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

2020-12-01 青島全搜索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2020-09-12 14 : 07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當今時代,如果在航天上沒有地位的話,在國際上也沒有發言權。」愛國、使命、奉獻,這是航天人的特質,而所有這些光榮與夢想,都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付出。

部分精彩觀點分享:

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第一件大事,5月,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點火升空,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第二件大事,6月,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第三件大事,7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第四件大事,年底,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到月球進行月壤採集並返回地球。

天是什麼?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個環境,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當今時代,如果在航天上沒有地位的話,在國際上也沒有發言權。

為什麼各個大國都要「上天」?除了延伸國家的主權範圍之外,更重要的是尋求資源、尋求人類能夠生存的環境。天上有三類資源:軌道資源、環境資源和物質資源,能夠在地球資源日益枯竭的當下,解決人類未來發展的問題。

中國是繼美國、蘇聯,法國、日本之後,第五個有了「上天」能力的國家。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衛星重達173千克,重量比前四個國家發射的衛星重量加起來還要重,中國擁有了進入太空的能力。從那時起,我國的運載能力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可以把25噸的有效載荷送到近地軌道,跟發達國家平起平坐。

我希望中國人都有點航天情結,能夠了解航天、關注航天,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真正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有三個日子我們應該記住。第一個是1970年4月24日,是中國第一顆衛星上天的日子,因此我們把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第二個是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第三個是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首次實現繞月探測,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60多年以來,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一靠黨的領導,二靠全國人民的支持,三靠航天人的努力,這個努力來源於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由24個字概括——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其中的核心是「自力更生」。

1999年國家提出了「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實際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航天精神豐富、升華了,核心是「熱愛祖國」。一個人如果沒有愛,是不會把他最寶貴的東西拿出來的,有愛才有奉獻,一個人最大的愛是愛國。愛國並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一個中國人把自己的工作幹好了,就是愛國。(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萌)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部分精彩觀點分享: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大講堂開講: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中國山東網9月11日訊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部分精彩觀點分享: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講述:中國航天大國故事
    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愛國、使命、奉獻,這是航天人的特質,而所有這些光榮與夢想,都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付出。部分精彩觀點: 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第一件大事,5月,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點火升空,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愛國、使命、奉獻,這是航天人的特質,而所有這些光榮與夢想,都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付出。部分精彩觀點:  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 神州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作客即墨古城 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愛國、使命、奉獻,這是航天人的特質,而所有這些光榮與夢想,都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付出。部分精彩觀點: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 今天,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
    11月27日上午,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2020年中國最美教師戚發軔正在給孩子們講解「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戚發軔院士在講座中,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探索宇宙的意義。通過東方紅一號的研製歷史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傳承的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
  • 今天,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意義
    11月27日上午,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2020年中國最美教師戚發軔正在給孩子們講解「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戚發軔院士在講座中,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探索宇宙的意義。通過東方紅一號的研製歷史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傳承的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
  •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來紹分享中國航天夢
    5月16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風則江大講堂,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主題,與紹興文理學院師生進行了分享。講座中,85歲高齡的戚院士從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的奮鬥道路,講述了當年鮮為人知的軼事和自己與老一輩航天人胸懷強國之夢投身航天事業的心路歷程。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傳承航天精神需要更多青年人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記者 李焱燕)4月25日上午,「青聚湘江」——2019年中國宇航學會青年專家論壇在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舉辦。航天資深院士、航天專家、資深教授以及航天青年人才等200餘人一同就航天精神、青年人才發展等話題進行討論。
  • 向科學家致敬|戚發軔:神舟」飛船的幕後「舵手」
    1992年,已59歲的戚發軔接受了一項新任命:中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總設計師。他從擔任總設計師開始,一刻也未停止對飛船研製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從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到被稱為「最後一次彩排」的神舟四號飛船,凡是能被預想出的、在航天飛行時萬一會出現的問題,他都要求設計人員千方百計去發現和尋找。
  • 講述: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1994年因衛星爆炸險喪生
    神舟總設計師戚發軔 中國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昨日走上成都「金沙講壇」  「試想如果沒有了衛星,全球各地的球迷如何感受南非世界盃的足球魅力。如果無法進入太空掌握資源的話語權,中國將無法從一個航天大國變為航天強國。」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走上成都圖書館「金沙講壇」,以「航天技術和中國航天」為題作了精彩的演講,吸引了眾多成都市民和各大高校學子。  嘉賓:戚發軔  在中國航天人中,戚發軔是全國航天愛好者熟悉的一張面孔。
  • 戚發軔院士做客即墨古城大講堂: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本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戚發軔:把「先天不足」的神舟一號送上天
    3名航天員進入飛船前,飛船總設計師大步上前,在發射任務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對航天員們說:「沒有把握我不會送你們上天。」  這一幕震撼了戚發軔:「將來我送中國航天員上太空時,能作出這樣的承諾嗎?」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啟動,時任航天工業總公司五院院長的戚發軔,承擔起神舟飛船總設計師的重任。工程制定了確保1999年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的目標。
  • 神舟飛船首任總師詳解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
    「天宮一號」發射前夕,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技術顧問戚發軔院士接受本報專訪——率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從飛船載人上天到建立空間實驗室乃至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目標的不同階段。目前,我們已完成第一步,正邁出第二步。從「神舟」到「天宮」,從飛船到空間實驗室,戚發軔院士向您講述中國載人航天的縱深跨越。
  • [人物]戚發軔
    戚發軔,1933年4月26日出生於遼寧省復縣,空間技術專家,神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 1957年戚發軔從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
  • 神舟一號20周年|戚發軔:一生難忘神舟情
    戚發軔院士身上有太多的光環。他是中國航天界的元老,著名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他也是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親手把楊利偉送上太空。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20周年之際,我們有幸對戚發軔院士進行了獨家專訪。言談中,戚院士無時無刻不透露出謙遜和真誠,更表達了對於中國航天事業矢志不渝的追求。
  • 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站建成分三步走
    中國什麼時候進行探月活動?中國空間站何時能夠建立?新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中國真空學會2012年會和510所建所50周年的活動上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天宮一號還有沒完成的任務   戚發軔院士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分三步走。
  • 戚發軔: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