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論稻蕉嶺·一米驚人——2019中國(梅州蕉嶺)特色絲苗米高峰論壇開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更輝,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長閆景軍,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原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鄧光聯等有關領導、企業及採購商代表、廣東省內外部分兄弟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以及蕉嶺縣新農人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論壇現場。
論壇上,院校學者、技術帶頭人、資深行業人士等專家們圍繞品牌化之路、特色功能、品種選育與品牌創建、育種與產業化發展,多角度為蕉嶺完善現在和規劃未來提供決策支持。
「梅州市充分依託生態、長壽、富硒等優勢,加快發展健康幸福產業、發展富硒產業,著力延伸農產品精深加工鏈條,打造梅州特色農業品牌。」閆景軍表示,蕉嶺縣要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工作為載體,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先當好廣東農業標兵。
論壇現場。
稻米產業是蕉嶺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6月15日上午,稻田觀摩活動在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為與會者搭起了交流平臺,一邊探討前沿技術,一邊對比示範田裡水稻品種的長勢。「發展稻漁綜合種養能夠有效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提高稻米及漁的品質;還能提高稻田能量和物質利用效率,減少農業面源汙染、廢水廢棄物排放和病蟲草害發生。」吉優615、金農絲苗、泰豐優208、廣8優金佔、19香等多品種引得水稻行家們嘖嘖稱讚。
「和廣東絲苗米整體情況一致,蕉嶺縣的絲苗米產業也正面臨生產面積偏低,商品率不足,標準化程度相對缺乏等問題。」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理事長林青山說。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需求和水稻規模化、輕簡化、安全化生產的發展需求,蕉嶺絲苗米在育種上應適應市場的變化需求。
「育種目標要在現有高產、抗病蟲、耐逆的基礎上,強化優質、高效、安全、適合輕簡化生產需求的水稻新品種培育。」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王豐在會上指出。
此外,論壇開幕式上,蕉嶺縣人民政府與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雙方代表籤訂戰略合作,促進蕉嶺大米產銷對接,不斷提升蕉嶺大米的影響力,用「一粒米」撬動富硒長壽品牌。太平洋建設集團產品中心與梅州市建豐糧業發展有限公司、客天下集團公司與蕉嶺縣南山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點籌網與蕉嶺縣科誠農業專業合作社、守護大地公司與蕉嶺縣高山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舉行了採購籤約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高峰論壇上還設計了網紅直播銷售蕉嶺絲苗米環節。一直播、花椒等平臺網紅通過直播形式,在線上推介蕉嶺絲苗米、呈現蕉嶺稻米文化,為蕉嶺絲苗米代言。據統計,僅開播2小時,直播總瀏覽量超過1000萬。
本次活動由廣東鄉村振興服務中心、蕉嶺縣農業農村局承辦,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南方農村報社、南方日報梅州新聞部、廣東(梅州)鄉村振興服務中心為支持單位。
採寫:南都記者 秦楚喬
攝影:南方農村報記者 柯學潛 譚家富 胡港濤 李家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