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成功!再一次讓全球目光聚焦東方,以後不用再看美國臉色行事

2020-10-15 軍武亮劍

我國在北鬥衛星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得許多行業紛紛換裝北鬥系導航系統。首先換裝上國產導航系統的便是南海地區航標板塊,根據此前交通運輸部的消息指出,海口地區的航標已經更換為嶄新的設備。這批設備於上月月底全部換裝成功,從監測數據抗擾能力來說,可以給到過往船隻更好的保障效果。這一換裝讓全球再次聚焦東方,中方以後也不用再看美國臉色行事。

此次消息傳出之後,美國方面也是感到壓力頗大。此前他們不斷利用GPS系統,來收取大量的交通運輸數據,以便於對中國展開更多的阻撓。換裝北鬥系導航系統,意味著我國在導航系統領域上,企業和從業者都會擁有可靠的保障。之所以能夠如此迅猛的更替設備,也是源自於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項目進展的順暢。現階段我國一共發射55顆北鬥衛星,而今年6月份發射的這顆衛星,也是最後一顆北鬥衛星。

許多人非常不理解,為何我國會花大價錢建造北鬥衛星。之所以如此選擇,我國也有自己深遠的考慮。無論是航天還是陸運,只要有運輸的地方都離不開衛星導航系統的幫助。此前我國在民用航空領域上,大範圍地使用美國的GPS系統,也讓許多企業和運輸從業者不堪其擾。不僅每年的使用費用極為高昂,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現階段北鬥系統的逐步成熟,標誌著我國在民用運輸領域上,可以擁有安全係數更高的導航系統選擇。此次項目當中,我國將會用北鬥遙測、遙控航標替換原有的裝置。首先更換航標,集中在瓊州海峽地區。現階段隨著工作進入到收尾階段,意味著我國未來156座航標檢測設備已經全部使用上國產化的北鬥系設備。

許多專家學者談到此次的換裝項目,認為不僅僅使得我國在監測數據多了抗幹擾性的保障,並且還能夠保障我國能夠給予航海運輸主提供更精確的數據信息。當然這兩點之上,換裝北鬥系航標最大的好處,使得我國能夠有效規避美國用GPS竊取海量的數據。

專家學者如此說,也是由瓊州海峽運輸線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所決定。航標用於指示航海走向的作用,並且是標記界限與障礙物的重要標誌。瓊州海峽的位置極為重要,這裡是海南島、大陸、南海東西部的交界地,商貿往來、航道行徑此地都是必經之路。如果中國船隻的行經路線被美國用GPS系統竊取數據,將會使得國家面臨非常嚴峻的安全隱患和威脅。

除去此點之外,還有對導航系統的精準性考慮。由於美國GPS系統的衛星大量集中在北美上空,分布在亞太地區的衛星數據一直非常不準確。此次的北鬥系統衛星集中發射在我國上空地區,在精準度上來說已經達到極致的水準。

顯然北鬥系導航系統的優勢,是美國的GPS系統無法提供給亞太地區客戶的高標準要求。並且對於各國而言,美國的技術雖然處在領先的地位,但是對於使用美國技術都非常忌憚。由於稜鏡門事件的曝光,世界各國都再一次重新認識到美國人的貪婪和無恥。美國一直在窺探各國的技術和重要數據,而GPS便是美國實現目標的重要一環。

除去民用領域上的窺探之外,美國利用GPS在軍事領域上進行的不正當行為更多。由於西方各國和美國在軍事上實行捆綁策略,三軍的行軍路線全盤由GPS提供數據。這樣的情況導致稍有觸怒美國,他們就會以斷掉GPS技術為要挾,使得各國屈從於他們。長期以往西方國家依賴於美國,使得軍隊離開GPS技術的使用,就會呈現「睜眼瞎」的奇特場景。

對於中國而言換掉瓊州海峽的航標,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由於美國對於我國的高度敵視,使得我國必須要防範美國的小動作。與其期待美國不做小動作,倒不如自己自主化發展出可靠的產業鏈,為交通、軍事領域提供安全性更高的保障。實際上除去現階段對於航道技術的改良之外,我國也正在推廣在通信、安全、國家命脈行業上使用北鬥技術。

