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發射日子臨近 火箭專家詳細解讀升空4大懸念

2020-12-04 網易科技
  


 ■神舟五號將搭乘「長徵2號己」火箭升空

  ■採用的核心技術屬我國獨有的智慧財產權

  ■飛船遇到太空碎片時能機動靈活地避開

  ■10月秋高氣爽是適宜航天發射的好天氣

  隨著10月份神舟五號升空日子的臨近,這次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將真正實現中國人千年的「飛天夢想」。神舟五號將搭乘什麼樣的發射器升空?神舟五號都採用了哪些獨特技術?神舟五號為何選在10月升空?昨天,本報記者帶著相關的問題獨家專訪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著名的火箭專家。

  懸念一

  為何搭乘「長2己」火箭

  一般情況下,選用什麼型號的火箭發射飛船升空,前提條件是飛船的實際情況,包括:飛船質量、飛行運行軌道等方面具體化以後,才能確定相應的運載工具。為確保這次載人飛船的安全升空,此次神舟五號將搭乘「長徵2號己」火箭升空。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有關權威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神舟五號飛船升空的準備工作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計劃將由『長徵2號己』作為運載工具送飛船升空。」專家指出:「考慮到神舟五號飛船機械接口的尺寸、螺栓孔徑的大小以及飛船電性能的連接等各方面的情況,此次發射將由『長徵2號己』來擔負運載任務。」

  懸念二

  如何保證飛船絕對安全

  神舟五號的安全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飛船的製造、火箭發射以及飛船的回收等過程。僅一枚火箭有著十幾萬隻電子元器件,一顆螺絲釘就能關係到整個發射的成敗。有關專家指出:「鑑於今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航途中以及巴西第3枚VLS型衛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前最後測試中都發生人員傷亡的慘劇,中國航天界已制定出一套相當詳細的質量管理監控制度。」

  當神舟五號飛船入軌後,即進入太空後,如何有效地防止與空間垃圾相撞的問題就顯得極為重要,著名運載火箭專家說:「目前世界各國在如何有效避免太空飛行器與空間垃圾相撞的問題上還沒有特別的措施,現在所使用的技術方法也是有限的。但此次神舟五號飛船上採用了相關的高科技技術,將確保飛船在遇到太空碎片時能夠機動靈活地避開。」

  懸念三

  火箭成功運載把握多大

  運載火箭的研發是非常複雜的技術。專家指出,神舟五號飛船是我國航天人自己設計、開發、研製成功的「自創型」太空飛行器,他說:「目前,神舟五號飛船上採用的部分技術是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是我們獨有智慧財產權。」

  「在過去30年裡,中國長徵運載火箭走過了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飛船的技術過程,具備了發射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各種不同類型衛星的能力。此次神舟五號載人升空就是我國的航天發展計劃重要內容之一。」該專家說:「中國研製運載火箭起步較早,技術相對成熟,發射成功率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在設計上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懸念四

  安全返航需何必備條件

  據火箭專家介紹,為了確保中國運載火箭發射「次次成功」,中國航天部門實行嚴格的「全員全過程質量控制」制度。包括火箭製造的每一個細節,從一塊鋁板進廠到造成零件的每一道工序,都將被嚴格檢驗和監控,從普通技術員到總指揮,都將承擔相應的技術和質量責任。

  火箭權威專家說:「所以選定10月份這個時間區段發射飛船,是充分考慮了返航時季節、天氣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另外,中國10月份的天氣秋高氣爽,搞航天技術工作恰好需要有這樣的好天氣。」「從技術角度講,為了增大飛船回收工作的安全係數,一般回收選在白天進行更合理。」專家說:「回收工作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搜尋、救生、太空人落地時的保溫保暖措施等,原則上白天比夜晚更容易對突發情況採取應急處理。」晨報記者 梁娜


