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作客即墨古城 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2020-09-12 二三裡資訊青島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戚發軔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當今時代,如果在航天上沒有地位的話,在國際上也沒有發言權。」愛國、使命、奉獻,這是航天人的特質,而所有這些光榮與夢想,都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付出。

部分精彩觀點:

今年有四件大事,表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已經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第一件大事,5月,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點火升空,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第二件大事,6月,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第三件大事,7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第四件大事,年底,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到月球進行月壤採集並返回地球。

天是什麼?天是人類生活的第四個環境,國家主權的第四個疆域。當今時代,如果在航天上沒有地位的話,在國際上也沒有發言權。

為什麼各個大國都要「上天」?除了延伸國家的主權範圍之外,更重要的是尋求資源、尋求人類能夠生存的環境。天上有三類資源:軌道資源、環境資源和物質資源,能夠在地球資源日益枯竭的當下,解決人類未來發展的問題。

中國是繼美國、蘇聯,法國、日本之後,第五個有了「上天」能力的國家。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衛星重達173千克,重量比前四個國家發射的衛星重量加起來還要重,中國擁有了進入太空的能力。從那時起,我國的運載能力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可以把25噸的有效載荷送到近地軌道,跟發達國家平起平坐。

我希望中國人都有點航天情結,能夠了解航天、關注航天,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真正為航天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有三個日子我們應該記住。第一個是1970年4月24日,是中國第一顆衛星上天的日子,因此我們把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第二個是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第三個是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首次實現繞月探測,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60多年以來,之所以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一靠黨的領導,二靠全國人民的支持,三靠航天人的努力,這個努力來源於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由24個字概括——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其中的核心是「自力更生」。

1999年國家提出了「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實際上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航天精神豐富、升華了,核心是「熱愛祖國」。一個人如果沒有愛,是不會把他最寶貴的東西拿出來的,有愛才有奉獻,一個人最大的愛是愛國。愛國並不是高不可攀的,每一個中國人把自己的工作幹好了,就是愛國。

>>

來源:半島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大講堂開講: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中國山東網9月11日訊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即墨古城講述:中國航天大國故事
    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於建軍)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
  • 戚發軔: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即墨古城,暢談中國是如何從一無...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以「自力更生」為核心的航天精神和以「熱愛祖國」為核心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支撐著一代代航天人,激勵他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戚發軔院士做客即墨古城大講堂: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到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本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即墨古城大講堂預告|戚發軔:我的航天情結
    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親歷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國家的過程,見證了中國航天人的使命之重與崇高之志。9月11日,戚發軔院士將走進即墨古城大講堂,作主題為「我的航天情結」的專題講座,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老一輩的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為年輕人傳遞自強不息、鑽之彌堅的精神密碼。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2020-09-12 14 : 07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傳承航天精神需要更多青年人
    會上,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為與會青年作題為《銘記歷史,傳承精神——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的報告。 戚發軔表示,進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中國已經成長為航天大國,可是面臨的挑戰依舊很多,所以需要青年人傳承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載人航天精神,擁有創新的理念,繼續不斷地努力。
  • 今天,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
    11月27日上午,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2020年中國最美教師戚發軔正在給孩子們講解「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戚發軔院士在講座中,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探索宇宙的意義。通過東方紅一號的研製歷史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傳承的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
  • 今天,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帶孩子們一起學習探索宇宙的意義
    11月27日上午,在鄭州四中實驗學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2020年中國最美教師戚發軔正在給孩子們講解「中國航天和航天精神」。戚發軔院士在講座中,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探索宇宙的意義。通過東方紅一號的研製歷史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傳承的是中國航天人的精神。
  • 戚發軔院士對話南開師生 講述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10月10日,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做客「科學與南開」主題論壇。這位耄耋之年的「老航天人」,結合一生所伴的航天事業,向200餘名南開師生講述了「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自行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2020年,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為2024年建成中國空間站打下了堅實基礎;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意味著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即將完成,服務範圍覆蓋全球;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今年年底,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到月球進行月壤採集並返回地球
  • 講述: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1994年因衛星爆炸險喪生
    中國航天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昨日走上成都「金沙講壇」  「試想如果沒有了衛星,全球各地的球迷如何感受南非世界盃的足球魅力。如果無法進入太空掌握資源的話語權,中國將無法從一個航天大國變為航天強國。」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走上成都圖書館「金沙講壇」,以「航天技術和中國航天」為題作了精彩的演講,吸引了眾多成都市民和各大高校學子。  嘉賓:戚發軔  在中國航天人中,戚發軔是全國航天愛好者熟悉的一張面孔。
  • 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來紹分享中國航天夢
    5月16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做客風則江大講堂,以《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為主題,與紹興文理學院師生進行了分享。講座中,85歲高齡的戚院士從介紹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史開始,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我國航天事業從零起步的奮鬥道路,講述了當年鮮為人知的軼事和自己與老一輩航天人胸懷強國之夢投身航天事業的心路歷程。
  • 戚發軔院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資訊—科學網
    戚發軔院士: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人類的生存空間已經由陸地、海洋、天空(大氣層以內),拓展到了第四空間——天(大氣層以外)。國家主權現在有領土、領海、領空,將來還要有領天。 戚發軔對胡錦濤同志在「神舟六號」飛船發射成功後的講話記憶猶新:「無垠的太空是全人類的財富,探索太空是全人類的追求。」太空資源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中國人也要去探索太空,這是我們的追求。
  • 航天院士:中國衛星在軌數量世界第二,但運載火箭尚未完全國產
    9月17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預熱活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傑一致表示。
  • 航天院士:中國衛星在軌數量世界第二,運載火箭未完全實現國產化
    9月17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預熱活動——院士專家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姜傑一致表示。
  • 神舟飛船首任總師詳解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
    「天宮一號」發射前夕,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技術顧問戚發軔院士接受本報專訪——率先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神舟八號無人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從飛船載人上天到建立空間實驗室乃至空間站,是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目標的不同階段。目前,我們已完成第一步,正邁出第二步。從「神舟」到「天宮」,從飛船到空間實驗室,戚發軔院士向您講述中國載人航天的縱深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