我國大規模使用北鬥技術,最後將其作為替代GPS技術的核心發展關鍵,已經是時代和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中國在北鬥衛星上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貢獻,也離不開歐洲的「幫助」。此前中國有意同伽利略導航計劃展開合作,希望通過老帶新的策略減少研發風險。

結果歐洲轉頭嚴詞拒絕,倒逼我國導航技術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才讓北鬥衛星導航技術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功。國之根本離不開自強不息,顯然我國的表現已經達到讓世界各國都稱讚的標準。

相關焦點

  • 美國自願放棄後,中方公布了件重磅要事,再引世界目光聚焦東方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近期連日來,中國接連成為全世界目光聚焦所在先是正式籤署RCEP,原本就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的中方,這意味著在全球貿易市場上將會有更加廣闊自由的市場。中方這一步計劃,讓國際上開始重新衡量亞洲市場在國際市場所佔地位。隨後,中國再宣布一件震撼全球的大事,告知正在積極考慮加入CPTPP。
  • 我國攻克世界難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美:已無力阻止
    不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想要成功穿越大氣層,脫離地球引力的掌控,多數情況下需要藉助一種運載工具——火箭,無論探空火箭還是運載火箭都在人類探索太空的發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此前火箭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發動機一直存在一些難以攻克的問題,世界各國都為此絞盡腦汁,而我國在該領域起步較晚,更是兩眼一抹黑,雖然也曾積極參與到各國組織的研討會中,但相關技術依舊沒有機會接觸,這樣的處境讓我國深刻地意識到,只有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才不會受制於人
  • 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東方,中國一舉攻克世界難題,美媒:已無力阻止
    如今國家間的競爭已經不再局限於海陸空這些地方,各國開始將目光放在航天領域。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擁有了探索太空的能力。在各種載具幫助下,我們逐漸實現了飛天、登月等壯舉,而在這個過程中火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 堪比雪崩,美國天眼坍塌後,世界目光聚焦東方,中國天眼令人驚喜
    由於年久失修,經費不足,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早前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退役。就在宣布退役數周之後,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這座已服役半個多世紀、曾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意外坍塌。此後美國官方證實該望遠鏡將無法使用,這也意味著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該領域「唯一重要的儀器」。一時間,世界目光紛紛聚焦東方。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再度引發高度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天眼」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中國科學家宣布重大好消息,全球目光聚焦東方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全球多地遭遇蝗災,這讓人類立身之本的糧食安全問題,直接受到威脅。面對蝗災的肆虐,人們始終沒能找到其具體形成的原因。然而,近日中國科學家卻宣布了一則重大好消息,致使蝗災形成的罪魁禍首終於找到了。
  • 全球聚焦丨美國傳來一個消息,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從此不看俄臉色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據消息稱,大洋彼岸傳來一個消息,美國在航天領域取得新成就,某個公司的開發人員說到,本公司研發的全新型號的載人飛船上面帶著兩名來自美國的航天員連夜飛往了國際空間站美國的屈辱這是這麼多年以來第一個重啟航天飛行器計劃的國家,而這件事發生之後,普京的臉色大變,最終他對擔心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如果說這件事最終確定是可靠消息之後,那麼美國在航天領域將不再看俄羅斯的臉色行事了。
  •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我國航天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艙成功返回地球,並且準確落入預定的著陸場。當初在1993年,美國主導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美國聲稱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合作建設空間站規劃,包括俄羅斯、日本、歐洲、日本、巴西等16個國家在內共同建造,但是卻偏偏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給出的理由也讓人咋舌:他們認為國際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因此絕對不能讓中國參與其中。
  • 中國天眼將對外開放,美國要用也得看中國「臉色」
    從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到近期嫦娥五號成功「取壤」平安返回!這中間的曲折坎坷只有我們國家自己才知曉,畢竟與當時蘇美相比,我國的航天領域起步晚,也沒有其他國家幫助,甚至還遭受到了限制。
  • 中國航天再一次震撼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此地,太令人羨慕了
