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接班人亮相!時速超4萬公裡,中國人能否上月球就看它了

2020-12-05 巔峰高地

當今世界,能將人類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只有俄羅斯的聯盟系列飛船中國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神舟飛船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19年來神舟飛船共發射了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神舟飛船固然成熟可靠,是目前世界唯二的兩款載人飛船之一,但是其他航天強國正在著眼載人航天新需求發展下一代載人飛船

神舟載人飛船

比如美國宇航局的獵戶座載人飛船、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波音公司的CST-100載人飛船、俄羅斯也有取代聯盟號飛船的聯邦號計劃。這些新一代載人飛船都在朝著部分可復用、成本低、運載量大、可靠性高的方向發展

美國獵戶座載人飛船返回艙

中國神舟飛船雖然技術起點高,一步到位實現了三艙布局,但是相比美蘇確實晚了整整40年,同時對比正在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沒有太多優勢,針對載人航天的新需求實際上中國航天人早已未雨綢繆,神舟飛船的接班人「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已經在路上,並將在明年6月搭乘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執行飛行測試任務

早在5年前的神舟10號任務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就已經啟動了新一代飛船的論證工作。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對比神舟飛船最直觀的區別就在於「多用途」,以往的神舟飛船只能在近地四五百公裡的軌道高度執行任務,因為更遠的深空對飛船的殼體防護性能、飛船生命保障系統、再入大氣速度等性能都有更高的要求。而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從一開始就對標載人登月乃至載人登陸火星的最高任務能力要求,為了登陸月球或者火星,飛船最大引力逃逸速度可超過第二宇宙速度(每小時4萬公裡)。

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

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不同於神舟飛船的三艙布局,而是改為兩艙布局,分為返回艙與推進服務艙兩部分,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搭配質量較小的推進服務艙,這一技術狀態的新飛船質量在14噸左右,而如果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則搭配質量較大的推進服務艙,這一任務狀態的新飛船總質量是20噸左右,是未來我國載人登月飛船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都很好奇新飛船究竟長得是什麼樣?其實新飛船早就在兩年前就已經與大眾見面。長徵7號是我國新一代無毒無汙染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具備14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用於取代長徵2號F型火箭,將與長徵5號B型火箭一道成為我國新一代多用途飛船的搭載火箭,在長徵7號的首飛任務中就有一名特殊的乘客。

新一代載人飛船縮比返回艙

它就是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的縮比返回艙,此次發射縮比返回艙就是為了驗證返回艙的全新氣動布局能不能適應高速再入大氣層嚴苛的氣動條件。新飛船返回艙徹底擺脫了神舟飛船返回艙的鐘形氣動布局,而是選擇了容積率更大的倒錐形布局。

飛船的研製成功也只是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初步勝利,有了飛船還得有把飛船送上天的火箭才行,這種火箭首先要滿足運力指標,再就是要具備相當高的安全係數,因為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新一代國產多用途飛船總質量在13至20噸左右區間,與之標配的則是長徵7號以及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新一代飛船何時能夠投入使用,最關鍵的還得等待這兩款火箭積累更多的安全發射記錄。

