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飛船新在何處?一個頂2神舟飛船,可以兼顧運人和運貨!

2021-01-17 大水來

中國載人航天之門是由神舟飛船敲開的,這是一個偉大的成就,作為中國載人航天的第一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發射回收十幾次保持了百分百的成功率,這也是採用世界最老牌航天飛船:俄制聯盟飛船技術帶來的福利,中國航天人,跟著俄羅斯人的腳步走就是了,仿製比全新自主研發成功率更高,可靠性更好,這是常態。

但是中國航天並不滿足於一直走外國的老路,今年,航天傳來喜訊,中國新一代飛船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先進行3個月的對練,然後和長徵5B運載火箭一起升空,為中國新型空間站的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結構和重量比神舟飛船有了巨大飛躍


從重量來看,新飛船重量21.6噸,而神舟飛船只有8噸,最大的區別是,新飛船搭載6名航天員,可以取代2艘神舟飛船,用新飛船運送人員,可以比神舟飛船少一半的發射次數,減少了一枚火箭和一艘飛船的製造和發射費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經過長期使用,中國航天發現神舟飛船過於擁擠,專門為載人設計,靈活性欠佳,最多可以搭載3名航天員,而新飛船則可以載人和運貨兼顧,全部載人可以達到6人,載人載貨兼顧,則可以搭載3人,而且外加500公斤貨物,而過去中國飛船都是專用的,神舟飛船專門負責送人,而天舟載貨飛船則負責運貨,雖然天舟載貨能力強大,物資運輸能力約6.5噸,推進劑補加能力約為2噸,但是天舟貨運飛船也存在很多不足,不能載人,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發射上太空後,飛船只能燒毀,不能從太空回帶任何高價值貨物,新飛船特意在這個地方做了考慮,儘量省錢省事。


天舟運貨飛船,功能單一,不能重複使用,這是最大缺陷


從結構來說,新飛船和神舟飛船也有巨大不同,新飛船採用兩艙設計,分為服務艙和返回艙設計,返回艙可以攜帶大量載貨返回地面,而傳統神舟飛船,結果採用三個艙段,推進艙,軌道艙和返回艙,返回艙空間狹小,最終返回地面的返回艙空間有限,不能攜帶太多載荷,返回重量比較小,回帶能力遠遠不如新飛船,新飛船設計特意考慮了回帶問題,將高價值產品都放在返回艙內,極大提高了資源利用能力,飛船大多數設備都可以重複使用,僅僅需要重新製造一個服務艙而已。


神舟號飛船最大的麻煩還在於,由於分段眾多,所以軌道對接分離動作也比較多,造成了更大的操縱負荷,也潛在增加了風險。新飛船設計師還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家族化設計概念,初步開發載人飛船版本以及深空探測版本,載人飛船版本著重保證人員軌道飛行和往返安全,深空探測版本則專注搭載更多大量的設備,所以更強調降低飛船死重結構,提高有效運載能力!


新飛船要求重複使用10次,而神舟飛船是一次性的,極大降低了成本


這也是中國航天從有無走向先進的一步步伐,而且不僅僅從普通水平跨越到先進水平,而且還第一次將降低成本提到核心要求,這也是這一波航天技術發展浪潮的關鍵點,如何降低成本,最關鍵的是:重複使用,國內太空探索公司研製了火箭回收使用,飛船回收使用,這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中國航天也因應時代發展,開始在飛船,以及運載火箭上試驗可回收,重複使用技術。


中國航空航天,長期落後於世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追趕,逐步發展,現在可以望航天強國的頸背,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航天技術將可以做到和世界列強平起平坐,甚至超越!




