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滿足以前那種一日三餐吃飽喝足的飲食水平,而且開始追求「飲食安全衛生、營養保健、無激素,綠色天然」的飲食觀念。
在這個前提下特禽養殖以其獨特的優勢獲得了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青睞,其一是這些特禽本身就有著獨特的藥用與營養價值,其二是大多是由野生馴化而來的飛禽和走禽,野味濃、好吃。
不過現如今市面上的特禽很多,很多養殖戶一時間難以選擇到底養哪種才好。筆者在2019年的時候走訪了不少養殖場,其中就有不少比較優質的特禽養殖,筆者篩選了一下性價比比較高的來給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養殖戶朋友能起到幫助。
本期主題:全身能散發麝香味,3個月可出欄,一隻利潤近20元,春節最好賣。
在我國民間有句俗語「聞到雁肉香,神仙想斷腸」,雁肉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一種珍饈野味,在古代的時候還曾上過「八珍」,不過在隨著野生大雁越來越少,已被列入了我國保護動物之列,禁止捕捉,於是人們開始尋找其可進行人工養殖的替代品,香鶉雁就是其中之一。
香鶉雁是什麼?
香鶉雁並非我國本土禽類,而是一種原產於美洲的特有禽類,於1997年引入我國,並在我國南方開始養殖。香鶉雁名字中雖然帶有「雁」字,但實際上它卻是鴨子,與我國家鴨不同的是,香鶉雁喙較短而窄,呈「雁形喙」,故而才有了「香鶉雁」一名。
香鶉雁的學名叫做「瘤頭鴨」,在我國民間又被稱作疣鼻棲鴨、番鴨、巴西鴨、紅嘴雁、麝香鴨,在歐洲許多國家又稱之為火雞鴨或者蠻鴨。
香鶉雁與其他鴨類還有個非常明顯的區別,那就是香鶉雁在繁殖季節,公鴨全身能散發出麝香氣味來,故而人們又將其成為「麝香鴨」。
雖然這香鶉雁是一種外來物種,但是卻深受我國消費者的喜愛,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香鶉雁集肉用、藥用、觀賞等價值於一體。
那麼香鶉雁的養殖前景如何呢?
筆者在今年10月左右,走訪了廣東茂名地區的一位養殖香鶉雁的農民朋友,據該農戶說,這幾年香鶉雁的市場很好,尤其是春節期間最好賣,並且其價格逐年都在上漲。
如2016年的時候,一斤才4塊多,到2017年的時候就漲到了8塊多一斤,而2019年由於豬肉漲價的影響,導致替代品如鴨肉、雞肉、魚肉等價格略微上漲,香鶉雁的價格就漲到了10塊一斤左右。
當然這只是國內市場,在國外市場如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需求量也是很巨大的,而且香鶉雁出口的話,其價格也很不錯,一斤差不多能賣到20元。
那麼香鶉雁養殖有哪些優勢呢?
1、香鶉雁的抗病能力強,因為香鶉雁是由野生馴化提純的,其適應性強,一生只需防疫2次,基本上全國各地都能養殖,當然以南方養殖最為好。
2、成本低,目前香鶉雁的鴨苗價格為公的7元一隻,母的5元一隻,並且香鶉雁耐粗飼料,各種農作物秸稈經粉碎後都是好飼料,大大的降低了養殖成本。
3、生長速度快,香鶉雁比起一般的家鴨,生長速度快,一般養殖3個月就能出來,這個時候的體重差不多有4斤左右,其利潤能達到20元左右,而且養殖時間越長就越值錢,養2、3年後一隻香鶉雁能賣到2、3百元。
有優勢自然就有風險,香鶉雁主要是肉鴨的一種,故而其產蛋量很低。另外,它畢竟是一種外來物種,雖然到我國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其養殖技術還不是很完善。最後就是銷售渠道,雖然現在香鶉雁很搶手,經濟效益也不錯,但是其銷售渠道還不是很完善,所以風險還是不小的。
總的來說,目前國內香鶉雁養殖還未得到規模發展,所以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但是在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哦!
各位朋友,你們那裡有人養殖香鶉雁嗎?歡迎留言說說看法,給大家一個參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