長徵7號運載火箭

新一代國產多用途載人飛船可一次運輸6名左右的航天員進入軌道空間,可以勝任後續空間站的人員天地往返運輸任務以及載人登月、載人登小行星、載人登火星等形式多樣的深空載人任務。依照目前的進度來看,我們有望與美俄同步推出新一代載人飛船,進一步確立我國載人航天強國的優勢地位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    詳細介紹     2003年1月5日晚上,當「神舟」四號飛船環繞地球運行107圈飛臨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時,在那裡待命的「遠望三號」航天測量船向其發出了返回命令。飛船隨即建立返回姿態,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制動發動機點火,開始返回。飛船進入距地面80公裡的大氣層後,以每秒約8公裡的高速飛行,與大氣層劇烈摩擦,返回艙表面產生等離子層,形成電磁屏蔽,與地面暫時中斷了聯繫。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一個月前,天宮二號於中秋夜發射成功,如今,它正靜候航天員的到來。10月中下旬,2名航天員將乘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
  • 神舟載人飛船
    它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誌著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這次發射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國在原有的航天測控網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過去,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裡。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裡,比過去高了50公裡。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也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飛得更高對飛船的要求也更多,這意味著交會對接時飛船的控制與神舟十號不一樣,還需要連續變軌。
  • 神舟九號飛船
    ,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考慮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食品以中餐為主,將會有五大類、50種食品供應,航天員在天上可以吃到熱騰騰、香噴噴的食品,4天一個周期輪換。為女航天員設立私密空間,增加了適合女性的食品。艙內航天服針對女航天員的身體結構,包括身體比較瘦小,在設計上進行了調整。航天服裡面的內衣設置有些調整,以符合女性的特點。
  • 中國新飛船是啥,有啥本事?它自己說清楚了
    今天讓它自己告訴你——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員。這次亮相的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就是我的「試驗版」,還不是最終的「定型版」,主要是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後續飛船會不斷改進,所以未來的我一定更完美。提起中國的載人飛船,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我的老大哥神舟飛船了。
  • 神舟三號飛船
    在大氣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飛船的飛行軌跡逐漸下降,慢慢偏離設計軌道,要確保飛船能夠正常運行,必須對它實施軌道維持。     15時30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通過相關地面測控站啟動了飛船軌道維持工作程序。這一程序將通過點燃飛船自身裝載的小動量發動機提供能量,調整飛船的飛行軌跡。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編輯快評:神舟一號飛船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我國有了自己研製成功的飛船,從此九州蒼穹不再是美俄兩國的天下,中國人在人類最高科技成就殿堂裡佔上一席位置,用實力展示了新世紀中國的地位。
  • 神舟七號飛船
    23時19分許:在神舟七號飛船飛行第二圈過程中,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開展工作。    4時04分: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變軌,由橢圓軌道變成近圓軌道。    10時20分許:航天員開始組裝測試艙外航天服。
  • 銀河系正以時速200萬公裡向前飛行,誰給它提供這麼大的引力?
    在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比如小行星、隕石、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除了小行星和隕石以外,衛星、行星、恆星和星系都有其固定的運行軌道,比如月球是圍繞地球固定軌道飛行的,地球引力拖著月球圍繞太陽進行公轉,根據科學家計算,月球被地球引力拖著以約30公裡每秒(時速10.8萬公裡)的速度向前飛行圍繞太陽公轉
  • 「神舟」號系列飛船
    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背景知識:神舟二號飛船概述
    神舟二號飛船1月10日1時零分發射升空後,所進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點為200公裡、遠地點為340公裡的橢圓軌道。按照預定計劃,這時要進行變軌,將飛船調整到距地球表面340公裡高的圓軌道上。變軌能否成功,將影響飛船在軌飛行和準確返回預定著陸區。  地處北京燕山腳下的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又一次充滿了緊張的戰鬥氣氛。
  • 為神舟十號提供新材料的杭州企業發力千公裡時速高鐵
    2018-03-05 19: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王世琪 通訊員 蔡卡特從蒸汽火車到綠皮火車,從「和諧號」到「復興號」,人們對軌道交通速度的追求從未停止,風馳電掣的軌道交通代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詮釋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如今,對軌道交通運行速度的暢想已突破1000公裡時速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 「神舟」到底「神」在哪?——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相關的11個細節
    細節一:飛得更高——393公裡軌道高度的對接與運行  神舟十一號充分繼承了神舟十號的技術狀態,同時為了適應本次任務要求而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  「為滿足本次任務要求,調整了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序,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適應本次任務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由343公裡提高到393公裡的要求。」
  • 揭秘神舟十一號飛船返航利器:最後關頭高度判斷
    這些動作只有一個目的,即讓飛船返回艙溫柔地擁入地球母親懷抱,減輕著陸衝擊對航天員健康以及太空飛行器的損害。  這並不容易,回收著陸是載人航天活動的最後步驟,也是決定航天員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後一棒。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相關專家,揭秘護航神舟十一號飛船安全返回的三大利器。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外形為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形,位於返回艙前面,這是為了增加航天員的活動空間。它一般為航天員在軌工作場所,裡面裝有多種試驗設備和實驗儀器,可進行對地觀測。其兩側裝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陽能電池板、太陽敏感器和各種天線以及各種對接機構。軌道艙是航天員在軌道飛行期間的生活艙、試驗艙和貨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