相關焦點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11號之後,中國的航天任務也向登月和空間站建設進發,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的。中國將在2020年前後正式發射空間站的核心艙部分,之所以中國選擇這個節點,是因為美國的空間站最早將於2014年,最遲將於2028年退休,那中國就將完美接棒美國國際空間站,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空間站。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 中國首個空間站、全新載人飛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昨日宣布,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也將在2月底運抵,後續將進行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大幕即將拉開。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2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藏在火箭頂部整流罩內,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上天開啟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全新階段。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到來不僅是對美國、俄羅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追趕,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的推進也需要新一代的飛船承擔往返任務。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與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體型更大,既能載人也可載貨,並且可重複使用。此次試驗船將驗證一系列技術,為未來運送航天員往返我國空間站打下技術基礎。這次任務完成之後可以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奠定良好基礎。」從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至今,正值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飛船研製團隊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建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在克服疫情帶來的人員和工作上重重困難的同時,確保工作標準不降低,研製計劃不推後。
  • 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試驗項目: 神舟5號將儘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新技術應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動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其中設定了幾百種故障模式,一旦發生危險立即自動報警。即使在飛船升空一段時間之後,也能通過逃逸火箭而脫離險境。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託舉神舟飛天的運載火箭,僅是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系統,就採用了30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這表明,我國在高科技領域,從基礎技術的研究到精密配件的製造,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製造」。「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不同,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行一天,都是呆在返回艙裡,可「神舟六號」飛船兩名航天員衣食住行都要進入軌道艙。
  • 神舟九號飛船
    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國計劃2020年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屆時可能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
  • 神舟八號飛船
    ,是一架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後,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個小型空間站。     於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在負責承運的平板運輸車上,返回艙被安放在一個鋼製底座架上,四周由綁帶牢牢固定住。返回艙長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是2噸多。
  • 「太空巴士」的競逐,航天大國爭相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
    5月5日,隨著一聲巨響,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約488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驚豔亮相引發了航天界的高度關注。隨著載人登月、載人深空探測熱潮的再度興起,各航天大國或航天強國均認識到現有的載人飛船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儘快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因此,中美俄等國均在大力研製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並取得了相當進展,一些型號初步具備應用飛行能力。若此次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整個任務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神舟」「天舟」:經典品牌功勳卓著提起中國的宇宙飛船,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神舟」和「天舟」。是的,它們經過多年磨礪,已經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的兩大品牌,為中國航天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 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飛船既可以應用在近地軌道,支撐我國空間站建設,還能勝任載人登月等更遙遠深空的探測重任,更具備著『運人+運貨』的強大本領,在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時可以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諸多新技術和新產品,尤其是在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以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 宇宙飛船簡筆畫:中國神舟六號
    發射時間: 2005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  發射火箭: 神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 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草原秋韻  飛行時間/圈數: 115小時32分鐘/飛行77圈
  • 超越龍飛船,勝過聯盟號飛船,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何最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神舟四號飛船
    一場籌備了10年之久的兩對「細胞太空婚禮」也將在飛船上舉行,一對動物細胞「新人」是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另一對是植物細胞「新人」———黃花菸草原生質體和革新一號菸草原生質體。專家介紹說,在微重力條件下,細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現象將消失,更有利於細胞間進行配對與融合這些「親熱舉動」,此項研究將為空間製藥探索新方法。此外,還搭載了兩個模擬人。
  • 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自我介紹:已經有老大哥神舟飛船為啥還需要我?
    聊點科技【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自我介紹 :已經有老大哥神舟飛船為啥還需要我?】相比神舟飛船,我可以飛得更遠,不僅可以送航天員往返離地球近400公裡的中國空間站,還可以完成38萬公裡外的載人登月甚至去更遠的星球探險;相比天舟飛船,我能夠從近地空間站下行運輸貨物,有著二者兼具的「載人+載物」的強大本領。
  • 神舟七號飛船
    中國研製的單套飛行艙外航天服產品費用約3000萬元人民幣。中繼衛星「天鏈一號01星」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得到了首次應用,使得「神舟七號」飛船的測控覆蓋率將由原來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中繼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中國航天應急和管理能力又有新進步。
  • 代表新一代載人飛船發展方向的美國龍飛船,中國的技術差距有多大
    為了多帶東西,也可以變成4座。其運貨空間位於飛船尾部,最多能容納14立方米的貨物。如果不搭載7名航天員,還可以加載等量的貨物。超級碳纖維固件,充滿科技感的超大觸控界面而非繁複的儀錶盤,平板電腦可以靈活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