向標
    視覺部分的炫酷,與更心理向、智力向的故事主體之間,應該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衡。8.西帕克:6分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一部達到平均水準的商業片,看過有些爽快感,但也有不少瑕疵。比如,遊戲規則過於簡單,都是些卡牌遊戲常見的算牌,並沒有真正的燒腦感。小丑和怪物的設定也比較雞肋,完全是為了湊主題和視效而存在。
  • 你得多看幾遍才能懂 十大高智商燒腦電影
    小編提前奉上一份燒腦影單,考驗智商的時候到了!!彗星來的那一夜  燒腦迷影:近兩年唯一一部需要多動腦子多注意細節才能縷清的科幻片,小格局中細節的編排夠認真,還是很難得的。讓我想起那篇關於複製人的科幻小說。只是平行空間的多個自我為何不能友好相處呢,真是個問題。
  • 一張圖理清西班牙燒腦神劇《海市蜃樓》
    今年西班牙懸疑神作《海市蜃樓》上映,大受好評。小編也觀看了這部片子,雖說題材並不新穎,但確實一波三折,敘事手法高超,吊足觀眾的胃口。影片最燒腦的估計就是解釋一系列「為什麼」了。青年尼克在瓦皮內達車站等待貝拉無論是因為一直以來對貝拉的執念,還是因為和貝拉在車站不斷「偶遇」直至相識相知,抑或只是因為透過車窗看到了貝拉的笑容
  • 《海市蜃樓》以反轉治「渣男」
    《海市蜃樓》以反轉治「渣男」 1905電影網訊 「西班牙懸疑大師」奧裡奧爾·保羅新作《海市蜃樓》正在院線熱映,不少觀眾都折服於燒腦故事和驚天反轉,
  • 10部好看的燒腦懸疑片,看完讓你懷疑人生
    小的我就是燒腦情節懸疑片的忠實粉絲,一直愛好者懸疑類的燒腦電影無法自拔。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我看過的十部賊燒腦的懸疑片吧。部部經典,絕對讓你們欲罷不能,看完後腦細胞死一堆一堆的!廢話不多說,開始撩電影吧!!!!!!!!(片名我打在最後,喜歡的可以收藏哦(*^▽^*)!!)
  • 《海市蜃樓》:豆瓣15萬人評分7.8燒腦電影,一口氣帶你看懂劇情
    看他的電影,最大的樂趣便是在劇情的不斷反轉中,體會那種緊張、期待的情緒,每當我們以為自己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然後不久又會自己否定……他的新作《海市蜃樓》,這部在豆瓣上被15萬人評價,打分7.8分的懸疑燒腦電影繼承了他以往的風格,故事的開頭依舊是平淡無奇中埋著貫通全文的伏筆。如果忽視了那些東西,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便會忽略很多暗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