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2020-05-10 大國新科技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長徵-5B發射畫面)

5月8號下午13時49分,長徵-5B運載火箭的主要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艙成功返回地球,並且準確落入預定的著陸場。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站告捷,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中國航天取得如今的成就背後,卻飽含著許多的艱辛。

其實說起來,中國自主建設空間站完全是被迫之舉。當初在1993年,美國主導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美國聲稱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合作建設空間站規劃,包括俄羅斯、日本、歐洲、日本、巴西等16個國家在內共同建造,但是卻偏偏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給出的理由也讓人咋舌:他們認為國際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因此絕對不能讓中國參與其中。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國際空間站)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初中國的神舟飛船還曾特意造了和「國際空間站」相匹配的對接窗口,為的就是想要加入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科研之中,但是以美國主導一眾國家依然以擔心中國利用合作發展軍事為由而拒絕中國的加入。但中國的航天技術並未因美國的極限封鎖而停滯不前,反而揚眉吐氣,一路高歌猛進,令世界都為之驚嘆。而最新測試的載人飛船已經不用考慮對接別人的國際站了,因為我們即將迎來自己的空間站,不用看別人臉色,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中國空間站)

在2011年時,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太空實驗站天宮一號,從此太空中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而僅在兩年之後,神舟十號攜三名航天員再次和天空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開展為期15天的在軌生活和科研活動,期間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還在天宮一號上進行了一次50分鐘的太空授課,這是繼美國太空人在太空授課之後,第一位做到的中國太空人。現如今長徵-5B的順利發射,再創中國航天的輝煌,屬於中國空間站的時代終於正式開啟。

據悉,目前已經運行了20多年的國際空間站將於近幾年內退休,而且下一代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仍然遙遙無期,未來太空中很可能就只有唯一一個空間站,那就是中國空間站。對此,很多國家開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其中不乏之前拒絕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國家,那麼我們是否要以德報怨,同意其他國家加入中國空間站呢?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長徵-5B發射畫面)

