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核心建設者戚發軔:伏櫪者志在太空

2021-01-09 中國網
神舟五號核心建設者戚發軔:伏櫪者志在太空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1-08   發表評論>>

戚發軔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戚發軔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艘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核心建設者。如今,戚發軔已退居二線,負責規劃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的後續工作。

同題問答

1.這十年,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最大的改變是我從一線退到了二線,正是因為年輕一代逐步成長起來,變得更成熟,我才有可能到二線休息,到學校中去培養更年輕的一代。

2.這十年,最美好的事兒是什麼,最不願回憶的是什麼?

最高興的是我看到了年輕一代們的成長和成熟,這讓我很欣慰。不願回憶的是,在這十年中,因為工作原因,我對家人虧欠很多,老伴兒在這段時間去世,我沒有照顧好她。

3.未來十年,你對個人的最大期待是什麼?

希望我能夠繼續在二線中為航天事業出力,做更多的社會推廣工作,希望國家能夠更加關注航天事業,未來我國航天事業的挑戰仍然很大,需要國家更多的支持,希望航天事業能夠取得更長足的發展。

4.未來十年,你對國家的最大期待是什麼?

希望國家能夠更加安定,關注民生,老百姓的生活能夠更好。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

電視機前,戚發軔專注地觀看嫦娥一號發射的每一個細節……

如今,雖然已經79歲高齡,在航天領域工作40餘年的戚發軔,仍然以顧問的身份在做中國航天發展的長遠規劃,並在高校中為年輕人們普及航天知識。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時,70歲的戚發軔坐在指揮中心,盯著儀器上各個技術參數。

「那時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通過此前的發射,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經驗。但因為是第一次載人,我們心裏面也會緊張。」

當楊利偉在飛船中身體狀態良好,飛船即將執行返回地面程序時,戚發軔長舒了一口氣,「我從事航天工作40多年,最緊張就是這一次。」

神舟五號飛船順利升空後,已經滿頭銀髮的戚發軔逐漸退到了二線,擔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同時先後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院長和名譽院長。

「現在的事情很多。比如,在我們完成探月的計劃後,中國人到不到月球去?怎麼去?什麼路線?火星我們去不去?這些我們正在做一些規劃,報給中央領導。」

此外,戚發軔還成為航天科普的傳授者。10月下旬,他剛在北京師範大學為一些部委的司局長們做航天知識的講座。去年和今年,他先後到8所高校和大學生們交流航天知識,每一場講座都會爆滿。

談到未來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戚發軔說,明年神舟十號將會上天,在神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交會對接技術,同時會有新的太空人上天,在天宮一號做實驗。此外,中國正在建造大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將達到20噸以上,可以把重量更大的空間站核心艙送上軌道,「由於陸路運輸很難達到這個噸位的運載能力,我國正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發射基地,通過海運運送大噸位的空間站到文昌發射。」

戚發軔說,2020年前,我國將建自己的空間站核心艙,可以容納3到4個人在太空工作。(記者 邢世偉)

相關焦點

  • 戚發軔:把「先天不足」的神舟一號送上天
    這一幕震撼了戚發軔:「將來我送中國航天員上太空時,能作出這樣的承諾嗎?」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時任航天工業總公司五院院長的戚發軔,承擔起神舟飛船總設計師的重任。工程制定了確保1999年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的目標。面對日益臨近的發射期限,戚發軔壓力山大。
  • 神舟一號20周年|戚發軔:一生難忘神舟情
    戚發軔院士身上有太多的光環。他是中國航天界的元老,著名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他也是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親手把楊利偉送上太空。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20周年之際,我們有幸對戚發軔院士進行了獨家專訪。言談中,戚院士無時無刻不透露出謙遜和真誠,更表達了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矢志不渝的追求。
  • 向科學家致敬|戚發軔:神舟」飛船的幕後「舵手」
    1992年,已59歲的戚發軔接受了一項新任命:中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總設計師。」的時間表,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需要在1999年裡進入太空,如果能在1998年試飛則更好。幾年來,戚發軔和同事們為增強飛船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絞盡了腦汁,只要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半點不敢懈怠。這種致力於排除所有疑問的嚴謹態度,使航天員出徵有了更平安的保證。令戚發軔深感欣慰的是四艘飛船都順利經受了太空的洗禮,而每一次發射都是一次新跨越。航天員「一步登天」的天梯,在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中搭建完成。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2020-09-12 14 : 07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
  • 戚發軔院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資訊—科學網
    戚發軔院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他,就是我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戚發軔。 不久前,戚發軔院士做客南京理工大學,與師生們一起分享了中國飛天夢的實現歷程。 想吃饅頭就自己準備白面 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航天領域?戚發軔表示,太空有豐富資源,其中很多地球上都沒有,我們可以利用,這就是財富。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講述:中國航天大國故事
    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二十年,「神舟之父」戚發軔深情回憶「神一」往事
    在廣州高新區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上,廣州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神舟一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第一步,來之不易,」回憶起神舟一號的往事種種,這位86歲高齡的「神舟之父」眼底裡都是擋不住的光芒,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1992年,黨中央正式批准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隨後載人飛船立項,戚發軔被任命為神舟飛船總設計師。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  戚發軔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大講堂開講: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中國山東網9月11日訊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戚發軔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7日建議,要把航天工程育種納入載人航天及空間站計劃,協調利用好中國空間搭載試驗機會,為空間誘變機理和航天工程育種研究提供一個長期的科學試驗平臺。   中國「2011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當天在北京開壇,戚發軔做主題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 戚發軔院士對話南開師生 講述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10月10日,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做客「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這位耄耋之年的「老航天人」,結合一生所伴的航天事業,向200餘名南開師生講述了「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自行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2020年,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為2024年建成中國空間站打下了堅實基礎;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意味著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即將完成,服務範圍覆蓋全球;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今年年底,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到月球進行月壤採集並返回地球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神舟五號」:楊利偉上天了!
    那是2003年10月1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五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火箭的託舉下,升騰而起,進入太空!然而直到發射前夜,楊利偉都不知道自己已被選中。凌晨3點,醫生來敲門,第一個叫醒楊利偉,其他兩名航天員立刻知道了答案;他們拿出酒杯,在白開水裡加了一滴幹紅,為楊利偉喝壯行酒,祝他旗開得勝。
  • 講述: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1994年因衛星爆炸險喪生
    如果無法進入太空掌握資源的話語權,中國將無法從一個航天大國變為航天強國。」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走上成都圖書館「金沙講壇」,以「航天技術和中國航天」為題作了精彩的演講,吸引了眾多成都市民和各大高校學子。  嘉賓:戚發軔  在中國航天人中,戚發軔是全國航天愛好者熟悉的一張面孔。
  • 我國將在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 長徵五號初樣優化
    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六號已圓滿完成,把中國航天員送上天,完成了多人多天飛行,而且能準確回到預定地點;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一階段要攻破四項技術關鍵;為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做技術準備。    戚發軔介紹說,空間實驗室階段是目前正在進行的階段。
  • 即墨古城大講堂預告|戚發軔:我的航天情結
    中國山東網9月11日訊無垠的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當今時代,航天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從「東方紅一號」升空到現在,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穩、邁得遠,正在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戚發軔院士做客即墨古城大講堂: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本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背景資料: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神舟一號:「冒險」上天發射: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時41分「神舟一號是一艘初樣產品。」飛船系統原總設計師戚發軔回憶說,「讓初樣產品上天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很多人並不知道,這艘載人航天工程的「急先鋒」,竟是由地面試驗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