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
原標題: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盤點全球載人飛船發展史,美俄有多少款上榜,中國也有一款
需要指出的是,自從9年前美國宇航局的飛船退役後,美國就依賴於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運送太空人。美國重啟載人航天計劃,讓世界再度將關注的目光集中到了這一領域。上世紀60年代,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進入外層空間的太空人,由此拉開了載人航天的序幕。近60年時間過去了,全球一共有九種太空飛行器將人類送上太空。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目前,美中俄等多個國家都在研發新一代載人工具,選擇的方案都是飛船。 但開創過輝煌年代的太空梭,從未被遺忘,今天仍有兩款新型太空梭投入研發。航天專家認為,太空梭與飛船各有優勢,對於太空梭沒必要完全否定。但在載人深空探測年代,構造精煉的飛船,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
最新捷報,新型載人飛船試驗船在軌正常,一掃貨運返回艙異常陰霾
5月6日晚,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月6日晚最新消息顯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搭乘長徵五號B火箭入軌後,各項指標正常,已按照既定計劃完成了太陽帆板展開及捕獲太陽、中繼天線展開並建立中繼通信鏈路和四次自主軌控等一系列工作。如不出意外,該飛船將在8日正式返回地球。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但自2011 年 7 月 21 日亞特蘭蒂斯號載人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已經有近十年沒有發射過自己的載人飛船。為了訪問國際空間站,此後數年間,美國不得不購買俄羅斯的「船票「,通過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將NASA太空人送入空間站。因此,Space X的成功不僅對馬斯克意義非凡,也將重新定義美國太空計劃的未來。
-
神舟三號飛船:飛船載人狀態仿真關鍵驗證
發射火箭: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10分鐘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返回時間:2002年4月1日。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108圈。
-
中國新飛船是啥,有啥本事?它自己說清楚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未來這款航天員的新「座駕」,將成為中國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那麼,這款新飛船以及這次試驗,到底有啥意義?5月5日傍晚,我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先行一步進入太空,開展高速再入返回、控制、回收等關鍵技術試驗驗證,為未來我的到來打了個前站。你們或許聽過神舟飛船、天舟飛船,和他們相比,我確實是個新面孔,但相信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多機會見面的。
-
商業飛船首次載人上太空,馬斯克的SpaceX還有對手嗎?
如果一切順利,兩名太空人預估將在國際空間站內工作六到十六周,最終還要乘坐龍飛船返回地球,這也是對這個項目的最後考驗。龍飛船配備有隔熱罩,這可以讓他們在穿越大氣層時在受到保護。太空艙內裝有一套四個降落傘,飛船最終要依靠他們降落到大西洋上。降落後,SpaceX的救援船將把兩位太空人和太空艙帶回岸上。屆時本次任務才會實現最圓滿的成功。
-
SpaceX載人「龍」飛船順利升空
【揭秘:載人「龍」飛船的新亮點】載人「龍」飛船是此前運貨物上外太空軌道的貨運「龍」飛船的演變版本。它都有哪些新的變化?亮點一:新型逃生系統據報導,載人「龍」飛船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首創的新型發射逃生系統。為保障太空人安全,設計者為該飛船配置了8臺「超級天龍座」發動機。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低調背後的黑科技,究竟是個啥?
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廣泛關注,軍備君簡單分析一下這種神秘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究竟是啥!早期的太空梭屬於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但在美國兩架太空梭接連發生嚴重事故後,全球已經停止開發使用這種飛行器。目前,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和美國的「龍」飛船、「追夢者」貨運飛船、X-37B等,也能夠重複完成發射、入軌、脫離軌道並重新進入大氣層的整個過程,因此也屬於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
載人飛船有哪些系統?
(作者:孫宏金) 為了保證載人飛船正常運行,飛船內設置了10多個功能不同的系統,這些系統根據任務的需要適當地增加和減少。主要有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推進系統,制導導航控制系統,測控通信系統,熱控系統,電源系統,回收著陸系統,應急救生系統,儀表照明系統和交會對接系統等。這些系統集中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
SpaceX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背後,竟是太空軍事的「謀篇布局」?
由企業家伊隆·馬斯克於2002年創辦,現已開發獵鷹系列運載火箭及龍系列飛船,用於運送荷載至地心軌道。與此同時,SpaceX也成為全球僅有的由私營企業承擔國家航天發射任務的股份制公司。截止2019年2月,SpaceX已經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16次國際空間站(ISS)補給任務的合作。可以說,SpaceX成為當今全球最為具有競爭力的商業衛星航空航天公司。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中國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哪家強?
現如今,中美俄三國都進入了載人飛船的時代,隨著美國「龍」飛船成功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領域再次進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的對比上,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NO.1,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
-
代表新一代載人飛船發展方向的美國龍飛船,中國的技術差距有多大
馬斯克旗下SpaceX製造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飛向距離地球250英裡的國際空間站並進行交會對接。執行此次代號為DM-2任務的火箭,是同樣出自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這是全球首家民營企業承擔載人航天發射任務。而馬斯克的第二代載人龍飛船堪稱是全球最為先進的載人飛船,第二代載人龍飛船艙體高約6米,寬約3.7米,最多能同時容納7位太空人。
-
波瀾壯闊六十年巡天史:前蘇聯/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
蘇聯在彈道飛彈技術的基礎上開始了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主要負責人是蘇聯航天史上的天才謝爾蓋·科羅廖夫。面對美國人雄心勃勃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蘇聯人當然不甘落後,在加加林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旅行後,蘇聯就把目光聚焦到月球上,力求再創造一個「第一次」——率先實現載人登月!「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這個「第一」是無論如何也必須爭的。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而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國產新一代載人飛船除了在重量和尺寸方面大幅超越上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數量超過一倍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了重複使用能力,有消息稱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複使用次數可以達到十次。在完成一次任務之後,只需要更換載人飛船的「隔熱外衣」和「隔熱帽子」就可以再次使用,在再次使用前將會和所有的載人飛船發射一樣通過必要的測試。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