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1994年因衛星爆炸險喪生

2020-12-07 騰訊網

神舟總設計師戚發軔
中國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昨日走上成都「金沙講壇」

  「試想如果沒有了衛星,全球各地的球迷如何感受南非

世界盃

的足球魅力。如果無法進入太空掌握資源的話語權,中國將無法從一個航天大國變為航天強國。」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走上成都圖書館「金沙講壇」,以「航天技術和中國航天」為題作了精彩的演講,吸引了眾多成都市民和各大高校學子。

  嘉賓:戚發軔

  在中國航天人中,戚發軔是全國航天愛好者熟悉的一張面孔。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國寶級人物、「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飛船的總設計師,他在陸地勤勤懇懇工作了半個世紀,不僅把航天員送上了天,也把中國人的夢想送到了天上。

  作為中國航天領域的技術專家,戚發軔自1957年從北航畢業進入航天領域,不僅參加了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工作,而且主持過東方紅二號、風雲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製,還親自組織了十餘次衛星發射任務。

  中國「天軍」是先月球還是先火星?

  「太陽系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天,有了天就要有『天軍』,於是有了航天事業。」一開場,戚發軔就闡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天」的定義。在他看來,中國要掌握未來太空資源的話語權,從一個航天大國變為航天強國,需要有進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能力。

  戚發軔解釋說,中國將分成兩個步驟,在太空中發射36顆通訊衛星,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通信功能、相當於美國GPS這樣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

  戚發軔說,我國有十年之內的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其中有16個重大專項。比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爭取在2020年初步建立空間站,完成月球取樣,實現航天員的長期空間駐留。

  戚發軔還提出了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連串思考:美國有「空間探測遠景規劃」,日本有「宇宙基本計劃」。那下一步,「我們是先到月球還是先到火星?」滿頭白髮的戚發軔呼籲,「國家主管部門應加快組織論證,擬定更長遠的發展規劃。」

  「北鬥星」預計2020年覆蓋全球

  對於人們廣泛關注的我國北鬥導航衛星系統,戚發軔說,我國此前已經發射了北鬥1號衛星,儘管是區域性的,但它所提供的導航服務不僅在汶川地震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國周邊國家也在使用。

  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3顆導航衛星,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在發射10多顆衛星後,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能力,2020年左右完全建成覆蓋全球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天宮一號」2011年前後發射

  戚發軔介紹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和六號已圓滿完成。而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的第一關鍵技術「出艙活動」,神舟七號已完成。「中國將在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並在兩年時間內逐步實現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的三次交會對接試驗。」戚發軔透露說,然後第三個關鍵技術是補加,為飛行器補給推進劑、空氣、水、食品等,第四個關鍵技術則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此外,神舟八號是無人飛船,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載人飛船,將搭載2到3名航天員。屆時,有關低碳的理念也將被應用,「逐漸將推進劑改用液氧、煤油等。」

  對話

  幾十萬道程序都不能出錯

  記者:載人航天發射有沒有遇到過失敗?

  戚發軔:我們確確實實每次發射都成功了。載人航天和我之前研究的火箭不一樣,一旦失誤,就有人員傷亡。研究航天飛船時,有幾萬人參加,面對十多萬個元件,幾十萬道程序,還要求不能出錯,可見航天人承受著多麼巨大的壓力。

  風雲2號爆炸讓我終身難忘

  記者:有沒有失敗的發射?

  有一次失利,讓我終身難忘。1994年風雲2號氣象衛星發射前,我和十幾個專家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和他們一起測時間看數據,結果發生了爆炸。不僅衛星爆炸了,廠房也炸掉了。我爬出去時,手臂、腿部多處燒傷、割傷,住院40多天,可以說大難不死。那次失敗,使我們變得更聰明,也更警醒我們把安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看過一場20分鐘的電影

  記者:在受命接手航天飛船的研究任務時,您已經59歲了,60歲就可以退休了。當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戚發軔:對於我來說,航天是終身的事業,退休不等於不加班。

  真正上任後切切實實地感到,搞飛船實在是太難了!1992年工程上馬時,國家不少條件都不具備,雖然之前與蘇聯有過接觸,但關鍵技術人家不會給我們,沒辦法,只有在吸收他們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摸索著幹。直到1999年,僅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就經歷了七年的艱辛。

