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2020-08-02 AZSpace紫微科技

1961年4月12日,人類上第一艘飛船「東方」號在蘇聯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徵服太空的新紀元。於是在過去幾十年,人類對於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步加快。俄羅斯和美國已發射了多種型號的飛船,俄羅斯發射了上升號和聯盟號飛船等。美國發射了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阿波羅號等載人飛船。我國的飛船為神舟系列飛船,雖然起步較晚,但成就卻繁花似錦。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東方號 源於網絡)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神舟飛船」從此成為中國航天的代名詞。20年過去,共有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被送入太空,有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飛出地球,留下了中國人遨遊太空的身影。楊利偉首飛、「神七」太空出艙、景海鵬三次飛天……神舟飛船一次次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科學應用效益的顯現,譜寫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壯美篇章,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經典。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神舟五號」—中國人首次進入太空 源於網絡)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神舟七號」—中國人首次太空出艙行走 源於網絡)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神舟十號」—第一次應用性飛行 源於網絡)

神舟系列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神舟載人飛船額定乘員3人,可自主飛行7天,其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圖片源於新華社)

軌道艙是飛船進入軌道後航天員工作、生活的場所。艙內除備有食物、飲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裝置外,還有空間應用和科學試驗用的儀器設備。返回艙返回後,軌道艙相當於一顆對地觀察衛星或太空實驗室,它將繼續留在軌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返回艙是航天員的「駕駛室」。內設可供3名航天員斜躺的座椅,供航天員起飛、上升和返回階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儀錶板、手控操縱手柄和光學瞄準鏡等,顯示飛船上各系統機器設備的狀況;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神舟飛船返回艙 圖片源於新華社)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或設備艙。作用為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並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附加段也叫過渡段,是為將來與另一艘飛船或空間站交會對接做準備用的。在載人飛行及交會對接前,他也可以安裝各種儀器用於空間探測。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源於網絡)

五月初,中國航天科技研究院研製的最新一代載人飛船。其最多能搭載7名航天員。新飛船的在軌壽命從神舟飛船的最長180天增加到了最長3年,各項數據比神舟飛船均有了質的飛躍。是一種多用途的大型兩艙式載人飛船,可以說滿足了我國未來深空載人計劃的需要。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新一代載人飛船,源於網絡)

