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2020-05-10 大國新科技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長徵-5B發射畫面)

5月8號下午13時49分,長徵-5B運載火箭的主要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我國航天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艙成功返回地球,並且準確落入預定的著陸場。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站告捷,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中國航天取得如今的成就背後,卻飽含著許多的艱辛。

其實說起來,中國自主建設空間站完全是被迫之舉。當初在1993年,美國主導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美國聲稱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合作建設空間站規劃,包括俄羅斯、日本、歐洲、日本、巴西等16個國家在內共同建造,但是卻偏偏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給出的理由也讓人咋舌:他們認為國際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因此絕對不能讓中國參與其中。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國際空間站)


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初中國的神舟飛船還曾特意造了和「國際空間站」相匹配的對接窗口,為的就是想要加入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科研之中,但是以美國主導一眾國家依然以擔心中國利用合作發展軍事為由而拒絕中國的加入。但中國的航天技術並未因美國的極限封鎖而停滯不前,反而揚眉吐氣,一路高歌猛進,令世界都為之驚嘆。而最新測試的載人飛船已經不用考慮對接別人的國際站了,因為我們即將迎來自己的空間站,不用看別人臉色,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中國空間站)

在2011年時,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太空實驗站天宮一號,從此太空中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而僅在兩年之後,神舟十號攜三名航天員再次和天空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開展為期15天的在軌生活和科研活動,期間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還在天宮一號上進行了一次50分鐘的太空授課,這是繼美國太空人在太空授課之後,第一位做到的中國太空人。現如今長徵-5B的順利發射,再創中國航天的輝煌,屬於中國空間站的時代終於正式開啟。

據悉,目前已經運行了20多年的國際空間站將於近幾年內退休,而且下一代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仍然遙遙無期,未來太空中很可能就只有唯一一個空間站,那就是中國空間站。對此,很多國家開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其中不乏之前拒絕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國家,那麼我們是否要以德報怨,同意其他國家加入中國空間站呢?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如今我們自己就有

(長徵-5B發射畫面)

