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飛船的推進系統

2020-12-05 網易新聞

  「阿波羅」飛船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裝置,它既要有「聰明的大腦」——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隨時告訴飛船處在什麼位置及如何修正其航線,又要有強勁的力量,推動飛船在太空中飛行,而阿波羅飛船「出力」裝置是由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貯箱、閥門和管路組成的推進系統。

  「阿波羅」飛船上共有50臺發動機。與送飛船出徵月球的「土星號」運載火箭的三級相比,這些發動機推力較小,但數量卻要多出很多。它們中的大部分——登月艙16臺,服務艙16臺,指令艙12臺——每臺只能產生100磅的推力。如同飛機上的升降舵、副翼和方向舵用於俯仰、滾轉和偏航操縱一樣,它們可以讓飛船沿任何所期望的方向飛行。

  這些發動機中有3臺的推力明顯高於其餘47臺。服務艙中有一臺推力20500磅的發動機可將「阿波羅」飛船送入月球軌道,然後再將其帶回地球;登月艙上有一臺推力10500磅的發動機用於下降飛行,另有一臺推力3500磅的發動機用於上升飛行。這3臺發動機都必須正常工作,其中任何一臺出故障都會使太空人困在月面或月球軌道上。它們在設計時都把可靠性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它們都使用一經接觸即可自動燃燒、不需用火花塞來點火的自燃推進劑;推進劑利用瓶裝氦氣,採用擠壓式方法輸向推力室,避開了複雜的渦輪泵;火箭噴管覆有燒蝕材料來防熱,不需設置錯綜複雜的冷卻系統。

