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
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入軌後,地面的各測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測量船對飛船進行了跟蹤測控,同時,還對飛船內的生命保障系統、姿態控制系統等進行了測試。
神舟二號第二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二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二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108圈。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我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
神舟三號飛行過程中進行了培育實驗神舟三號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這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中國科學院和信息產業部等有關單位為這次發射研製了對地遙感、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等船載儀器和地面測控設備。
神舟四號載人航天前的最後調試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
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飛天夢圓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誌著中國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神舟六號首次執行「多人飛天」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神舟七號成第三個掌握航天員出艙術國家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國順利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完成了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偉大壯舉,譜寫了我國載人航天發展的新篇章。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航天員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國家。
神州八號成功與天宮一號對接神舟八號是一架無人飛船,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2011年11月1日由改進型「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與此前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這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突破了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運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返回艙於2011年11月17日19時許返回地面。
神舟九號搭載中國第一名女性太空人神舟九號飛船是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並於2012年6月29日10點03分安全返回。同行太空人有景海鵬、劉旺、劉洋。
神舟十號首次開展太空人太空授課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之一。升空後與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對接,並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由長徵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成功發射。在軌飛行15天,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組成。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