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人到太空了

2020-12-02 搜狐網

  【大事回放】2003年10月15日9時,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為著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記者與正忙於新一代航天員選拔工作的楊利偉在北京航天城再次相聚。看著自己於2003年9月27日寫在記者筆記本上的這句話,楊利偉與記者相視一笑:「對,那時就是這種心情」。

  歷史將銘記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時,中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隨著航天英雄楊利偉駕「神舟」平穩著陸,中華民族的飛天夢終於成真,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3個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國。具有象徵意義的是,飛船著陸時間正好是當天天安門廣場國旗升起的時刻。

  來到航天城,記者刻意去尋訪一位名叫汪恭質的老研究員,屈指一算,老人今年70歲啦!2003年國慶節、「神舟五號」發射前夕,當時已經64歲、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他和兩位同齡老搭檔研究員畢可緒和高級實驗師曾玉章,曾在「空間醫學技術研究組」忙碌的工作檯前與記者互致節日問候。3位老人不要組織給一分錢的工資和補助,卻風雨無阻天天來上班。他們給組織上提了這樣一個要求:「盼了多少年啦,就讓我們幹到中國航天員上太空那一天吧!」

  與記者重逢,回憶起6年前那激動人心的一幕,汪恭質感慨不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正式立項,中國航天人短短11年就研製成功『神舟』號飛船和運載火箭,建立起體現我國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飛船應用系統,建成了現代化的航天發射場、航天測控通信網和著陸場……所有這些,靠的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革命精神啊!」

  走進「特種服裝與防護」研究室,技術幹部劉冀念那瘦削的面龐和彎曲的身軀讓人心顫。也是在6年前國慶節之夜,記者遇到了負責航天服頭盔設計的他正在加班。如今,年僅35歲的劉冀念依舊天天躬身伏案勞作。談及往事,他說:「載人航天工程是迄今為止我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的跨世紀國家重點工程,承擔研製建設任務的有全國約110個研究院所以及3000多個協作配套單位,參與人數之眾可想而知。儘管其中一個人能起到的作用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每個人都會因親身參加這項偉大的事業而自豪!」

  6年前,當航天員楊利偉平靜地跨進「神舟五號」駕駛艙、自信地對身邊技術人員揮手說「明天見」時,當他面帶燦爛的微笑跨出返回艙告訴大家「飛船運行正常,我感覺良好」時,「中華飛天第一人」的風採和魅力令世界為之傾倒。如今,走上領導崗位的楊利偉主持著航天員隊伍的訓練與選拔工作。他說:「英雄航天員大隊的每個成員至今都保持著隨時能夠上天執行任務的良好狀態。隨著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選拔工作的推進,我們在建設一支規範的航天員隊伍的同時,更加注重建設一支合格的指揮員隊伍和教員隊伍,努力打造一流的世界航天中心。」

  太空一往返,中華五千年。嫦娥奔月、萬戶升天的故事,寄託著我們民族自古對太空的嚮往;「神五」、「神六」、「神七」相繼發射成功,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之路。

  今年6月3日,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第52屆大會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楊利偉代表中國航天人登臺發言:人類對於外太空和未知世界的探索,彰顯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壯麗。中國的航天事業始終體現著「和諧」與「和平」這一主旨,我們將繼續朝著「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目標努力。

