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實現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太空,揭秘神舟系列飛船承載的歷史使命...

2021-02-13 CCTV對話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正在在塔架上指揮操作工作,當時還有一個航天員進艙前裡面狀態準備,回想當時的那一刻確實特別激動,等於是親手把楊利偉送到我們神舟五號飛船裡面。「神舟五號發射21個小時,我們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大家一晚上都沒有睡覺,都在通過電話聯繫,關注到天上的數據,關注楊利偉的情況。第二天我們返回的時候,大概6點來鍾,神舟飛船返回的軌道能夠經過我們九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我們一大早5點來鍾。所有人都衝到戶外去了,有的在草坪上,有的站在房頂上,想著離的更近一點,能夠看到飛船返回的情況,當時確實看到了,返回艙加上推進艙,進入大氣層以後,返回艙是一個火球是能夠看到的,肉眼能夠看得到,推進艙像放禮花式的,很快就天女散花,一閃而過就燒毀了。這個印象特別深,到現在就只看了那一次,非常震撼。當時知道楊利偉安全返回以後,那時候大家非常激動。」

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回應說,這個肯定不是外星人敲門,實際上是飛船上一個太空環境下固有的一個現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在太空的話溫度的變化,還有一個返回艙、軌道艙,都是充氣艙、密封艙,裡面是大氣,外面是真空的環境,就像籃球、鼓一樣的,裡面是有壓力的,壓力還是有變化的。這些變化的話就會導致結構會有變形,它會發出一些聲音。

2003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有一件事就是美國哥倫比亞號很不幸出現了爆炸。這對研製或發射會不會有影響呢?白明生在現場告訴我們,其實哥倫比亞號逝世對他們的震動很大,因為那一年要準備發射神舟五號,把航天員送上天,在得知哥倫比亞號逝世以後,整個全系統從領導到各級專家覺得還是要在審慎地審視整個產品和設計。所以從系統到分系統、到單機、到設計、實驗數據,測試結果進行全面複查,經過全面審查以後,放心了,才發射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對中國的航天載人工程來說有著標誌性的意義,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表示,毫無疑問,楊利偉作為中國第一個太空人,這件事是會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神舟五號也是一樣,在中國是重要的裡程碑,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前面從研製到無人飛船,最後我們神舟五號是一個質的變化。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以後,又成功了發射六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是一個人,神舟六號是兩人多天,神舟七號三個人,從兩個人到三個人再到出艙活動,都是一個跨越式發展。

 

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是我們第一次交會對接,所以咱們沒有上航天員,所以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行。只要我們下決心做什麼事情,肯定能夠做好。另外還是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思路。這樣才一步一步走的更高、更遠,每一個飛船發射,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重複。包括後面,這是神舟九號,大家可能會注意到第一個女性航天員進入太空,神舟十號在軌時間達到了15天,這比以前要長多了,神舟11號達到了30天,又翻了1倍,剛才說的,我們每一個飛船發射都是一個跨越式發展。」


微信號:cctv-duihua

CCTV2《對話》官方帳號



來源|對話

文章|聞聰

編輯|聞聰、司馬旭

觀看0401《對話》「新時代:企業的傳承與變革」完整版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誌著中國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 「神舟」號系列飛船
    「神舟」五號飛船:圓中國人飛天夢發射:2003年10月15日9時00分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
  • 神舟飛船已經發射到了十一號,大家還能記得登上飛船的是誰嗎?
    近代以來,在經過了戰火的洗禮之後,各個國家都開始穩定了下來,並且大力的發展自己國家的科學技術,而我國的一位偉人就曾說過:「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而相對於來說航空航天技術佔到了非常重的比例,而在我國來說,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神舟號飛船的發射,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神舟飛船已經發射到十一號
  • 追隨神舟飛船軌跡:神舟十一號邁入第四階段
    飛船在飛行過程中,先後就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及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進行全面、充分的考核,為真正實現載人飛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編輯快評:這是我國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前的最後一次無人飛行試驗,飛船的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飛行時完全一致。它的發射成功,讓中國人登臨太空的夢想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人到太空了
    【大事回放】2003年10月15日9時,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為著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記者與正忙於新一代航天員選拔工作的楊利偉在北京航天城再次相聚。
  • 解讀神舟系列飛船發展歷程
    ■ 神舟一號 樣品飛船  發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21日。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1小時飛行,在完成預定的科學試驗後成功著陸。  ■ 神舟二號 正樣飛船  發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冀惠彥、蘇洲/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11-17 10:40 來源: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第五,「神州五號」飛船上許多系統採用了大量先進的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在現場觀看飛船發射時強調,「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初戰告捷,也標誌著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徵程上又邁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
  • 神舟五號出徵太空17周年,這裡記錄了永恆的一刻
    在中國數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承載著為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與夢想,楊利偉搭乘著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出徵太空。「神舟五號「飛船在近地球外太空遨遊了21個小時,最後成功安全返回,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著陸場。這牽動人心的21個小時從此載入了中國航天史冊,「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飛行成為了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裡程碑,楊利偉也成為中國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英雄。
  • 【夢圓九天】 神舟五號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如今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已實現,那麼,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呢?
  • 「神舟」五號飛船返回艙
    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7月,「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覆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1999年11月20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航天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經過21小時11分的太空飛行,順利返回地球。
  •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3/2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搭乘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17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  從1999年神舟一號安全著陸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人試驗飛船到單人、多人載人飛船,都實現了順利返回。  神舟五號著陸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神舟五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在飛行了21小時28分14圈後,神舟五號飛船於10月16日6時28分降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相差4.8公裡,返回艙完好無損。航天英雄楊利偉自主出艙,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圓滿完成實現「十全十美」,載人航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並突破了載人天地往返、太空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你是從哪一年任務開始關注神舟飛船的呢?
  • 獨家:十七年來神舟系列飛船這樣著陸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從1999年神舟一號安全著陸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人試驗飛船到單人、多人載人飛船,都實現了順利返回。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神舟五號,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
  •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4/32) "← →"翻頁
  • 中國首位太空人評價神舟飛船:早期是拖拉機,現在是轎車
    從第一次太空行走到後來的阿波羅登月,人類對於浩瀚太空的探索腳步從未停止。不過由於在航天領域的探索研發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目前世界上之後少數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中國自然處於領先地位,屬於佼佼者之列。由原來的一窮二白到如今領先地位,這些年所付出的是幾代航天人的心血。
  • 「神舟五號」大片一拍三部 楊利偉將走向前臺
    中新網6月16日電去年10月,「神舟五號」的圓滿太空之旅為中國載人航天史畫上了絢爛的一筆。  暫定名為《太空英雄》(又名《一代天驕》)的這部電影,是八一廠今年創作的重中之重———這部作品不僅聚集了多位著名編劇參與劇本創作而且數易其稿,最終的劇本仍然還在審訂中,這部電影計劃以史詩般手法和科幻式想像再現「太空人」楊利偉的與神舟飛船的航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