    而如今中國航天再一次震撼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此地,太令人羨慕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嫦娥五號的的落月僅僅只有一次機會,而且是必須成功的機會,在15分鐘裡面,嫦娥五號完成了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東方,美俄感慨:已無力阻止
    泵後擺技術一直都是全球範圍內匱乏的領域,目前只有俄羅斯熟悉掌握並運用,美國也在大力研發。就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國一舉打破技術封鎖!隨著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東方,美俄也不由感慨道:中國技術或是已無力阻止。 2017年,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
  • 從今日起,美國終於不用再看俄羅斯臉色了……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東部時間30日下午,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美國首次將乘載兩名航天員的「龍」飛船送向太空中運轉的國際空間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本國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更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私營公司開發的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 南海再一次震動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蠶蛹」,實在令人羨慕
    我國對於南海的保護一直都非常細緻,近段時間南海更是再一次震動世界,全球的目光都聚集當地的「蠶蛹」,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持續關注原來全球目光聚集的「蠶蛹」,其實是我國的海上浮標,浮標的外形非常「臃腫」,因為其形狀與蠶吐絲做繭後的樣子非常相似
  • 新型載人飛船聚焦全球目光,究竟有啥「硬功夫」?負責人坦言實情
    新型載人飛船聚焦全球目光,究竟有啥&34;?負責人坦言實情。兩次失敗並不氣餒在本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之前,還有兩次失敗的經歷。今年下半年,我國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將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送上月球,彼時也是美國空間站退役時間,到時候地球外表的國際空間站想必也會有我國的一席之地。所以失敗並不罕見,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路徑才是正道!
  • 美國「天眼」坍塌後,全球眼光聚集東方,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元旦前後,美國疫情又傳來壞消息,確診人數激增。截至1月11日,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2291萬,死亡人數超38萬。無論是醫院還是殯儀館早已不堪重負,殯儀館老闆開始拒收遺體。美國是全球疫情的"震中",驚為天人的確診人數讓人惶恐。
  • 玉兔二號刷新蘇聯月球車紀錄,中國長徵5號出徵,聚焦世界目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各大科技強國紛紛將目光轉至航天領域,中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則一馬當先在今年年初便已抵達月球背面,助力中國一舉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月背登陸的國家。雖然印度和以色列在中國之後也曾對月球發出過挑戰,可最終結果卻充滿遺憾。
  • 從此不再看美國臉色,C919背後大功臣出現,搶走美國千億市場
    圖為國產航空發動機最近,C919客機背後最大的功臣終於悄然出現,這位功臣幫助中國C919客機狂賣上千架,搶走了美國千億市場,從此再也不用看美國的臉色,它就是長江2000渦扇發動機,有了這款發動機之後,能夠讓C919客機徹底擺脫對國外發動機的依賴,從而進一步實現國產化,面對C919的這一成功,即使波音羨慕也學不來。
  • 孩子從小就會「看臉色行事」?好事!是「同理心」高的表現
    現在想想孩子之前看到我們之前狀態不好的時候她就會變得不一樣,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懂得"看臉色行事"。 很多家長可能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其實這是一件好事,是孩子"同理心"高的一種表現,孩子擁有"同理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 全球僅中國掌握,美國也要看我國臉色
    近期,中國又一國家名片誕生,全球目前只有中國掌握,就連美國想要使用也要看中國的臉色,它就是中國FAST天眼。
  • 中科院再做突破,「中國速度」吸引各國目光,美國這次堵不住
    所以也是有很多網友打趣道:讓美國的打壓來的更猛烈些。,華為之所以被美國「卡脖子」,主要的因素就是晶片的量產。中科院再做突破首先就是可以提高晶片處理信號的時間,而且是提升了1000倍,另一方面它還可以用在製造雷達上,一旦研發成功,美國戰機所謂的「隱身服」也都會成為擺設。所以中科院此消息一經發出之後,立馬吸引了各國的目光,而且美國這次就算是想要阻攔也阻攔不了,因為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是屬於我們的技術。
  •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臉色發黑的原因
    很多人的健康不需要檢查就可以看出的了,一看臉色就知道,身體是如何的,臉色不好,也是身體的真實寫照的,那您知道出現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您知道臉色發黑如何鑑別的呢?想要調理臉色,試試飲食療法,好的臉色可以吃出來的,那就來看看臉色發黑吃什麼的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