除了中國,俄美等國均依靠飛船實現地面與國際空間站的往返。美國大力推動載人龍飛船、「星際客船」等新一代商業飛船的研製工作,並取得重要進展;圍繞載人月球探測活動,美國正在發展「獵戶座」飛船。俄羅斯「聯盟」系列載人飛船始於1960年代,時日至今發展了四代、多個型號,目前加緊研製新一代的「雄鷹」飛船也在冉冉升起。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突破,相信會有更多的飛船投入運行,推動世界航天事業進一步跨越發展。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美國龍飛船 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飛船專欄」著陸場系統
    著陸場系統是太空人安全返回地面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飛船系統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的主要任務是:飛船在太空飛行後,從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開始,利用先進的無線電測量系統,對目標進行捕捉、分析和落點預報,然後組織迅速逼近返回艙,並且對返回艙進行處置,且將其安全運回基地。
  • 「飛船專欄」運載火箭系統
    長徵系列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及載人飛船的能力,並具備無人深空探測能力。低地球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14噸,太陽同步軌道(SSO)運載能力達到1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達到14噸。
  • 「飛船專欄」太空實驗室/太空加工廠
    20多年來,人類利用飛船的空間實驗支持能力,進行了大量廣泛的科學實驗、應用研究與高價值加工,開闢了一個新興的領域——太空實驗室/太空加工廠。太空實驗室/太空加工廠已在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空間天文和微重力流體物理實驗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實驗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 科幻與現實,曲率驅動下的光速飛船!
    在「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雲天明通過三個童話向人類傳遞了大量信息,其中包括了「用曲率驅動實現光速飛船」這一重大線索。
  • 馬斯克的星際飛船,爆炸了
    伊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星際飛船SN4原型機,在測試中發生了爆炸!發生爆炸的是SpaceX正在研發中的下一代「星艦」火箭原型機。這次爆炸事故發生在美國當地時間5月29號下午1點49分,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Boca Chica的SpaceX測試場。
  • 科幻與現實之間,曲率驅動下的光速飛船
    在「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雲天明通過三個童話向人類傳遞了大量信息,其中包括了「用曲率驅動實現光速飛船」這一重大線索。正是基於此,人類研發出了第一艘也是最後一艘光速飛船「星環號」。但最終還是然並卵,因為大劉說了「死神永生」!
  • 西班牙又墜落了一個神秘物體,疑不明宇宙飛船零部件,於是就有了一個疑問····
    三體網 www.santiwang.com探索|宇宙|奧秘作者|謝頓「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院,帶您了解神秘的宇宙,解讀最新航空航天資訊」三體網【宇宙印象專欄】(謝頓)西班牙發現神秘物體墜落事件,當地的居民第一時間通知了公民警衛隊,墜落地點附近的農場被全部隔離,拉起了警戒線。
  • 星際飛船SN8原型將高空首測,馬斯克:關乎人類文明延續
    據他在推特上透露的消息,星際飛船SN8原型機最早可能會在周三進行高空測試。馬斯克希望在建立一個火星城市,他表示:「這是最大限度地延長人類生命的關鍵所在;文明能持續多久。」馬斯克:星際飛船SN8原型將在周三迎來高空首測!
  • 星際飛船SN8原型即將高空首測!馬斯克:關乎人類文明延續
    據他在推特上透露的消息,星際飛船SN8原型機最早可能會在周三進行高空測試。馬斯克希望在建立一個火星城市,他表示:「這是最大限度地延長人類生命的關鍵所在;文明能持續多久。」馬斯克:星際飛船SN8原型將在周三迎來高空首測!
  • 科學家:土星環有外星飛船 最長達五萬公裡
     伯格倫曾在航空航天局的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工作,參與「旅行者號」研究項目,擁有第一個讀取「旅行者號」拍攝原始土星環照片的權利。他在長期研究中發現,土星環的一些結構變化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
  • 「阿波羅」飛船的推進系統
    「阿波羅」飛船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裝置,它既要有「聰明的大腦」——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隨時告訴飛船處在什麼位置及如何修正其航線,又要有強勁的力量,推動飛船在太空中飛行,而阿波羅飛船「出力」裝置是由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貯箱、閥門和管路組成的推進系統
  • 載人飛船有哪些系統?
    (作者:孫宏金)  為了保證載人飛船正常運行,飛船內設置了10多個功能不同的系統,這些系統根據任務的需要適當地增加和減少。主要有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推進系統,制導導航控制系統,測控通信系統,熱控系統,電源系統,回收著陸系統,應急救生系統,儀表照明系統和交會對接系統等。這些系統集中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 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系統
    中國空間技術專家焦維新認為,就中國當前的空間技術而言,飛船發射小衛星難度並不高。衛星被釋放後,其自帶的控制系統能進行軌道制動,待調整到合適的軌道就會跟隨「神七」飛行。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兩分鐘後,火箭安裝的3臺「猛禽」發動機中有1臺停止工作。但火箭繼續向8英裡(約12.5公裡)的高度爬升。不過它的確落在了降落臺中間的位置:其實這一套「先自由落體,再翻轉著陸」的方法,SpaceX已經很熟悉,獵鷹9火箭已操作過數十次,只不過獵鷹9並沒有如此複雜的姿態控制。
  • 「電影」「太空救援」
    蘇聯發射的位於外太空的「禮炮7號」空間站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繫,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搭乘聯盟號T-13尋找「禮炮7號」的蹤跡,當經歷宇宙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一系列危機準備返航之時,卻被告知空間站即將被擊落,一場更大的太空災難正在襲來。兩人只有一人能夠回到地球,因為氧氣只能支撐一個人。
  • 最新一艘聯盟號飛船:俄羅斯的第一次+美國的最後一次
    重要的是,這次載人航天發射創下「第一次」:聯盟號載人飛船首次採用三小時超快速飛行對接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船僅僅繞地飛行兩圈後(3小時20分鐘)直接對接國際空間站。可以說這是相當非凡、激進的載人航天技術。以往聯盟號飛船最快需要6小時快速對接。2013年3月,聯盟號飛船TMA-08M首次採用快速對接模式,繞地飛行4圈、約6小時趕上、對接國際空間站。而奮進號載人龍飛船需要飛行19小時才能對接。
  •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
    「UFO」是一個包含範圍極廣的概念有人認為,外星人想要從遙遠的宇宙另一端飛向地球,它們肯定需要一艘宇宙飛船,當我們在空中看見一些來歷不明的可疑飛行物時,它們都極有可能就是外星人的飛船,這些來歷不明的可疑飛行物就是「UFO」。不明飛行物「UFO」真的就是外星人的飛船嗎?
  • 龍飛船回來了,它著陸的方式為什麼一點不「馬斯克」?
    為什麼一貫「喜歡冒險」的馬斯克,會採用有悖於自己風格的保守方式來回收飛船呢?要知道,這並非馬斯克的本意。這對飛船的防熱系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當然,這也是測試的其中一項。其次,過載環境和振動環境對船上電氣控制系統也是一種考驗,高溫將造成飛船與地球之間的通信中斷,預計將持續約 6 分鐘,因此飛船返回艙的再入角度必須要控制好。
  • 神秘的外星訪客,真的會是外星飛船嗎?它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神秘的奧陌陌,真的有可能是某種外星飛船嗎?為什麼它有一些彗星和小行星所沒有的特性?人們在宇宙中發現類似「奧陌陌」的物體,究竟又表明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這些謎團。」。其中之一就是,這個物體可能是外星文明的飛船,它是通過智能控制的。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引起「奧陌陌」運動變化的原因,很可能只是某種自然現象。
  • 聯盟號MS-14號飛船將於下周第二次對接空間站
    Credit:NASA翻譯:哇喳未來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任務新增了一處「停機位」,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以及在俄亥俄月球到火星的工作進展.最近新聞速遞,盡在「本周NASA」!姿勢控制電機旨在幫助獵戶座宇宙飛船的發射中止系統引導獵戶座及其機組人員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的安全操作,8月22日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位於馬裡蘭州埃爾克頓的工廠中的工程師成功測試。靜態測試是一系列測試中的倒數第二個,旨在使發動機符合人類太空飛行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