實際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早在2016年時就與聯合國外空司籤署了《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中國並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各國無論大小和發展水平如何,都可以平等參與合作。(十二)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當初在1993年,美國主導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美國聲稱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合作建設空間站規劃,包括俄羅斯、日本、歐洲、日本、巴西等16個國家在內共同建造,但是卻偏偏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給出的理由也讓人咋舌:他們認為國際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因此絕對不能讓中國參與其中。
  • 美太空人:不排除神舟飛船成空間站運輸器的可能性
    跟美國非裔女太空人聊航天:不排除神舟飛船成為空間站運輸器的可能性【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當前全球共有約500名「太空人」,其中美國太空人佔2/3。2009年,埃普斯入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並曾在俄羅斯航天城「星城」受訓。近日,埃普斯博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表示期待早日飛往國際空間站並駐留。在談到未來中國神舟飛船是否有可能成為國際空間站成員搭乘的運輸器時,她說:一切皆有可能。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埃普斯成為一名太空人的經歷頗有些傳奇。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圖/NASA 與此同時,中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月進行了試驗船發射,測試了著陸返回、重複使用等能力,俄羅斯繼「老司機」聯盟號飛船之後的新一代飛船也提上研發日程。 如果將阿波羅飛船、聯盟號飛船、神舟飛船等稱為第一代飛船,那麼各國目前正在投入研發的這一代飛船,都可以稱為新一代飛船。
  • 四年未發射的神舟飛船,新年將來個兩連發,貨運飛船也同樣如此
    ,這期間也有載人航天活動的技術試驗,比如今年的5月份長徵五號B型火箭就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順利回收,驗證了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階段的開啟。
  • 神舟九號飛船
    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國計劃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屆時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
  • 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站建成分三步走
    中國空間站何時能夠建立?新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中國真空學會2012年會和510所建所50周年的活動上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天宮一號還有沒完成的任務   戚發軔院士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分三步走。
  • 神舟八號飛船簡介(圖)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中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它的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戚發軔院士介紹,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5月5日18時,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上太空,在軌飛行了2天19小時,通過7次自主軌控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裡左右的大橢圓軌道,制動後以超過每秒9公裡的再入速度返回,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最後於5月8日13時,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
  • 中國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哪家強?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都進入了載人飛船的時代,隨著美國「龍」飛船成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領域再次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對比上,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 中美都研發了新一代飛船,俄羅斯也沒閒著,新飛船將提前一年赴月
    傳統航天大國俄羅斯的載人航天方面技術十分先進,在美國太空梭於2011年3月停飛之後,國際空間站的人員往返任務便由俄羅斯代包了,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的太空人,都需要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和返回地面,直到今年5月30日美國載人龍飛船(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製造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俗話說得好:「爹有娘有,不如自有」,不讓我們參加,那就自己研發,雖然難一點,但是成功之後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自力更生,正是咱們中國人最擅長的。,這個目標於2003年10月實現,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更讓國人感到意外的是影片的後半部分有長達15分鐘的篇幅來講述美國女博士斯通曆經艱辛登上中國天宮空間站,並駕駛神舟飛船最終安全返回地球的情節。中國首次在銀幕上拯救了美國,是不是讓人意外和眼前一亮,本篇文章主要講到的是加入到這部太空佳作中的中國元素:空間站技術和太空飛船技術。在女主角逃亡之路的一開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天宮一號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天宮空間站包括核心艙「天和」、實驗艙「夢天」和「問天」、載人飛船「神舟」和貨運飛船「天舟五個模塊,組成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裡,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2011年,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 神舟飛船接班人亮相!時速超4萬公裡,中國人能否上月球就看它了
    當今世界,能將人類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只有俄羅斯的聯盟系列飛船與中國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神舟飛船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年來神舟飛船共發射了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早在5年前的神舟10號任務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就已經啟動了新一代飛船的論證工作。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對比神舟飛船最直觀的區別就在於「多用途」,以往的神舟飛船只能在近地四五百公裡的軌道高度執行任務,因為更遠的深空對飛船的殼體防護性能、飛船生命保障系統、再入大氣速度等性能都有更高的要求。
  • 中國新飛船新在何處?一個頂2神舟飛船,可以兼顧運人和運貨!
    但是中國航天並不滿足於一直走外國的老路,今年,航天傳來喜訊,中國新一代飛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先進行3個月的對練,然後和長徵5B運載火箭一起升空,為中國新型空間站的建造打下堅實基礎。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結構和重量比神舟飛船有了巨大飛躍從重量來看,新飛船重量21.6噸,而神舟飛船只有8噸,最大的區別是,新飛船搭載6名航天員,可以取代2艘神舟飛船,用新飛船運送人員,可以比神舟飛船少一半的發射次數,減少了一枚火箭和一艘飛船的製造和發射費用
  • 神舟八號飛船
    ,是一架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後,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個小型空間站。     於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徵太空,15天後,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在軌飛行期間,神舟十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自動交會對接、飛船繞飛等技術試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高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2噸多,此前曾在多個重要展覽中對外展出。此次交接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展陳。
  • 全球聚焦丨美國傳來一個消息,載人飛船飛向太空,從此不看俄臉色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據消息稱,大洋彼岸傳來一個消息,美國在航天領域取得新成就,某個公司的開發人員說到,本公司研發的全新型號的載人飛船上面帶著兩名來自美國的航天員連夜飛往了國際空間站美國的屈辱這是這麼多年以來第一個重啟航天飛行器計劃的國家,而這件事發生之後,普京的臉色大變,最終他對擔心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如果說這件事最終確定是可靠消息之後,那麼美國在航天領域將不再看俄羅斯的臉色行事了。
  •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1961年4月12日,人類上第一艘飛船「東方」號在蘇聯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徵服太空的新紀元。於是在過去幾十年,人類對於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步加快。俄羅斯和美國已發射了多種型號的飛船,俄羅斯發射了上升號和聯盟號飛船等。美國發射了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阿波羅號等載人飛船。我國的飛船為神舟系列飛船,雖然起步較晚,但成就卻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