  那個時期心裡壓力非常大,脾氣也大,老伴和女兒都很遷就我。後來,朋友為了幫我緩解壓力,帶我去看電影。才看了不到20分鐘,我的手機就響了。當時,接到電話說是飛船有個地方出問題了,我只有很不好意思把朋友留在了影院。 記者王蕾攝影報導(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來紹分享中國航天夢
    5月16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風則江大講堂,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主題,與紹興文理學院師生進行了分享。講座中,85歲高齡的戚院士從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的奮鬥道路,講述了當年鮮為人知的軼事和自己與老一輩航天人胸懷強國之夢投身航天事業的心路歷程。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講述:中國航天大國故事
    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
  • 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神六載人飛行意義更大
    中新網10月17日電(特約記者趙屾馮春萍)期盼、緊張、興奮、關注、歡呼,如果這些詞語代表著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回收前前後後國人的心情,那麼,對於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來說,只有兩個詞形容最為恰當:沉著、冷靜。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八號飛船簡介(圖)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中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它的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戚發軔院士介紹,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2020-09-12 14 : 07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
  • 元宵快樂丨北鬥導航衛星總設計師新年賦詩:北鬥戰神,鑄夢中華
    鑄夢中華北雪南香迎酉年,鬥破蒼穹有小憾,戰旗高舉路雖險,神州重任勇當先。 鑄就天網宏圖展,夢求國盛之我願,中科航科齊奮勉,華夏騰飛展新篇。林寶軍:1991年在吉林工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中科院光電研究院科技和學位委委員;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導航衛星總設計師。長期從事計算機控制與應用、空間技術、衛星總體、空間應用總體等工作。作為導航衛星總設計師,組織完成了中國首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研製,成功發射並穩定運行。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  戚發軔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大講堂開講: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中國山東網9月11日訊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號系列飛船
    「神舟」二號飛船: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發射:2001年1月10日1時0分3秒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神舟」二號飛船於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返回艙在軌道上飛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號飛船是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傳承航天精神需要更多青年人
    會上,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為與會青年作題為《銘記歷史,傳承精神——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的報告。 戚發軔表示,進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中國已經成長為航天大國,可是面臨的挑戰依舊很多,所以需要青年人傳承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載人航天精神,擁有創新的理念,繼續不斷地努力。
  • 中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今年將發射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站建成分三步走
    新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中國真空學會2012年會和510所建所50周年的活動上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天宮一號還有沒完成的任務   戚發軔院士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分三步走。第一步就叫載人飛船階段,第二個階段叫空間實驗室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是幹嘛的呢?
  • 神舟號飛船設計師稱中國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
    李頤黎做客廣州科普大講壇  講述中國「飛天圓夢」的歷程  本報訊 (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陳婷) 令世人矚目的天宮一號的準備進程如何?神舟8號何時才能與天宮一號在浩瀚蒼穹中接下「驚世之吻」?中國為何要到9年後才能建成中國空間站?
  •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咱庫爾勒人!
    喜報:天宮二號總設計師王翔是咱庫爾勒人— 中國的驕傲
  • 神舟十號飛船有四大任務
    -sse>  昨日上午,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號飛船和長二F火箭神舟十號船箭組合體從垂直測試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sse>!-sse>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3日宣布,我國將於6月中旬擇機發射神舟十號飛船,3名航天員將再次訪問天宮一號。  當天,神舟十號飛船、長徵二F遙十火箭組合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這標誌著神舟十號飛船發射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 神舟五號實現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太空,揭秘神舟系列飛船承載的歷史使命...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正在在塔架上指揮操作工作,當時還有一個航天員進艙前裡面狀態準備,回想當時的那一刻確實特別激動,等於是親手把楊利偉送到我們神舟五號飛船裡面。「神舟五號發射21個小時,我們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大家一晚上都沒有睡覺,都在通過電話聯繫,關注到天上的數據,關注楊利偉的情況。
  • 神舟七號飛船
    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19時24分:神舟七號飛船飛行到第31圈時,成功釋放伴飛小衛星。這是中國首次在太空飛行器上開展微小衛星伴隨飛行試驗。    20時16分許:伴飛衛星完成對神舟七號的20分鐘拍照,圖像十分清晰。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