  另有3臺發動機可在發射時即時提供推力,以在「土星號」火箭意外傾覆或爆炸時使飛船與運載火箭脫離。其中最大的一臺可產生160000磅的推力,比美國首次載人飛行時將艾倫·謝潑德送入太空的「紅石」運載火箭的推力還要高出許多(由於未曾出現發射中止的情況,因此這3臺發動機也未曾派上用場)。  (編譯:孫廣勃)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7號照片中發現「三色光」外星飛船
    圖中紅色圓圈部分是盤旋在月球上空的「三色光」外星人飛船,但是專家分析稱,這可能是太空垃圾,或者是相機鏡頭光暈效應。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位目光敏銳的UFO狂熱者發現月球上空飛行的「外星飛船」,他是在阿波羅任務時期太空人拍攝的數千張照片中發現的。
  • 阿波羅17號登月飛船曾經拍攝到「UFO」?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位目光敏銳的UFO狂熱者發現月球上空飛行的「外星飛船」,他是在阿波羅任務時期太空人拍攝的數千張照片中發現的。這張照片顯示釋放3束光線的神秘飛船正在監控月球,很可能是阿波羅17號飛船太空人拍攝的。該照片發布在網站上吸引了許多人的密切關注,認為這可能是證實外星生命的「證據」,但是一位英國UFO專家告訴新聞媒體,照片中所謂的外星人飛船很可能是由於相機鏡頭光暈所致,光線反射或者太空垃圾。
  • 飛船(三)——複雜的分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指令服務艙和登月艙的分系統所完成的功能相似,但因各自要適應的飛船及其環境的具體特點不同而採取了不同的設計。      先說環境控制系統——太空人及其飛船的生命保障系統。它在效率和可靠性上都創造了奇蹟,尤其是其重量與體積令人驚嘆。一名配備呼吸器具的潛水員60分鐘就要用掉一罐空氣;而在「阿波羅」飛船上,等量的氧氣可用15個小時。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
    這點小插曲,對於類似阿波羅工程這樣龐大的系統而言,根本就是家常便飯。比如上一次的阿波羅12號,剛發射升空沒多久,就被閃電擊中了…… 還連劈了兩次,瞬間警鈴大作!但這一次,卻是風暴來臨前的寂靜。對於阿波羅13號上的太空人來說,當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活著返回地球。按照正常的計劃,飛船往返地月之間的燃料和電力本完全由服務艙提供。而此時,服務艙已經嚴重損壞了。預料到服務艙處於崩潰邊緣,並很可能連累用於返回地球的指令艙,地面決定,關機保平安,讓太空人關閉指令艙和服務艙的系統。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虎嗅網
    這點小插曲,對於類似阿波羅工程這樣龐大的系統而言,根本就是家常便飯。比如上一次的阿波羅12號,剛發射升空沒多久,就被閃電擊中了…… 還連劈了兩次,瞬間警鈴大作!但這一次,卻是風暴來臨前的寂靜。對於阿波羅13號上的太空人來說,當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活著返回地球。按照正常的計劃,飛船往返地月之間的燃料和電力本完全由服務艙提供。而此時,服務艙已經嚴重損壞了。預料到服務艙處於崩潰邊緣,並很可能連累用於返回地球的指令艙,地面決定,關機保平安,讓太空人關閉指令艙和服務艙的系統。
  • 「飛船專欄」飛船系統
    1961年4月12日,人類上第一艘飛船「東方」號在蘇聯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徵服太空的新紀元。於是在過去幾十年,人類對於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步加快。俄羅斯和美國已發射了多種型號的飛船,俄羅斯發射了上升號和聯盟號飛船等。美國發射了水星號、雙子星座號、阿波羅號等載人飛船。我國的飛船為神舟系列飛船,雖然起步較晚,但成就卻繁花似錦。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雖有相似但更多的是不同,首先二者發射與奔月形態完全不同,嫦娥五號在地面與地月轉移飛行段都是合體形態,而阿波羅飛船從始至終都沒有公開過四大艙段合體照片,這是因為他們的服務艙/指令艙組合體與登月艙/上升級組合體在地面不對接,只是在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後才對接,而在太空也從沒有任何一個鏡頭角度可以囊括四大艙段,所以地球人也就無法看到阿波羅飛船完全體的全景照片。
  • 阿波羅飛船登陸的著名月海(圖)
    1969-1972年,4艘阿波羅飛船先後在靜海、風暴洋、雨海、澄海等區域著陸,航天員們做了大量的地質勘查工作,取回了寶貴的月球樣品。   靜海:位於月球正面中央偏東北,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著陸於靜海西南角,共採集22公斤樣品。充填靜海的巖石為典型的月海玄武巖,主要為高鉀和低鉀月海玄武巖,形成年齡為32~39億年。
  •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
    1969年7月16日當地時間上午9點32分,阿波羅11號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由土星五號(Saturn V)火箭發射升空,幾天後將執行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
  • 最重最大的火箭,推力世界第二,將12艘阿波羅登月飛船送上天!
    >1967年到1973年間,13枚土星5號陸續送了12個阿波羅登月飛船(含12名太空人),和一個天空實驗室1號升空,保持著完美的發射記錄。馮·布勞恩在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領導了一個團隊來建造一個足以將一艘宇宙飛船送上登月軌道的運載火箭,團隊先開始進行增加推力、減少作業系統複雜度和設計更好的力學系統工作 。