相關焦點

  • 美媒體稱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使中國人愛國情緒高漲
    美媒體稱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使中國人愛國情緒高漲」五號升空沒有現場直播,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飛船升空一小時後即報導了這一消息,並轉播了實況錄象。「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的消息還一度成為多家美國媒體新聞網的頭條。報導說,「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的時刻也是中國人愛國主義情緒高漲的時刻。  CNN在美東時間十四日晚十點的新聞節目中用七分多鐘的時間與其駐中國記者連線,報導了「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報導認為,中國發射「神舟」五號更看中其對中國國際地位的積極作用,而非單純的商業意義。報導還說中國正在努力實現「登月」的目標。
  • 【那年今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10,9,8,7,6,5,4,3,2,1,點火!」 2003年10月15日9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國旗送入太空。經過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旅行,成功返回地面。由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進行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 神舟五號實現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太空,揭秘神舟系列飛船承載的歷史使命...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正在在塔架上指揮操作工作,當時還有一個航天員進艙前裡面狀態準備,回想當時的那一刻確實特別激動,等於是親手把楊利偉送到我們神舟五號飛船裡面。「神舟五號發射21個小時,我們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大家一晚上都沒有睡覺,都在通過電話聯繫,關注到天上的數據,關注楊利偉的情況。
  • 學子仰天歡呼 武漢高校學子歡慶神舟五號成功發射
    昨日上午九點,當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升空後,武漢地區各高校頓成一片喜慶的海洋,同學們以不同方式歡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記者來到華中師大,隨處可以看見學生們歡呼慶祝。該校新聞系的範新說:「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預示著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中國航天工作者們,你們辛苦了,為你們驕傲!祝你高高興興旅遊,平平安安回家。」
  • 「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它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把人送入太空的國家(繼前蘇聯和美國),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裡程碑。在2003年10月15日09時00分00秒,負載著「神舟」五號的長徵2F火箭發射。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飛船以平均每90分鐘繞地球1圈的速度飛行。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
  • 神舟五號出徵太空17周年,這裡記錄了永恆的一刻
    在中國數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承載著為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與夢想,楊利偉搭乘著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出徵太空。「神舟五號「飛船在近地球外太空遨遊了21個小時,最後成功安全返回,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著陸場。這牽動人心的21個小時從此載入了中國航天史冊,「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飛行成為了中國科技史上的重大裡程碑,楊利偉也成為中國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英雄。
  • 【夢圓九天】 神舟五號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如今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已實現,那麼,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呢?
  • 熱烈祝賀神舟五號成功發射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載人航天發射。9時整,「長徵」二號F型火箭載著「神舟」五號點火升空。 發射升空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為38歲的楊立偉。據了解,楊立偉最近兩天已在「神舟」五號飛船上進行了相關的操作和實驗,其主要內容為逃生訓練。 9時10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目前:「神舟」五號飛船工作正常。
  • 參考日曆 | 「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參考日曆|「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神舟五號發射日子臨近 火箭專家詳細解讀升空4大懸念
    ■神舟五號將搭乘「長徵2號己」火箭升空  ■採用的核心技術屬我國獨有的智慧財產權  ■飛船遇到太空碎片時能機動靈活地避開  ■10月秋高氣爽是適宜航天發射的好天氣  隨著10月份神舟五號升空日子的臨近,這次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將真正實現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神舟五號將搭乘什麼樣的發射器升空?
  • 20年11艘,「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20年前的今天,中國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的大事——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後,引發境外媒體爭相報導。小編注意到,在20年前的《參考消息》報紙中,境外媒體更習慣稱呼其為神舟號。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升起了中國夢
    【PConline 品科技】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至今,載人航天走過了從無人到有人,從航天員出艙到兩個太空飛行器組合飛行等多個跨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中國載人航天發展成熟的標誌,就像小孩子成長在標記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國航天的一個個新高度,標記在浩渺太空。從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神舟系列飛船十次升空,載著夢想出發。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從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號任務圓滿完成實現「十全十美」,載人航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並突破了載人天地往返、太空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你是從哪一年任務開始關注神舟飛船的呢?
  • 神舟五號核心建設者戚發軔:伏櫪者志在太空
    神舟五號核心建設者戚發軔:伏櫪者志在太空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1-08   發表評論>> 戚發軔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
  • 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社會事件: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請你談談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參考答案: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神舟五號」:楊利偉上天了!
    一段歷時21小時23分的太空遨遊,讓全世界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火箭點火發射的瞬間,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醫學監督崗屏幕上顯示:楊利偉的心跳依然只有每分鐘76次——資料表明,國外航天員在火箭發射的瞬間,心跳達到每分鐘140次仍屬正常,而楊利偉則創下了太空人心率最穩定的紀錄;太空上,他按計劃準確無誤地完成了110多項操作,看著蔚藍的地球,他在工作日誌背面寫下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並把日誌舉到攝像頭前,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激動的心情。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二)
    神舟四號:創造低溫發射紀錄發射: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返回:2003年1月5日19時18分僅僅在神舟三號成功發射9個月後,太空的大門再次被中國人的飛船叩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