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飛船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裝置,它既要有「聰明的大腦」——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隨時告訴飛船處在什麼位置及如何修正其航線,又要有強勁的力量,推動飛船在太空中飛行,而阿波羅飛船「出力」裝置是由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貯箱、閥門和管路組成的推進系統。
「阿波羅」飛船上共有50臺發動機。與送飛船出徵月球的「土星號」運載火箭的三級相比,這些發動機推力較小,但數量卻要多出很多。它們中的大部分——登月艙16臺,服務艙16臺,指令艙12臺——每臺只能產生100磅的推力。如同飛機上的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用於俯仰、滾轉和偏航操縱一樣,它們可以讓飛船沿任何所期望的方向飛行。
這些發動機中有3臺的推力明顯高於其餘47臺。服務艙中有一臺推力20500磅的發動機可將「阿波羅」飛船送入月球軌道,然後再將其帶回地球;登月艙上有一臺推力10500磅的發動機用於下降飛行,另有一臺推力3500磅的發動機用於上升飛行。這3臺發動機都必須正常工作,其中任何一臺出故障都會使太空人困在月面或月球軌道上。它們在設計時都把可靠性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它們都使用一經接觸即可自動燃燒、不需用火花塞來點火的自燃推進劑;推進劑利用瓶裝氦氣,採用擠壓式方法輸向推力室,避開了複雜的渦輪泵;火箭噴管覆有燒蝕材料來防熱,不需設置錯綜複雜的冷卻系統。
另有3臺發動機可在發射時即時提供推力,以在「土星號」火箭意外傾覆或爆炸時使飛船與運載火箭脫離。其中最大的一臺可產生160000磅的推力,比美國首次載人飛行時將艾倫·謝潑德送入太空的「紅石」運載火箭的推力還要高出許多(由於未曾出現發射中止的情況,因此這3臺發動機也未曾派上用場)。 (編譯:孫廣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