相關焦點

  • 熱烈祝賀神舟五號成功發射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載人航天發射。9時整,「長徵」二號F型火箭載著「神舟」五號點火升空。 發射升空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為38歲的楊立偉。據了解,楊立偉最近兩天已在「神舟」五號飛船上進行了相關的操作和實驗,其主要內容為逃生訓練。 9時10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目前:「神舟」五號飛船工作正常。
  • 神舟六號升空意義風險與神舟五號不一樣(資料)
    意義和風險都與神舟五號不一樣  2005年,中國航天最大的亮點毫無疑問是神舟六號飛船載人升空。中國航天有關領導在去年11月份珠海航展開幕式上就對國內外媒體正式宣布:在2005年秋天適當的時候,神舟六號飛船將搭乘兩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兩位航天員會在距離地面350公裡的太空軌道上運行、生活和工作多天。
  • 神舟五號9點正
    ,適宜火箭升空。    據了解,「神舟」五號如果在白天進行發射,不會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壯觀。火箭預定在15-17日發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負責人10日在北京宣布,中國將於10月15日至17日擇機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這位負責人說,執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神舟」五號飛船將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夢圓九天】 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發射升空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3/2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搭乘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神舟五號飛船
    基本信息     發射時間     2003年10月15日09時整    發射火箭: 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71次飛行,也是繼1996年2003年10月以來,中國航天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因其體格粗壯,長徵五號被關心航天的人們暱稱為「胖五」。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這次發射有何看點?詳情點擊:一圖 | 中國最大火箭「月半五」再出徵!帶著什麼重任?
  • 「神舟」五號的三個技術性解讀
    用運載火箭發射太空飛行器,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的,有年份、月份、日期和時刻的選擇。比如,哈雷彗星以76年為周期回歸,哈雷彗星探測器應選在彗星回自太陽的幾個連續年份中發射;有些太空飛行器必須在某日內某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內發射,這個時間段被稱為「發射窗口」。對於「神舟」飛船來說,選擇一個最佳「發射窗口」,必須考慮4個方面的因素:第一,要保證飛船的太陽電池帆板有足夠電源。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根據中國國有的新華通訊社報導,星期五上午,長徵五號火箭及其珍貴的載荷垂直運輸至中心的發射區域,用時約兩小時。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據新華社報導,長徵五號火箭已經進行了幾次試驗性發射,但天問一號的發射升空標誌著火箭的操作性的首次亮相。
  • 學子仰天歡呼 武漢高校學子歡慶神舟五號成功發射
    昨日上午九點,當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升空後,武漢地區各高校頓成一片喜慶的海洋,同學們以不同方式歡慶神舟五號發射成功。記者來到華中師大,隨處可以看見學生們歡呼慶祝。該校新聞系的範新說:「神舟五號發射成功,預示著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中國航天工作者們,你們辛苦了,為你們驕傲!祝你高高興興旅遊,平平安安回家。」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升空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長徵五號火箭將在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天問一號。據推測,發射升空時間將定於7月23日,即發射窗口的開啟時間。根據中國國有的新華通訊社報導,星期五上午,長徵五號火箭及其珍貴的載荷垂直運輸至中心的發射區域,用時約兩小時。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
  •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4/32) "← →"翻頁
  • 大盤點|你看過幾艘神舟飛船發射?
    神舟二號任務中的火箭逃逸塔2001年1月10日1點,神舟二號飛船由長二F火箭成功發射升空。1月16日19點,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後返回地面。神舟三號任務中為模擬人「上妝」2002年3月25日22點15分,神舟三號飛船乘長二F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4月1日返回地面。
  • 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組圖)
    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趙建偉攝)(10月12日9時0分0秒,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新中國史】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
    現代宇宙航行學的奠基人、航天學和火箭理論的奠基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曾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我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夸父逐日的動人神話、牛郎織女的悽美故事,以及敦煌壁畫中千姿百態的飛天圖景,可見飛天夢一直在華夏民族的血液裡,激勵有志之士去實現。  20世紀50年代,中國百廢待興。
  • 王者歸來,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向著星辰大海胖五再次出發
    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這位嶽陽人挑起「嫦娥五號」神舟飛船遨遊星空的大梁
    8月9日下午,晴空下的戈壁發射場,火箭呼嘯升空。目送衛星直上藍天的楊孟飛,相信自己的方案終將會經受住「上蒼」的考驗。這次飛行試驗表明,這種採用軟硬體結合手段實現的三機可變結構的容錯系統,具有較強的瞬時故障處理和恢復能力,方案先進,可靠性高。
  • 這位嶽陽人挑起「嫦娥五號」神舟飛船遨遊星空的大梁
    8月9日下午,晴空下的戈壁發射場,火箭呼嘯升空。目送衛星直上藍天的楊孟飛,相信自己的方案終將會經受住「上蒼」的考驗。這次飛行試驗表明,這種採用軟硬體結合手段實現的三機可變結構的容錯系統,具有較強的瞬時故障處理和恢復能力,方案先進,可靠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