  • 揭秘阿波羅13號飛船上發生的詭異事件
    阿波羅13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該飛船計劃駛向月球上一塊多巖石的丘陵地帶,被稱為Fra Mauro高地,該地區被認為富含月球年輕時候的地質證據。  洛威爾偶然成為阿波羅13號任務的指揮官。
  • 最重最大的火箭,推力世界第二,將12艘阿波羅登月飛船送上天
    1967年到1973年間,13枚土星5號陸續送了12個阿波羅登月飛船(含12名太空人),和一個天空實驗室1號升空,馮·布勞恩在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領導了一個團隊來建造一個足以將一艘宇宙飛船送上登月軌道的運載火箭,團隊先開始進行增加推力、減少作業系統複雜度和設計更好的力學系統工作 。
  • NASA月球衛星拍攝到阿波羅飛船登月遺蹟(圖)
    這是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衛星在進行第二次低軌飛行時所拍攝的,當年「阿波羅12號」飛船在月球「風暴洋」著陸地點的照片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衛星拍攝到了當年「阿波羅12號」飛船著陸地點的照片。
  • 不一樣的航天推進系統
    國外典型的大火箭有將「阿波羅」飛船送往月球的NASA「土星五號」火箭,以及後續「阿爾忒彌斯」計劃中航天員重返月球所用的「太空發射系統」(該火箭能產生數千噸的推力,並將一百餘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這種推進系統被稱為太空電推進系統。相比於化學推進系統,太空電推進系統能夠節約90%的燃料(也被稱為推進劑)從而節省大量經費,同時為航天任務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選擇。太空中的牛頓第三定律化學推進中使用燃料和氧化劑,它們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將存儲在化學鍵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從而產生短暫而巨大的推力。
  • 美國阿波羅飛船是怎麼飛離月球表面的?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阿波羅飛船如何飛離月球表面?這大概是所有對登陸月球感興趣,以及對美國登月存有質疑想法的人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雖然,對於阿波羅飛船登月的全過程,不管大家是否只是單純性地感興趣,還是認為美國人載人登月不過是天方夜譚,都可以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找到答案。
  • 阿波羅1號飛船的三名太空人之死(1967年)
    阿波羅1號飛船的三名太空人之死(1967年)  1967年1月27日,太空人維爾基爾·格裡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在今晚一場大火中身亡。  當時這場大火吞沒了他們的阿波羅1號飛船。  國家航空與航天管理局官員說,大概是一個電火花點燃了阿波羅飛船座艙的純氧。這三名太空人如同真地飛行那樣並肩坐在甘迺迪角第34號發射架上的「土星」 1號火箭頂部,就在這天下午6點31分,發生大火。  他們被卡在關閉的艙門後面,無法使用阿波羅安全系統,因為被飛彈拖車擋住了。急救人員試圖接近他們,卻被艙內滾滾冒出的濃煙阻擋。空軍及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了所有與火災有關的資料。
  • 阿波羅登月多次觀測到不明飛行物,阿波羅20號發現的外星飛船
    飛船在阿波羅登月的前一天,奧爾德林(登月成員之一),拍攝到一系列的不明飛行物的照片。可是在1965年的時候「雙子星座7號」飛船繞地飛行過程中的時候,太空人洛弗爾發現了一個奇怪的UFO:在距離飛船大約1000米的地方,我們看見好像是助推器點火燃燒時出現的一片明亮的霧狀東西,像是有一根「水管」從這個物體中伸出來,這就是太空人對UFO的描述,後來經過科學家對比發現,這兩次的類似「水管」的尾跡,竟然出奇的相似。
  • 阿波羅15號飛船操縱杆拍賣到60萬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系列任務中帶回了不少月球巖石樣品,這些地外天體的物質價格不菲,同樣昂貴的還有阿波羅飛船返回艙內的各種物件,比如返回艙實物、太空人使用的物品等,近日美國宇航局阿波羅15號登月飛船上的操縱杆被拍賣,這可是執行過登月任務的操縱杆,是美國宇航局在43年前設計和製造的太空飛行器部件,拍賣價格達到60
  • 月球上沒有發射臺,阿波羅飛船是怎麼回來的?
    但是追溯歷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NASA的阿波羅計劃,依然無人可以超越。阿波羅計劃數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而且安全返回,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踏足地球之外的星球。 我們知道探測器能夠回到地球,是因為本身發動機有能源,而且探測器質量較輕,但是當年阿波羅計劃中可是搭載了兩三個太空人的,這麼重的返回艙是怎麼從月球上起飛的?要知道月球上一片荒蕪,沒有發射臺,也得不到能源補充,飛船是怎麼從月球上起飛的呢? 這其實跟月球的環境有關。
  • 航天歷史丨阿波羅4-6號試驗
    這次試驗的代號定為AS-501,AS代表阿波羅飛船與土星運載火箭結合,5地表土星五號火箭,01代表第一次飛行。對一般人來說,更容易記憶的是飛船的系列編號,這次發射的017號飛船是第四次發射,根據前面的命名,將這次飛行任務正式編號為阿波羅4號。這枚火箭的各級在1966年8月就開始運往發射場。1966年9月12日運輸工作才告完成,三級均順利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