實際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早在2016年時就與聯合國外空司籤署了《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中國並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各國無論大小和發展水平如何,都可以平等參與合作。(十二)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曾專為國際空間站匹配,卻被拒之門外,新一代飛船不用再看臉色
    當初在1993年,美國主導建設國際空間站項目,美國聲稱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合作建設空間站規劃,包括俄羅斯、日本、歐洲、日本、巴西等16個國家在內共同建造,但是卻偏偏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給出的理由也讓人咋舌:他們認為國際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因此絕對不能讓中國參與其中。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在建的空間站與在軌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有什麼不一樣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空間站被稱為天宮空間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轉。天宮空間站包括核心艙「天和」、實驗艙「夢天」和「問天」、載人飛船「神舟」和貨運飛船「天舟五個模塊,組成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裡,傾角42~43度,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2011年,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 美太空人:不排除神舟飛船成空間站運輸器的可能性
    2009年,埃普斯入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並曾在俄羅斯航天城「星城」受訓。近日,埃普斯博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表示期待早日飛往國際空間站並駐留。在談到未來中國神舟飛船是否有可能成為國際空間站成員搭乘的運輸器時,她說:一切皆有可能。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太空行走。埃普斯成為一名太空人的經歷頗有些傳奇。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
    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  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彼時,被問及「選項目時有沒有排斥來自美國的項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直言:「我們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也沒有限定任何範圍,有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從科學價值和技術考量來講,美國的項目沒達到要求的標準。」
  • 對比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區別在哪
    就在美國招攬各國共建國際空間站、將我們拒之門外時,1992年9月,我國正式布局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第三步便是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這便是天宮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海納百川,我們才配得上「國際」兩個字
    隨著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大眾期待已久的中國空間站部署任務也終於安排上了日程。正當大夥都認為一雪前恥的時候,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其實並沒有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這又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回顧!好吧,我承認,在1998年國際空間站第一個核心艙升空時,中國的航天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當時國外國外的情況!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因為你真的不行
    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甚至有人在評論區對起了對子,還挺押韻。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真實原因比所謂的「復仇」更加尷尬
    ,預計從2021年到2022年,單為建設空間站大概進行11次發射任務,之後將高密度實施飛行任務。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空間站的科學發展和將美國拒之門外,真實原因比所謂的「復仇」就更加尷尬。 話說這個「復仇」梗是怎麼來的呢?
  • 電影《地心引力》的中國元素: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彰顯大國實力
    更讓國人感到意外的是影片的後半部分有長達15分鐘的篇幅來講述美國女博士斯通曆經艱辛登上中國天宮空間站,並駕駛神舟飛船最終安全返回地球的情節。中國首次在銀幕上拯救了美國,是不是讓人意外和眼前一亮,本篇文章主要講到的是加入到這部太空佳作中的中國元素:空間站技術和太空飛船技術。在女主角逃亡之路的一開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天宮一號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其實,是他們項目的科學價值和技術沒達標
    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去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就聯合對外公布,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成功入選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通過聯合國進行的大規模國際合作。彼時,被問及「選項目時有沒有排斥來自美國的項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直言:「我們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也沒有限定任何範圍,有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
  • 神舟八號飛船簡介(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在中國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中,中國最終要建設的是一個基本型空間站,它的規模不會超過現有的「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戚發軔院士介紹,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他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
  • 當年禁止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如今想加入天宮空間站,美國想多了
    而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地球之後,美國和俄羅斯聯合建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這個空間站目前一共有2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和使用,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作為全球航天力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國家,中國卻並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美國或將無緣中國空間站?不是我們誠心拒絕,而是他們自己不給力
    最近有一則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該消息一出來,眾多網友紛紛議論:總算是還了當年的「禮」。要知道2年前後,當我自己的空間站建成的時候,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則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很可能會成為唯一。如果美國等沒有參與進來,那就意味著以後若干年美國的航天員就沒法在太空自由玩耍了,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將這給全球航空航天帶來怎樣的變革呢?
  • 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站建成分三步走
    中國空間站何時能夠建立?新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與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在中國真空學會2012年會和510所建所50周年的活動上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前神舟系列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   天宮一號還有沒完成的任務   戚發軔院士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分三步走。
  • 中國曾被國際空間站拒之門外?不要再被誤導了,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有傳言說我們以前被國際空間站拒之門外,其實並非如此,大家不要再被誤導了,真相終於浮出水面。17個國家合作,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在這方面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很多網友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紛紛表示我們國家現在也終於成功的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了,甚至就連美國的團隊也還申請加入我們的項目,但是因為它們的項目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最終被排除了。
  • 天宮空間站12次發射計劃公開!澄清兩個誤解,新國際空間站誕生
    因為它將通過兩批次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的在軌組合運行,檢驗核心艙交會對接、再生式保障、組合體運行、動力等系統功能的工況可靠性,確認無誤後直接在軌轉正。 兩年時間內完成4艘神舟載人飛船的批量發射,此前在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任務階段就已經驗證,神舟八號、九號、十號三艘飛船曾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發射。
  • 中國將建成自己的「太空豪宅,25年前被16國拒之門外
    建立中國自己的空間站!2022年,指日可待。我的國家將成為第三國設有空間站。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退休時,中國可能是全球性的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如何在太空中組裝「豪宅」?中國的「天州一號」貨船基於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的技術發展。它僅運輸貨物,不運送人員,在功能和性能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 2020年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接著發射兩個實驗艙
    然而在20年前,作為地球人類的國際空間站(IIS)項目卻唯獨將中國拒之門外,導致在過去十多年裡,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國家太空人不斷地前往國際空間站,美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加拿大,甚至是阿聯,國人只有幹羨慕份兒。
  • 天道輪迴: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
    上世紀90年代,以美俄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歐空局等共16個國家和組織參與研製國際空間站(ISS),中國也曾經申請加入,但被拒絕。而在2022年前後,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即將建成,國際空間站則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很可能會成為唯一。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廣泛流傳。
  • 神舟八號飛船
    ,是一架無人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架飛船,飛船為三艙結構,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神舟八號為改進型飛船,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質量8082公斤。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了較大的技術改進,它發射升空後,與天宮一號對接,成為一個小型空間站。     於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由改進型「長徵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